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最適合人選

新皇蘇彥與淮王蘇雲曜爭奪皇位的戰爭,不是一戰能夠定局的。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朝廷雖然內憂外困,但畢竟擁有四海之土,往往在這時,朝廷也會大規模的徵兵。只是這次朝廷尚未在這方面入手。

一場看似耗時日久的拉鋸戰正式拉開了帷幕。

地點,潼關與淮地江水之間的十六座郡城。

參戰雙方,朝廷軍兵馬總數近五萬;

而淮軍兵馬分三路,總數十五萬左右。

朝廷的兵馬太過於分散,十六座郡城,每座都有地方守軍五百到一千五不等,而朝廷軍的主力,也正是潼關的守軍,兩萬多兵馬。

淮軍一方,分上下兩軍,分別從北路和南路往潼關方向挺近,每一路擁兵七到八萬。

而他們的第三路軍,作爲突襲潼關的先鋒軍,已經被朝廷軍設伏在潼關東部大約七十里的山區,失去平坦地形優勢的騎兵已然陷於苦戰。

十月初一,隨着淮軍先鋒軍的撤退,淮王也發佈了正天子檄文。淮王自稱爲真命天子,改元隆興。

劉愈沒想到淮王會這麼急着稱帝,大順朝同時出現兩個君王。

檄文到了潼關,劉愈第一時間得見。在檄文中,淮王痛斥當年順文帝,也就是先皇搶奪他天子之位,同時也指出新皇蘇彥乃是他的侄子,是篡位登基,將新皇身邊的幾個肱骨謀臣貶的一文不值,劉愈看了半晌。覺得有些不對味,檄文中將袁博朗之流都罵了一遍。就是沒他劉愈。

連蘇彥也發覺這蹊蹺,望着劉愈問道:“師傅,怎沒您啊?”

劉愈瞥他一眼問道:“皇上很希望有下臣嗎?”

蘇彥嘿嘿一笑,這些日子他在潼關裡吃的好住的也好,除了有點想家,這裡也挺舒服的,又遠離前線戰場。他甚至覺得把行宮建在潼關也不錯。

而現在朝廷的戰略意圖是防守,因而在各環節上。先以聯絡各城守軍形成防禦戰線爲優先。

淮軍現在主攻的方向是徐州城,而徐州守軍大約有三千多人,正受到淮軍的猛烈攻擊,徐州的圍攻不下也令淮軍進軍的步伐受到阻礙,給朝廷暫時的喘息之機。

“師傅,我們能不能回長安去?”蘇彥說道,“在這裡。有些悶,也沒什麼可玩的,還要天天看那些奏報很沒意思。”

“再過兩日,我們就要隨軍遷移。”劉愈看着檄文若有所思道。

“遷移去哪裡?”

“洛陽城。”

洛陽是潼關以東最大的城市,蘇彥早就聽說那裡物華民豐,盼望去已久。現在有機會眼睛也分外發亮。

“師傅,那我們趕快去吧。”

劉愈看到蘇彥那幅猴急的模樣,知道他肯定不是想着軍機大事,而是想着過去玩耍。潼關畢竟是天險,鑾駕在潼關內還算安全。若是鑾駕遷移到洛陽,其實是以新皇爲誘餌吸引淮軍進攻的一種戰略手段。這趟去可說是兇險異常。

“聽說過天子戍邊沒?”劉愈問道。

“天子戍邊?”蘇彥大驚,“師傅,您不會打算讓我去邊關拿着長矛打仗吧?”

劉愈嘆道:“多讀讀書沒壞處。此次鑾駕隨軍遷移到洛陽,一方面向天下人展現天子平定叛亂的決心,還要確定淮軍的主攻方向,將淮軍主力吸引到上路,使我們的第一道防禦陣線更加壓前。”

陣線壓前,雖然意味着補給線更長,但卻能壓制住淮軍進攻的勢頭,只要淮軍的主力一直被壓在淮南淮北一代,那大半的天下還是朝廷的,在納軍糧以及徵募壯丁方面就會有優勢。

這些跟蘇彥是解釋不清楚的。

蘇彥眨眨眼,雖然聽不太懂,但大致也知道是很高深的計策。挺兇險。

“師傅,您的意思,是不是讓我去當魚餌,讓淮軍去打洛陽城?”蘇彥悶悶不樂問道。

劉愈把檄文放下,又比量了一下軍圖,擡頭道:“大致就是這麼個意思。”

