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天下銀河匯濟南

沒有李孟的歷史上,鄭芝龍投降了滿清之後,攜帶大前往京師,幾百萬兩的數目這是大家都確認的,很多野史筆記都說這財產是千萬兩。

一向是精明的鄭芝龍可能以爲自己從龍很早,所以準備帶着銀兩去京師安享富貴,不過財不露白這個道理,古今中外都是通用的,對那些關外的蠻族來說,看見這麼多銀子還怎麼忍得住。

去了京師沒多久,鄭芝龍就被問罪下獄,死在獄中。

在這個時代,鄭芝龍算是地方勢力中較早和山東掛上關係一個,儘管這之間彼此有很多的勾心鬥角,鄭家和韃虜勾勾搭搭,想要進攻山東的港口,但明面上的關係還是維持住了,一方面是通過膠州這個港口和靈山商行的體系,把外洋運來的貨物銷售到了北方更廣大的地方,二來是山東鹽貨一直是向福建銷售,三來則是幾次海上運兵,鄭家都是出船出人。

另外,山東的水軍系統一部分是鄧格拉斯和青州海猴子楊四帶出來的,一部分則是當初被放到福建歷練的那一批人,儘管當時被鄭家提防的深,限制種種,可畢竟也有香火淵源,下面不少的中下軍官都是相熟。

這樣裡裡外外的關係,鄭家下定決心改換陣營,也沒有什麼阻礙,山東也相對接納,畢竟鄭家的勢力都在海上,和膠州營目前的發展方向沒什麼衝突。

當然,真正讓李孟放心的是一點,那就是鄭芝龍這個人,鄭芝龍能在福建這等地方,把鄭家地勢力發展到這樣的幾步,幾千艘大小艦船,幾萬部衆徒屬,算上外圍,幾乎是東亞海面上的霸主,可以說是李孟發展的一個翻版,何況這鄭芝龍沒有李孟身上的這些奇異之處,更是難得。

有這樣的大才,偏偏卻沒什麼自立之心,在海上做出一番事業的時候就和大明官府眉來眼去,琢磨着要被招安。

那邊滿清勢大,又是主動的過去聯絡賣好,等山東確定了自己的絕對優勢之後,鄭家馬上又是貼了過來,沒有什麼自己獨霸一方的想法,卻總是想着依附強者,用手中地勢力換個太平富貴。

這就是所謂地小家子氣,孫傳庭對鄭芝龍有個很貼切的評價“胸無大志,可惜大才”,這樣的評價和後世對鄭芝龍的說法差不多,正因爲如此,李孟纔對鄭芝龍很放心,他自然不會和那些沒見過世面的滿清親貴一樣殺雞取卵,反倒是準備給這鄭芝龍足夠地富貴,換取他手上的這支海上力量。

現在白人已經在是海上劃分範圍。而自己連大明還未統一。如果從零開始地發展海上力量怕是來不及。用鄭家已經頗有規模地海上實力。總歸是起步點高一些。追趕歐洲已經領先許多地海上腳步。征服那些西方還沒有徵服地領土。

此時地北方距離被李孟全面控制也就是一步之遙。並且李孟掌握地實力遠遠超過各方勢力混雜地南方。天下大勢已經是明朗。

想要依附強者地鄭芝龍自然會主動地過來投靠投誠。他把自己地弟弟鄭芝豹安排在濟南鑽營聯繫。這就是一個明顯地舉措。

李孟已經是考慮到了接下來對鄭芝龍地安排。不過這次地賣地策一出。鄭芝龍地表現還是讓他嚇了一跳。

賣地策本來就不是什麼保密地文件。從襄城那邊確定時候開始。膠州營系統從上到下地人就都知道了。有些想法。能寫幾筆地人都儘可能地參與到這討論之中。也是山東官員相對自律。這個消息在正月之後才慢慢地傳開。

在濟南常駐地鄭芝豹差不多在二月份才知道了確切地消息。他地第一反應就是寫信告訴還在福建地大哥鄭芝龍。

三月底的時候,鄭芝龍帶着三百萬兩白銀從福建趕到了濟南,方應仁快馬趕回揚州之後,比鄭芝龍晚了一天回到濟南,他拿了白銀兩百三十萬兩。

淮商依靠的是鹽,閩商依靠的是海貿,這是這個時代得利最大的兩個生意,揚州方家和福建鄭家就是這兩處的代表人物,他們也是積累了驚人的財富,三百萬兩和兩百三十萬兩,幾乎趕上大明一年的財政收入,可卻被私人輕易的拿了出來。

