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疑兵

突厥困城的兵馬,被霍病四百援軍衝開口子,援軍跟金堯城的順朝兵裡應外合,打了一個大勝仗。

也就是一個勝仗而已。

勝仗結束,困城的局面是解了,但城中的順朝軍隊不敢撤。

因爲即便是往援帶兵的霍病也不知後續的援軍在哪裡,他所得到的命令,僅僅是殺進金堯城,等待劉愈中軍的到來。山高水遠的草原,這一撤,就會失去城郭的屏障,跟草原的騎兵比快,連霍病都沒那底氣。

閔少頃倒是沒爲難霍病,讓霍病接掌了防務,霍病進了城,除了派出幾支哨探去查探過突厥營地的情況,兩三日來都是無所作爲,眼看城裡的糧食越來越少,每個士兵都餓的面黃肌瘦。

出兵或者後退的命令,他始終不敢下。

金堯城依山傍水,在草原上,這樣適合建城的地方並不多。城北十幾裡外,就是一條不知名的河流,突厥的營地全部都在河的西北岸,營地連着營地。突厥人不再貿然攻城,好像熟知獵物習性的老獵人一樣,埋伏好了網在等着獵物自己墮入陷阱。

霍病在請示過花集安的意見之後,乖乖當起了縮頭烏龜,倒不是二虎的霍病有所收斂,是因爲花集安的一句話:“去襲擊突厥嚴陣以待的兵馬,不但會得不償失,你到手的功勞,也許就會失去!”

霍病想了想,這話很有道理。

於是他開始每天坐在城頭上當“思想者”。要麼擡頭看看城南的方向,等待大軍的到來。

“那姓劉的。別誆小爺!”

突厥營地那邊也是一片寧靜,在收拾了殘兵敗局之後,他們驚訝的發現,基本沒損失,大順朝援軍是雷聲大雨點小,他們還沒到全軍覆沒的地步。

但突厥人卻守住河的北岸,駐紮下來不肯再攻城。

一來是突厥人被打怕了,草原人敬畏英雄。霍病當日百萬軍中瀟灑不羈的形象已經徹底印在每個突厥士兵的腦海,這樣的殺神他們不敢惹。更重要的,突厥人困城是由十幾個部落分支合成的軍隊,部落分支之間或多或少會有利益衝突,在攻城戰中,這種利益衝突會因爲即將到來的勝利而被淡化。霍病的到來,一戰的潰敗。令這種衝突現於表面,沒有人願意讓自己的族人去當出頭鳥敢死隊。

於是突厥人也在僵持着,要麼順朝的軍隊自己撤,他們發起追擊,要麼就靜觀其變,反正王庭那邊會下達新的指令。

三天之內。指令還沒下,他們已經聞訊大順朝的軍隊已經從關內重新集結,殺出草原。

有閔少頃上次分兵出擊失敗的教訓,所有人都認爲這次劉愈會集合兵力,集中出擊。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劉愈竟然也分兵了,跟閔少頃一樣分兵六路。大軍從不同的關口出發,方向也同樣是金堯城。

倒不是說劉愈不想集合優勢兵力,是因閔少頃的出兵散,令逃兵更加散亂,在國中戰,逃兵逃下前線可以回鄉務農或者混在戰亂後的土地上當個流民,但在關外吃了敗仗的逃兵,逃也只能逃回關內,集結起來容易。但集結容易,想將這些散亂在各北關口的逃兵集合在一處是大難題,於是劉愈也簡單地將兵馬分成六路,以邵武關的中軍爲基礎,分兵出擊。

四路爲虛,兩路爲實。

朝廷對外號稱,每路兵馬都是兩萬兵馬,中軍號稱十萬,二十萬大軍出關平突厥,聲勢浩蕩。突厥人掐着指頭一算,不對,大順朝邊軍折損近半數,哪還有二十萬大軍,肯定是虛招。眼看順朝各路兵馬向北挺近,當左的一路衝的飛快,突厥派了兩萬騎兵作爲先頭部隊前去迎戰,結果吃了虧,雙方在距離金堯城西南六百多裡的地方對峙上。

