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挑撥離間

李橫的來信跟虞允文的來信內容都很簡單,但看在不論是葉青還是葉衡的眼裡,卻是一喜一憂兩種截然不同的內容。

可喜的是李橫的來信,李安全派遣了使者跟李橫談和,願意投降獻出興慶城,但有一個條件,便是必須封他爲西夏王。

顯然,李安全的投誠不過是權宜之計,但對於葉青還是葉衡來說,已經算是一個好消息了,畢竟這說明,李安全既然是願意談,那麼就足以證明,如今的李安全已經是強弩之末,堅持不了幾天了,主動權儼然已經握在了葉青這一方。

但同樣,李安全的條件也存在着巨大的隱患,便是西夏王這個條件,一旦葉青承認李安全是西夏王,還讓其身居興慶府,那麼就意味着,一旦李安全有了復起的機會,就必然會毫不猶豫的在背後捅一刀子。

這樣的投誠,與其說是投成,不如說是暫時的蟄伏跟隱忍,是爲了將來能夠再次復國。

“不能答應他,若是答應了他,豈不是等於白忙活一場。打,必須打,強硬的回絕他。”葉衡站在黃河岸邊,眼裡根本沒有滔滔河水,只有葉青手裡那封隨風作響的信件內容。

“即便是我同意,朝廷也不見得願意。告訴他西夏王別想了,若是真有誠意,興慶侯倒是可以考慮,給他三日的時間,三日一過,立刻命李橫不惜任何代價,都必須在十月十一日這一日攻破興慶府。”葉青對於日期有着近乎迷信一般的偏執,西夏當年於十月十一日建國,而今他便想要在同一日讓夏國從此滅亡。

完全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有的只是象徵性的,巧合的人爲天意,但正是這種人爲的天意,葉青之所以看重,完全是因爲他相信,這樣的時間節點,能夠給予虞允文等大軍帶來一股軍心士氣的提升。

相比較於李橫這封還比較樂觀的消息,來自蘭州虞允文的消息,就讓人不得不皺起了眉頭,如同是面對對面那滿是旌旗的金人一樣,一時之間給人一股無形的壓力。

韓侂冑如今正在蘭州,目的不明,但虞允文卻是能夠感受到,來自朝廷跟韓侂冑個人給他的壓力。

其實自司馬堅率領着安豐軍馳援蘭州、平涼,以及葉青這裡後,葉青就已經預料到了,接下來韓侂冑必然是會採取一些手段,來報復也好,或者是警告也好的舉動,來制衡在北地的自己。

只是葉青一直以爲,韓侂冑即便是要報復,也絕不會親臨蘭州,頂多是在朝堂之上給自己捏造罪名,或者是像史彌遠那般,斷自己的糧草等物資,以此來要挾自己在朝堂或者是官場上作出讓步罷了。

“他難道是想要搶功勞?”這是武判聽到韓侂冑抵達蘭州後的第一反應。

畢竟,韓侂冑早年間便以強搶他人功勞而聞名於朝堂之上,即便是當初的葉青,也不是沒有被韓侂冑搶走過功勞,所以眼下夏境形勢一片大好下,韓侂冑便出現在了蘭州,此舉也確實是有些耐人尋味,讓人摸不着頭腦,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蘭州乃是據守大散關的第一重城,如今韓侂冑親臨,無非是想要跟虞允文爭權罷了,畢竟,若是韓侂冑能夠不費吹灰之力的掌蘭州,就等於在我們的勢力範圍內,在我們的後背豎起了一把鋒利的刀子,會讓我們寢食難安的。這是要報復我差遣了司馬堅跟恆嶠,以及當初合淮南東西兩路的事情啊。”葉青琢磨着韓侂冑的用意到底是什麼,對於對面那同樣走出營帳,衝他打招呼揮手的乞石烈諸神奴,輕輕揮了揮手後,並沒有如同往常一樣,再次跟乞石烈諸神奴進行一番口舌心理戰,而是扭頭帶着葉衡等人向營帳內行去。

