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蘇彥離開了他所生活了二十一年的長安城,沒有人去送別,劉愈也沒去,他此行往南方的路一路要走近兩個月,但這已經不算什麼了,他還有漫漫人生路要走,剩下的路已經沒有劉愈給他保駕護航。

蘇彥離開長安城的一天,也是劉愈的老父劉兆和大哥劉賀進京的日子。兩人原本是來參加新皇登基的觀禮,誰知道漢中通往關中的路,因爲大雪被封堵,二人耽擱了些時間,直到正月二十二才趕到長安城。他們也是在抵達長安城後才知道新皇登基大典沒有順利舉行的事。

劉兆和劉賀暫時住進了原本定國侯府,劉愈其實也早就開始爲他們準備府宅裡的一切,因爲劉愈也知道,現在他已經被封王,而琪兒又是皇帝,定國侯一家回長安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回來當天,劉兆和劉賀進宮面聖,皇帝沒見到,只是見到劉愈。劉兆見到劉愈脾氣還想犯衝,但今時不同往日,劉兆也知道收斂,父子二人沒說多少話,無非是互相問了近況。只是在劉兆告辭先出了雅前殿後,劉賀才補充了一句:“父親大人對你沒有回去參加你二哥的葬禮耿耿於懷。”

劉愈苦笑了一聲,劉愈不是不知禮法的人,但當他回來長安城之後,他的確無法離開這裡,因爲長安城是政治權力的中心。

劉兆和劉賀先回了長安城,劉家隨後也搬回長安城,闊別長安城一年,定國侯府上下男女老幼也很珍惜這次重歸繁華都市的機會。一家人剛回來,朝廷的旨意馬上也頒佈下來,不但有田宅的賞賜,劉兆還復職爲大將,兵部內行走。至於劉家的二代中,劉賀直接被提拔爲戶部尚書,劉家其他子弟。不管是當官還是當兵的,也都是官復原職,而且較以往有品階上的提升。

劉愈此時在朝中任人唯親已經非常明顯。可也無人敢提出異議,劉愈雖然未展開大規模的殺戮,三司的會審已經沒有結束,對於魁首藍家的判決最先下來,藍和因爲“舉報有功”。被全家赦免了死罪,藍和和兩個兒子藍傅和藍景被罷官,但僅僅是罷官而已。這讓其他犯事的官員很惶恐,因爲藍和立功尚且是被罷官,那其他沒立功的似乎只有死路一條。

正月底,三司會審臨近尾聲。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將所牽涉人員名單遞交到皇帝那裡,劉愈一看也不敢擅作決定了。按照三司給出的意見,這次叛亂至少要在長安城誅滅過萬人,這還是沒有大肆株連的結果。如果把事情擴大了,因此事而誅殺三四萬人也完全有可能。

“主事者流放,其他人……抄家下獄!”

劉愈也是在考慮了十天之後才作出了這個相對懷柔的決定,本來劉愈還準備入鄉隨俗做一次暴戾的屠殺。把長安城的世家一鍋端了。不夠即便是“懷柔”的判決,也讓長安城裡的官宦世家一下子五除其三,長安城的官宦聯盟要很長時間才能緩過勁。

下獄抄家,已經是非常嚴厲的處罰,對於很多官宦世家來說,這比殺了他們還難受。這不但意味着他們與官場無緣,連他們的子孫,也會被打上“犯官之後”的烙印。永世與科舉無緣。

幾家歡喜幾家愁,其他選對了隊伍的人在慶幸,長安城世家少了,那就意味着他們的家族可以發展壯大,在朝中可以根深蒂固。但朝廷接下來一系列的舉措,都是在限制官宦家族的發展,不但對官宦子弟入讀太學作出了嚴苛的要求。還對官宦子弟入仕者進行了多次考覈,考覈內容要比其他普通官員更加嚴格。劉愈是在逐步瓦解官場中的人脈勾結,消除政治黨派對朝廷施政的影響。

但不知不覺之間,朝廷中最大的一個黨派已經形成。就是“臨王黨”,其實也就是劉愈自己的黨派。

二月初,藍家剛被赦免後的第三天,隋乂跟藍家小姐的婚事便匆忙舉行,因爲這次的婚事相對低調,朝中得知的人並不多,即便得知的也不敢輕易去參加。畢竟藍家現在處在風口浪尖之中,而隋乂也是剛被罷官,劉愈對隋家態度尚不明朗。

