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

有鬼就有罪。

先抄,再審,然後就能定罪。

劉安抄到第五家就停止了,他正式的任命書到了。

劉安寫了一份公文,讓人帖在三司所有官員的家門上。

一句話,你們自首吧,自首減罪。若不自首讓我劉安抄出來,罪加一等。若清白,請自行到吏部報道,清白則有功,吏部會安排新官職。

當天晚上,開封府門前跪了十一人。

這是認罪的。

深夜,劉安又抄了兩家死硬派。

開封府門前跪的人增加到了十七人。

三司上至正使、副吏,下到判官、財吏。大約五分之一有罪,其餘些許小錯,怎麼處罰劉安纔不管呢。

他的活幹完了,接下來是趙言昌這位御史中丞在朝堂上的事。

劉安關心的是,自己控制水三司,然後管理大宋水師。

次日清晨,劉安上朝。

作爲權知開封府事,劉安暫時是朝官。

皇帝走進正殿,還沒有走到御座上,第一句話就是:“如此大案,劉學士一日辦好,朕甚喜,朕甚喜。”

劉安出列:“身爲臣子,憂官家所憂、急官家所急、思官家所思。爲官家辦必辦之事,爲官家勞必勞之苦,是臣之職責,臣雖然暫爲權知開封府一月,這一月,臣當盡臣所責,臣無功,臣只是作了本份。”

“好,好,好。”皇帝大喜:“來人,將劉學士這話記下來,傳抄汴梁城所有官員。”

寇準這時站了出來:“官家,三司要犯已經抓捕,審案之事臣自請。”

皇帝臉上的笑容凝固在了臉上。

可就一瞬間,皇帝臉上的笑容雖然還有點假,但依然是笑着的。

皇帝說道:“那麼,寇相公就辛苦一下,兼權知開封府事,主審此案。”

“臣定當辦好此案。”寇準施禮正準備退下,卻見皇帝站了起來:“三司重組,朕推薦趙御史改任稅司使、向公兼任財司使、呂公定審。”

寇準愣住了。

原本他認爲,三司主官由三相分擔,可誰想竟然沒自己的事。

皇帝說完後,與寇準不和的張齊賢立即站了出來:“臣附議。”

溫仲舒、王旦也都站了出來:“臣附議。”

皇帝笑了笑,伸手一指胡旦:“胡學士,朕聽聞夏州那裡冬日有災,你代朕去安民。朕有還有些交待,退朝後來書房。”

“臣領旨。”胡旦出例施禮,然後退到一旁。

寇準心裡很不爽。

他只是不想讓劉安把這個權知開封府事當足一個月,劉安太能搶風頭了,而且劉安也越發的不聽話。

劉安已經退回朝班之中,他根本就沒看寇準一眼。

什麼是良臣。

李沆爲大宋開創了鹹平之治,他卻是一心求全的主和派。

什麼是對,什麼對錯。

什麼是忠,什麼是奸。

什麼是良,什麼是妄。

誰能說的清。

你寇準是千古名臣沒錯,但你寇準能說張齊賢雖然膽小如鼠,李沆畏敵如虎就不算良臣了。

鞋子穿在腳上,舒服了纔是好鞋子。

好看、名貴、華麗,都沒有舒服最實在。

早朝在一片祥和之中結束,朝堂上九成官員都很滿意今天的議事結果。

趙言昌公正廉明,是管稅司的最合適人選,這一點王旦是最支持的,李沆也支持。

呂蒙正,李沆都佩服其品性,總審覈,也合適。

向敏中身爲三相之一,管理大宋的財政支出事宜,非常的合適。

你寇準,樞密院正使,管了軍再兼管財權,不合適。

午後,皇帝的書房。

胡旦到,卻看到秘書少監錢若水竟然也在。

錢若水和胡旦認識,而且關係還不錯,兩人見面打了一個招呼卻誰也沒開口,都默默的站在書屋外。

劉安呢,在皇帝的御廚那裡吃飽了,這纔到了書房。

劉安請兩位入內,兩人一同拒絕。

皇帝沒到,他們作爲臣子不能先進書房,劉安不同,他是崇正殿學習,負責爲皇帝整理公文,劉安可以進,他們不行。

沒一會功夫,皇帝與李沆、呂蒙正三人到,他二人才進屋。

書房內,皇帝坐下。

李沆開口說道:“說三件小事。這高麗秘色爲天下第一,很不好。官家吩咐劉學士作了一些應對,相信很快,天下第一依然是我大宋的,瓷器源自中原,興自中原,沒理由天下第一在小邦高麗那裡。”

所有人齊聲高呼:“官家英明。”

李沆等所有人喊完,繼續說道:“這第二件事,夏州劍也稱爲天下第一,胡學士去夏州,秘密查訪,不要在乎錢帛之物,工匠、工藝、工坊,只要有必要,秘密的帶回汴梁來,官家認爲,天下第一,也須是我大宋的。”

“臣明白,臣定不負所望。”胡旦明白了。

什麼安民都是虛的,皇帝要的是党項人的頂級鑄劍工藝。

皇帝好面子在朝堂上不是秘密。

天下第一不在大宋,皇帝沒面子要搞點事,這也可以理解。

胡旦心裡已經有了方案,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去作。

李沆繼續說第三件事:“水三司,去年的稅收只有不足二十萬貫。靈州一地這才半年多,就有六十多萬貫的稅收,明年一年連同護軍費必會達到一百五十萬貫的各項收入。劉學士向官家推薦了錢少監,你去水三司,調查水三司是否有瀆職,是否有貪污。”

“臣,當不負官家之焦作。”錢若水幾乎都撲在地上。

他還年輕,今年才四十二歲。

錢若水很激動,終於從負責管理書籍換成了有奔頭的工作。

歷史上,他有機會在今年入職樞密院,然後死於一場意外。

劉安把他弄出汴梁,也算是救他一命。

正事說完,呂蒙正上前問道:“官家,今日朝堂之上,爲何不提及胡椒之事?”

胡椒已經運回了汴梁,船上搬到倉庫的足有八百石之多,還有許多不認識的東西,呂蒙正只是有些不明白,這事也不算是小事。

往大了說,琉球人矇騙了大宋皇帝,這就是大事。

往小了說,胡椒的價格降下來,對於整個大宋都是一件好事,胡椒是一種需求量很大的調味料。一但胡椒的價格降下來,尋常人家也吃得起了。

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七節 關於錢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七十節 要不要小院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一零四節 大宋也有賭神第一三九節 這鐵棒掄的圓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十節 放肆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第三一三節 臣惶恐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三九二節 我們已經打完了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三二二節 窮酸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
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七節 關於錢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七十節 要不要小院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一零四節 大宋也有賭神第一三九節 這鐵棒掄的圓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十節 放肆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第三一三節 臣惶恐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三九二節 我們已經打完了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三二二節 窮酸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