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回 巫山開府(下)

巫山十二峰上,處處張燈結綵,還從山下收了許多少年童子上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充當服務員,喜迎八方賓客。

羣仙陸續到來,結伴遊覽,先到江北的登龍峰。

陳楓所在的登龍峰是十二峰中最高的,海拔一千一百多米,其山之高處,若一個昂首向上的龍頭。";龍頭";後的山勢,又似起伏的龍身。逶迤三十里,氣勢雄偉,層疊而起,象一條長龍躍躍欲飛,疑上九天。彩雲繚繞,長龍彷彿在空中狂舞,壯觀之極。

清朝詩人沈鴻逵寫詩讚美登龍峰雲:“極目層巒似臥龍,就中高處彩雲叢。”

陳楓最喜楓葉,不知從何處用大法力移來滿山楓樹,放眼望去,楓葉似火,隨風浮動,火浪洶涌。

陳楓在這裡佈下了兩儀無極大陣,陣眼就是立在龍頭上的兩儀峰,那山峰自身就有百丈高,直插入雲霄之中,陰陽參半,彷彿龍頭生角,引雷聚風,妙用無窮。

陳楓把大家引至秋風火海之中,踏着遍地紅葉,頭頂一片火雲,陣陣山風吹至,一股秋風肅殺之意凜然襲來。

賓客之中,天師教師文恭與陳楓是至交好友,當即留下與陳楓在樹下對弈,不再他去。

登龍峰西面便是聖泉峰,衆人離着老遠便看到七根盤龍通天神柱,仿若龍吐天漿,射出漫天雲霞,虹橋飛架,煙嵐疊生,又有一條飛瀑從天急墜,砸入下方深潭之中。

賈筱煜笑道:“你這裡人工改成的風水格局,雖然極佳,但也多了一絲人爲造作,可算不上是自然天成。”

慕容麟在一旁笑道:“齊師哥這山上陣法可發動起來,讓我們大家也開開眼界。”

齊星衡知道他是讓自己在金鰲島其餘新來的幾人面前立威,笑着點點頭,掐動靈訣發動聖泉峰上的六道輪迴大陣。

這六道輪迴陣就是用當初在骷髏山奪來的六道幡布成,衆人遠處只看見六條棧道也似地空間,相互纏繞扭結,纏繞在聖泉峰周圍,上面顯示出天神、修羅、人類、畜生、惡鬼、地獄等諸般景象,彷彿放電影一般,似夢實真,周圍水氣瀰漫,與聖泉峰連成一體。

慕容麟道:“師哥這陣法離着遠看也瞧不出什麼高明來,何不把陣勢全部展開,讓大家一飽眼福?”

賈筱煜在一旁笑道:“不急不急,壓軸大戲還是要留在最後,一會自然會有人來以身試陣,慕容道友何必着急。”

衆人進入聖泉峰,只見遍地鮮花,滿山香草,行在林間,水汽充足,氣息宜人,衆人沿着赤炎溫泉、神農藥井來到瀑布之下,齊星衡伸手憑空一攬,周圍水汽迅速凝成一團五彩祥雲,託着羣仙升到峰頂。

聖泉峰之後便是董銘超的朝雲峰,此峰在箭穿峽口,峰勢宏偉壯闊。每天清晨,日出之前,峰頂雲霧縹緲,時聚時散,時隱時現,雲態萬千氣象,因而得名“朝雲峰”,而最妙的是雲光彩霞的明滅變換,就是“除卻巫山不是雲”的神奇景色。

古人詠此峰:“看山可以詠今朝,最愛雲峰在碧霄。不羨夕陽成彩筆,露濃五色半巖澆。”

董銘超自號綠雲真人,在此山上佈下陣勢,平時全山都被濃濃的綠雲封鎖,三尺之內不辨東西,常人絕難攀巖,綠雲之內又藏有十萬八千枚五火乾焰神雷,一旦發作便是無邊雷潮,給敵人以滅頂打擊。