不過當日劉愈還是秘密出席了這次的婚宴。劉愈沒有當庭廣衆露面,只是在正堂見過隋乂夫妻二人,隋乂新婚還是挺高興的,給劉愈敬了酒,一邊的李糜也送上了新婚禮物,劉愈還見到了多日不見的胡軒,曾經的老友四人得以重聚。

喝了隋乂敬的酒,劉愈沒有久留便要回宮去,等待他的事還有很多,他片刻都不想耽誤。劉愈正要出門離開,胡軒從後跟上來,劉愈見他支吾像是有話說,劉愈道:“安心先進太學讀書,回頭再去找你。”

胡軒點了點頭,沒再多說。

此時劉愈的三個老友中,胡軒混的最不好,主要因爲他年輕,而且沒有魄力。當初陪着蘇彥隨軍,那是胡軒發跡的最好機會,但被他給錯過了。現在要立身朝堂,他年紀尚輕,且沒什麼人脈和經驗,不足以服衆。這次太學擴招,胡軒被選進內,這也算是劉愈給他晉升的渠道。

二月以後,劉愈手頭上的事情更多了。

眼看春暖花開,關中的雪災已經成爲歷史,災後重建已經小具規模,朝廷的銀根緊張成爲大難題。柴錦昏聵無能,而隋妤要兼顧商貿司和尚書院兩邊的事有些忙不過來,到後來劉愈才發覺自己要當個輔政的宰相是多麼的累,從早忙到晚近乎停不下來,事事近乎都需要他來親力親爲。

琪兒也很想幫劉愈的忙,可惜她什麼都不懂不會,劉愈搭把手再教教他,一連幾天下來真是連睡覺腦子裡動充滿了各種奏本。

劉愈不但要管政,還有管軍。更要負責朝廷的方方面面,就連接待外賓也要劉愈去負責協調。

各國使節已經在長安城呆了兩個多月時間,也是時候送他們回去。劉愈召集起各國使節準備簽訂國書,結果就出了狀況,各國都想跟大順朝建立唯一友好關係,不想其他人來分一杯羹。這顯然跟劉愈的意圖違背,劉愈的意思。萬國來朝,你們番邦小國都是我大順朝的藩屬。可惜不是用武力所征服的國家,他們就“很不識相”。

到最後,與順朝簽訂國書的僅僅只有突厥一家而已。

當然這是在建立在突厥使節緹木爾來此就是爲了幹這事的基礎上,換做突厥其他人來,還未必會這麼識相。

“早知道,老子應該派兵把你們一個個國家全滅了。把天下都歸我華夏的版圖。”

征服華夏。再到征服世界,劉愈覺得這條道任重而道遠,還是留給後人來幹比較合適。

到二月中旬,劉愈終於累的有點崩潰,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一天天機械的生活讓他感覺在坐牢一樣,連平靜下來睡一會的時間都沒有。這簡直是一種煎熬。

劉愈思來想去,爲了今後安穩的日子着想,他只能腆着臉去韓升的府上。

跟韓升講和,讓韓升重新爲右相分擔他的公事。這樣他就可以輕鬆下來,不用再日夜爲朝事而煩憂。

韓升的府邸跟以往一樣,甚至還有些破敗。在韓升負責大順朝特務機關時,他屬於那種很悠閒的一類人。調查什麼的基本也用不到他去勞心,都是下面的人整理好再交給他呈奏皇帝,因而他也可以安心打理他的“副產業”,也就是商業以及土地租稅等。但在從蘇彥登基之後,韓升從開始打理商貿司開始就非常忙活,已經到抽不開身的地步,以至於連家都很少回,回來也是一個人。有點形單影隻的意思。

本來劉愈以爲韓升需要一個老來伴,其實歌舞教坊的軒姨是個不錯的選擇,劉愈也曾對韓升提過,但韓升明顯沒有再成家立室的準備。

倒是這次來,劉愈見到了軒姨正從府裡出來,二人在門口打了個照面。

軒姨見到劉愈來,臉上明顯有驚慌之色。匆忙行禮,劉愈也還了禮,軒姨匆忙告辭離去。劉愈見軒姨的背影心中犯嘀咕,難道是韓升想開了。準備給韓家姐妹找個後奶奶?

