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約定

趙擴與葉青一同離開慈寧殿,身後的李鳳娘望着兩個人的背影,一時之間心裡是既高興又微微有些嫉妒。

葉青的人格魅力以及這些年來於北地積攢的威望,對於趙擴而言都是極具吸引力與誘惑力。何況這些年來,因爲她李鳳娘刻意疏遠着趙擴與太上皇趙惇之間的所謂父子關係,從而也使得趙擴自小與趙惇的關係並沒有那麼親切。

自信王府一事兒後,一些事情如今雖然還沒有大白於天下,但趙擴顯然已經清清楚楚的知道了當年葉青與李鳳孃的事情,加上自幼便缺乏與太上皇之間的密切互動,以及葉青這些年來爲朝廷立下的不世功績,都足以讓趙擴心神嚮往,而加上如今趙擴與葉青的關係,自幼便缺乏父愛的趙擴,對於葉青的變化也就顯得是那麼的順其自然。

李鳳娘很高興看到葉青與趙擴和諧相處,但趙擴對於葉青的尊崇與信任,讓身爲母后的李鳳娘,在這個時候還是感到欣慰的同時,有種兒子要被拐跑的感覺。

走出慈寧殿,兩人漫步於皇宮那幽靜的小道上,不知不覺間,兩人竟然是走向了點將臺的方向。

一路上基本都是葉青說、趙擴聽,說的無非都是一些關於南下徵自杞、羅甸應該要注意的事情,墨小寶、鍾蠶包括虞允文,俱是身經百戰、有勇有謀,加上早已經被葉青秘密差遣到廣南西路的李域、曹北海兩個統領所率的大軍,對於趙擴而言,南下親征完全沒有可能輸掉戰爭的理由。

而最大的不穩定,自然就是趙擴是否能夠沉得住氣,會不會在接下來南征的過程中,一直都能夠讓墨小寶幾人來親自統兵打仗,身爲君王的他,是否能夠做到……對於墨小寶幾人完全的信任。

或許換做是李鳳娘說給趙擴聽時,趙擴恐怕早已經變得不耐煩,但因爲是葉青在告誡他一些注意事項,加上葉青這些年來南征北戰的威望,使得趙擴此刻聽得格外認真,甚至連連點頭之餘,向葉青保證着,自己這一次率兵南下,絕不會插手墨小寶他們的行軍作戰,所有一切都以他們的提議爲主,自己就作爲一個最後發號施令之人就足夠。

“但是燕王把他們全都留在我身邊的話,您北上的話……。”趙擴替葉青擔心道。

“侍衛司沈起乃是你親自挑選的侍衛司統領,所以如今賈涉在留在宮中,也就顯得多餘了。賈涉我帶走北上,其餘種花家軍便追隨你南下。”葉青點名要帶走賈涉,趙擴並沒有異議。

只是他並不知道,葉青帶走賈涉並不是他需要賈涉,而是因爲賈涉已經有一個兒子降生了,並取名叫做賈似道。

所以不管歷史的車輪是否還會回到原來的軌跡,亦或是一切早已經將按照強宋之路走下去,葉青都不會讓賈涉跟皇室走的太過於接近,以免讓剛出生不久的賈似道擁有既定的歷史命運。

猩紅的點將臺三個字,與葉青初次相見時並無異樣,只是如今再打量這三個字,所有的一切都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葉青有些感慨的撫摸着點將臺三個大字,想當年,他就是在這裡第一次正式見趙構,而後也是從此跟皇家開始了糾糾纏纏的命運軌跡。

“臨安終究是行在,建康、開封可否在我南征後重置爲京都?”趙擴看着神情之間有些惆悵的葉青問道,這個時候的他,對於葉青他是毫無條件的信任加依賴,畢竟,從小到大,他從來沒有如此尊崇過一個人,除了李鳳娘外,也沒有一個人像葉青這般對他如此關切。

