第134章 朝堂徵調

劉愈不再給李貴妃趁機裝瘋拖延時間的機會,一擺手,身旁幾十名侍衛衝上階之上,將李貴妃拿下。李貴妃大聲呼喝道:“放肆!你們這羣逆臣,本宮乃是太后!”

文班跪在地,泣訴了一聲道:“貴妃娘娘,皇上……依舊安好。”

只一句話,李貴妃便如同一隻鬥敗的公雞,失去了族羣領袖的風采,轉而變得更加氣急敗壞,聲嘶力竭道:“你……你這逆臣,壞本宮的好事!本宮要殺了你們!”

誰也不知李貴妃是真瘋還是假瘋,也不知她罵的是劉愈還是文班。當李貴妃被侍衛架出峰翠宮,遠遠的還能聽到她狂笑着的咒罵聲。劉愈轉而看着一副噤若寒蟬的宜王蘇哲道:“宜王殿下,請吧。”

此時周營等人已被拿下,宜王看了眼母親離去的方向,再看一眼周營,閉上眼有些不敢相信這失敗來的突然。最後微微點頭,默認了自己跟三皇子一樣的命運下場。兩名侍衛雖然未上前架住他,但一左一右,隨後是幾十名侍衛,押送宜王出了峰翠宮。先往內廷中暫時囚禁。

而一干叛臣,連同李國舅、文班、周營和凌公公等人,則被捆縛着押在殿前,接受皇帝最後的裁決。等一切就緒,峰翠宮內沒有了主事人,衆臣起身站在那裡,既沒了主意,也不敢聲張詢問,這畢竟是懲奸除惡清理逆賊的時候,說錯話會被當成是叛逆一同拿下。

只是這御林軍的主次關係他們也搞的不清楚,何茂這總統領沒人不認得。而此時的何茂身體虛弱地被人攙扶着站在後面。一切都是由劉愈這個穿將軍甲冑的年輕人來處置。御林軍上下無不遵從。想來李貴妃母子要造反也是準備妥當,衆臣不明白爲何篡位尚未開始,就如此草草結束。

柴錦本想問劉愈一句,被四公主拉了一把,悻悻然乖乖立好。這時突然傳來一聲很不給面子的冷喝聲:“逆子!皇上現身在何處?”

劉愈被樹立的聲望頃刻間被劉兆的一句話給瓦解。劉愈真是對這個囂張的父親無語,即便是今日清理逆賊,他也能當衆一聲“逆子”,絲毫不顧兒子的顏面。劉愈盡力平復着內心的氣惱。連看都沒看劉兆一眼,走到宮門口,此時鑾駕已接近峰翠宮。劉愈帶人上前迎接。

“咳咳咳……”

老皇帝一邊咳嗽着,一邊在曳夫人和曲寧二人一左一右的攙扶下走進峰翠宮。劉愈和一衆御林軍侍衛護送到玉階前,劉愈轉身傲立。老皇帝落座,身邊卻少了凌公公出來協調衆臣的行禮儀式。畢竟是朝會,臣子要下跪行禮,眼見有人要下跪,老皇帝擺擺手,聲音不大。卻很有威儀道:“今日朝會,君臣之間也就不必太拘泥於禮節。站着說話便是。”

老皇帝身體虛弱,即便坐在龍椅商人也坐不直腰。今天的朝會本就非出自老皇帝意願,是李貴妃假借皇帝名義召衆臣前來,劉愈本以爲老皇帝露面只是爲令衆臣安心,直接便會解散朝會,但老皇帝還是平息了一下氣息後說道:“今日朝會,召衆愛卿前來,是有一事商議。突厥屢屢侵犯大順朝邊疆,不知衆位愛卿有何解決良策?”

殿下衆臣面面相覷,難道老皇帝將衆臣召集起來就是爲討論一下如何抵禦突厥的侵邊?這種事說起來嚴重,但上百年沒解決的邊患問題豈是開個朝會就能討論出結果的?

但既然是皇帝相詢,臣子也要盡臣子的本份,當下有幾個年輕氣盛想建功立業的出來說出了一番見地,無非是加緊邊疆囤糧或是修築長城操練士兵等等場面話。一些有身份地位的文臣武將沒有一人在這時開口,以他們二十年侍奉君王的經驗,都明白自負的老皇帝是話中有話,不用他們來開口提意見。

老皇帝忽而擺擺手,阻止了一衆大臣的議論聲,轉而道:“寧兒,朕素問你深通兵法謀略之道,不知對今日之議題有何見解?”

