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叛逃與叛軍

欣賞過柳麗娘和司馬璇兒共同起舞的舞姿,劉愈也覺得此趟沒有白走一遭,只可惜他不能得償所願一時共擁雙美,心中不免有些遺憾。回到宮裡,司馬璇兒還在回味着之前與柳麗娘跳鼓上舞時爭豔的場景,在她看來,學舞蹈這麼多年以來,這一天是最有意義的。

臭棋簍子跟臭棋簍子下棋,比誰的棋更臭。而舞蹈大家自然想跟舞蹈宗師一較高低,來證明平生所學不是白學。

司馬璇兒雖然已經猜到劉愈跟柳麗孃的關係,但她很識趣,什麼都沒說。回到宮裡也三緘其口,連李遮兒問詢她也做了隱瞞。

時間很快到了十一月下旬,自從柳麗娘在曉花樓當了三清教掛名的教主,劉愈所編寫的新教義便在三清教內部傳播開來。自開始肅清三清教開始半個多月時間,劉愈也一直都在觀察情勢的轉變,細作也會將三清教內部的情況反饋給他。

到十一月底,長安城內已經恢復了太平,原本的戒嚴也變成宵禁,長安城百姓的生活也趨向於正常。在長安城內,到處都充斥着對“邪教”的鄙視,甚至連叫花子,都能說出邪教的巨大危害,劉愈知道這是京兆府的功勞,王虎在宣傳這件事上做的不錯,該做的也都做了。

而從十一月下旬開始,派駐到地方上六部的官員,第一批也已經回來了。

回來的這批人,基本都是到地方走了個過場。看了看風土人情,說是要肅清三清教。很多官員連三清教教徒的影子都沒看到,便已經打道回府。不過劉愈顯然沒那麼輕易放過他們,六部第一批人剛回到長安城家裡,屁股還沒坐熱,劉愈便已經在雅前殿召集,令他們在一天時間內,把地方上肅清三清教的經驗和總結寫出來,第二天朝會上就要上交。

劉愈也明言。若誰寫的不好,敷衍了事的,官也不用當了。

這批官員一聽個個自危,他們也真怕劉愈藉機會肅清朝中敵對政黨,都怕惹火燒身。

在回來這批人中,並沒有六部的尚書,領頭的都是侍郎及副官級別。劉愈也特地讓六部的主事人在地方上多呆些時日,多瞭解一些民生。

自從李延年離開長安城後,李遮兒便從來沒有過問過父親的事,看起來她對家裡人絲毫都不關心,不過劉愈卻發現私下裡,李遮兒收到家裡的一封家書。似乎說的便是李延年的事。李延年當初得脫不死,妻離子散,重新在朝爲官之後娶了幾個小妾,且已經有小妾爲他生下孩子。也就是說,李遮兒現在已經有了同父異母的弟妹。現在李家當家人不在,而李家又人才凋零。李家有什麼事自然要求助於已經身爲皇宮中女人的李遮兒。

在飯桌上,劉愈也問了李遮兒家中是否有事,李遮兒表示沒事,不過私下裡,李遮兒也把家屬拿給他看,劉愈才知道李延年離開長安城後便跟家裡斷了聯繫,連封信都沒寫回去,她的那些姨娘都擔心丈夫回不來,才向她打探李延年的事,但因爲宮闈深宮大院,李遮兒的姨娘只能寫了信,託了關係才把信送進皇宮。

“你父親離開長安城後,沒跟家裡有聯繫?”劉愈在看完李遮兒的家信之後,覺得有幾分詫異。

李遮兒點點頭,沒多說話,雖然表面上她裝作對家裡不關心,但實際上,她也的確斷不了李家的親情。李延年以前再怎麼渾,那也是她的父親。

平日裡李延年的父親,對家裡那些女人也算疼愛,這點朝中上下也有傳言,說他爲了延續家族血脈,對家裡的女人是百般呵護,一些老臣也開玩笑說,畢竟李延年是老牛吃嫩草。李延年離開長安城後,給朝廷的彙報不少,這些彙報是不用尚書本人來寫,所以劉愈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李延年寫的,又或者是李延年已經“叛逃”了。

“回頭,我找人到地方上見見你父親,讓他帶個平安給李家的人,讓她們暫時不用擔心。”