特別是信王府時葉青一人獨擋叛黨衝向閣樓的景象,如今依然會時不時的出現在趙擴的腦海裡,讓其每次想起時,都沒來由的能夠感到一陣心安。

而自從他決定親自南下後,葉青對於他的支持可謂是更讓趙擴感動,種花家軍對於葉青意味着什麼,或許他從前不清楚,但當從賈涉那裡知悉了種花家軍對於葉青北伐時的重要作用,以及李鳳娘給他說起種花家軍這些年來,是如何跟隨着葉青度過了一道一道難關時,趙擴對葉青大方的把種花家軍調撥給他差遣,內心更是充滿了深深的感動。

所以如今,趙擴對於葉青的信任跟依賴,甚至已經在短時間內超過了對於李鳳孃的依賴,而臨安作爲大宋行在,並非是正統的都城這一事兒,在如今北地已經全部收復後,遷都一事兒必然是要再次被趙擴提上日程。

開封曾被葉青建議重置爲留都,而把臨安依舊當成都城,但那一次顯然是葉青別有用心的謀劃,之所以建議重置開封,完全是爲了挪用朝廷撥調的銀兩,而並非是真心爲了朝廷置留都。

“真不考慮下燕京嗎?”葉青一手繼續撫摸着點將臺三個字,回頭看着趙擴微笑問道。

趙擴微微皺眉,心裡頭多少有些不太情願,畢竟,燕京對於他而言不止是路途遙遠一個原因,還包括了對於整個北地的陌生緣故,使得趙擴並不是很願意把大宋都城從繁華富庶的臨安遷到燕京。

甚至在趙擴的設想中,開封他都不太願意作爲都城,畢竟比起建康來,除了離臨安近以外,便是建康從來不曾被朝廷失守,以及那裡與臨安因爲距離相近的緣故,使得不管是朝廷還是趙擴都要熟悉一些。

而開封雖然是從前都城,但如今據說已經衰敗落魄,毫無一個都城該有的輪廓與樣貌,完全無法與繁華富庶的臨安相比較,至於更爲遙遠的燕京,趙擴則就更不覺得有理由要遷都了。

不過如今趙擴也知道,自從葉青去歲攻下燕京後,眼下不止是在開鑿一條連接燕京與揚州等地的運河,同樣,原本金國治下的都城燕京,也在被葉青重建,據說,葉青的目標是建造一座十分宏偉氣勢的城池。

而在葉青看來,燕京在這個時期作爲都城已然是勢在必行了,當然,雖然並不是十分緊迫,但最起碼也應該提上日程,爲以後來做準備。

金國亡國不可避免,如此一來外在的威脅便只剩下了鐵木真的大蒙古國,而燕京依舊是一個重要的禦敵門戶,更是一個可以掌控金國大部疆域,以及威懾高麗的重要關隘。

完顏璟的死,無非有兩種可能,金國邢王完顏珣勾結了之前的金國遼人,要麼便是與高麗人勾結在了一起,從而才使得完顏珣能夠篡位成功。

若是單單隻靠完顏珣在金國暗中勾結拉攏的勢力,即便是有能夠篡位成功的可能性,但也絕不會讓完顏璟死的如此狼狽,甚至差些連自己的妻兒都無法保全。

而如今完顏璟的死,既是給了葉青一個亡金的大好機會,同樣也給了葉青一個連帶着前往高麗掠奪財富的機會,並不曾想過要把高麗劃入大宋版圖,但若是能夠藉此機會讓高麗因戰爭而變得更爲貧瘠,那麼何樂而不爲呢?

趙擴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葉青,他想不到葉青如今人還在臨安,已經開始不止是謀劃如何攻金了,甚至竟然還要前往所謂的高麗去掠奪一番。

當下不由得有些發呆道:“既然如此,那豈不是說……我也可以趁機在大越國掠奪一番?”

