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

李沆從來沒問過占城的事。

一直以來,李沆都以爲占城只是宋軍駐守了一處要塞,然後一處港口。要塞防禦瞿越,港口是運輸所需。

所有的貨物都是潘惟熙的船隊與占城王國交易所得。

現在聽來,顯然就是……

李沆不敢再想下去了,而且這裡也不是說話的地方,他打算找時間好好問問劉安。

李沆只說道:“既然答應了讓他去,先困他三年五載,這藉口不難找。”

“也只有這樣了。”

劉安默認了這個選擇。

次日,一行人坐上官船從水路回汴梁。

在這個時代,水路比陸路舒服不知道多少倍,越是長途這個差距越是巨大。

坐在船上,劉安看着船外的風景感慨的說道:“這一切都要感謝大隋。”

“沒錯,運河確實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若無大龍舟只爲民生,卻不失爲一代大帝。”李沆和劉安都沒提是誰,范仲淹倒是聽的懂。

劉安轉頭問:“範四,你去了幽州、走過河北,而後在西北三路這大半年時間有何感想。”

范仲淹起身先施禮再回答:“回老師之問,弟子以爲,弱則四面皆敵,強則天下爲友。”

沒等劉安說話,李沆就說道:“說的好,之前是老朽迂腐了。”

劉安對范仲淹的回答很意外,此時的范仲淹才十四歲,卻能說出這樣的回答,確實厲害,而且還不是在後世那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這一切都是他自家之語。

劉安再問:“何謂強?”

這一問,范仲淹卻是沉思了很久纔回答:“回老師之問,弟子心中有千言,卻不知如何回答。請老師指點。”

劉安點了點頭:“千人千言,這個強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爲師就說說自己的想法,你將來學業有成可再修整或反駁。”

質疑老師?

范仲淹對劉安這個說法有些無法認同,師既父,質疑便是錯誤。

劉安沒管范仲淹的反應,自己開口說道:“說強,就以國論。以硬實力來說,我以爲,強則國力強大,想作什麼就去作,典型的事例就三個字‘不差錢’。”

這話李沆微微點頭,有錢才能辦許多事。

“而後,借用漢時的一句話:來犯之敵,雖遠必誅。一句話,誰不服就消滅誰。”

李沆插了一句:“此爲霸道,與我漢家之禮不和。”

劉安看了范仲淹一眼,又看了李沆一眼後站了起來:“這屋內今天就我們三人,李公爲我師,範四你剛對我的話有所懷疑,現在我要告訴你,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己,師傅不是真理,師傅也有錯的時候。”

李沆微嘆了一口:“看來,這是要反駁了,也罷,你講吧,講的有理老夫便認可。”

“弟子有話說:百家爭鳴,最終獨尊儒術。儒之優弟子以爲:儒以民爲本,有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這樣的話。其二、儒的道統學說,這個道依於仁,這裡弟子就要反駁老師了,我認爲真正的儒家,不會與惡妥協,不會與強權妥協。”

“正如之前弟子在朝堂之上反駁那樣,有強盜打到你家,搶你的財物,老師是用錢財給賊而換平安,還是打退賊,擊殺賊呢?漢,雖遠必誅!”

李沆沉默了,這與他的理論不相同。

但劉安的話也不是沒道理,他需要思考一下。

劉安繼續說道:“儒,敢於擔當。弟子劉安有一句,請老師點評: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劉安這句話是抄的,寫這話的是理學大家,可惜現在還沒有出生。

李沆微微點頭,劉安就憑這四句話,已經可以登堂講學。

這境界很高。

劉安轉頭看着范仲淹:“範四。”

“弟子在。”

“要有自己的思想,學習不是複製老師,而是以老師爲引。”

“謝恩師指點。”

劉安點了點頭:“範四,法家的失敗在於法過於嚴酷。兵家的失敗在於一個國家不可能天天打仗,所以兵家只能是一個國家的一小部分。道家與世無爭,但人的慾望不可能不急。縱橫家滿嘴謊言,陰謀詭計太多,過於黑暗不可能成爲治國之論。墨家的兼愛非攻儉學聽起來不錯,但這天下不打仗可能嗎?”

“儒家便是這樣,成爲正統的。但不代表,其餘的學術就沒用。未來的發展,必是新的百家爭鳴時代。”

“最後就這個硬實力,我問你,身爲宋人你驕傲嗎?你自豪嗎?這就是國家強帶給百姓的。”

范仲淹長躬到底。

別的老師教是學問,劉安教的是思想。

這讓范仲淹內心很佩服。

但小范同學不知道的是,讓劉安教學問,別看范仲淹只有十四歲,劉安教的了嗎?

劉安又坐了下來:“再說一個強國應有的軟實力。平和的社會環境、高素質的百姓、良好的教育體系、良好的經濟環境、良好的工匠技能環境等等。我們在往前走,我們要更強,你也說了,若則四面皆敵,強則天下爲友,那麼我們就要成爲天下至強。”

“是。”

李沆突然反應過來,他問劉安:“安哥兒,你這翻話的意思不僅僅是在給四哥兒講學問,你要建新學。”

“對。”劉安很大方的承認了。

在華夏曆史上有一個分水嶺,這個分水嶺就是扒灰子成聖。

之前,華夏古代發明層出不窮,在科技、文化、文明上引領天下。而在扒灰子成聖之後,華夏只有總結性理論,而人人害怕創新,一心只有理有木頭腦袋。

在扒灰子成聖之後,開始有裹腳的事。

那一條裹腳布,裹住的可不僅僅是女人的三寸金蓮,而是整個華夏文明。

劉安要作的事情就是,在這股子風還沒有起來之前,先把范仲淹教出來,然後由范仲淹掌刀,將這股子邪風斬滅。

在劉安心中,理學就是把儒學與王權神化的一種東西。

皇帝需要,名士需要。

Www ★тt kǎn ★CO 但華夏不需要。

以前的儒,挺好的。李靖也是儒將,學儒一樣提劍橫掃大漠。

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三六八節 停一次早朝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二零六節 真正的初戰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十二節 衝動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一一一節 李歡出海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十二節 衝動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九十九節 禮花第五十六節 擁有一百多裡馬匹的男人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四九九節 三十里的鐵軌第二零九節 佯攻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三節 開榜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一三四節 開出重賞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
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三六八節 停一次早朝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二零六節 真正的初戰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十二節 衝動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一一一節 李歡出海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十二節 衝動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九十九節 禮花第五十六節 擁有一百多裡馬匹的男人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四九九節 三十里的鐵軌第二零九節 佯攻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三節 開榜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一三四節 開出重賞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