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節 出兵

張齊賢要呂蒙正關於麻業的正式上述。

呂蒙正接口說道:“這是小事,可以解決的。麻不僅能織布,其實也就是算一筆賬的事。唯一麻煩的是,這麻布以後估計沒有手織,只有機織了。那空閒下的農婦便少了一份補貼家用的收入,這事要好好的研究一下。”

劉安沒接話,這就是產業結構的事。

而且劉安也不想接話。劉安想知道,呂蒙正想讓張齊賢說的到底是什麼。

張齊賢接着說道:“劉安,你有才。老夫認爲你將來必登相位,但你在走到相位之前,你不要犯錯,就拿這次你想去夏州,可以。可夏州之行若有什麼不對勁的,你失了帝寵,以後你便不再有鬧騰的機會。”

劉安嘿嘿一笑:“所以我想請李公同行,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年輕,萬一有什麼事情沒想到的,有李公幫一把。一年二百萬貫的國庫實收,張尚書可有動心。”

“當然動心,再加一百萬只羊運回汴梁,更好。哈哈哈。”

張齊賢一邊說,一邊猛喝酒。

劉安相信到明天張齊賢絕對會說自己醉了,說了什麼一點也不記得。

李沆卻說道:“老夫同行,除禁軍十萬,還可以節制州府的兵馬,党項人野心勃勃,不會輕易真心臣服。但多作殺戮有傷天和,以勢壓,能壓多久。姑且走一圈,親眼看看吧,只是老夫擔心,遼人……”

遼人怎麼,李沆沒說下去。

張齊賢看了呂蒙正一眼,呂蒙正說道:“遼人南下早有防備,馮拯在真定府,這事朝堂三品以上怕只有寇準不知道。我也不想讓他知道,馮拯能守住真定府。東有曹瑋在河間可領軍,西有石保士、王嗣宗。”

張齊賢轉頭看向劉安:“你去鬧騰吧,你要是每年去折騰党項人一次,只要党項無力起兵,每年有百萬貫的稅送到國庫,你有功。”

“既然如此,夏州老夫就走一圈。”李沆答應了。

兩位大佬都同意了,呂蒙正也沒反對。

劉安這邊搞定之後,寇準也把王旦搞定了,朝堂之上有時候是平衡,有時候是利益。

這兩個方向說好之後,細節並不重要。

三天後,劉安出京。

這個時候潘秭靈還留在鹹平縣沒有回來,是劉安不讓她回來。

鹹平縣建了一個香料工坊,直屬於宮內的,潘秭靈代郭皇后監管工坊的設立,所以汴梁城的安平伯爵府暫時空了。

鐵頭這次跟着劉安出征。

劉安出京帶着三份聖旨以及三份樞密院與尚書省聯名的公文。

一份聖旨是給李沆的,代天子巡夏州。

給劉安的兩份是,節制北防各州糧草、兵馬。也就是劉安要打雲內城,沒有這點兵權根本不可能成功。

另一份就霸道了,只有四個字。

是關鍵的時候給劉安的一項特權,皇帝要求過,這一道聖旨只能用一次。

四個字是,如朕親臨!

給這四個字的原因就是,皇帝心想如果劉安要雲內城,李沆要是反對的話,這一道聖旨就有價值。但是,皇帝又不想讓李沆知道自己想打仗。

更重要的是,萬一有失,劉安背鍋。

這也是劉安自願的。

劉安這邊領軍的將軍是高瓊,以及一位秘密被調入軍營的女將,楊佘氏。劉安身邊,潘袞帶着兩個弟弟,還有幾位勳貴子弟追隨。

其餘的勳貴子弟將追隨李繼隆出兵。

在這些勳貴子弟當中,有四個人長的非常不普通,身高在一米九左右,四個人吃飯能吃二十斤肉,十斤米。

呼延家。遼州刺史呼延贊之子。

爲父守孝回汴梁整剛滿一年,李繼隆親自上門,叫四兄弟出戰。不爲別的,這四兄弟可保劉安一但不敵撤退時活命。

呼延必興、呼延必改、呼延必求、呼延必顯。

呼延家家訓,出門忘家爲國、臨時陣忘死爲主。

李繼隆只許了一個諾,此戰之後,實封遼州刺史。

大宋的有兩個遼州,一個在河東樂平,但這個地方只是一個縣,擔不起刺史的級別,那麼另一個遼州是虛職,指遼陽。

現上一任遼州刺史呼延贊,現一任遼州刺史潘惟熙。

那麼下一任遼州刺史是誰?

四兄弟出征,他們記得李繼隆的話,打遼西京,劉安會用兵卻不是將,衝鋒靠爾等。

鐵頭很強,在潘家親兵當中也是排前列的,一個人能打劉浪家的家丁至少五個,這四兄弟隨便一隻手就能放倒鐵頭。

這就是李繼隆親自上門讓四兄弟出戰的理由。

李繼隆不需要,他身邊還有豪將。

劉安離京三十里紮營。

剛坐下準備喝口水,鐵頭進來了:“主君,吳鐵到了,他昨夜從離開鹹平,連夜趕路到了汴梁之後聽聞主君出征,帶人追到。”

普通人是進不了軍營的。

就算劉安下令讓吳鐵進,劉安也會親自出迎,吳鐵能這麼急趕過來必是有原因的。

劉安出迎,吳鐵一身塵土,遠遠的看到劉安到,單膝跪地。

“主君,鐵有負主君之託。”吳鐵改雙膝跪地。

“起來,快起來。”劉安用力的把吳鐵扶起,吳鐵一臉的慚愧:“主君,鑄鐵炮實在鑄不出來,知道主君調用虎蹲,我鑄了四門青銅炮,打造了兩把武器。”

吳鐵也是被軍中將作監召用過的人,他知道將工坊所有的虎蹲全部調出肯定是爲了打仗,劉安親自出徵,作爲家臣他沒能成功的鑄炮他很內疚。

不過,工坊內有大宋最巔峰的銅匠。

完美的鑄出四門銅炮來他們還是有信心的,雖然不知道銅炮有沒有劉安設計的鑄鐵炮好,可這東西原理與鑄鐵炮是一樣的。

“有心了,有心了。”劉安給了吳鐵一個擁抱:“話不多說,等捷報吧。”

“謝主君。”

實在人,太實在了。

劉安都不知道應該說點什麼好。

劉安自己都不知道鑄鐵炮與銅炮的區別,不過是因爲歷史上前期是銅炮,後來都是鐵炮了,所以認爲鐵炮是一種發展趨勢。

真正的原因是,銅太貴。

一共十口大箱子,靠十架馬車拉過來,劉安吩咐士兵將這些擡入自己的倉庫,與軍需倉庫分開。

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三二二節 窮酸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二八五節 家眷探班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十節 放肆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一三四節 開出重賞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
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三二二節 窮酸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二八五節 家眷探班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十節 放肆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一三四節 開出重賞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