“審時度勢,若是到時候時機允許,爲何就不能當一把強盜?”葉青笑了笑,從趙擴第一次提出時,他並沒有完全反對,而是因爲擔心趙擴這個打仗雛鳥,會因爲幾場勝利後變得飄飄然。

趙擴的神情瞬間一喜,絲毫沒有意識到,葉青之所以會如此,還是爲了通過戰爭來培養他的強悍,從而讓趙擴對於燕京等地,不會像其他宋人或者是朝廷那般,充滿了下意識的畏懼。

從趙擴聽到葉青要置燕京爲都城的提議時,葉青就發現趙擴的臉上不自覺的閃過一抹畏懼之色,而這就如同他跟李鳳娘說起這個想法時一樣,李鳳孃的眼睛中同樣是閃過了一絲懼怕。

這種懼怕顯然並非是金人給他們留下了什麼陰影,顯然是來自於當年的靖康之恥,從而使得大宋皇室,如今即便是已經使得金國向宋稱臣納貢,但那種多少年來被欺壓出來的心理陰影,就像是傳染病會傳染一樣,就這麼一代一代的遺傳了下來。

趙擴如今年少,在葉青眼裡看來,顯然還有機會在其身上徹底扭轉這種局面,特別是如今金國衰落、大宋復盛之時,若是能夠從趙擴身上下手,給大宋徹底的從上到下注入一股強悍的基因,也許會使得整個大宋自趙擴開始後,會變得完全不同於大宋之前的軟弱。

自然,如此以來宋廷還是不是宋廷,那麼或許只有留給後來人去評說,但不管如何,既然如今已經走到了這一步,葉青顯然也不打算回頭。

蒙古人建立大大元朝雖然短暫,但就是這短短的數十年間,卻是能夠讓整個世界一直津津樂道,葉青沒理由不利用這個機會,讓整個世界也去見識一個不同於從前的大宋。

“那你打算什麼時候北上?”坐在臺階處,趙擴心頭微微有些不捨,此時的他還是覺得,葉青身上還有很多他需要學習的東西,同樣,葉青也應該還有很多東西要主動教給自己。

“就是這幾日吧。”葉青望着北方的天際微微嘆口氣,道:“北地已經極爲寒冷,完顏珣之所以選擇這個時候兵變篡位,顯然也是認爲這個時候我很難立刻出兵爲完顏璟復仇,從而也就給他們留下了充足的準備時間,包括在完顏璟之後,他們有時間來理順金國的朝堂。當然,也需要擔心,他們會不會因此而主動進攻我們,所以……北上回燕京不能再拖延了。”

聽着葉青說完後,趙擴扭頭看向身後的張德輝,剛剛消失不見的張德輝,此時後背上則是揹着一把槍,恭恭敬敬的遞給了趙擴。

趙擴打量着手中的步槍,槍托上的葉字清晰可見:“既然燕王決定了,那我……這杆槍還是您帶在身上防身用吧,包括那其他十幾人……。”

趙擴一邊說一邊就把手裡的步槍要遞給葉青,葉青低頭看了一眼,隨後緩緩推還給了趙擴,有些欣慰的笑着道:“放心吧,燕京比你想象的要強悍很多,何況……這杆槍想必你已經知道來歷了,從今日起就完全送給你了。”

“可北地……。”趙擴心頭同樣有些感動道。

“不必如此婆婆媽媽,三千營如今在燕京雖然無法打造出像這一杆一樣精準的槍來,但精準度稍差一些的還是沒有問題。”葉青深吸一口氣,隨後從趙擴手裡接過那杆槍,熟練的拉動着槍栓,給趙擴開始解釋着各個部件。