營帳內葉衡率先摘下掛在旁邊的地圖,神情極爲認真、凝重的搜尋着河套三路,而後指着正在重建的牧馬鎮,又指了指涼州、興慶,最後落在蘭州之上,擡頭道:“若是真如你所猜測那般的話,你打算怎麼辦?蘭州於你現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讓恐怕是讓不得吧?但你不讓的話,自立爲王的聲音恐怕在臨安朝堂之上,就算是聖上都沒辦法繼續爲你壓制住了。”

“蘭州守南大散關、利州路一帶,牧馬鎮守北蒙古人,也可鎮守金人不過黃河,興慶府若是一旦拿下,同樣是可以成爲據守蒙古人的第一道屏障,再加上如今西邊墨小寶他們在攻的西平府,我們便可以以此形成一個對蒙古人而言,固若金湯的防線。可一旦失去了蘭州,就如同是失去了一條腿一樣,我們就會失去對蒙古人的優勢的。”武判皺眉判斷分析道。

不管是蘭州,還是牧馬鎮,或者是涼州至西平府的河西走廊,還有如今唾手可得的興慶府,在衆人眼裡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

最初還沒有人相信葉青對於蒙古人的看重,但如今,隨着遼國危在旦夕,大部的疆域都被蒙古人掠奪後,即便是葉衡,也終於是意識到了蒙古人的強悍跟危險,所以如今,在建立防守蒙古人防線一事兒上,葉衡甚至比葉青都還要上心。

“對對對,沒錯,千萬不能失去任何一座城池,不然你這半年的心血,以及衆多將士的犧牲,就全部浪費了。”葉衡在旁邊連連點頭贊同說道。

蘭州府、興慶府、西平府本就是環環相扣,再加上當初的關山還在夏人手裡時,此四地變成了鎮守夏國疆域的軍事要地,而隨着關山丟失後,夏人其實就已經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從而被葉青把戰爭的主動權與優勢,牢牢的掌握在了手裡。

如今葉青從關山入夏,接連拿下蘭州、以及河西走廊諸州,就差興慶府與西平府兩地,只要一拿下這兩府,葉青在夏境,加上京兆府與關山的緊密聯繫,也就可以完全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葉青對於親自命名的牧馬鎮,同樣是寄予厚望,雖然牧馬鎮位於河套三路,跟夏境隔着黃河,但若是鎮守得當,這裡同樣是可以成爲一座,在未來抵禦蒙古人南下的軍事重鎮。

這一點不止是葉青等人清楚,就是虞允文同樣很清楚,蘭州、西平、關山、興慶四地缺一不可,只有牢牢掌握了這四地,那麼夏國的大半疆域,就算是真正的歸入到了宋廷版圖之中。

未來只要是不出現什麼內訌與大的錯誤,虞允文也相信,佔據的夏國疆域完全可以固若金湯,誰也無法憑藉外力攻破。

韓侂冑對於蘭州府並不陌生,相反,在這裡還有不少關於他跟葉青當年的回憶,只是如今,眼前的蘭州城,還是有些出乎了他的預料。

殘破的城牆正在修繕,城門處則是宋軍在嚴密看守,進進出出的百姓雖然不會與宋軍起衝突,但細細觀察之下,便會發現,這些百姓的臉上在看着宋軍時,明顯是恨意要多過感激。

進入曾經來過一次的蘭州城內,望着還有一些殘留印象的地方,韓侂冑的心頭可謂是感慨萬千,當年還不過是一個皇城司的副統領而已,誰能夠想到,不過十來年的光景,如今竟然成了盤踞一方的梟雄藩王,如今自己腳下的土地,竟然已是宋廷疆域。

想想當年,任得敬叛國獻城,使得宋廷顏面丟盡,讓夏人不費吹灰之力的就奪走了大片宋廷的疆域,而如今,在葉青的圖謀下,一切又都回到了大宋的版圖中,但……這一切跟他韓侂冑,卻是沒有絲毫的關係。

