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節 洞房

捂耳朵?

劉安有點糊塗。

緊接着,只見潘秭靈吹熄的兩根紅燭,就在窗外有火光一閃的當空,只見潘秭靈飛快的拉開窗戶將紅燭上融化的蠟給倒了出去。

窗外,一陣鞭炮聲之後,就是雞飛狗跳。

窗外,潘家的一羣小傢伙、劉安的弟弟妹妹,怪叫着逃走了。劉安還能聽到有人在喊:“我就說了,六姐洞房不能鬧,想當年……”

後面的聲音聽不清了。

劉安不用聽清也能猜到,當年潘秭靈年齡還小的時候,幾位哥哥成親肯定讓她帶隊折騰的不輕,窗外的小傢伙玩的花樣都是潘秭靈玩剩下的。

這下,屋內屋外徹底安靜下來了,紅燭重新點上,潘秭靈依然是一副恬靜的樣子坐在劉安面前。

燭光下,潘秭靈臉上微紅,她多少有點小尷尬。

劉安呢,在袖子裡摸了摸,將一塊方方正正的小東西遞給了潘秭靈:“一點小禮物,送你的。”

潘秭靈接過,一塊薄薄的金牌,上面鑲有一些寶石,花紋極是好看。

“謝官人。”

劉安伸手又把那東西抽了回來:“這不是金牌,你看,這有一個機關可以打開。”

劉安沒打開,只是開了一條縫又合上了,再次遞給了潘秭靈。

潘秭靈按下機扣,將這疑似金牌的東西打開後,一聲驚呼忍不住就從嘴裡發了出來,然後飛快的捂住嘴。

劉安這才慢慢的捧起水杯喝了一口水,潘秭靈這反應纔是正常的。

鏡子。

這一塊小鏡子不到兩寸長,只有一寸二分寬,因爲是嘗試製作,算上之前失敗的,這一面鏡子的成本高過等重黃金。

“官,官人……”潘秭靈都結巴了,她從來沒想過還有這樣的珍寶。

猛然間,潘秭靈想起了母親的教導,原本計劃着明天再拿出來,但這個時候不拿出來便失去了機會。

一箱金葉子擺在劉安的面前。

然後就是承慶郡主那番話。

“官人,府大了要有規矩,官人現在就是五品官,前途無量,府裡的人會越來越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府裡一切用度都要依規矩而辦,官人若有額外用度,我還有些私房錢。”

潘秭靈一句話就把劉安之前的計劃完全打亂。

劉安心說,小丫頭,讓你見識一下什麼叫玻璃鏡,雖然還是綠玻璃,暫時沒辦法變成純白,但這東西的殺傷力本公子心裡可是清楚的很。

再想要,拿錢來買。

誰想,一箱金葉子把劉安全部的計劃打亂了。

劉安並不知道,這背後有承慶郡主在教呢。別以爲兩世爲人就有多牛逼,比普通人強一點沒錯,在官場上,他的智慧距離寇準還有差幾條街。

在家庭事務上,承慶郡主也能甩劉安幾條街。

劉安讓自己冷靜一下後問道:“那府裡的規矩是什麼呢?”

潘秭靈給詳細一講,說的頭頭是道。

劉安聽懂了,這規矩還真的沒錯,是有道理的。什麼身份,就應該有什麼身份的排場,這是顏面問題。依家庭總收入按百分比,將一切可能的花銷都計算出來,再留下機動的支出。

這種規矩劉安還真不能說有錯。

一般而言,官員的俸祿、店鋪的年收、田莊的糧食,這每年收入都可以說有一個定額,多出的部分自然是要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若少了,從之前積存的拿出來些補上。

還真沒錯。

是過日子的路數。

潘秭靈一直盯着劉安的眼睛,等她確認劉安認同了自己的話之後,又打出了一張王牌。

不得不承認,承慶郡主相當的高明。

她把劉安也算的很準,她知道劉安是一個理智的人,道理講清楚劉安會明白。

潘秭靈說道:“官人,這些日子,大娘孃親自到家裡來過一次,也安排人帶過話,還有交好的勳貴家中的大娘子來了不少。官家與大娘娘都是節儉之人,若是宮裡的香料送出來再加工,一來可成全大娘娘節儉之名,二來府裡也會多一份收入。”

高明。

實在是太高明瞭。

劉安當真不由的多看了潘秭靈兩眼,這名門出來的嫡女就是不同。

比一比自己的那個孃親,還有自己的妹妹,天差地別。

劉安心說,自己那個娘,只關心吃。妹子都已經吃圓了,依然還在吃。

潘秭靈這個建議不錯,往宮裡賣東西不合適,劉安最近也打聽了不少事情,來料加工卻不同,自己可以不要工錢,只收香料差額,宮裡肯定有極珍貴的香料纔對。

既然潘秭靈展示了她的誠意,劉安認爲自己也要表示一下才行。

劉安說道:“香水的研究試製花了不少錢,差不多五十貫,製作越發的成熟之後,一瓶也就是五十文錢,若是極珍貴的香料,另算。這鏡子,研究花了一斤黃金的價值,等工匠們熟練之後,不說這銅殼再包金鑲寶石,只說鏡子……”

劉安停下了,潘秭靈連呼吸閉住,緊緊的盯着劉安。

劉安遲疑片刻,微嘆了一口氣:“唉,實話告訴你,這鏡子真正熟練了再製作,三十至五十文吧。不過,大一寸難數倍。”

潘秭靈手在袖子中用力一握拳。

她興奮不是因爲這鏡子竟然成本這麼低,而是母親教自己的東西,真的把劉安給降住了。

同時,潘秭靈也暗自有點害怕。

若真爲零花錢的事劉安去搞點什麼,怕用不了多久,劉安的財富就能超過潘府,這鏡子潘秭靈心中有數,值很多、很多、很多錢。

潘秭靈突然說道:“明天清晨,拜過公婆後,回門吧。”

劉安心裡笑了,小丫頭就是小丫頭,心裡還是藏不住事。

依宋禮。

回禮可以是次日,但一般都是第三日,或是第七日。

大富貴之家,多是第七日,因爲需要時間準備回門宴,這可是大宴,主要的客人都是新娘的閨中好友,以及家中女子長輩的好友。

“好!”劉安沒意見。

這時,潘秭靈突然塞給了劉安一卷絹,捂着臉背過身去。

絹?

是絹畫,春宮。

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一四六節 鹽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十節 放肆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二五二節 坑裡有坑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十八節 失算第二五二節 坑裡有坑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
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一四六節 鹽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十節 放肆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二五二節 坑裡有坑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十八節 失算第二五二節 坑裡有坑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