董銘超朋友不多,衆人上山時,他正與楊光赫一起陪着黃龍山青渺林猿長老飲酒觀雲,相談甚歡。

朝雲峰往東,是神女峰。此峰時巫山最著名的山峰之一,峰頂內側立着一個人形般的石柱,高約6.4米,宛如一位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那裡望斷長江、迎送過往舟楫。在巫山雲霧繚繞蒸騰明滅中,更顯得神奇而美麗。

神話傳說中是神女瑤姬的化身,關於此峰傳說,廣爲流傳,各代詩篇不計其數,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楚懷王與神女相會的故事。

小尼姑佔據了陰陽叟的玄陰洞,簡單整修一番,改作神霄洞,全山並無陣法佈置,一切都是原來模樣,小尼姑請衆人進洞參觀,也只見石桌、蒲團等簡單幾樣物事衆人到時,這裡已經有了一位客人——赤身教教主鳩盤婆,大家看到性情潑辣的小尼姑竟然與這魔教長老相交甚密,俱都暗暗稱奇。

再往東就到了鬆巒峰,此峰頂成圓形,多年以前蒼松環蓋,枝葉茂盛,鬆巒峰以鬆蓋巒得名,一眼望去,古鬆遍地,莽莽蒼蒼,一片林海。每逢山風起,林濤陣陣,如潮似浪。若遇明月當空,松林靜碧,怪影嶙峋,又有一番恬靜的悠閒。

古人作詩讚道:“節彼層巒翠萬重,何年蟠結幾株鬆。蒼煙日午高衝雁,老幹春深欲化龍。嘯雨半空聲謖謖,吟風長峽韻淙淙,歲寒勁節歷千古,不羨桃園挹露濃”。

此峰比先前幾處都要熱鬧,剛一入山就有童子過來迎接,

白玠這許多年來多方聯絡,爲將來抗清準備,交下許多朋友,來的賓客有大熊嶺苦竹庵鄭顛仙、九峰山神陰洞伏魔真人姜庶、長沙谷王峰鐵蓑道人、東海雪浪島騎鯨客、南海銅椰島癡仙天癡上人、南海聚萍島白石洞凌虛子催海客,北海無定島陷空老祖遣大弟子靈威叟、北海鐵犁山無底洞金風老人遣兒子散花道人送來賀禮。

蔣鈺鋒和賈筱煜也與他們之中個別人相識,遇上難免要打聲招呼,上前攀談一番,喝了杯茶,天邊又飛來兩道劍光,落地收劍,現出一個少年、一個美女。

白玠連忙上前招呼,給大家引薦,原來這兩人一個是武夷山千石磯潮音小築的謝山和小南極金鐘島島主葉繽,這兩人不但道法高深,更有獨到之處,謝山有一佛門至寶名叫散花檠,又叫心燈,原著上就是他與李靜虛聯手,用心燈把長眉真人的師弟血神子鄧隱徹底消滅的。

葉繽遠在小南極,練就一手極爲霸道的冰魄神光,遠非一般飛劍、道法可比。

寒暄了一會,齊星衡提起去他處,鄭顛仙和靈威叟等人和諸位仙人的弟子也都加入,一起趕往集仙峰。

集仙峰這裡比鬆巒峰更加的熱鬧,歐陽易性情叛逆、孤傲,卻很會交朋友,雖然不像白玠那樣南極北極都有相識,交下的人數卻更多。

有雙鳳山邢天相、邢天和兩兄弟,西崆峒天破真人潘硎、虎面伽藍雷音,滇西魔教教主毒龍尊者、百蠻山赤身峒五毒天王列霸多、紅木嶺天狗崖紅髮老祖、九華山九烈神君、東海鮫人島島主巫啓明、東海小蓬萊溟島冷雲仙子餘媧。