蘇彥感覺有些崩潰,雖然知道跟着這師傅出來準沒好事,但也沒想到他身爲皇帝要親赴前線,還要當誘餌給人家打,覺得委屈,又覺得當個皇帝太沒尊嚴。

“只是師傅在身邊就好。”蘇彥隨口道了一句。

劉愈再看他一眼,無奈嘆口氣,其實他也知道守着蘇彥的時間不會太長了。

把新皇扔到潼關以外,就是讓淮軍確定進攻的方向,也是定下朝廷軍防守的策略。但一場戰爭,光靠防守是不足以取勝的,淮軍不但兵強馬壯,在近年來更是積累了一大批的攻城輜重,要攻取城市,又或者是收買地方的守將爲其效命都不難。

攻,很有目標性。

防,卻無法將所有的力量進行整合。

“一切到洛陽城再細說。”劉愈最後說了一句。

接下來要準備的就是大軍的出發,畢竟朝廷除了發佈檄文,這近十天以來沒任何作爲,讓地方的守軍看不到希望。大軍也必須要出潼關,作出與淮軍決戰的架勢。

但這次大軍出發畢竟只是平定地方烏合之衆的叛亂,淮軍也不是關中的叛軍。在出發之前,劉愈要做很多準備。

劉愈現在雖然是名義上的征伐大元帥,但他知道這個職務不可久擔,他還有更長遠的計劃。要找一個合適的人來擔當大元帥,挑大樑。

人脈,劉愈身邊可用的,自家夫人徐軒築算是一個,可她身邊沒有兵,兵要麼在邊關,要麼在關中隨徐菜花平定叛亂。

瞿竹也算一把能手,可惜沒實戰經驗,連帶御林軍也很勉強,當元帥顯然不能勝任。

牧與,絕對不可用,劉愈逐漸在想辦法架空他的權力,更準備在適當的時候以軍法將他處置,徹底解決後患。至於吳鶴,劉愈也覺得不太可信任,在潼關內的守將,或多或少都沾染了軍旅軍將的惡習,那就是目空一切,這股風氣也是從定國侯往下開始傳染的。

劉愈想了想去,終於想到一個還算可用的“人才”。

柴錦。

雖然柴葫蘆不算能人,甚至還有些愚笨,但他還是有些小聰明的。從當初初識柴錦時,柴錦射覆的本事劉愈就能瞭解一二,這柴錦的能力只是被他內向的性格所掩蓋,沒被人發覺。

更重要一點,柴錦這人穩妥,不貪功不冒進,別人的話他又聽不懂更聽不進去,只要提前有所吩咐,他一定會照辦無誤。踏實,是作爲防守一路大軍主帥的最重要優點。

劉愈便將柴錦找來,當得知劉愈想讓他當三軍元帥,柴錦愣了好半晌,才道:“劉兄,我……沒聽錯吧?我當元帥,你當什麼?”

“皇上對我另有重用。”劉愈笑道,“葫蘆,就說你想不想當這元帥?”

“想。”