“韓大人大駕光臨,虞某未能親到城門口迎候,還望韓大人見諒。”虞允文中氣十足的爽朗笑聲,在站在蘭州衙署門口發呆出神的韓侂冑耳邊響起。

虞允文不卑不亢的言行舉止,甚至就連自稱也都帶着一絲涇渭分明的意思,彷彿韓侂冑這個當今朝廷左相,跟蘭州府,跟他虞允文沒有任何關係一般。

甚至是,在帶着韓侂冑進入衙署的這一路上,雖然是禮儀周到,但還是能夠讓韓侂冑感受到,虞允文絲毫都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下屬的自覺,完全是一副與他平起平坐、又涇渭分明的態度。

“本官此次前來,自然是要先恭喜虞安撫使攻下蘭州,爲我大宋收復疆土、揚朝廷威名於四海,立下如此大的功勞,可真是可喜可賀。看來當年本官並沒有看錯人啊。”韓侂冑坐下後,便笑着繼續說道:“當年你在京兆府時,本官便力排衆議,差遣你爲京兆府安撫使,更是不顧葉青、史彌遠的反對,力諫朝廷賜封你爲雍國公。如今安撫使今日又再次立下奇功,依本官看,便是封王都已足矣。”

“韓大人客氣了,虞某可不敢隨意居功。北地能夠有今日這般局面,完全是葉大人的功勞,虞某不過是在葉大人的麾下聽命行事,鎮守蘭州罷了。”虞允文呵呵笑着,看着韓侂冑端起茶杯說道。

“虞安撫使過謙了,葉青固然有功,但虞安撫使的功勞,在本官眼裡,絲毫不比葉青小。何況據本官所知,自入夏戰事開啓後,葉青就已經不再此了,而是前去了鄜延路抵禦金人。所以這邊能夠有如此大好形勢,說是虞安撫使一人之功也是毫不爲過。甚至在本官看來,如今讓虞安撫使來掌蘭州府,簡直是大材小用了,實在是太過於浪費了。”韓侂冑試探性的話語中,同樣還帶着濃濃的誘惑。

在韓侂冑看來,他還就不相信這世上真有不貪功的官員,之所以沒有被權利、功勞所迷惑,只能夠說明是,朝廷給予的獎賞沒有達到人家心中的期望罷了。

而虞允文何嘗從韓侂冑的話語中聽不出來,韓侂冑自坐下後說的每一句話,無不是在挑撥着自己跟葉青之間的關係,同樣,也在極力暗示誘惑着,以自己如今的功勞,足以在朝堂之上隨意選擇差遣了。

韓侂冑可謂是把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句話給發揮到了極致,從始至終,一直都在暗示着虞允文,以他如今在夏國的功勞,足以得到比安撫使更大、更有權力的差遣,甚至是隻要他願意,完全便可以輕鬆擁有,絲毫不亞於葉青如今的權勢。

試想一番,一旦如今整個被宋軍攻下的夏國疆域,完全被虞允文一個人節制,那麼不管是對於朝廷,還是對於韓侂冑來說,都是一件極爲有利的事情。

如此不單能夠削弱葉青在整個北境的權勢,同樣,還可以以虞允文來制衡葉青,從而使得葉青就如同韓侂冑跟史彌遠共處朝堂一般,身旁總是有一個與他權力不相上下的人,在處處制衡、牽制着他。

而對於韓侂冑來說,如今趁着葉青跟金人還打的焦頭爛額,根本顧不上夏境一事兒時,若是他能夠利用這個機會,把虞允文拉攏到他的麾下,那麼在整個宋廷,也就根本沒有人能夠再製衡他,真正的權傾朝野也將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不論是史彌遠還是葉青,在他跟前,也將毫無優勢可言,將與相的結合,也就足以把他韓侂冑送到人臣權力的極致。