劉愈拿着那封家信出來,直接找了負責情報工作的瞿竹,讓他去調查李延年到底還在不在地方上。讓他查清楚第一時間過來回報。

劉愈也知道朝廷大臣叛逃的危害性,之前在他完全沒有想到時,他所信任的楊烈突然失蹤,蹤影全無,那時候他就留下一個心眼,不能過多的相信外人。不管怎麼說,他在搞情報調查別人不爲人知的秘密,別人也一定在反調查他,這些事他必須要做的小心。比如在調查情報上,他就把人物分給瞿竹、瞿書和柳麗娘三系人,然後綜合情報來分析局勢。三系情報中關於三清教內部的,柳麗孃的最爲確切。

在瞿竹着手調查李延年是否叛逃的第二天,臘月初一,劉愈突然得到柳麗孃的線報,說是三清教內部有不尋常的聚集活動,並且已經在兩天前開始,聚集的方向,便是劉愈曾去過一次的朗縣縣城。

柳麗孃的住所裡,柳麗娘把從三清教內部得到的第一手資料傳給劉愈,這消息,其實本來三清教蘇哲派系的人也在保密,從上面下達下去的指令是,讓被朝廷壓迫的教民跟着神的指引往西走。開始時,柳麗娘只是分析,這是蘇哲派系爲了把長安城周邊的教徒調開,不曾想,在臘月初一這天,柳麗娘得到最新消息,說是這些教徒其實都是在往朗縣的方向聚集。

“大約有多少人?”劉愈直接問道。

“長安城周圍大概有上萬人,若加上關中教徒的話,在三四萬人左右。”柳麗娘心有餘悸道,“幸好我們及早得到消息,而且奴家已教主的身份,讓下面一些人通知最底層的教徒。中止了他們這次的朝拜活動,但即便這樣。還是有幾萬人往朗縣去。十二少,奴家估計這批人是要到朗縣,舉反叛之事來跟朝廷對抗。”

劉愈心中暗忖着,同時他也點點頭。柳麗娘分析的基本也是他所想,因爲朝廷這次肅清行動太過迅捷猛烈,自上而下,三清教教徒已經到無法容身的地步,蘇哲感覺到大勢將去。不得不提前發動這樣一次聚集朝拜,來完成聚事反叛朝廷的目的。

劉愈嘆道:“可憐這些教徒,還以爲去朝拜避難,其實是被人利用了而不自知。走上武力反叛朝廷的路,他們也就徹底沒有活路了。”

劉愈沒有馬上調兵往朗縣去,倒不是他對柳麗孃的情報不放心,而是劉愈怕這是蘇哲放出來的一次煙霧。故意讓他知道,調虎離山。蘇哲在朝中肯定有同黨,在軍中也未必不會有。若是他把朝廷的精銳之師調去朗縣,會造成長安城軍事上的真空狀態,雖然朗縣距離長安城不遠,但長安城周圍的戍衛軍隊距離長安城更近。一旦被叛軍以某種理由進城,控制了長安城,就算是劉愈身在朗縣,一時也無法叩開長安城大門。而到時候長安城一旦落入蘇哲手上,正統的問題就要發生更改。天下到底向誰的問題也就不好說。

劉愈召開軍事會議,商討三清教聚集叛亂之事。這些日子以來扶着戒嚴長安城的是新軍,但這次劉愈卻不想調絕對親信的新軍去朗縣平亂。

“本將軍經過慎重考慮,將以南長安大營和東水營軍隊後後盾,往朗縣方向,若遇到流民鬧事,或者是有武力對抗着,一律按剿匪處置!”

參與軍事會議的不必但包括劉愈的嫡系,還有些本身是舊朝將領嫡系,又或者是邊軍嫡系,他們雖然名義上是劉愈的屬下,但跟劉愈向來也是貌合神離,劉愈要差遣哪隻軍隊平叛,是劉愈說了算。不過劉愈所下的任何一道指令,這些人也都會揣摩,到底是親疏有別,還是另有目的。

這次劉愈調長安城兩大戍衛軍隊去,雖然看似正常,畢竟朗縣距離長安城七十里,在這兩支軍隊的巡邏範圍之內,可畢竟現在長安城中人所共知的精銳軍隊是新軍。把精銳留下,而派次一級的軍隊去平叛,到底是瞧得起還是看不上?

