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

劉安準備對北方草原出手,這讓阿廝蘭漢與潘羅支都認同。

“沒錯。”潘羅支也認可這話,不過他卻不會出兵,潘羅支說道:“我負責商路南路的安全,那裡靠着我的家鄉,自最後一代贊普達瑪死後,到處都是稱王的,現在最大的有四支,南路那裡有宗喀王,我得滅了他。”

“當然,借這個機會,我想徵兵三萬。”

說到這裡潘羅支信心十足,他原本就是吐蕃貴族,吐蕃自一百多年前滅亡之後便是混戰之地,他去消滅其他的王,然後收服兵力。

現在潘羅支手上有糧、有錢、有軍械。

控制了大荒漠南路之後,商路一年帶給這沿路城池的收益就是幾百萬貫,再加上這些城池也參與生意,很快這一路就會繁榮起來。

潘羅支需要更多的兵馬來控制這一條財富之路。

阿廝蘭漢馬上說道:“那你把靈州參加商隊的兵馬撤出來,把名額讓給刀蠻部。我準備找他們比武,打服了他們之後給他們出兵一萬的機會,爲咱們護住北行商路。”

“行。”潘羅支答應了下來。

兩人說完看着劉安:“你怎麼分?”

“你們一南一北,挺好的。一切依咱們商量好的規則來就行。我嘛,再開一條路,這事急不得,我還要作些準備,估計會打仗。”

“往那裡開?”

劉安沒回避,立即說道:“從杭州、明州出海,往南一直到占城,再從占城到淡馬錫城,而後往南是商路,穿過麻六甲海峽再往西,一萬里可以到天竺南端,兩萬裡可以到大食國,但想到羅馬,可能還要有些麻煩。”

“不過,從淡馬錫往南,這條商路也挺肥的。若不出意外,最多五年我能把糖價降到現在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

阿廝蘭漢聽懂了,哈哈一笑:“我還以爲有現成的呢,現在聽起來無論是西去的北路,南路,還是你的海路,都要打仗。”

劉安深吸一口氣:“仗劍行商,沒有劍,就沒有商。你穿金戴銀、肥肉美酒。那些穿麻忍飢的人,可以幫一把。但還有吃了帶骨肉卻妒忌你碗裡肥肉的,總要有把劍不是嗎?”

“沒錯,弄死他們咱們安心吃肉喝酒。”

劉安舉着酒杯站了起來:“有一句話我說到前頭,以免將來我們兄弟兵戎相見。”

“講,這話要講就講痛快了。”阿廝蘭漢說完後看了潘羅支一眼,潘羅支也說道:“那就講,話講到前頭也是禮,這講的也是理。”

劉安說道:“這天下本就是一家,雖然說上古時期各族也有自己的講究。但這千年以來,自周禮開始到漢廷的禮,再到唐。中原雖不能說天下的共主,但天下學的都是中原的禮,我要說的,學了這禮的,就是一家人。”

“話,沒錯。”阿廝蘭漢也是受漢化教育的。

最初高昌的漢人同化了回鶻一族,讓回鶻成爲農耕文明。

潘羅支說道:“我學的漢話,還是漢書。是吐蕃在幾百年自唐文成公主傳來的,也算是漢禮。”

“那就好,學了漢禮的一起吃肉啃骨頭,沒學的就是敵人。有矛盾坐下來談,別說什麼自立一國,大宋皇帝的皇位來的也不正,這天下的皇帝除了始皇橫掃六合之外,就沒那個皇帝來路正的。”

“我劉安不想當皇帝。但也不想被皇帝管着,將來定個什麼規矩是將來的是,只說眼下,咱們要打仗,要佔地盤,要讓自己的百姓活的好,那就要擰成一股繩把事辦好了。不瞞兩位,朝堂上那些文官大半都是軟骨頭,他們靠不住。”

阿廝蘭漢問:“是殺,還是讓他聽話?”

“殺,不能。這些也是人才。而且京城一亂,這天下也就亂了。天下亂了,那裡去掙錢,所以慢慢來。我這麼說吧,商路通,天下通,這天下大着呢。所以無論是北邊的草原,還是南國的吐蕃四王,能收過來的,這就是人口,這就是兵力。”

“再說了,西州這邊還是找機會改改吧,奴隸不是什麼好路子。”

阿廝蘭漢點了點頭:“也罷,就你那戲文。漢大將軍大司馬也是奴隸出身,給他們一個掙出身的機會,若要硬改,我怕夜裡有人動刀子。”

潘羅支聽這話放聲大笑。

沒錯,動了太多人的利益,這事夜裡睡覺都不安穩。

阿廝蘭漢又問:“你,真沒有對那皇位有念頭?”

“一個皇位罷了,十年之後送給你你都不要,這天下皇位只是束縛人的一個東西。這千年來,我們打死打活,今個爲仇明個兄弟的這點地盤,不過是天下的十分之一,天下大着呢,一路往西,還很遠。”

潘羅支很冷靜的問了一句:“每年你能提供多少軍械?”

“知道我爲什麼選擇那裡建城?”

“爲什麼?”

“一句話,山上沒有草,地下全是寶。”

“什麼寶?”

“鐵、銅、祁連玉。但,煤呢。沒有煤,所以煤需要從別的地方運來,鐵礦石不在地下,要開井,但值得。草原上鐵器貴比銀子,所以這裡就算冶鐵的成本高也值得。我相信,二百里之內還是能找到煤礦的。”

阿廝蘭汗搖了搖頭:“不用二百里,就算從金銅礦區西北那煤礦用馬車運都值當。”

“甘州有,但具體在那裡我不知道,這個要找。”

劉安知道那些極出名大礦區的位置,他不是活地圖,不知道具體的細節。

“那就派人去找,你說的地方也派人去挖,一但有鐵礦,有煤,那麼就有鐵、有鋼。這地方你四成,我們各三成。無論是南邊的吐蕃,還是北邊的草原,有鐵就說話氣硬。”阿廝蘭漢已經作出了選擇。

既然劉安連大宋皇帝都要架空的話,那麼一起幹還是有前途的。

而且這話一說開,劉安給拿出了一份重寶。

不過開礦區、建鋼坊。他們有錢,有人,但沒技術,還是需要劉安派人過來的。

劉安這方面有人。

鹹平鋼坊最初的一批學徒已經可以出師了。

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二九七節 錢呢?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二七零節 要想富,先修路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一一一節 李歡出海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三一三節 臣惶恐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
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二九七節 錢呢?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二七零節 要想富,先修路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一一一節 李歡出海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三一三節 臣惶恐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