“韓大人客氣了,今日夏境這一切,若是沒有葉大人的深謀遠慮、周全謀劃,也不會取得這番可喜的成就。說到底,這一切都乃是葉大人的功勞,虞某何德何能,豈敢居功。何況……虞某自知自己的斤兩,更是不敢跟葉大人相提並論,不管是任京兆府安撫使,還是蘭州路安撫使,抑或哪怕只是一個知府,虞某都是內心惶恐不已,深怕辜負了葉大人的期望。”虞允文也繼續跟韓侂冑打着太極,畢竟,他更清楚,要是沒有葉青的話,別說是他,就算是整個大宋,在葉青之前,連想都不敢想,朝廷有朝一日能夠奪回如此多的疆域。

葉青同樣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同樣身上有着諸多的缺點,同時頭上還有着數不清的罪名,但正是因爲如此,正是因爲葉青這份敢冒天下大不違、不怕世人指責、謾罵、嫁禍的魄力,也才使得宋廷終於能夠收復大量的失地。

不管是他虞允文還是辛棄疾,抑或是葉衡也好,墨小寶、鍾蠶等人也罷,在葉青沒有出現之前,他們任何一個人恐怕做夢的時候都不敢想,有朝一日有機會能夠圖謀夏境。

朝廷偏安一隅的心安理得,北伐戰爭更像是安撫民心的手段,勝少敗多,雖說不論是他虞允文還是辛棄疾,都曾經夢想過有朝一日能夠收復被金人奪取的疆域,但他們可是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能夠圖謀神秘而又彪悍的夏國疆域。

即便是到了如今,有時候虞允文都覺得像做夢一般不真實,竟然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在葉青的率領下,竟然真的做到了圖謀夏國大半的疆域。

當然,這其中也跟戰爭中期,蒙古人參合了一腳,使得夏國兩面受敵,以及夏國內訌這個最大的原因,才使得他們有機可趁,纔有機會取得今日這般成就。

但若是要細細追究起來,便會發現,實則夏國李安全跟李純佑的內訌中,幾乎也都包含着葉青的權謀身影,也正是因爲他的從中作梗,從而使得夏國內訌,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如今被鐵木真與葉青分瓜疆域的境地。

“那若這是朝廷的意思呢?”韓侂冑臉上原本善意的笑容消失不見,改爲了一臉嚴肅的官威。

“朝廷的意思?”虞允文的心像是被狠狠揪了一下。

“若是朝廷打算獎賞虞安撫使在夏國的戰功,並打算差遣虞安撫使回臨安朝堂之上任右相呢?”韓侂冑這一次說的更爲直接,不過不等虞允文答話,韓侂冑便笑着揮手道:“本官還需在蘭州多呆些時日,此事慢慢商議便是,不着急。”

看着韓侂冑說完後,起身離開的背影,虞允文一時之間陷入到了沉思之中,有些糾結不知道接下來到底該如何應付。

(ps:連續更新十天,評論區不表揚下我嗎?哈哈哈……。)