柴錦瞪直了眼,目光中充滿熱切的期待。也無需更多的話語,獲得能證明自己的機會,這一直是他所求的。

他要爲自己正名,證明自家夫人的丈夫,未來孩子的父親不是一無是處之人。

第99章 蘇彥的責任第257章 犒賞三軍(上)第595章 提親第486章 沒有頭緒的戰爭第506章 不急不慢第252章 明戰,暗戰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第364章 其實我是來滅你們的第289章 牆不透風就戳個洞第454章 君臣之禮第619章 帝王安樂志第337章 來自西域的奸商(下)第19章 軍事會議第669章 有野心的和尚(上)第211章 妻賢夫惡第388章 突厥王庭第280章 蘇彥的自我第634章 兔死狐悲(下)第437章 蘇彥的幕後軍師第415章 第二回合(一)第618章 時移世易第614章 貪婪的西洋人(上)第216章 紅袖藏劍(上)第397章 兜完圈子賣關子第73章 染血的佛(下)第507章 不識相就查你第214章 夜泊秦淮第221章 棋逢對手第203章 老帥過河(上)第596章 丈母孃之怒第104章 構陷第487章 宮廷瑣事第384章 陳述利害第34章 公主下青樓第195章 攻城演練第628章 教主第167章 養外宅的男人(上)第85章 轉移目標第160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428章 官逼民反(下)第486章 沒有頭緒的戰爭第359章 火線逃離第642章 內廷干政第175章 官賈不婚第595章 提親第665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上)第344章 有緣千里能相會第552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上)第380章 一出一進自己人第524章 被迫勞軍第445章 忠誠與背叛第278章 趕早不如趕巧第152章 宮闕之亂(4)第414章 棋樓變青樓第97章 君子之論(下)第121章 金蟬脫殼第255章 滿城烽火(上)第567章 陣營危機(上)第460章 官體改制第550章 最陌生的老情人(上)第336章 來自西域的奸商(上)第258章 犒賞三軍(下)第597章 名節大過天第186章 商貿司第512章 國賊,奸賊,淫賊(二)第427章 官逼民反(上)第634章 兔死狐悲(下)第353章 本使心有所好第355章 火中取栗(下)第38章 裝神弄鬼第15章 原來不識君第441章 外表堅強的小女人第41章 魔鬼與天使第40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下)第24章 縱使相逢也不識第230章 困守孤城(下)第574章 咪多的腰帶第55章 洞房花燭夜的小插曲第368章 借道,借糧第434章 自編自導自演(上)第380章 兇悍的部族(上)第294章 你不計較我計較第495章 天子南巡(下)第257章 犒賞三軍(上)第536章 北越族(中)第545章 越家的禮數(上)第287章 不拘一格的皇帝第535章 北越族(上)第378章 正朔之爭(六)第181章 命裡有時終須有第153章 宮闕之亂(5)第470章 生財有道(上)第388章 突厥王庭第57章 百官冊的妙用第379章 癡情種第354章 火中取栗(上)第253章 天璣之火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207章 伐逆王檄(上)第83章 祭祀大典(下)
第99章 蘇彥的責任第257章 犒賞三軍(上)第595章 提親第486章 沒有頭緒的戰爭第506章 不急不慢第252章 明戰,暗戰第393章 後劉愈時代的變革第364章 其實我是來滅你們的第289章 牆不透風就戳個洞第454章 君臣之禮第619章 帝王安樂志第337章 來自西域的奸商(下)第19章 軍事會議第669章 有野心的和尚(上)第211章 妻賢夫惡第388章 突厥王庭第280章 蘇彥的自我第634章 兔死狐悲(下)第437章 蘇彥的幕後軍師第415章 第二回合(一)第618章 時移世易第614章 貪婪的西洋人(上)第216章 紅袖藏劍(上)第397章 兜完圈子賣關子第73章 染血的佛(下)第507章 不識相就查你第214章 夜泊秦淮第221章 棋逢對手第203章 老帥過河(上)第596章 丈母孃之怒第104章 構陷第487章 宮廷瑣事第384章 陳述利害第34章 公主下青樓第195章 攻城演練第628章 教主第167章 養外宅的男人(上)第85章 轉移目標第160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428章 官逼民反(下)第486章 沒有頭緒的戰爭第359章 火線逃離第642章 內廷干政第175章 官賈不婚第595章 提親第665章 最後一戰的號角(上)第344章 有緣千里能相會第552章 沒有退路的選擇(上)第380章 一出一進自己人第524章 被迫勞軍第445章 忠誠與背叛第278章 趕早不如趕巧第152章 宮闕之亂(4)第414章 棋樓變青樓第97章 君子之論(下)第121章 金蟬脫殼第255章 滿城烽火(上)第567章 陣營危機(上)第460章 官體改制第550章 最陌生的老情人(上)第336章 來自西域的奸商(上)第258章 犒賞三軍(下)第597章 名節大過天第186章 商貿司第512章 國賊,奸賊,淫賊(二)第427章 官逼民反(上)第634章 兔死狐悲(下)第353章 本使心有所好第355章 火中取栗(下)第38章 裝神弄鬼第15章 原來不識君第441章 外表堅強的小女人第41章 魔鬼與天使第40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下)第24章 縱使相逢也不識第230章 困守孤城(下)第574章 咪多的腰帶第55章 洞房花燭夜的小插曲第368章 借道,借糧第434章 自編自導自演(上)第380章 兇悍的部族(上)第294章 你不計較我計較第495章 天子南巡(下)第257章 犒賞三軍(上)第536章 北越族(中)第545章 越家的禮數(上)第287章 不拘一格的皇帝第535章 北越族(上)第378章 正朔之爭(六)第181章 命裡有時終須有第153章 宮闕之亂(5)第470章 生財有道(上)第388章 突厥王庭第57章 百官冊的妙用第379章 癡情種第354章 火中取栗(上)第253章 天璣之火第471章 生財有道(下)第207章 伐逆王檄(上)第83章 祭祀大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