劉愈這一說,會議上的氛圍又不太好。一些舊朝將領似乎在鬧情緒,不過他們也不敢公開鬧,只是提出一些看法,比如說是對這次是否將有匪事發出質疑。再者,他們也對武器方面提出一些要求,比如更新換代一些武器,或者是訓練不足什麼的,總之就是跟劉愈提困難,提條件。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不過這次去的是朗縣,距離長安城不到百里,快馬一天都能跑個來回。這麼多條件在劉愈看來,就是這羣將領不識相。

劉愈也早就料到會有人有意見,不管劉愈調那支軍隊去,其他軍隊都會想一些對自己不利的事,這年頭的軍人是很敏感的,他們既追求容易,又不想當炮灰,既想建功立業又怕馬革裹屍去了戰場回不來。總的來說,這年頭的軍人本身就是自相矛盾體,做什麼事他們也滿意也就怪了。

“是否有匪事,不勞諸位操心。”劉愈道,“這次平叛,不是小打小鬧,雖然所面對的不是兇悍的突厥騎兵,也不是逆王的精銳之師,卻都是關中平實的百姓。若是能仁慈,也儘可能仁慈,不要對同胞下手,也許當衆就有你們的父母兄弟。”

劉愈這麼一說,各軍的將領才感覺到這是燙手的山芋,接不得。平叛失敗那是失職,平叛成功卻又是殘害關中百姓,反正是兩面不討好的事,誰去做也別輪到自己做。

有這想法的人,佔了與會人的大多數。

“此次平叛,必須立下軍令狀,若是哪軍哪部沒有完成既定戰略,而平叛中發生什麼差池,那一律按照軍法處置,不論是士兵還是將軍,一視同仁,該怎麼罰怎麼罰!”

與會的畢竟不都是劉愈的嫡系,這樣的會議也失去以往劉愈所開嫡系會議時候的莊重。一些將領甚至覺得不屑,認爲劉愈是小題大做。不過是有一羣流民想往西南的方向走,就被劉愈看成是要去聚事反叛朝廷?什麼立軍令狀的。難道朝廷的正規軍,連一羣烏合之衆都對付不了?難道那羣流民不怕死?

只有劉愈知道,雖然關中教徒聚集,即便反叛,也只能揭竿爲旗斬木爲兵,戰鬥力不強,甚至教徒中還有很多婦孺和老弱病殘。但這些人背後有一支訓練有素的正規軍,劉愈依然記得當初第一次拜訪楚王府時。所見到的情景,蘇哲治下的嚴謹,就好像病態狂一般苛刻。在這樣的背景下,蘇哲會培養起一支完全效忠於自己,且能跟朝廷一戰的大軍也未嘗不可能。一旦這些先頭部隊取得勝利,會讓背後的教徒以爲他們是刀槍不入無往而不利,那時候一羣流民也能幹翻一整支正規軍。

劉愈老早便聽說過。舊社會一些打着宗教幌子的“義軍”,他們胸口貼着黃紙便以爲是銅牆肉身,那股不怕死的緊不是裝出來的,是因爲他們真的就相信。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劉愈把一個人叫到前面,讓他說一下自己對於平定此次叛亂的一些感想,等這人走到前面。衆人一臉好奇,因爲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平日裡眼高於頂,把誰都不放在眼裡的勇侯霍病。

“爲什麼是我?我又沒跟他們打過仗,我哪會有什麼感想?”霍病嚷嚷着對劉愈提意見。

劉愈冷笑一聲道:“你還真健忘。忘了當初在禹州城。被人困了三個多月,進進不去嶺南。退退不回江右!這纔過去多久,就什麼都不記得?”

霍病當即躥起來老高:“你是說這次要平的,是那幫兔崽子?”

劉愈沒回答,對衆人道:“看見沒有,自以爲無敵的霍二虎,也有力不能及的一天,也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問本將軍,這次到底是不是那批人,那本將軍可以肯定告訴你們,就是那批令霍二虎龜縮在禹州城幾個月的神秘武裝!”

