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劉克師的建議

bookmark

葉青重置都護府,與其說是爲了讓權力更爲集中於他手,不如說是因爲官吏的人員數量捉襟見肘,以及跟朝廷、史彌遠、韓侂冑的步步緊逼,讓他不得不出此下策。

既然要重置都護府,自然便決計不會只限於如今收復的夏境,同樣是包括了北地的河套三路、山東兩路等地,都被葉青囊括在內。

安西都護府自然是凌駕於路的行政級別之上,同樣,夏境各路依然還會存在,不過是受都護府的節制。

如同葉青接下來所要重置的安北、安東都護府一樣,完全凌駕於路之上,節制北地各路。

之所以如此節制、重置都護府,除了官吏人員不夠用,便是如今手裡能夠擔當對抗朝廷、不怵朝廷的屬下太少的緣故,所以不得不重置都護府,以此來保證北地的利益,特別是葉青自己的利益。

劉敏行當初受葉青差遣重建牧馬鎮開始,葉青便已經下定決心,安北都護府的衙署可以設在長安,兵鎮則是集於牧馬鎮等地,安西同樣是如此,蘭州被置爲安西都護府的衙署,興慶、興平確是屯兵重鎮。

安東都護府被葉青置於濟南府,衙署、兵鎮則全部放在了一起,如此一來,葉青在節制各個都護府的兵力方面,也就變得更爲輕鬆一些。

安西、安北、安東,衙署、兵鎮也絕不會是一成不變的紮根於濟南、蘭州、長安三地,一旦時間成熟,葉青的野心不斷擴張之時,三個都護府便會撇下其治下的各路,開始向三個方向推進,而後方的各路,則便開始延續如今宋廷的各種規制,與從前不會有任何不同。

從而使得三個都護府如同三個巨大的保 護 傘一般,在此時不過是籠罩在如今的北地上空,節制着北地的軍政等等,但若是一旦再次擴張,同樣,便會撇下已經足夠穩定的各路,而後開始繼續向三個方向往外擴張。

總之,如今的形勢下,葉青不得不盡可能的把所有的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上,相比較於穩固的淮南路以及汴京路自主行使着行政權力來,在葉青的設想下,未來的幾年內,各路也都會同樣的在徹底穩定後,恢復如初。

而如同特別是形勢下的都護府,也會根據局勢的變化與發展,進行着相應的變化。

但不管如何說,葉青的這一方法與宋廷的重文輕武恰好相反,所有的一切都優先於軍事。

劉克師正是察覺到了葉青的心思,也正是因爲他如同外界傳言的那般,深受葉青的影響,從而使的他就像是葉青的影子一樣,很快知曉葉青的用意後,便在元日前再次跑到了葉青的書房內。

安西、安北、安東三大都護府,如同三個會隨着戰爭而飄忽不定的龐然大物,將率領着北地所有的大軍,守護着整個北地的疆域。

而安西大都護這一差遣,在葉青指明瞭由慶王遙領外,劉克師便明白,安北、安東的大都護差遣,恐怕也會如同安西一樣,由趙宋宗室遙領。

如此一來,既能夠使得北地一直跟朝廷聯繫在一起,同樣,也能夠封堵住一些人的口舌,非議葉青在北地擁兵自重。

只是在劉克師看來,如此一來,安西的各路大軍受李橫節制,絕非是最妥的辦法。

“爲何?”葉青食指敲擊着桌面問道。

“大人,下官以爲,雖然都護府的兩個副都護一軍一政、互不干涉,那麼大人您就該親任另一副都護纔是,如若不然的話,於整個北地軍心怕是會有些不震,同樣,也會使得另外一個副都護容易任人唯親。所以下官以爲,不管是安西還是安北,抑或是安東,掌兵的副都護一職,都該由大人來親任。至於李橫李大人等人,乃是葉大人信賴之人,那麼爲何不可置長史這一差遣?替大人您統各都護府兵馬?受您節制?”劉克師顯得有些緊張的說道。

他的出發點自然是爲了葉青着想,而且他也知道,葉青寧願給李橫副都護這一差遣,也是因爲對於李橫的信任,但如此的弊端便是,不管是李橫還是任何一個武將,在北地的各路之上,誰都不具備葉青這般的影響力跟威望。

而且如今三面又都是蒙古人與金人虎視眈眈,如此一來,對於三大都護府的各路大軍來說,顯然在軍心士氣上就要差了一些,畢竟,誰不想追隨如同傳奇一般的抗金英雄?

