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

曹瑋派船隊運過人,海上坐船辛苦,可沒聽說走一次船就死幾個人的。

所以,收了禮,痛快的答應下來了。

可現在,曹瑋一點也不高興。

曹瑋站在碼頭上,看着那連綿的帳篷,一個腦袋兩個大。

“報。”

曹瑋沒回頭:“講。”

“查清了。”

“講。”

“這些人確實是遼軍,而且是在冊遼軍,不過他們不屬於南院而是北院與中京的部屬。今年大雪,許多遼國北方部落能把人救回來就已經不錯了,這些人沒家產,許多人還有欠債,大部分的衣服都是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還有一些已經三天沒進熱飯。”

曹瑋開口就罵:“耶律隆慶這可惡的混帳。”

耶律隆慶送來的全是災民,遼國無力救災,但依他和劉安之間的協議,這些人劉安要給安全的送到銀山去,然後這些人到銀山的一切吃、住、行、軍械全部由劉安提供。

所以,眼前這些人,什麼也沒有。

如果不是此時寒冷,曹瑋都懷疑這些人能光着過來。

“煮粥,老規矩,插上筷子不倒。”

“是。”

傳令兵跑着去了,副官上前問:“這可是五萬人馬,還有許多人拖家帶口,加起來有十萬往上,他們在這裡等船陸續過去,咱們五十萬斤米都未必夠,這賬誰給結?”

曹瑋從袖子裡摸了一個木球,用手搓了搓,然後聞了聞,心輕氣爽。

淡淡一笑:“我看起來象是討不來賬的人?”

“將軍自然不是了。”

“安心,幾十萬斤米罷了,我若是問劉安要倒顯得我這個長輩小氣,你去在遼軍之中打探一下,這些就算是受了災的人也一定有領頭的。你去找幾個人過來見我。”

“是,將軍。”

欠債?

曹瑋拿着那顆木球繼續搓着,這東西他喜歡,只要搓一搓就以有香味,這淡的清香味他喜歡。雖然他並不知道這是小葉紫檀,就算在占城這東西都不多見,還需要繼續往西邊纔有少許,天然生長到七寸粗的都不多見。

當然,曹瑋更喜歡的就是有人欠他的錢。

在汴梁,汴梁城放債大戶他曹家能進前十,當年曹瑋年少的時候但凡放債,十筆債七筆黃,因爲曹家是名門,所以幹不出那種破門的事來。

而後某一天,曹瑋成親了。

然後曹瑋放債的成功率高達九成半,原因只有一個,有人教了他怎麼選擇目標,那種人是能還得上錢的,那種生意的是能掙得上錢的。

曹瑋娶的人,潘秭靈的親姑姑。

潘家,汴梁城放債第一大戶。

很快,遼軍中來了五個人,爲首的一人拿出一個布袋扔給了曹瑋。

曹瑋接過布袋笑問:“怎麼,拿珍寶爲買糧,有點輕。”

對方沒有開口,只是默默的等着曹瑋打開布袋。

布袋被打開,曹瑋只是看了裡面物件的一個角就快速的把布袋合上,然後扔還給對方,嚴肅的問:“怎麼稱呼?”

“乙室雄,我花了半年的時間得罪了好幾個大貴族,家產被奪,但還沒壓乾淨。我親自抓了幾十只狼,把狼餓了半個月然後扔進我的羊羣。”

“搞的自己家破?”

“不,值錢的東西已經秘密運到了烏骨城,然後越江往高麗送了。不過,我這樣的人現在就是被他們討厭的,所以才能被扔出來。”

曹瑋搖了搖頭:“別套交情,咱們有一說一,就算劉安那小子在我面前也要老實的給我結賬,五十萬斤白米、一萬隻羊、三百斤鹽。”

“開價吧。”乙室雄很是傲氣的看着曹瑋。

他不怕曹瑋,因爲他布袋裡裝的是一塊用特殊工藝製作的黃銅鍍銀鎏金令牌,整個天下只有一個地方能造出這東西來,就是劉安的海舶鑄幣坊。

每一隻都有備案,後面有特殊的標誌,分別代表着潘、石、李、曹四家,以及劉安自己。一共五種令牌。只有這四家直屬的子弟才能看懂這東西,也能分清真假,以及分清這令牌屬於誰發出來的。

這一塊,就是劉安的。

乙室雄讓曹瑋開價,曹瑋伸出兩根手指:“一個千人莊園兩百貫,再給戰利品兩成。”

“太少,八百。”乙室雄自然是有倭島的部分情報,他親侄子就是乙室劃,乙室劃的父親死的早,是他把乙室劃養大的。

“太多,這樣算我要吃虧。”

“六百。”

“最多五百五。你別忘記我們的規矩,莊園的敵人數量上升,價格是倍增的。兩千人莊園就是兩千貫了。倭人四千人的莊園在筑紫島一共有七個,兩千人的莊園就幾十個,千人的莊園有近兩百個。”

乙室雄和身旁的人商量了一下後答應了:“好就五百五,但貨物價格不能按遼中京的價走,要重報價。”

“一把手刀,八百文,這夠誠意吧。”

乙室雄提起刀試了試,將刀扔在地上:“不要,這刀是下等刀,我們要好刀。”

大宋一把軍用的制式刀,就是眼前這種刀,以前的製造成本高,所以八百文真的是誠意價。

宋時唐刀不再使用。

因爲唐刀製作工藝複雜,成本太高,下等唐刀的成本就相當於五十鬥米的價格,太貴。

再加上後來重甲的出現,唐刀對重甲幾乎沒用。

宋軍甲最瘋狂的,連臉上都戴一個鐵籠子,尋常的刀根本拿宋軍重甲沒有半點辦法,所以手刀只是用來配帶的,真正上了戰場需要用大砍刀,或是錘、鞭之類的武器。

但,也有例外。

比如……

曹瑋又拿出兩把刀,方刀寬背,長度只有一尺七寸,比尋常的刀還短一點。

都是識貨的人,乙室雄把刀提在手上就知道這刀是高級鑌鐵刀,事實上這刀是三層包鋼加覆土工藝,加鍍烙工藝的鋼刀。

“十五貫,良心價。這個,只有三貫錢,良心價。”曹瑋把另一把刀扔了過去。

仿唐刀的樣式,但更短,只有六寸的刀身,單手握柄。

這種刀的設計與其說砍人,不如說捅人更適合。

乙室雄用腳將剛纔扔在地上的刀挑起來踢在半空,用刀上的寬刃刀輕輕一揮,那把刀竟然被他從中間劈開,不是劈斷,而是從刀背下刀將那把手刀劈下一塊薄鐵。

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四一九節 夫人回來了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三十一節 最強壯丁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八十二節 找人甩鍋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
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四一九節 夫人回來了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三十一節 最強壯丁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八十二節 找人甩鍋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