劉愈到門口,連原本的知客都不見了,劉愈心說韓升應該是省錢準備把府裡的下人都辭退。往裡走了一段路,也基本印證了劉愈的想法,一個下人都沒看見。到了正院,發現韓升正在那擺弄幾盆盆栽,看上去很悠閒。

“哎呀,什麼風把你小子吹來了?”

韓升一手拿剪子,另一手扶着盆栽。看見劉愈,他也並不着惱,用半開玩笑的口吻說了一句。

“東風。”劉愈鄭重其事道。

“今天有風嗎?還真沒覺出來。”韓升笑着把盆栽放下,到石桌前,拿起茶杯給劉愈倒了一杯茶。茶水就好像早就準備好的,還是熱的。

劉愈坐在鋪着軟墊的石凳上,問道:“府上的下人呢,怎一個都沒看見?”

“都被我送回老家咯,你不來,過幾天我也走了。”

“是不是打算帶上剛纔……那位?”

劉愈的笑容有些促狹,韓升罵道:“你個臭小子別胡言亂語。軒小姐是過來幫我燒水沏茶的,這些日子,若不是幫幫扶着我這把老骨頭,說不定我餓死了也沒人知曉。”

韓升也坐下來,兩個人都飲了一口茶,韓升似在那回味着這杯茶的餘香。劉愈看韓升那張桃花氾濫的臉,就知道韓升的第二春已經到來了,軒姨對韓升又很有意思,話說女追男隔重紗,還是嫩花追老牛,韓升不動心就怪了。軒姨一有機會就來韓升府上,兩個人孤男寡女的應該有故事。

不過劉愈現在不關心別人的故事,他更關心自己未來的平靜逍遙日子。

“韓老哥,實不相瞞,我這次來就一個目的,我想勸你回朝,沒有你在,我一個人實在是忙不過來。”

韓升淡淡笑道:“你小子終於知道當家容易當國難了?”

“我也按照你說的了,沒大開殺戒,長安城雖然近來會不太平,但過了這一陣子,長安城的門閥世家也能緩過來,朝廷依舊欣欣向榮不是?”

韓升嘆了口氣,又似乎有些生氣道:“事情不是這麼個事。現在不管怎麼說你都是個竊國賊,在歷史上。竊國者,可是有好下場的?我又何必爲虎作倀呢?”

如果是別人說這等話,劉愈肯定會當場發怒,但對於韓升,劉愈卻怒不起來。

韓升說的都是難聽的大實話,換做別人,還不會這麼好心去說呢。

“這天下王者。哪個又非竊國者呢?”

“嗯?”

本來韓升佔着理,說的也就很中肯,但劉愈這問題問出來,連韓升都驚訝地打量了劉愈一眼,不知該如何回答。

劉愈續道:“這當國者,無不是篡奪了天下百姓的國。治國。說白了,也就是滿足了他們私慾的同時,又不想被人破壞了他們世代享有這種特權的權力,於是才安撫百姓稍加恩惠,讓他們爲之而感恩。如果天下沒有這個帝王,那百姓的生活是否過的會更好呢?”

“天下沒有帝王?”韓升想了想,馬上搖搖頭道。“那國還當國?”

劉愈心中一嘆,心說這應該就是時代理念的差異了。在這個年代,即便以韓升的開明,也想不出沒有皇帝后國家會亂成什麼樣子,但若是往後推進幾百年,國家終究還是要被民衆所掌握。

“如果是百姓推舉皇帝呢?做的不好,百姓有權力可以罷免皇帝,換一個皇帝執政。那這時候。韓老哥你想想,那些皇帝還敢明目張膽地滿足自己的私慾?”

“你這種話,大逆不道知道嗎?呸呸呸,當我沒聽見。”

“這種話以前我不說,因爲的確是大逆不道,現在說出來又何妨。也許韓老哥你覺得這一切太不符合實際,但我要告訴你。再過幾百年,這樣的政權的確會出現,而且會成爲大千世界的主流。不要以爲這不可實現,要實現其實也很簡單。如果韓老哥你說,我現在就把皇帝罷免了,讓天下的百姓選一個出來,不管選誰我都支持,過幾年再選一次,是不是聽起來很合理呢?”

“那國家非亂,不是……是非亡不可!”