與白玠那邊不同的是,這裡聚集的大多是邪派旁門人物,不像正派那麼顧及,帶來的弟子們更是喝酒划拳,喧譁一片,九烈神君更是帶了全家一起前來赴會,其子黑醜更是當衆勾搭冷雲仙子餘媧門下的女弟子。

之後衆人又轉到長江南岸觀看江南六峰,先看與神女峰相對的飛鳳峰。

此峰山勢從西向東延伸,形如一隻凌空翱翔的飛鳳,引項江中吸水。因而得名。傳說神女將一隻金鳳變成了一座山峰,留到了巫峽,成了一道美景,與神女朝夕相伴。

在這裡,季衡與小尼姑一樣並沒有佈置什麼陣法,不過山林、清泉、花田、石縫之中常能看到有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毒蟲來往,有的渾身刺毛、有的肢節兇惡,有的毒針閃爍,有的吞吐煙霧,看得人毛骨悚然,此峰冷冷清清,衆人還沒上山便退了下來。

翠屏峰與飛鳳峰相類,雖然並沒有兇惡毒蠱,卻是滿山種植毒草,離着老遠便能望見毒瘴遮天,飛鳥皆不能近,衆人也沒有上山的念頭,有的人甚至私底下嘀咕:好好的一座風景秀麗的山峰就這麼給糟蹋了。

翠屏峰東面是聚鶴峰,此峰怪石嵯峨鬆杉茂密,長青不敗。站在遠處便看到數千只白鶴聚集於此,或是朝陽騰飛,或是剃翎起舞,或是澗中捕魚,或是樹下清鳴,鶴嘯與猿啼此起彼伏,蔚爲壯觀。

剛一靠近,便有童子童女過來迎接:“師父正在接待一位前輩,讓我門來引師伯入山觀看。”

衆人穿林賞鶴,流連忘返,蔣鈺鋒忽然問道:“你師父接待的那位客人是誰?”

那童女也不避諱:“據說是叫做百禽道人的。”

“百禽道人公冶黃!”衆人之中,有十幾個人當場吃驚地叫了出來,原來這公冶黃精通鳥語,能夠與飛禽交談,而且修爲絕高,絕不次於乙休、凌渾之輩,甚至還有過之,衆人都想不到平時不聲不響的侯紫陽竟然能夠與如此厲害的人物相交。

從聚鶴峰下來,便到上升峰,此峰山勢險峻峭拔,尖峰高突,巍然屹立。其一角斜上,飄飄欲飛,直上雲霄,猶如巨鳥飛昇九天,因此得名。又因峰形似鯤鵬展翅,扶搖直上,當地百姓又稱它爲老鷹巖。到達上升峰頂,可以遠看萬里長江,一覽大巫山全貌。

凌雲這裡也甚是冷清,不過卻也有兩位大人物做客,他們便是大方真人神駝乙休和岷山白犀潭的韓仙子。

要說蜀山之中關係網最龐大的非乙休莫屬,乙休的師叔是合沙道長,三師叔鐵鼓仙人周萌,都是超級牛逼人物。乙休的妻子是韓仙子,功力也僅是比他稍差,韓仙子的師父是三仙姑之一的野雲仙子申無妄,這三人都是長眉真人時期的狠人,申無垢更是與鄧隱談過戀愛,三仙姑的至交好友是九天魔女陳紫芹,都比長眉修道還早。

韓仙子的父親也就是乙休的老岳父是大溟真人韓霄,這韓霄與大荒二老枯竹老人和盧嫗是同門師兄弟,都是老祖之類的狠人。

前些年因爲韓仙子兄弟作惡,被乙休殺個精光,韓仙子幾乎在白犀潭走火入魔掛掉,夫妻倆從此反目,凌雲正是幫助了乙休跟韓仙子和好,這纔有性成爲乙休的記名弟子,之後又刻意討好師孃韓仙子,才轉爲正式弟子,實際上他的道法卻是乙休跟韓仙子兩個人教出來。