霍病一聽,臉上有些不耐煩,劉愈這是在拿他的傷心事來作爲反面教材,讓手底下的人知道不能居功自傲,知道不能眼高於頂。霍病撇撇嘴,歸到隊伍裡,雖然他嘴上沒再說什麼,但心裡已經決定,這次不管怎麼說他也要去平叛,要爲他當初在禹州城三個月的苦難報仇去。

軍事會議沒有開多久,因爲三清教教徒聚集的事已經在發生當中,若是要及早解決,必須要馬上出兵,且要輕裝簡出,快速奔赴朗縣,才趕得及在蘇哲利用這些人聚事之前加以阻止。

會議一結束,南長安大營和東水營的近萬兵馬馬上出發,要在第二天清晨之前趕到朗縣外。將領們立下軍令狀,心中也有些忐忑,他們在得知霍病的遭遇後,突然也沒那麼自信了,而變得有些畏畏縮縮。

至於霍病,散了會議後第一時間找劉愈,表達了要報仇的慾望,卻被劉愈一句話給嗆了回去:“你嫌丟人丟的不夠,打算再去丟一次?”

“我……我怎麼就叫丟人了?那時候我在禹州城,雖然我沒滅了他們,但他們也沒滅了我啊,我天天在城裡等着他們出來跟我決戰,可他們就是沒來……”

劉愈聽霍病這口氣,這是自我感覺良好,給自己的失敗找藉口。

“拿我問你,若你這次去了,又敗了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霍病以爲劉愈要使激將法,道,“實在不行,你砍了我腦袋,小爺腦袋就是長的結實,不會給你把柄讓你砍。”

“我什麼時候要砍你腦袋?”劉愈沒好氣道,“你就沒想過,若是你這次再去,失敗了,不但令你顏面掃地,跟着連新軍以後也擡不起頭來?到時候,整個大順朝對外的軍事優勢,便會因爲你這次失敗而變得名聲掃地,軍人沒有自信,而大順朝將來的疆土也會被那些外敵劃分去……”

霍病皺眉,疑問道:“不就打場仗嘛,有沒有這麼嚴重?你這麼說,是不想讓我去吧?可就是我都不敢保證能贏,你派那些去,不是送死?”

劉愈心說,你去是送死,人家去還未必是送死。劉愈瞭解霍病的性格,他是那種喜歡乘勝追擊的,一旦霍病遭遇點挫折,他比無家可歸的老鼠過的還窩囊。甚至劉愈也想過,在禹州城時,不是霍病沒機會獲勝,實在是他被打怕了,連城都不敢出。

“所以你就先等着。等南長安大營和東水大營的兵馬先去,平定不下來,到時候讓天下人都知道這批叛軍的兇狠,你再帶兵去。到時候你勝利固然是好,揚我國威,但即便是敗了,軍中上下也沒人看不起你。總比你先去,敗了以後顏面無光的好。”

霍病本來態度還挺堅決,聽到劉愈這麼說,連他也不由點點頭,道:“這注意……好。小爺就是等着他們被打成落水狗,再帶兵給他們收拾乾淨。嘿嘿,小爺從來都是那麼有本事。”