第九百九十四章 漫天風雪第五百八十三章 條件1061 駕崩第一百零七章 晉升第六百六十二章 交易1216 缺章節名第一百八十八章 中州集第八百五十六章 破安戎1037 瞬息萬變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宋之臣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雪連天第六百七十六章 睥睨天下第九百七十九章 隔河相望第四百九十三章 三個人的對策1138 說與江南人不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謀議第一百一十八章 半夢半醒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夷第四百九十三章 三個人的對策1026 威逼利誘1119 夫妻爲帥第一百三十八章 知恩圖報1044 三朝元老第七百四十六章 導之以行第七百七十六章 提親 搶親第九百九十八章 主動議和第七百六十二章 雛形1075 助紂爲虐第二十三章 野戰刀1153 驚醒第四百三十五章 疆域1078 人心人性1161 世界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把剪刀第九十五章 論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父子與父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進宮第八十三章 罵街的葉都頭第三百零六章 拿人第九百九十六章 有些亂第二百二十九章 宮廷禮儀第一百零一章 慈烏夜啼第三百三十七章 把柄 作弊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太平的夜第四百六十六章 缺個章節名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木真爲帥第六百八十七章 畫第三百五十五章 君臣大義第七百四十七章 以宋爲圖第五百一十四章 冤家第八百六十六章 馬鹿關第一百八十八章 中州集第七十五章 沉重與失落第四百二十八章 號角聲第二百三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離間第四百四十六章 算計第六百八十三章 成長與亂戰1165 對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謀議第九百四十章 你說呢1055 一箭雙鵰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理 人慾第二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第三百章 大慶殿第六百八十七章 畫第四百二十三章 忠君赤子第十一章 斜風細雨第五百二十四章 白忙一場第五百八十九章 弔唁第二四十二章 平靜第二百四十章 飢餓營銷第二百五十七章 又受傷了第四十章 答案第一百七十八章 韃靼第九百章 媒婆史彌遠第八百零五章 至興慶第四百五十五章 鬧劇第七百六十九章 良策第一百六十六章 蹊蹺第九百一十八章 當今聖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理寺少卿第九百九十五章 局勢的變化第二百七十三章 “落水救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遊園第四百三十二章 誘惑的開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司 五倫第七百八十四章 無奈第二百二十六章 錦上添花第二百零二章 種花家第五百二十八章 密謀2第一百零二章 我請客第七百三十七章 平戎策第八百三十一章 將計就計1047 背鍋第九十五章 論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變動第五百三十二章 對峙 狐疑第八百五十七章 既想哭 更想死第六百五十九章 敗露
第九百九十四章 漫天風雪第五百八十三章 條件1061 駕崩第一百零七章 晉升第六百六十二章 交易1216 缺章節名第一百八十八章 中州集第八百五十六章 破安戎1037 瞬息萬變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宋之臣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雪連天第六百七十六章 睥睨天下第九百七十九章 隔河相望第四百九十三章 三個人的對策1138 說與江南人不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謀議第一百一十八章 半夢半醒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夷第四百九十三章 三個人的對策1026 威逼利誘1119 夫妻爲帥第一百三十八章 知恩圖報1044 三朝元老第七百四十六章 導之以行第七百七十六章 提親 搶親第九百九十八章 主動議和第七百六十二章 雛形1075 助紂爲虐第二十三章 野戰刀1153 驚醒第四百三十五章 疆域1078 人心人性1161 世界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把剪刀第九十五章 論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父子與父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進宮第八十三章 罵街的葉都頭第三百零六章 拿人第九百九十六章 有些亂第二百二十九章 宮廷禮儀第一百零一章 慈烏夜啼第三百三十七章 把柄 作弊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太平的夜第四百六十六章 缺個章節名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木真爲帥第六百八十七章 畫第三百五十五章 君臣大義第七百四十七章 以宋爲圖第五百一十四章 冤家第八百六十六章 馬鹿關第一百八十八章 中州集第七十五章 沉重與失落第四百二十八章 號角聲第二百三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離間第四百四十六章 算計第六百八十三章 成長與亂戰1165 對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謀議第九百四十章 你說呢1055 一箭雙鵰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理 人慾第二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第三百章 大慶殿第六百八十七章 畫第四百二十三章 忠君赤子第十一章 斜風細雨第五百二十四章 白忙一場第五百八十九章 弔唁第二四十二章 平靜第二百四十章 飢餓營銷第二百五十七章 又受傷了第四十章 答案第一百七十八章 韃靼第九百章 媒婆史彌遠第八百零五章 至興慶第四百五十五章 鬧劇第七百六十九章 良策第一百六十六章 蹊蹺第九百一十八章 當今聖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理寺少卿第九百九十五章 局勢的變化第二百七十三章 “落水救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遊園第四百三十二章 誘惑的開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司 五倫第七百八十四章 無奈第二百二十六章 錦上添花第二百零二章 種花家第五百二十八章 密謀2第一百零二章 我請客第七百三十七章 平戎策第八百三十一章 將計就計1047 背鍋第九十五章 論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變動第五百三十二章 對峙 狐疑第八百五十七章 既想哭 更想死第六百五十九章 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