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

劉安收起三份公文:“姑丈,侄兒請求告退,侄兒想去刑部與大理寺借人,再調三千禁軍護軍,若有如麻氏這樣的豪族反抗,侄兒請求允許禁軍討伐。”

“恩,有必要,三千太少了,帶五千人馬,允許臨時徵調州縣之兵。”皇帝又給加了些,然後寫了手令讓劉安給寇準,調兵的命令需要樞密院來下的。

“侄兒告退。”

“去吧,把事辦好。”

“是。”

劉安施禮退後書房門口,這才轉身小跑着離開。

看着劉安離開,皇帝對呂夷簡說道:“好好翻查一下黃河以北各州府遞上來的公文,朕以爲麻氏的事情不是個例。”

“臣領命。”

肯定還有,但證據沒有麻氏這麼充足。這一點呂夷簡是知道的,他會挑出來,然後給劉安造勢,讓黃河以北先作爲試點完成新的變革。

再說劉安。

劉安小跑着往前宮去。

這裡有間屋,寇準喜歡在這裡休息處理非機密性的公務。

站在這屋的門口劉安停下有腳步,卻並沒有急着進去。

此時,在屋內的寇準已經看到了屋外的劉安。

坐着一旁和寇準說話的呂蒙正端着茶碗也停下了,呆呆的看着屋外的劉安。

時間似乎靜止了。

站在屋外的劉安內心有些感慨,自己有夢,寇準何嘗沒有。

自己有強國夢。

寇準何嘗沒有。

屋內的寇準突然開口對呂蒙正說道:“曾有一日,劉安拿着一份公文也是這樣站在外面。”

呂蒙正回答:“正如今日。”

寇準點了點頭,也沒有去催劉安進來,只是這樣看着站在門外的劉安。

片刻之後,劉安整理衣服走了進來,長身一禮。

寇準只是微微的點了點頭。

而後劉安從袖子中取出皇帝批示過的公文,準備遞給寇準。寇準說道:“劉安,五年後能滅遼嗎?”

“寇公,我不想滅遼。”

“爲何?”

“我只想把遼併入我華夏版圖。”

“有何區別?”

“因爲,遼是我華夏的一部分。他們理應迴歸,爲我華夏添磚加瓦。”

寇準點了點頭:“唐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留下你的公文,汴梁這裡有我與呂公,重整黃河以北,三年內永絕党項之反覆,十年內永絕西番之反覆,此生融遼與我華夏。”

劉安再次長身一禮,這一次寇準起身回了一禮。

劉安退離。

屋內的寇準對呂蒙正說道:“呂公,華夏。我以爲最初的解釋應該是華山與夏水,後夏爲高雅,華爲華美。此時想一想,劉安說的卻是,我們!”

“我們?對,是我們。”呂蒙正也是狀元級別的大文豪,他懂寇準話中的意思。

我們。

我們就是文明,就在這文明之光沐浴的子孫。

劉安離開汴梁了。

是在次日早朝的時候離開的,劉安手持皇帝聖旨,腰配尚方斬馬劍,城門依例爲劉安開正門。

劉安出城十里遇到一輛馬車。

來自鹹平縣的鹹平縣現任縣令鄭公明。

“鄭兄!”非官時,劉安依舊稱鄭公明爲鄭兄。

鄭公明回了一禮:“劉兄。”

兩人在路旁由禁軍士兵臨時搭建的摺疊棚子內坐下,王曾陪在身旁。來自鹹平縣的周良與吳鐵兩人站在棚子外。

跟着劉安身邊的禁軍只有三百人,其餘的四千七百人會在明天才出發。

劉安不是去打仗的,帶兵只是爲了預備萬一。

鄭公明坐下之後說道:“劉兄,鹹平縣現在房價已經接近汴梁城,有先例,上縣並下縣。我們可以申請擴縣,將下縣的村鎮併入鹹平,若再擴大,便可提請升州。”

劉安看了王曾一眼。

王曾搖了搖頭。

鄭公明問:“王兄有何見解?”

王曾說道:“鹹平縣以官家年號爲縣,並非是爲了讓誰升官發財的地方,這裡便是天下表率。你大可直接到汴梁遞交上述,讓周邊各縣前往鹹平縣學習,提升各縣自身實力,擴縣並非上策。”

“劉兄也這麼想嗎?”

“是,這裡就是一個給天下的表率,所以沒必要擴大,你若想升官,我保你六品縣令。”

劉安這話不是虛的。

大宋的縣令最高是正七品,最低是正八品。

六品已經是州官了,下州的州官就是正六品。

鄭公明起身施了一禮,出來當官圖什麼,說不想升官是假話,沒有人會爲了夢想而不顧生活,鄭公明現在已經成家,他也有家室要養活的。

劉安點了點頭算是回禮。

鄭公明又說道:“我出重賞,重賞之下方圓五百里的種田好手齊聚鹹平,但上田種麥最高一畝只有五百七十三斤。我加賞百貫,只要以百畝爲計量平均到每畝六百零一斤,就賞。希望明年可以有所突破。”

劉安回答:“切記,相應農經要整理成冊。”

“這是自然,此事斷不會出差錯。”

六百斤,眼下是一道坎,除了極特殊的厚田有意外能超過六百斤之外,正常的田地之中還沒有一例超過六百斤的。

鄭公明一一彙報了鹹平縣的情況,雖然他有書信給劉安,但許久沒見,還是當面又作了一次彙報。

鄭公明彙報之後起身:“周良說有要事彙報,我先暫離。”

“好。”

換個人或許會客氣一下,但劉安沒有。

鄭公明沒有感覺到意外,因爲周良是直接對劉安負責的,作的事情連他這個鹹平縣令都不知道。

鄭公明離開之後,劉安向鐵頭點了點頭。

鐵頭立即給禁軍下令,禁軍外放一里架弩,刀出鞘守衛四周。

一直到鐵頭安排好禁軍的防衛圈後回來,周良這才上前。

“主君,我已經初窺門徑。”

“恩。”

旁邊一駕馬車的車廂板是鐵頭去打開的,上面拉着的是一個鐵疙瘩。

王曾根本看不懂這是什麼,鐵頭更不懂。

加水、加煤。

足足一刻鐘後,一塊圓鐵盤轉了起來,開始時轉的很緩慢,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後,劉安目測的轉速大約能達到一分鐘三十五轉左右。

劉安盯着機器,沉聲問道:“力度呢?”

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四零零節 不道德之事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七節 關於錢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四零零節 不道德之事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一二五節 生死鬥 上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三一三節 臣惶恐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二零九節 佯攻第一三五節 熬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
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四零零節 不道德之事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七節 關於錢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四零零節 不道德之事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一二五節 生死鬥 上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三一三節 臣惶恐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二零九節 佯攻第一三五節 熬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