劉愈嘆口氣,他眼前的霍病,雖然年歲長了一些,但說到底還是當不了元帥,只能當個急先鋒。勇之有餘,腦子缺根弦。

第93章 沒心沒肺的小琪兒第581章 長女第379章 癡情種第418章 第二回合(四)第34章 公主下青樓第371章 非聯軍不出兵第85章 轉移目標第630章 危機蔓延第629章 心狠手辣的老尼姑第75章 局中局(上)第101章 端午宴(上)第341章 挑事的遇上找事的(上)第546章 越家的禮數(下)第138章 身陷囹圄第363章 賓至如歸第498章 美妙的旅程第523章 山中無老虎(下)第207章 伐逆王檄(上)第415章 第二回合(一)第418章 第二回合(四)第315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中)第91章 侯府提親第461章 神行百變柳麗娘(上)第306章 家事第628章 教主第659章 滅佛滅道第423章 臘月初十第273章 父子本無仇第308章 權力和原則的關係第560章 五場比試第147章 撒酒瘋(上)第578章 平嶺南(中)第116章 山村尋訪(上)第463章 暗中查訪第412章 第一回合結束第602章 女人半天下第449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二)第297章 獵手與獵物(下)第120章 內奸問題很嚴重第114章 豁上老命也要自由第611章 魔鬼交易(上)第33章 鴻門唱堂會第369章 城下之盟第510章 未判先定罪(下)第628章 教主第578章 平嶺南(中)第411章 後發制於人第352章 兩面三刀第251章 平靜的江水(下)第668章 一語成讖第552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上)第597章 名節大過天第526章 明修棧道(下)第124章 三出大戲(下)第33章 鴻門唱堂會第177章 月明攬星空第199章 歸家的路(上)第93章 沒心沒肺的小琪兒第191章 力排衆議第189章 喬遷之喜第420章 第二回合(六)第70章 老爺兵有老爺兵的治法第553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中)第84章 迎妻娶妾第139章 獄友第169章 新皇朝議第637章 和尚與神第383章 牛仔的黑槍第582章 順朝大案第365章 軍事衝突第491章 元帥最佳人選(上)第11章 偶爾深沉的男人第620章 驟起的殺機第261章 霍小將軍的煩心事第491章 元帥最佳人選(上)第460章 官體改制第74章 人肉書籍第139章 獄友第542章 不聽好人言第149章 宮闕之亂(1)第127章 大智若愚吳老頭第303章 有婚無禮(上)第627章 朝議天下事(下)第453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六)第566章 以歌傳情第589章 陣前的風韻事(上)第429章 無威不當皇帝第273章 父子本無仇第494章 天子南巡(上)第335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375章 扎辮子的女人第28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中)第376章 喪權辱國第153章 宮闕之亂(5)第27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上)第377章 正朔之爭(五)第651章 戰後等待第589章 陣前的風韻事(上)第25章 勞軍使第514章 國賊,奸賊,淫賊(四)
第93章 沒心沒肺的小琪兒第581章 長女第379章 癡情種第418章 第二回合(四)第34章 公主下青樓第371章 非聯軍不出兵第85章 轉移目標第630章 危機蔓延第629章 心狠手辣的老尼姑第75章 局中局(上)第101章 端午宴(上)第341章 挑事的遇上找事的(上)第546章 越家的禮數(下)第138章 身陷囹圄第363章 賓至如歸第498章 美妙的旅程第523章 山中無老虎(下)第207章 伐逆王檄(上)第415章 第二回合(一)第418章 第二回合(四)第315章 變態人總有變態事(中)第91章 侯府提親第461章 神行百變柳麗娘(上)第306章 家事第628章 教主第659章 滅佛滅道第423章 臘月初十第273章 父子本無仇第308章 權力和原則的關係第560章 五場比試第147章 撒酒瘋(上)第578章 平嶺南(中)第116章 山村尋訪(上)第463章 暗中查訪第412章 第一回合結束第602章 女人半天下第449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二)第297章 獵手與獵物(下)第120章 內奸問題很嚴重第114章 豁上老命也要自由第611章 魔鬼交易(上)第33章 鴻門唱堂會第369章 城下之盟第510章 未判先定罪(下)第628章 教主第578章 平嶺南(中)第411章 後發制於人第352章 兩面三刀第251章 平靜的江水(下)第668章 一語成讖第552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上)第597章 名節大過天第526章 明修棧道(下)第124章 三出大戲(下)第33章 鴻門唱堂會第177章 月明攬星空第199章 歸家的路(上)第93章 沒心沒肺的小琪兒第191章 力排衆議第189章 喬遷之喜第420章 第二回合(六)第70章 老爺兵有老爺兵的治法第553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中)第84章 迎妻娶妾第139章 獄友第169章 新皇朝議第637章 和尚與神第383章 牛仔的黑槍第582章 順朝大案第365章 軍事衝突第491章 元帥最佳人選(上)第11章 偶爾深沉的男人第620章 驟起的殺機第261章 霍小將軍的煩心事第491章 元帥最佳人選(上)第460章 官體改制第74章 人肉書籍第139章 獄友第542章 不聽好人言第149章 宮闕之亂(1)第127章 大智若愚吳老頭第303章 有婚無禮(上)第627章 朝議天下事(下)第453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六)第566章 以歌傳情第589章 陣前的風韻事(上)第429章 無威不當皇帝第273章 父子本無仇第494章 天子南巡(上)第335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375章 扎辮子的女人第28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中)第376章 喪權辱國第153章 宮闕之亂(5)第27章 悶葫蘆也有春天(上)第377章 正朔之爭(五)第651章 戰後等待第589章 陣前的風韻事(上)第25章 勞軍使第514章 國賊,奸賊,淫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