衆人知道乙休好棋,會下棋的便紛紛上前與之討交情,齊星衡跟衆人給乙休夫婦見禮之後,便出了洞府,又來參觀起雲峰。

起雲峰海拔高度720米,常年雲霧繚繞,雲霧常從山腰由下而上漸次騰起,變幻無窮,是觀巫山雲雨的最佳地點。因此得名。

歷代詩人讚道:“極目煙嵐欲燒空,蕩胸石壁疑翻水。地云云復起奇峰,變幻無端從此始”。

大家騰雲飛來,仍如先前那樣,先遠望再近觀,齊星衡目力極好,離着老遠便看到在一處岩石上有三個人,其中一身黑衣的路至寶正垂頭跪在地上,彷彿在哀求着什麼,在他面前站着一個童子和一個青年。

那童子長着一張紅臉,圓如滿月,濃眉立目,大鼻闊口。穿一件紅短衫,赤着一雙紅腳,頸上掛串骷髏骨念珠。一手執着一面金幢,滿身俱是紅雲煙霧圍繞。

他身旁那青年生得極爲高大,身高最少也有兩米三四以上,因爲側對着這邊,看不清相貌,只見他不住地伸手對着路至寶指指點點,旁邊那童子似乎在考慮着什麼,顯得有些猶豫不決。