劉愈笑道:“軍隊在我手上,國家怎麼會亡呢?百姓是選有能力的人來治國,既然能被他們選出來,就證明這個人能治理好國家,就算是他治理不好也沒關係,百姓可以罷免了他再行選舉。到時候,軍政分開,他管理他的國家,我管我的軍隊,互不干涉不是很好?”

韓升遲疑了半天,也在想如何反駁劉愈的理論。

劉愈的理論在他聽起來是荒誕不經的,可說是奇談怪論,但偏偏好像劉愈的奇談怪論有好像有幾分道理。

“那你爲何要將選舉皇帝的權力交給百姓?”

“很簡單,自古以來儒家思想都在說,民重而君輕,國家是百姓的而非君主的。我只是還政於民而已。”

“你……你……”韓升指着劉愈,似乎有些生氣,道,“那即便你這個管軍的能不干涉政治,你如何保證你的接任者不管?”

“很簡單,制定法律,如果任何當軍者干涉政治,當就將受到法律制裁。”

韓升冷笑道:“法律管用?”

“管不管用我不知道,但我可以制定出法律,只要讓管軍的不出現一家獨大就可以了。如果大順朝有兩個劉文嚴,他們也是軍隊選出來的。他們之間互相制衡,就會少去這煩惱呢?”

“荒誕!荒誕!就算是軍隊不亂,那遇到外敵入侵,到底是誰說了算?”

“選出來的皇帝可以挾制軍權,但不具有管轄權,若遇外敵,其實也就沒這麼多事了。到時候人已經很開明,就算是當國的,也知道自己當一個獨裁者會受到天下人的指責,會知道天下人有監督的權力,百姓可以走上街頭推翻這個政權,到時候任何人都不敢逆百姓的民意來做事,那天下就真正太平無事了。”

韓升倏的一聲站起身,瞪着劉愈道:“你小子,不會真想撂挑子,準備這麼幹吧?”

劉愈壞笑道:“我想啊,你看我這幾天,累的跟什麼一樣。如果我乾的煩了,說不定我真會付諸於行動,讓天下人選個皇帝出來,到時候我就可以悠哉悠哉好好過日子去了。”

“你……你……”韓升第二次指着劉愈說不出話。

“韓老哥,回來吧。有你在幫我分一下憂,我就可以輕省一些,就不會動一些歪門心思,大順朝的基業也就可以保住不是?有你在,還可以監視着我,讓我不會當一個竊國者,成全我當一個千古流芳的輔政者,而不是一個遺臭萬年的禍國之臣。你我通力合作,大順朝也就蒸蒸日上了。”

韓升突然笑道:“你個臭小子,來跟我掰掰這一大通,就是爲讓我回朝是吧?”

劉愈一臉奸猾的笑容道:“那韓老哥就要自己琢磨了,如果韓老哥敢賭一把的話,那就試試我累的實在撐不住了,會不會這麼幹了。”