老皇帝當着朝會幾百名大臣的面,居然問一個小女子的意見,這可是自朝會舉行以來僅有的一次,即便是徐軒築也未曾在朝會上發表過見解,可見老皇帝對曲寧之倚重。

“回皇上,臣以爲突厥自開國以來百又三載,犯境不止乃因蠻荒之國物出貧乏,與之通商,則有其利,以物換物民衆自足。然蠻夷之人心存貪念,通商所得爲輕,是以舉兵犯境大肆掠奪不止。中原地大物博,兵員充足,突厥百年來未得疆土寸進,長城之固卻如金湯。若解此患,一爲和談通商,二爲主動出擊滅其國於草原之上,無它途。”

劉愈猜想這問題不是她今日臨時想出來的,應該是早有準備。說的也算有理有據,要麼跟突厥和談簽訂合約邊境貿易,好比是北宋和遼國,要麼直接出兵將突厥給滅掉,好比是漢武帝時出兵滅匈奴,封狼居胥。的確是兩條好建議。

老皇帝滿意地點點頭道:“曲卿家言之有理,朕以爲當此突厥犯境挫敗之機,以兵出三關,兵鋒所指,滅突厥於草原之上……咳咳咳……”

話沒說完,老皇帝又咳嗽起來。

老皇帝擺明了是要在關中旱情未解糧草匱乏之時,舉兵與突厥決戰。這是一種大膽的提議。

往往帝王都是以穩住防線不被突厥騷擾爲治邊患的方針戰略,畢竟長城以北都是草原,漢人不習慣草原人逐水草而遷徙的生活,即便佔領了草原也沒人願意遷去那裡久居。這樣的結果是每過一代人,突厥人口增長起來,糧食物產不足,就會大舉犯境,而小的犯境更是連年不絕,這樣長此以往擺明了北方邊境就是一個字,“耗”。誰都耗不死誰,但若有一日突厥兵強馬壯而卻遇中土兵荒馬亂時,很容易趁虛而入,草原之國吞滅中土。

劉愈心說,難道老皇帝想在臨死前建立不世奇功,青史留名?

袁博朗畢竟是新任的右相,要體會皇帝的用心,爲君分憂。在老皇帝還在咳嗽時,袁博朗道:“不知皇上,準備以何人爲將帥,出兵突厥?”

老皇帝道:“定國侯調兵有度治軍有方,百戰不殆。是爲主帥不二人選。”

劉兆本來還在對劉愈大出風頭的事悶悶不已,聞聽老皇帝的話,當下走出人羣,恭敬下拜道:“老臣定不負陛下所望!”

老皇帝笑盈盈點了下頭,轉而看着何茂道:“何愛卿乃是朕的女婿,早年行於行伍,有勇有謀。可惜……寒兒她福薄……唉!不妨這次就由何愛卿來給定國侯當副帥,從旁輔佐,一舉破突厥!”

何茂下拜領命,袁博朗卻遲疑道:“皇上,御林軍總統領事關皇宮安危,您將何統領調往邊境協同定國侯剿滅突厥,那總統領一職……”

老皇帝笑着指了指劉愈,老懷安慰道:“這不是還有文嚴嘛。咳咳……文嚴也乃是朕所信任之臣,屢屢助朕克危難。況且他有代統領的經驗,這次就正式提拔他爲御林軍總統領,至於他原來右統領的職位,就交給楊烈吧。”

“臣領命!”

劉愈沒吱聲,楊烈興奮地下跪領命。劉愈瞪了他一眼,楊烈才發覺自己成爲衆矢之的,跪的有些不是時候。楊烈趕緊起身,被人看着有些尷尬,退到一旁,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

老皇帝笑道:“楊卿家不必拘禮,既然是升官,謝朕也是應當的。哈哈……咳咳……”

今天的朝會舉行的不是時候,老皇帝身體不適,還遇上李貴妃和宜王的謀反,本來朝會至少也要幾個時辰才能結束,但老皇帝身體不支,要早些回去休息。

“出兵突厥調兵文書,由定國侯會同兵部擬定,明日呈奏朕覽。另外,文嚴你也早些跟何愛卿交接了御林軍防務,一些將官的任免升降,你也給朕擬定一份名單。今天的朝會……就散了吧,朕也累了,唉!人老了就是想多休息。人總會到這一天。”