第4回 巫山議會(上)第4回 封魔榜(下)第6回 巫山開府(上)第2回 英魂十絕(下)第7回 梵音絕響第2回 尼姑殞命第2回 服靈丹仙童畫血符(上)第1章 池底幽嘆(上)第3回 沈城鬥法(下)第2回 陰陽怪叟(上)第2回 血圖天成(上)第1回 峨眉十二仙(上)第8回 白眉神針(上)第5回 天子守門(下)第3回 血魔誅仙(上)第10回 關外三佛(上)第4回 偷天換日(上)第4回 獨木難支五臺初傾(上)第7回 許飛娘開闢五雲步(下)第1章 池底幽嘆(上)第1回 三僧二尼第9回 曉月禪師第2回 服靈丹仙童畫血符(上)第8回 大破誅仙(下)第10回 枯竹老人第9回 三教立帝(上)第10回 白骨明王(下)第10回 幻波池外(下)第10回 風滿煤山(上)第10回 噩耗傳來(下)第3回 豔屍情事(上)第5回 五行天雷陣(上)第7回 冥後壽誕(上)第10回 白骨明王(下)第3回 沈城鬥法(下)第10回 白骨明王(下)第7回 鬥母元君(上)第3回 沈城鬥法(下)第3回 京都論道(下)第3回 惡鬼太子(上)第7回 冥後壽誕(下)第6回 紅牛鐵騎(下)第5回 殭屍皇帝第10回 幻波池外(下)第3回 太原會戰第1回 洪水白蓮(下)第5回 誅仙劍陣(上)第9回 六甲鬼將第8回 幽冥鬼爪(下)第9回 閻羅鬥鬼(上)第5回 一戰北邙(下)第7回 十絕陣(上)第3回 一將休持三軍欲倒(上)第10回 噩耗傳來(上)第1回 傳燈和尚(下)第5回 東海毒龍(上)第3回 四季瘟癀(上)第1回 揮仙劍寒光照四野(下)第10回 北邙大劫(上)第4回 獨木難支五臺初傾(下)第6回 白骨神君(上)第9回 無量佛光(下)第1回 傳燈和尚(上)第4回 神農金丹(下)第1回 傳燈和尚(上)第9回 曉月禪師第1回 碧血晴天瘴(上)第3回 血魔誅仙(上)第1回 洪水白蓮(上)第5回 幻波池底(下)第10回 關外三佛(上)第1回 三僧二尼第2回 巫山釣蛟(上)第4回 武夷散仙第4回 屍魔戲天王第10回 依還嶺上(上)第10回 南山祭陣(上)第7回 六道靈幡(下)第8回 衆生之惑(下)第3回 金臺拜將(上)第6回 天狐幻陣(下)第9回 三教立帝(上)第1回 峨眉十二仙(上)第3回 黑水神君(下)第3回 嵩山二老(上)第8回 瘟癀魔陣(下)第5回 菩薩舍利(下)第6回 同歸於盡第2回 玄陰教祖(下)第10回 蜀山大劫(下)第1回 白骨夫人(上)第10回 柳三娘泣血墜魔道(上)第6回 太陰神幡(下)第1回 封神之人(下)第4回 山海雄關(上)第8回 天魔追命第9回 封神榜出(上)第2回 瘟癀寶傘(下)
第4回 巫山議會(上)第4回 封魔榜(下)第6回 巫山開府(上)第2回 英魂十絕(下)第7回 梵音絕響第2回 尼姑殞命第2回 服靈丹仙童畫血符(上)第1章 池底幽嘆(上)第3回 沈城鬥法(下)第2回 陰陽怪叟(上)第2回 血圖天成(上)第1回 峨眉十二仙(上)第8回 白眉神針(上)第5回 天子守門(下)第3回 血魔誅仙(上)第10回 關外三佛(上)第4回 偷天換日(上)第4回 獨木難支五臺初傾(上)第7回 許飛娘開闢五雲步(下)第1章 池底幽嘆(上)第1回 三僧二尼第9回 曉月禪師第2回 服靈丹仙童畫血符(上)第8回 大破誅仙(下)第10回 枯竹老人第9回 三教立帝(上)第10回 白骨明王(下)第10回 幻波池外(下)第10回 風滿煤山(上)第10回 噩耗傳來(下)第3回 豔屍情事(上)第5回 五行天雷陣(上)第7回 冥後壽誕(上)第10回 白骨明王(下)第3回 沈城鬥法(下)第10回 白骨明王(下)第7回 鬥母元君(上)第3回 沈城鬥法(下)第3回 京都論道(下)第3回 惡鬼太子(上)第7回 冥後壽誕(下)第6回 紅牛鐵騎(下)第5回 殭屍皇帝第10回 幻波池外(下)第3回 太原會戰第1回 洪水白蓮(下)第5回 誅仙劍陣(上)第9回 六甲鬼將第8回 幽冥鬼爪(下)第9回 閻羅鬥鬼(上)第5回 一戰北邙(下)第7回 十絕陣(上)第3回 一將休持三軍欲倒(上)第10回 噩耗傳來(上)第1回 傳燈和尚(下)第5回 東海毒龍(上)第3回 四季瘟癀(上)第1回 揮仙劍寒光照四野(下)第10回 北邙大劫(上)第4回 獨木難支五臺初傾(下)第6回 白骨神君(上)第9回 無量佛光(下)第1回 傳燈和尚(上)第4回 神農金丹(下)第1回 傳燈和尚(上)第9回 曉月禪師第1回 碧血晴天瘴(上)第3回 血魔誅仙(上)第1回 洪水白蓮(上)第5回 幻波池底(下)第10回 關外三佛(上)第1回 三僧二尼第2回 巫山釣蛟(上)第4回 武夷散仙第4回 屍魔戲天王第10回 依還嶺上(上)第10回 南山祭陣(上)第7回 六道靈幡(下)第8回 衆生之惑(下)第3回 金臺拜將(上)第6回 天狐幻陣(下)第9回 三教立帝(上)第1回 峨眉十二仙(上)第3回 黑水神君(下)第3回 嵩山二老(上)第8回 瘟癀魔陣(下)第5回 菩薩舍利(下)第6回 同歸於盡第2回 玄陰教祖(下)第10回 蜀山大劫(下)第1回 白骨夫人(上)第10回 柳三娘泣血墜魔道(上)第6回 太陰神幡(下)第1回 封神之人(下)第4回 山海雄關(上)第8回 天魔追命第9回 封神榜出(上)第2回 瘟癀寶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