兩人便一直坐在臺階處,一個認真的說,一個專注的聽,直到趙擴自己能夠熟練的拆卸後,葉青才站起身來,在夜色的籠罩下往宮外走去。

“燕王放心,我定不會輸給您的。”趙擴看着漸漸要融入夜色中的葉青背影高聲說道。

“好啊,那你我就比一比,看看到底是你率先吃下自杞、羅甸,還是我先拿下金國!”葉青回頭,看着向他揮手作別的趙擴朗聲說道。

“好!一言爲定!”趙擴心裡充滿了豪情壯志,堅定的大聲說道。

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同的皇室第六百八十一章 善不爲官第二百二十三章 回臨安第三百二十九章 技高一籌第一百四十四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五十七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五十六章 心結起第一百章 墨玉1011 哭泣的耶律月第六十八章 不是 錯了第八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七百六十二章 雛形第四百四十九章 君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司 五倫第一百六十章 燕傾雨第九百三十八章 催促第九百八十七章 調侃1069 一舉一動1211 妥協第九章 傾國傾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1096 兒皇帝1069 一舉一動第五百五十七章 自信第四百四十章 交鋒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零二章 左右逢源1029 亂的開始第五百零一章 錢氏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五十八章 遊園第三百七十章 宮牆1088 誠意不同第二百九十六章 談判第二百九十三章 衝突第九百三十一章 遊園第四百六十五章 爾虞我詐1212 總是缺章節名第一百九十七章 開關第六百五十四章 過門了1197 雨一直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雜牌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算計第二百零五章 元祐渾天儀象第五百九十三章 商量個事兒第三百六十章 蠱惑第一百七十六章 揚州1019 信物第七百五十八章 遊園1072 也許……第一百八十章 拜訪第九百九十六章 有些亂第九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七百一十二章 龍擡頭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不卸甲第六百一十三章 缺個章節名第五十二章 不夜城1214 章節名被吃了第九百二十一章 君 臣第六十五章 平衡第四百零七章 交易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君臣大義1133 無動於衷的開封府第三百三十三章 邀請1214 寂靜無聲第八百一十五章 碎葉湖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第二道聖旨第五百零六章 查案第二百八十三章 名字第六百零五章 大中第四百六十三章 任得敬第二百七十九章 野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我左你右第三百七十六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六十九章 幽會第十三章 大瓦子第九百零二章 是合是分1085 還都第九百五十七章 泯恩仇第四百七十二章 亂1031 缺個章節名第四百六十三章 任得敬第一百七十二章 殺無赦第七百三十五章 觀望1007 盟約第一百九十二章 探營4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青第五百二十八章 密謀2第九十八章 詩作1198 雨再下一會兒第九百二十七章 吳獵捱揍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宋之臣第一百六十章 燕傾雨第七十七章 父女第八百四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理寺少卿1051 就範第七百三十二章 牽線搭橋第六百五十五章 回臨安
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同的皇室第六百八十一章 善不爲官第二百二十三章 回臨安第三百二十九章 技高一籌第一百四十四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五十七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五十六章 心結起第一百章 墨玉1011 哭泣的耶律月第六十八章 不是 錯了第八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七百六十二章 雛形第四百四十九章 君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司 五倫第一百六十章 燕傾雨第九百三十八章 催促第九百八十七章 調侃1069 一舉一動1211 妥協第九章 傾國傾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1096 兒皇帝1069 一舉一動第五百五十七章 自信第四百四十章 交鋒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零二章 左右逢源1029 亂的開始第五百零一章 錢氏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五十八章 遊園第三百七十章 宮牆1088 誠意不同第二百九十六章 談判第二百九十三章 衝突第九百三十一章 遊園第四百六十五章 爾虞我詐1212 總是缺章節名第一百九十七章 開關第六百五十四章 過門了1197 雨一直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雜牌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算計第二百零五章 元祐渾天儀象第五百九十三章 商量個事兒第三百六十章 蠱惑第一百七十六章 揚州1019 信物第七百五十八章 遊園1072 也許……第一百八十章 拜訪第九百九十六章 有些亂第九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七百一十二章 龍擡頭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不卸甲第六百一十三章 缺個章節名第五十二章 不夜城1214 章節名被吃了第九百二十一章 君 臣第六十五章 平衡第四百零七章 交易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君臣大義1133 無動於衷的開封府第三百三十三章 邀請1214 寂靜無聲第八百一十五章 碎葉湖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第二道聖旨第五百零六章 查案第二百八十三章 名字第六百零五章 大中第四百六十三章 任得敬第二百七十九章 野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我左你右第三百七十六章 大婚之日第一百六十九章 幽會第十三章 大瓦子第九百零二章 是合是分1085 還都第九百五十七章 泯恩仇第四百七十二章 亂1031 缺個章節名第四百六十三章 任得敬第一百七十二章 殺無赦第七百三十五章 觀望1007 盟約第一百九十二章 探營4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青第五百二十八章 密謀2第九十八章 詩作1198 雨再下一會兒第九百二十七章 吳獵捱揍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宋之臣第一百六十章 燕傾雨第七十七章 父女第八百四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理寺少卿1051 就範第七百三十二章 牽線搭橋第六百五十五章 回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