突厥人想,能讓兩萬突厥騎兵不進不退,這路大順朝的軍隊怎麼也會在兩萬以上,也就是說大順朝也許不是空口說白話,每路兵馬也許真有兩萬。既然這樣,中軍一定是虛的。

於是乎突厥方面派出一萬騎兵去襲擊行在六路軍當中的中軍,這也是劉愈的正帥帥旗所在,結果一萬騎兵去了好像打了個水漂,一匹馬一個人都沒回來。朝廷軍的中軍依然挺近,那一萬騎兵就好像憑空消失了。

兩場仗,一平一負,突厥人有些急眼,畢竟金堯城還在順朝軍隊的手上,一旦劉愈的軍隊靠近金堯城,那就是前後呼應,等於將戰線從順朝的邊境推進了九百里,靠近了突厥的王庭。

突厥人正要集合兵馬展開決戰,便聽聞順朝最左的一路兵馬,也就是先頭在與他們兩萬騎兵對峙的一路兵馬,一夜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突厥人驚駭無比,他們早聽聽聞,中原有個叫劉文嚴的,不但讓他們引以爲神的鐵狼衛折戟沉沙,還善於用“妖術”,自己人內鬥,居然有天兵天將來援救。

突厥人都敬畏神明,他們害怕這個劉愈真的是跟天神有勾結的,前有那莫名消失的一萬騎兵,後又出現順朝軍隊憑空消失事件。這一思考一害怕一哆嗦一耽擱又是一天,順朝的軍隊又往北挺近了二百里,距離金堯城不到三百里,兩股順朝的軍隊一日一夜間就能前後呼應。突厥人因爲自己的遲疑錯過了決戰的最佳時機,眼看順朝的軍隊就要靠近金堯城,他們索性直接撤軍了,把金堯城憑白讓給了順朝軍隊。

等突厥人撤到了金堯城北一百五十里以外,他們才收到前面最新的戰報,原來之前去襲擊順朝中軍的一萬騎兵不是無故消失,也不是全軍覆沒,而是他們撲錯了方向,以爲是大順朝軍隊的中軍,結果去了才發現只有幾個空營地。被順朝的土炮壓制了兩天,消息就沒傳回來,等他們集合兵馬殺出來,才得知自己人已經撤了,等於是把他們給扔了。這時大順朝的軍隊卻突然從三個方向殺過來,其中就有大順朝突然消失的那一路左軍,這一萬突厥騎兵,就這麼被自己人給坑了,全軍覆沒。

當突厥人得知這消息,氣的是七竅生煙,所有的部族集合在一起開了個大會,當是誓師大會,準備跟大順朝的軍隊來個決戰,管他孃的金堯城,他們準備一舉把金堯城給平了,祭奠那一萬突厥亡魂。這時突厥王庭卻突然派出一路兵馬,突厥各部族只好先停下自己指定的進軍計劃。

因爲來的,正是準備報仇雪恨的鐵狼衛。部族頭領們一合計,這拔釘子送死的事,還是交給鐵狼衛去幹比較合適。。)

