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孫和鬥如此有把握的說話,一直不太進這個院子的郭棟也是來了興趣,圍着那四門火炮轉悠着觀看了半天,卻也看不出太多的門道來,他本就是個打造火器刀槍的鐵匠,因緣際會才成爲李孟手下製造的頭目,忠心耿耿是有的,水平卻不是那麼高,對這火炮實在是懵懂,也看不出所以然。
按照李孟“孫和鬥要求什麼,千兩以下的花費由他用,千兩以上來知會寧師爺一聲”的經費劃撥原則,孫和鬥這個宅院用度極爲的寬裕。
今天也是如此,這邊還在院子裡面觀看,院子裡面雖然安靜了些,但院子外面卻喧鬧起來,跟着李孟來的雖然有幾十名親兵,進入這匠坊範圍之後,護衛這匠坊的部隊立刻是抽調出士兵協助。
儘管外面喧鬧,但李孟也沒有什麼擔心,果然,有一名漢子在門口扯着嗓子吆喝道:
“孫先生,您老要的馬匹都到了,咱們在外面等着呢!”
孫和鬥臉上帶着笑容答應了聲,開口對李孟說道:
“大人,學生就逾越了,這就要調配人手移炮。”
李孟點點頭,孫和鬥開始指揮人手搬運火炮,把馬匹牽進來,孫和鬥所在的這個院子與其說是院子,倒不如說是個小莊園,院子佔地很廣,大門也不小,這都是爲了運送煤鐵進出的方便,畢竟院子裡也鐵匠作坊和鑄炮的場所。
有人幹着馬車進來,人數當真是不少,那被臨時抽調來的士兵也都是成了搬運的工人。李孟和十幾名親兵站在一旁。看着衆人忙碌,他注意到了四門火炮地不同,這四門火炮,其中兩門那種老樣式,也就是鄭家送來地那幾門火炮樣式,包括自己這邊定下具體的口徑和磅數之後送來的那一批。
另外兩門則有不同,炮身幾乎沒有差異,細節在炮座炮架上。這樣的火炮已經是很接近在他記憶之中的那些樣式了,包鐵的大木輪,炮座,但在炮的邊上都有個歪倒的有兩個輪子地架子,卻不知道是用來做什麼的。
七手八腳的開始弄完。每門炮前都是配備了八匹馬。二十個人。都有孫和斗的助手在那裡指揮着。
一聲令下,那兩門尋常樣式的火炮倒不需要太多地整理,那炮座實際上就是木箱下面有木輪,但移動起來頗爲地麻煩,而且馬匹牽引,按照傳統駕轅拉車地樣式,最多也就是掛上兩匹馬。馬匹少。人力就有多,不過二十個人推這兩門火炮倒是不用太麻煩。喊着號子也開始移動了。
兩門樣式新穎的火炮則要麻煩許多,把炮座的尾部擡起來,又有人推着斜倒在一邊的那個輪架塞到炮座的下面,用楔子和鐵棍固定之後,火炮成了個四輪大車,有幾個人吆喝着把炮彈放到那炮座上。
在炮車前的八匹馬被牽過來,兩匹馬一排,排成四排,連接他們的繮繩都是用軟地皮索,這邊忙碌着,那邊兩門老樣式地炮已經是推出去幾百步有餘了,李孟的親兵們在那裡面面相覷,這場面不是戰爭,又是在膠州營自家地地盤,他們也相對放鬆些,有一名親兵小聲的嘟囔道:
“這要在戰場上,得耽誤多少功夫啊,真不知道折騰些什麼。”
親兵的頭目回頭瞪了他一眼,那親兵立刻是不敢再說話了,李孟卻臉上帶着笑容,他大概猜出來孫和鬥到底要幹什麼了。
那邊兩門炮這纔是準備完成,孫和鬥掏出個手巾,在自己的臉上擦了把,這怕是眼下他和周圍人不同的唯一地方,其餘時候,這才子看起來也就是個鐵匠師傅的模樣,而且還是那種出力的學徒。
孫和鬥這纔是轉過頭對一邊站着的李孟說道:
“李大人,郭師傅,咱們一同去校場吧!”