拿了這麼多的銀子,兩家要求的很簡單,買地,河南、陝西、北直隸拿出來發賣的田地他們都買。

李孟的確是太吃驚了,他真是低估了國人對土地的熱情,豪商富貴,有錢之後,擴大再生產是次要的,買地作爲傳家的底子纔是重要的,福建多山地無良田,兩淮多皇莊鹽田

、北直隸多良田,陝西也有八百里秦川,這都是上怎麼不讓這兩家動心,他們先來,憑藉的是和山東與衆不同的關係,還有自己雄厚的財力,一定要儘可能的多買下天地。

不管是鄭芝龍還是方應仁,都和李孟說的實在,不管是鹽上的生意,還是海上的生意,賺來的銀子再多,那也不過是浮財,還是買了田地,這才能把這富貴世世代代的傳下去,子子孫孫都能受着福利。

銀錢不對產業進行再投入和擴大生產,反倒是投在購置田地上,這也是工商業產生了所謂“萌芽”卻沒有生長成參天大樹的原因。

對鄭家和方家的熱情,制定政策的山東明顯沒有料到,按照原先定的地價,河南所有“無主土地”幾乎都要被這兩家賣空,因爲這些田地拋荒一年,暫時也找不到農民耕種,對山東的意義實在不大。

可看到這熱情之後,卻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這各處的無主田地發賣,本就是打算籠絡天下的士紳豪強之心,取得天下,需要恩威並施,山東的武力和軍威已經是足夠威懾,讓他們真的心悅誠服,那就要拿出好處來。

目前拿出來的三省田地,自然是中州河南的田地最多最好,要都被這兩家買走了,其他想要買地的人怎麼辦。

結果財貿司的人緊張盤算之後,把原來定下的低地價又給擡高了不少,這樣方家和鄭家也只能是買下一府的田地了,但這樣的規模也實在是太大了。

可鄭芝龍、方應仁也算是大人物了,這次完全是不顧身份體統,和李孟糾纏了起來,非要多買一點纔好。

這兩家如此的撕破臉買地,山東反倒是不敢賣給他們,這兩家富甲天下的都如此的熱切,那其他的豪強士紳又會如何,到時候總要給他們些田地纔是,要不然徒惹怨恨。

果然,四月中旬的時候,山東巡撫柳清嵩親自求見大帥,要求購買河南彰德、衛輝兩府的田地,北直隸巡撫柳清揚派族中的幾位親信帶來了一百五十萬兩白銀。

百萬兩白銀,那就是將近十萬斤,這幾家如此大數目的現銀,肯定不是幾個人拿得來的,鄭家有大船隊運輸,方家和柳家也是動用了家丁佃戶,濟南城周圍的膠州營士兵也是忙碌的不可開交。

這大筆的銀子大批的人護送運輸前來,也要安置,也要安排人看護守衛,本來還在休整中的各部兵馬又是重新動員了起來。

山東各司的官吏文員都是忙瘋了,整日裡連睡覺都安生不了,幾個主辦的頭髮都是愁白了幾根,厘金局主辦孔三德直接從濟寧州趕到了濟南城,他對於處理大筆銀錢的經驗非常豐富,想必能幫上點忙。

儘管是人人煩惱,但卻是幸福無比的煩惱,華元年擴軍近一倍,武器的製造,屯田田莊的設立,前期對災民的賑濟,以及林林總總,天下將定,膠州營東征西站積攢下的金山銀山也是快速的消耗了進去。

田政司、財貿司還有厘金局每天都是在打嘴仗吵架,財貿司想要在田政司所轄的屯田田莊中加大徵收,想讓厘金局上繳的銀兩更多,那兩家對指標如此之高極爲不滿,說你財貿司手下私鹽和商行指標未免太低,而且商行走漕運免收厘金,私鹽賣給田莊按照公價,這是不是要加收厘金,降低鹽價纔是。

現在不用吵架了,各地的銀子流水一樣的進入了濟南,現在各司局的主辦每日裡都是團結一心的和製造局主辦孫和鬥,副主辦郭棟吵架,讓他們快些修築金庫,並且催促那些漢人和洋人的大匠把水力鑄幣的機器造出來。

山東現在不用爲錢發愁,而應該爲怎麼花錢,怎麼更有效的花錢發愁……

柳家來了之後,孔三德也有幾十萬兩銀子拿了出來,山東和兩淮的豪商們依次動員,帶着銀子奔向濟南,江南之處,富豪之家不敢明目張膽,可同樣是派家中子弟帶着錢財走海路去往山東。

京師的官員勳貴也是身家富貴的,在經過短暫的錯愕之後,也都是反應了過來,紛紛派人拿銀子前來,更加可笑的是,在永平府的幾名蒙古王公,居然也是安排自己的手下拿着金銀趕往山東。