第281章 雲淡風輕柳媚兒(上)第80章 夫妻同心第250章 平靜的江水(上)第145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中)第384章 陳述利害第69章 夜審徐榮第451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四)第313章 兩座城的夜晚第153章 宮闕之亂(5)第371章 非聯軍不出兵第465章 情報交換模式(二)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40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下)第229章 困守孤城(上)第558章 蘆笙節大陰謀(三)第191章 力排衆議第263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中)第426章 民間的訴求第251章 平靜的江水(下)第338章 矇混過關第319章 頭狼第190章 家兄第373章 正朔之爭(一)第379章 新的遠途(下)第510章 未判先定罪(下)第338章 矇混過關第130章 大朝會(上)第283章 長安亂,亂長安第222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上)第596章 丈母孃之怒第459章 順水推舟第560章 五場比試第239章 土匪進城(下)第379章 癡情種第121章 金蟬脫殼第518章 國賊,奸賊,淫賊(八)第585章 外敵內患第445章 忠誠與背叛第4章 剋夫是一種病第410章 功臣不容社稷(下)第669章 有野心的和尚(上)第588章 計劃有變第15章 原來不識君第215章 遠來之客第470章 生財有道(上)第268章 夾縫第36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369章 城下之盟第18章 “養老軍”的抉擇第637章 和尚與神第88章 一夜七次郎第217章 紅袖藏劍(下)第539章 定情之禮第69章 夜審徐榮第51章 三貞九烈小琪兒第425章 災雪第307章 沒證據,有栽贓第527章 南下第323章 戰前假象第581章 長女第132章 大朝會(下)第333章 不識好人心第380章 一出一進自己人第207章 伐逆王檄(上)第467章 情報交換模式(四)第544章 “忠臣”大義滅親第150章 宮闕之亂(2)第37章 sorry,小紅帽第385章 芝麻綠豆的逆襲(上)第40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中)第559章 蘆笙節大陰謀(四)第95章 御林軍代統領的一日(下)第388章 突厥王庭第394章 奇妙的同盟關係第293章 胡攪蠻纏第138章 身陷囹圄第57章 百官冊的妙用第25章 勞軍使第566章 以歌傳情第371章 非聯軍不出兵第552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上)第318章 水來泥巴掩第36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2章 生意送可人第213章 徐州之戰(下)第417章 第二回合(三)第656章 滅佛行動第578章 平嶺南(中)第120章 內奸問題很嚴重第312章 不詳的預感第62章 家裡着火了(上)第517章 國賊,奸賊,淫賊(七)第647章 順風不順水(上)第144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上)第457章 家事天下事第146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下)第385章 芝麻綠豆的逆襲(上)第199章 歸家的路(上)第335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628章 教主
第281章 雲淡風輕柳媚兒(上)第80章 夫妻同心第250章 平靜的江水(上)第145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中)第384章 陳述利害第69章 夜審徐榮第451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四)第313章 兩座城的夜晚第153章 宮闕之亂(5)第371章 非聯軍不出兵第465章 情報交換模式(二)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40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下)第229章 困守孤城(上)第558章 蘆笙節大陰謀(三)第191章 力排衆議第263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中)第426章 民間的訴求第251章 平靜的江水(下)第338章 矇混過關第319章 頭狼第190章 家兄第373章 正朔之爭(一)第379章 新的遠途(下)第510章 未判先定罪(下)第338章 矇混過關第130章 大朝會(上)第283章 長安亂,亂長安第222章 從地平線消失的男人(上)第596章 丈母孃之怒第459章 順水推舟第560章 五場比試第239章 土匪進城(下)第379章 癡情種第121章 金蟬脫殼第518章 國賊,奸賊,淫賊(八)第585章 外敵內患第445章 忠誠與背叛第4章 剋夫是一種病第410章 功臣不容社稷(下)第669章 有野心的和尚(上)第588章 計劃有變第15章 原來不識君第215章 遠來之客第470章 生財有道(上)第268章 夾縫第36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369章 城下之盟第18章 “養老軍”的抉擇第637章 和尚與神第88章 一夜七次郎第217章 紅袖藏劍(下)第539章 定情之禮第69章 夜審徐榮第51章 三貞九烈小琪兒第425章 災雪第307章 沒證據,有栽贓第527章 南下第323章 戰前假象第581章 長女第132章 大朝會(下)第333章 不識好人心第380章 一出一進自己人第207章 伐逆王檄(上)第467章 情報交換模式(四)第544章 “忠臣”大義滅親第150章 宮闕之亂(2)第37章 sorry,小紅帽第385章 芝麻綠豆的逆襲(上)第40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中)第559章 蘆笙節大陰謀(四)第95章 御林軍代統領的一日(下)第388章 突厥王庭第394章 奇妙的同盟關係第293章 胡攪蠻纏第138章 身陷囹圄第57章 百官冊的妙用第25章 勞軍使第566章 以歌傳情第371章 非聯軍不出兵第552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上)第318章 水來泥巴掩第36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2章 生意送可人第213章 徐州之戰(下)第417章 第二回合(三)第656章 滅佛行動第578章 平嶺南(中)第120章 內奸問題很嚴重第312章 不詳的預感第62章 家裡着火了(上)第517章 國賊,奸賊,淫賊(七)第647章 順風不順水(上)第144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上)第457章 家事天下事第146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下)第385章 芝麻綠豆的逆襲(上)第199章 歸家的路(上)第335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628章 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