郭棟明顯示有些糊塗,李孟則是含笑點點頭,親兵給他牽來了馬匹,而站在那兩門炮跟前的士兵有的坐在炮車的後面,有的人則是坐在前面。
一名看着是車伕模樣的人吆喝了一聲,那馬車開始緩慢的運動起來,順着大門朝着官道上跑出去,在鐵匠鋪子這一大片區域之中,膠州營花費了許多的人力來整修道路,道路平整寬闊。
李孟和親兵們都是騎着馬,看着那馬車在八匹馬的牽引下越跑越快,很快就超過了前面那些喊着號子,人推馬拉的老式火炮。
看到這些,方纔出聲那個親兵立刻是啞口無言,孫和鬥也是上馬,追上了李孟,落後半個馬頭,開口說道:
“大人,火炮試射的校場距離這裡有五里路,大人馬快,不若先去那邊等待如何。”
李孟笑着點點頭,打馬前行,一行人朝那邊疾馳而去。李孟這邊快馬加鞭,但卻注意到那八匹馬拖拽的兩門火炮,運動的速度也不算慢,至於那兩門老式的火炮,則早就被遠遠的落在了後面。
校場這邊是相對平緩的一塊地方,原來這裡也住着幾十戶人家,不過都是搬了出去,這周圍在沒有火器演練的時候,就是騎兵的訓練場所,有火器演練的時候,則是由騎兵向外搜索一下,避免有人進入此地遇到危險,或者是窺視到膠州營的秘密。
五里路,對騎馬的李孟來說,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孫和鬥在這邊早就是安排好了助手等待,招呼着一干人等進入校場,進入位置。
沒過太久,八馬拖拽的兩門炮就已經跟着來到了校場,在孫和斗的指揮下,卸下那個兩輪的炮架,擺放在劃定的區域之中。孫和鬥考慮的倒是頗爲的完備,看着天色已經是到了午飯的時間,還有人拿來些麪餅羊肉醃菜的,李孟也不是個講究飲食的人,直接是和親兵鐵匠們坐在一起,開懷大吃。
照說這孫和鬥是松江府的人士,又是世代的官宦人家,應該是很講究飲食纔是,不過這孫和鬥倒是麪餅就着羊肉,吃的很開心。這讓李孟對他的好感又是加深了不少,孫和鬥這人,是個做實事的角色。
差不多大半個時辰之後,那兩門老式的火炮才姍姍來遲,原因是路上有幾個上坡,偏偏那種老式的駕轅方法只能套兩匹馬,馬力人力都是應用不上,費勁的要命。各個都是大汗淋漓。
老式和新式的火炮,優缺點已經是分明,在戰場之上,火炮這樣的重火力,機動性代表着什麼,李孟當然是明白。
等兩門老式火炮到來之後,也是排在和前面那兩門火炮並排的位置上,孫和鬥詢問了李孟之後,朝那邊下了命令,那邊的工匠和學徒們手腳熟練的清理炮膛,拿着火藥桶朝着炮膛內倒入火藥,夯實之後,裝填炮彈。
“好叫大人知道,凡是相同口徑的火炮,不管樣式新舊,這邊裝藥都是相同,不分多少,這樣做,這結果方纔有價值。”
李孟皺眉凝神看着那邊還在裝藥的工匠,心想這些工匠和學徒不用多久就會被補充到自己的炮兵隊伍之中,這倒也是一個傳統,但總覺得前面有些東西不對,不過想通的倒也快,開口說道:
“孫先生,這炮大小不同,裝藥多少也是不同,這些工匠們都知道吧。“
聽到李孟的問題,孫和鬥禁不住笑了,這分明是常識,開口回答說道:
“匠人們都是熟手,倒進炮膛的火藥相差不會超過三兩,學生曾經多次試過的。”
“爲什麼不稱量好每炮要用多少分量,把那火藥找個東西包着,到時候一併塞到炮膛裡面不就行了。”
這句話說完,帶着笑容的孫和鬥猛然一僵,愣怔了半天,才伸出手拍拍自己的腦門,苦笑着說道:
“大人要不說,學生還真是想不到這件事情,真隔着張紙,不捅不破啊!”
聽着孫和斗的感慨,李孟頗有些汗顏,如果不是今天身臨其境,怕也是想不起這個定量裝藥的改進,定量裝藥如果在火器部隊應用開來,最起碼裝彈發射的速度會有很大的提高,乾笑兩聲之後,回頭和郭棟吩咐道:
“火銃的發射火藥也要開始定量裝藥,立刻搞起來。“
看到李孟鄭重其事的吩咐,郭棟連忙答應,這新老火炮到了試射的時候翻到並不那麼吸引李孟了,那種新炮架炮座的火炮比老式的火炮射程要遠出兩成,但前面關於機動力演示讓李孟的印象已經是極爲深刻。
有了這些炮座炮架,炮兵也可以跟上膠州營的機動了,自然對戰力是大有助益,無論如何,孫和鬥對膠州營有大功,因爲其務實的作風和過人的學識,肯定會被重用。
崇禎十一年七月,天氣並沒有往年那般的炎熱,北風漸起,居然有些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