第626章 朝議天下事(中)第345章 身世可憐的小乞丐第403章 爲師的良苦用心第631章 外亂至內亂(上)第189章 喬遷之喜第266章 戀物情節第493章 元帥最佳人選(下)第419章 第二回合(五)第270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上)第251章 平靜的江水(下)第515章 國賊,奸賊,淫賊(五)第235章 今夜無戰事第443章 第三回合(上)第677章 曲終人散(上)第259章 搞事的悶葫蘆第446章 創造與毀滅(上)第307章 沒證據,有栽贓第5章 你不情我願第513章 國賊,奸賊,淫賊(三)第41章 魔鬼與天使第448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一)第538章 被迫遷徙第325章 無主的草原(上)第337章 來自西域的奸商(下)第487章 宮廷瑣事第339章 經得起考驗的假使者第467章 情報交換模式(四)第7章 雙生花,辯才會第233章 遙遙無期的明天(上)第277章 假公濟私第85章 轉移目標第507章 不識相就查你第670章 有野心的和尚(下)第340章 西域土城第492章 元帥最佳人選(中)第627章 朝議天下事(下)第566章 以歌傳情第577章 平嶺南(上)第651章 戰後等待第459章 順水推舟第303章 有婚無禮(上)第142章 最優先事項第320章 疑兵第557章 蘆笙節大陰謀(二)第359章 火線逃離第361章 樓蘭古國第575章 不一樣的洞房第494章 天子南巡(上)第223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中)第363章 賓至如歸第161章 私心與公心第424章 輿論危機第194章 少年第113章 行路難(下)第216章 紅袖藏劍(上)第321章 兩軍對峙第221章 棋逢對手第123章 三出大戲(上)第91章 侯府提親第320章 疑兵第309章 邊關的消息第72章 染血的佛(上)第132章 大朝會(下)第260章 既成事實第205章 關內戰(上)第267章 迅雷之勢第57章 百官冊的妙用第615章 貪婪的西洋人(下)第359章 火線逃離第251章 平靜的江水(下)第506章 不急不慢第487章 宮廷瑣事第558章 蘆笙節大陰謀(三)第325章 無主的草原(上)第240章 劫富濟貧第516章 國賊,奸賊,淫賊(六)第5章 你不情我願第585章 外敵內患第649章 朗縣之圍第590章 陣前的風韻事(中)第300章 沒有原則的小妞(下)第389章 機會總留給膽兒肥的人第30章 鬼神難測活半仙第171章 集權第503章 貪財好色(中)第594章 婚姻的責任第145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中)第312章 不詳的預感第164章 半成品第197章 軍令狀第86章 諱疾忌醫(上)第75章 局中局(上)第650章 沒有懸念的攻城戰第4章 剋夫是一種病第64章 定計第127章 大智若愚吳老頭第138章 身陷囹圄第609章 一巫降一巫(上)第472章 天色將變第513章 國賊,奸賊,淫賊(三)
第626章 朝議天下事(中)第345章 身世可憐的小乞丐第403章 爲師的良苦用心第631章 外亂至內亂(上)第189章 喬遷之喜第266章 戀物情節第493章 元帥最佳人選(下)第419章 第二回合(五)第270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上)第251章 平靜的江水(下)第515章 國賊,奸賊,淫賊(五)第235章 今夜無戰事第443章 第三回合(上)第677章 曲終人散(上)第259章 搞事的悶葫蘆第446章 創造與毀滅(上)第307章 沒證據,有栽贓第5章 你不情我願第513章 國賊,奸賊,淫賊(三)第41章 魔鬼與天使第448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一)第538章 被迫遷徙第325章 無主的草原(上)第337章 來自西域的奸商(下)第487章 宮廷瑣事第339章 經得起考驗的假使者第467章 情報交換模式(四)第7章 雙生花,辯才會第233章 遙遙無期的明天(上)第277章 假公濟私第85章 轉移目標第507章 不識相就查你第670章 有野心的和尚(下)第340章 西域土城第492章 元帥最佳人選(中)第627章 朝議天下事(下)第566章 以歌傳情第577章 平嶺南(上)第651章 戰後等待第459章 順水推舟第303章 有婚無禮(上)第142章 最優先事項第320章 疑兵第557章 蘆笙節大陰謀(二)第359章 火線逃離第361章 樓蘭古國第575章 不一樣的洞房第494章 天子南巡(上)第223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中)第363章 賓至如歸第161章 私心與公心第424章 輿論危機第194章 少年第113章 行路難(下)第216章 紅袖藏劍(上)第321章 兩軍對峙第221章 棋逢對手第123章 三出大戲(上)第91章 侯府提親第320章 疑兵第309章 邊關的消息第72章 染血的佛(上)第132章 大朝會(下)第260章 既成事實第205章 關內戰(上)第267章 迅雷之勢第57章 百官冊的妙用第615章 貪婪的西洋人(下)第359章 火線逃離第251章 平靜的江水(下)第506章 不急不慢第487章 宮廷瑣事第558章 蘆笙節大陰謀(三)第325章 無主的草原(上)第240章 劫富濟貧第516章 國賊,奸賊,淫賊(六)第5章 你不情我願第585章 外敵內患第649章 朗縣之圍第590章 陣前的風韻事(中)第300章 沒有原則的小妞(下)第389章 機會總留給膽兒肥的人第30章 鬼神難測活半仙第171章 集權第503章 貪財好色(中)第594章 婚姻的責任第145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中)第312章 不詳的預感第164章 半成品第197章 軍令狀第86章 諱疾忌醫(上)第75章 局中局(上)第650章 沒有懸念的攻城戰第4章 剋夫是一種病第64章 定計第127章 大智若愚吳老頭第138章 身陷囹圄第609章 一巫降一巫(上)第472章 天色將變第513章 國賊,奸賊,淫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