宋廷州府不設長史,但親王府等卻是有長史這一差遣,而都護府自然也具備這樣的資質,何況,長史的地位同樣不亞於副都護這一差遣,在必要的時刻,同樣是能夠充任節度使,也就是在戰時,完全可以代替葉青的職差。

安西、安北、安東三大都護府,劉克師完全可以預料到,安北與安東兩個與自己差遣相同的副都護,必然是虞允文跟辛棄疾,而另外一個掌兵的副都護,必然會是由葉青,或者是墨小寶、鍾蠶來擔任。

而自己如今提出由葉青親任,就等於是讓葉青同時兼任三大都護府的副都護,如此一來,北地的整個兵權,便不用再經他人之手,而是可以牢牢的控制在葉青的手裡。

當然,在劉克師的猜想下,如此一來對於葉青而言,既可以緊緊的握牢北地的軍政大權,而且身上面對朝廷的壓力也會小很多,不會因爲職差太高而引得朝廷忌憚、其他官員更多的非議跟攻訐。

畢竟,葉青如今在北地的正統性與合理性,正在遭受來自各方各面的質疑,而葉青也正在通過重置都護府,來化解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跟壓力。

如今的北地可謂是葉青一手遮天,不管是朝廷還是其他人,俱是水潑不進、針插不入,而葉青重置安西都護府,讓在京兆府近年來積攢了一些影響力的慶王來擔任,便是試圖通過這樣的舉動,來告訴天下人跟朝廷,北地依然是朝廷的疆域,非是他葉青的私人疆域。

而隨着安北、安東其他兩都護府的重置,葉青勢必還會繼續把大都護府的職位留給皇親宗室來擔任,雖然是遙領,同樣還是名義上並無任何實權的大都護,但如此一來,多多少少還是可以讓一部分的質疑,因此而消失於無形之中。

北地與朝廷相反,特別是在當下這個與金、蒙古人爲鄰的時期,文輕武重自然就成了北地不受欺壓,甚至可以佔據主動而需要堅守的準則。

如此一來,只要葉青名義上與虞允文、辛棄疾,還有他劉克師兼任着三大都護府的副都護,那麼在朝廷跟前最起碼就可以有一個名正言順的交代,而不是再像之前那般,籠統的一個北地節度使的差遣,讓葉青的正統性跟合理性,一直都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質疑。

這些年來劉克師也能夠看出來,只要兵權緊握手中,那麼葉青在北地想要做什麼事情,就可以完全依據自己的想法兒去做,而不是要受朝廷的節制。

所以如今的葉青,完全無需要大到讓人驚歎的職差,反而是需要把眼下的實力加以穩固纔是要緊之事兒。

大都護之職宗室遙領,從而使得北地名義上都乃是大宋朝廷的疆域,而辛棄疾、虞允文,以及他劉克師又是以葉青馬首是瞻,只要他們三人以都護府副都護的名義,幫葉青穩定好各路政務與財力,再加上葉青手裡牢牢緊握的兵權,那麼葉青實質上就無異於北地的王。

民、軍、財,一個集團勢力最爲重要的無非就是這三點,民政、軍政集三大都護府之身,而另外的財政,則一直都是在合二爲一的淮南路,所以於葉青而言,任三大都護府的副都護與淮南路的安撫使兩大差遣,就足以解決掉所有的問題,從而還能夠使得他在天下人跟前,擁有一番更好的忠臣聲威,還可以減少來自朝堂之上的攻訐跟朝廷的忌憚。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不過都是一些欲蓋彌彰的心照不宣手段罷了,但政治向來不就是如此?彼此心知肚明不捅破最後一層窗戶紙,而後而取所需而已。

當然,這也並非是一勞永逸的辦法,畢竟,時代在發展,所有的一切都在因變化而變化,當下能夠做的,不就是跟隨着時代的步伐,用最爲適合當下的策略來爲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