天下間的銀錢,突然間彙集成河,向着山東流去。

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第342章 某人 秘密 盛京第327章 勝後事 太糊塗第520章 兩道命令第208章 砍了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328章 爲淵驅魚第142章 柳大人第438章 接泰山 笑最後第516章 歸程 回家第277章 始料未及 大事第8章 賺錢了第454章 下套 邊角之戰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239章 急報第456章 斬單于第222章 理由第333章 得徐州 思財路第527章 多頭並進第391章 打完了 或許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307章 火器之利 伯仲之間第464章 巧拙自知 百炮雷鳴第469章 引蛇出洞 鐵血肅奸第175章 費德勒 蘇安琪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27章 殺雞牛刀第240章 忐忑第270章 各色人等第183章 比試第51章 定價標準第295章 瘋不畏死 暴虎馮河第217章 下注而已第409章 戰時百態 望夫 捷報傳第73章 火器 城中第537章 紫金山書院 北戰第147章 贖金第23章 我的責任第183章 比試第149章 一刀兩斷第90章 文武殊途第218章 船 賣不賣第342章 某人 秘密 盛京第111章 識字 洛陽 沒品第84章 禍端第352章 抓舌頭 意外消息第347章 正陽鎮前的戰鬥第156章 下南京第228章 既定事實第37章 總旗第222章 理由第341章 胸無大志 厘金局督辦第332章 風起微瀾第301章 枕邊重權 巧計出京第60章 瓷罐第152章 託付第399章 破陣 摧枯拉朽第14章 鉅款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152章 託付第123章 真名第513章 風向轉 人情變 李仙風第82章 忐忑 誤判第489章 言善 填壕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121章 遠方來客第56章 走上正軌第94章 莫名第525章 南北朝第2章 販私鹽改善生活第369章 風雨來前的平靜第206章 突進第83章 照顧 事起第10章 家中無人第106章 河南行 遊開封第339章 諸公震怒爲厘金第475章 峰迴路轉 絕境已成第409章 戰時百態 望夫 捷報傳第221章 喜事臨門第171章 姓費的洋人第187章 一地雞毛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146章 開新田第350章 濟寧的悠閒時光第349章 好大一盤棋 十之八九第522章 大明無忠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447章 將有大事第73章 火器 城中第127章 剿匪第2章 販私鹽改善生活第11章 進膠州城第407章 耀武 鎮怖 判斷 選擇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71章 羞澀 憤怒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371章 暗誹 士氣高漲第175章 費德勒 蘇安琪第218章 船 賣不賣
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第342章 某人 秘密 盛京第327章 勝後事 太糊塗第520章 兩道命令第208章 砍了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328章 爲淵驅魚第142章 柳大人第438章 接泰山 笑最後第516章 歸程 回家第277章 始料未及 大事第8章 賺錢了第454章 下套 邊角之戰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239章 急報第456章 斬單于第222章 理由第333章 得徐州 思財路第527章 多頭並進第391章 打完了 或許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307章 火器之利 伯仲之間第464章 巧拙自知 百炮雷鳴第469章 引蛇出洞 鐵血肅奸第175章 費德勒 蘇安琪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27章 殺雞牛刀第240章 忐忑第270章 各色人等第183章 比試第51章 定價標準第295章 瘋不畏死 暴虎馮河第217章 下注而已第409章 戰時百態 望夫 捷報傳第73章 火器 城中第537章 紫金山書院 北戰第147章 贖金第23章 我的責任第183章 比試第149章 一刀兩斷第90章 文武殊途第218章 船 賣不賣第342章 某人 秘密 盛京第111章 識字 洛陽 沒品第84章 禍端第352章 抓舌頭 意外消息第347章 正陽鎮前的戰鬥第156章 下南京第228章 既定事實第37章 總旗第222章 理由第341章 胸無大志 厘金局督辦第332章 風起微瀾第301章 枕邊重權 巧計出京第60章 瓷罐第152章 託付第399章 破陣 摧枯拉朽第14章 鉅款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152章 託付第123章 真名第513章 風向轉 人情變 李仙風第82章 忐忑 誤判第489章 言善 填壕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121章 遠方來客第56章 走上正軌第94章 莫名第525章 南北朝第2章 販私鹽改善生活第369章 風雨來前的平靜第206章 突進第83章 照顧 事起第10章 家中無人第106章 河南行 遊開封第339章 諸公震怒爲厘金第475章 峰迴路轉 絕境已成第409章 戰時百態 望夫 捷報傳第221章 喜事臨門第171章 姓費的洋人第187章 一地雞毛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146章 開新田第350章 濟寧的悠閒時光第349章 好大一盤棋 十之八九第522章 大明無忠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447章 將有大事第73章 火器 城中第127章 剿匪第2章 販私鹽改善生活第11章 進膠州城第407章 耀武 鎮怖 判斷 選擇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71章 羞澀 憤怒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371章 暗誹 士氣高漲第175章 費德勒 蘇安琪第218章 船 賣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