第218章 以棋會友第11章 偶爾深沉的男人第601章 女人的戰爭第58章 地主婆與守財女(上)第461章 送上門的勝利第492章 元帥最佳人選(中)第62章 家裡着火了(上)第459章 順水推舟第263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中)第125章 空手套白狼第390章 風雪長安城(上)第40章 毒如蛇蠍柳麗娘第528章 水土不服第11章 偶爾深沉的男人第93章 沒心沒肺的小琪兒第432章 劉愈的悠閒生活第270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上)第23章 爆發的羔羊第11章 偶爾深沉的男人第123章 三出大戲(上)第146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下)第293章 胡攪蠻纏第210章 最適合人選第614章 貪婪的西洋人(上)第595章 提親第558章 蘆笙節大陰謀(三)第158章 亂中之局(下)第218章 以棋會友第153章 宮闕之亂(5)第589章 陣前的風韻事(上)第165章 選妃(上)第51章 三貞九烈小琪兒第96章 君子之論(上)第240章 劫富濟貧第97章 君子之論(下)第193章 夜駐維城第426章 民間的訴求第384章 陳述利害第314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上)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第282章 雲淡風輕柳媚兒(下)第17章 臨行前第117章 山村尋訪(下)第237章 老子是八路第145章 有事好說話第147章 撒酒瘋(上)第336章 來自西域的奸商(上)第110章 皇子百態第299章 沒有原則的小妞(上)第140章 交換條件第674章 血濺宮闈(四)第573章 同婚之禮第416章 第二回合(二)第592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上)第319章 頭狼第495章 天子南巡(下)第451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四)第668章 一語成讖第646章 叛逃與叛軍第75章 局中局(上)第46章 夫駕婦隨第360章 貪心壞事第348章 歸家無路第586章 找敵人當內應第201章 歸家的路(下)第339章 經得起考驗的假使者第362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290章 化解嫌隙第263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中)第321章 兩軍對峙第380章 兇悍的部族(上)第216章 紅袖藏劍(上)第374章 正朔之爭(二)第104章 構陷第163章 賣官鬻爵第559章 蘆笙節大陰謀(四)第153章 宮闕之亂(5)第251章 平靜的江水(下)第499章 極品貪官(上)第12章 還好小僧還有三個徒兒第392章 風雪長安城(下)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285章 狗急了亂咬人第403章 爲師的良苦用心第365章 軍事衝突第83章 祭祀大典(下)第344章 有緣千里能相會第588章 計劃有變第57章 百官冊的妙用第62章 家裡着火了(上)第181章 命裡有時終須有第85章 轉移目標第494章 天子南巡(上)第443章 第三回合(上)第606章 我的命運我做主第314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上)第540章 山野的“刺客”第262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上)第324章 不戰自亂第122章 神秘的請柬
第218章 以棋會友第11章 偶爾深沉的男人第601章 女人的戰爭第58章 地主婆與守財女(上)第461章 送上門的勝利第492章 元帥最佳人選(中)第62章 家裡着火了(上)第459章 順水推舟第263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中)第125章 空手套白狼第390章 風雪長安城(上)第40章 毒如蛇蠍柳麗娘第528章 水土不服第11章 偶爾深沉的男人第93章 沒心沒肺的小琪兒第432章 劉愈的悠閒生活第270章 論功請賞與論罪言罰(上)第23章 爆發的羔羊第11章 偶爾深沉的男人第123章 三出大戲(上)第146章 太子之爭及謀朝篡位二三事(下)第293章 胡攪蠻纏第210章 最適合人選第614章 貪婪的西洋人(上)第595章 提親第558章 蘆笙節大陰謀(三)第158章 亂中之局(下)第218章 以棋會友第153章 宮闕之亂(5)第589章 陣前的風韻事(上)第165章 選妃(上)第51章 三貞九烈小琪兒第96章 君子之論(上)第240章 劫富濟貧第97章 君子之論(下)第193章 夜駐維城第426章 民間的訴求第384章 陳述利害第314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上)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第282章 雲淡風輕柳媚兒(下)第17章 臨行前第117章 山村尋訪(下)第237章 老子是八路第145章 有事好說話第147章 撒酒瘋(上)第336章 來自西域的奸商(上)第110章 皇子百態第299章 沒有原則的小妞(上)第140章 交換條件第674章 血濺宮闈(四)第573章 同婚之禮第416章 第二回合(二)第592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上)第319章 頭狼第495章 天子南巡(下)第451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四)第668章 一語成讖第646章 叛逃與叛軍第75章 局中局(上)第46章 夫駕婦隨第360章 貪心壞事第348章 歸家無路第586章 找敵人當內應第201章 歸家的路(下)第339章 經得起考驗的假使者第362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290章 化解嫌隙第263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中)第321章 兩軍對峙第380章 兇悍的部族(上)第216章 紅袖藏劍(上)第374章 正朔之爭(二)第104章 構陷第163章 賣官鬻爵第559章 蘆笙節大陰謀(四)第153章 宮闕之亂(5)第251章 平靜的江水(下)第499章 極品貪官(上)第12章 還好小僧還有三個徒兒第392章 風雪長安城(下)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285章 狗急了亂咬人第403章 爲師的良苦用心第365章 軍事衝突第83章 祭祀大典(下)第344章 有緣千里能相會第588章 計劃有變第57章 百官冊的妙用第62章 家裡着火了(上)第181章 命裡有時終須有第85章 轉移目標第494章 天子南巡(上)第443章 第三回合(上)第606章 我的命運我做主第314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上)第540章 山野的“刺客”第262章 自家老婆別人家的娃(上)第324章 不戰自亂第122章 神秘的請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