葉青最終同意了劉克師的建議,或許這也是爲何葉青任何人都沒有說,只告訴劉克師的用意。

畢竟,劉克師作爲北地的第二個葉青,更懂葉青,也知道該如何爲葉青來在北地謀取、集中最大的權力。

崇國公是葉青認爲最爲適合長安安北都護府大都護的人選,而至於濟南的安東都護府,葉青自然是打算把此當作一份大禮,送給朝廷,而後由朝廷來決定,差遣誰遙領。

自然,這份大禮葉青寄望收到的回報,便是繞過朝廷,由聖上欽點的恩科進士,以此幫北地解決官吏與科舉的問題。

第六百二十一章 缺個章節名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山治第八百一十九章 入贅第一百一十三章 燕歸樑第七百三十四章 史府第二百九十八章 九陰白骨爪1122 興慶侯第八十五章 後手1217 約定第六百二十九章 歸屬感1056 夜 夜 夜第八十二章 兩虎初見第九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四十一章 功過論第八百六十八章 籌碼第六百三十八章 逼迫第一百三十八章 知恩圖報第八百九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七百四十四章 瘋狂的計劃1091 聯姻1023 偶遇第五百九十二章 口諭第八百六十章 現實來了第九百一十九章 皇后與貴妃第二百六十章 茶鋪第九百七十四章 劣根性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人在轉變第七百四十二章 何謂權謀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城司的旖旎風光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太平的夜第六百三十九章 圍剿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閃即逝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完整的自身跟人生第四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零八章 副統領第四百五十三章 一動不動第八百四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七十一章 街道第八百八十八章 談判1011 哭泣的耶律月1037 瞬息萬變第九百九十六章 有些亂1151 交易1142 說服第二百九十三章 衝突第三十一章 燕家的靠山第四百八十六章 強人搶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兩書房 兩書箱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攏第二百零六章 送往迎來第九百四十三章 百姓 聖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聯手第九百五十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五十七章 輪迴第八百三十五章 襲營第七百九十八章 平安 富貴第二百九十二章 名單第八百七十二章 抵長安第五百二十四章 白忙一場第六百二十四章 拉攏第八百七十一章 人心惶惶的開始第四百二十七章 禁地草原第八百七十二章 抵長安第八百七十二章 抵長安1210 缺個章節名第九百七十一章 水無常形第三百七十六章 大婚之日第二百八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邀約第五百一十五章 螞蚱的姦情1029 亂的開始第四百三十七章 分國稱帝第九百九十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四十八章 信第三百五十四章 考場第五百六十二章 傳說第三百九十八章 槍聲第二百七十六章 二世祖第一百一十一章 十面埋伏第五百八十章 其人之道1106 嫁禍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雪連天第五十九章 你怎麼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晚宴第七百二十八章 出謀劃策第九百九十九章 猶豫不決第六百四十二章 爭論餘波第四百五十四章 任氏三兄弟1163 運河第二百二十一章 權臣第八百九十七章 團聚第九百七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府門口第六百一十八章 資源第六百二十六章 同流合污第三百三十五章 科舉第七百四十六章 導之以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帷幕漸漸拉開第七百三十二章 牽線搭橋1143 渝關
第六百二十一章 缺個章節名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山治第八百一十九章 入贅第一百一十三章 燕歸樑第七百三十四章 史府第二百九十八章 九陰白骨爪1122 興慶侯第八十五章 後手1217 約定第六百二十九章 歸屬感1056 夜 夜 夜第八十二章 兩虎初見第九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四十一章 功過論第八百六十八章 籌碼第六百三十八章 逼迫第一百三十八章 知恩圖報第八百九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七百四十四章 瘋狂的計劃1091 聯姻1023 偶遇第五百九十二章 口諭第八百六十章 現實來了第九百一十九章 皇后與貴妃第二百六十章 茶鋪第九百七十四章 劣根性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人在轉變第七百四十二章 何謂權謀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城司的旖旎風光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太平的夜第六百三十九章 圍剿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閃即逝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完整的自身跟人生第四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零八章 副統領第四百五十三章 一動不動第八百四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七十一章 街道第八百八十八章 談判1011 哭泣的耶律月1037 瞬息萬變第九百九十六章 有些亂1151 交易1142 說服第二百九十三章 衝突第三十一章 燕家的靠山第四百八十六章 強人搶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兩書房 兩書箱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攏第二百零六章 送往迎來第九百四十三章 百姓 聖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聯手第九百五十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五十七章 輪迴第八百三十五章 襲營第七百九十八章 平安 富貴第二百九十二章 名單第八百七十二章 抵長安第五百二十四章 白忙一場第六百二十四章 拉攏第八百七十一章 人心惶惶的開始第四百二十七章 禁地草原第八百七十二章 抵長安第八百七十二章 抵長安1210 缺個章節名第九百七十一章 水無常形第三百七十六章 大婚之日第二百八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邀約第五百一十五章 螞蚱的姦情1029 亂的開始第四百三十七章 分國稱帝第九百九十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四十八章 信第三百五十四章 考場第五百六十二章 傳說第三百九十八章 槍聲第二百七十六章 二世祖第一百一十一章 十面埋伏第五百八十章 其人之道1106 嫁禍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雪連天第五十九章 你怎麼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晚宴第七百二十八章 出謀劃策第九百九十九章 猶豫不決第六百四十二章 爭論餘波第四百五十四章 任氏三兄弟1163 運河第二百二十一章 權臣第八百九十七章 團聚第九百七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府門口第六百一十八章 資源第六百二十六章 同流合污第三百三十五章 科舉第七百四十六章 導之以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帷幕漸漸拉開第七百三十二章 牽線搭橋1143 渝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