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4 引狼入室?

bookmark

濟南雖無江南那般雕樑畫棟的樓閣,宛若仙境的小橋流水,但在這幾年因爲治理洪水的改造中,也是慢慢體現出了它獨有的特色。

隨着金人風格的烙印終於都被慢慢抹去,走在大街上,如今的濟南看起來倒是顯得頗爲質樸無華,而其中不管是建築風格,還是城池佈局也都是以中原傳統風格見長,雖然其中還有一些金人風格似的建築,但整體上的濟南,如今已然是完全脫離了舊時金人統治的枷鎖,質樸與豪放的特徵,就如同現在整個北地的風格一般,並不去張揚華麗,在質樸中卻同樣有着濃濃的中原正統藝術感。

橫七豎八的大街寬敞如臨安御街一般,整整十五條大街構成了整個濟南府大的框架,如同骨骼一般撐起了整個濟南府。

其中縱橫交錯的街巷更是數不勝數,交織於其中,車來車往、人流不息同樣是一幅熱鬧景象。

琳琅滿目的物品在街市上原本混爲一體,但如今隨着辛棄疾等官員的吏治,各種各樣的物品也在商賈的主動下,漸漸被區分明朗化。

東西南北四市,如同南來北往的貨物一般,在城內被劃分成片,西域往來的貿易,北對金人、蒙古人的街市,東納水路鹽鐵的交易,南有與揚州、臨安甚至更南邊的商賈,在濟南城內涇渭分明,各自對着彼此的方向。

濟南有泉城之稱,加上各泉爲源首而匯流的小清河,在這一次治理黃河水時被疏通,在成爲防洪除澇的關鍵之渠後,同樣也成爲了接納海上貿易的一條重要水路,與濟南府的護城河連接爲一體。

辛棄疾與葉青帶着隨從策馬出城,而鍾晴則是在濟南城繼續着審視這座古老的城池。

順着小清河一路往東,河面上的船舶來來往往,隨着數十人跳下馬背,沿着河岸緩緩向前,享受着大自然難得的安寧。

“海州兵營如今並沒有打算棄之不用,安東都護府如今有精兵十七萬之衆,其中騎兵已然達到了七萬餘人,一旦海州水軍以後駐營益都,濟南府四周的兵力就將達二十餘萬人,與趙乞兒統領等人已經商議過了,待他們駐守益都後,安東都護府便會派遣三萬步騎填補海州兵營的空缺。”辛棄疾指着小清河延長到天際的遠方,像葉青解釋道。

益都緊鄰渤海,同樣是一個極爲平穩的港灣,如今隨着後方大大穩定後,那麼水軍自然也有必要把大營往前提,從而在此可以扼守住更多的關鍵要道,更爲重要的,自然是使得水軍距離金人會更近了一些。

益都到濟南的距離達到了近六百里的距離,而如今安東都護府的十七萬大軍,則是分別不屬於歷城、齊河、濟陽等地,所以一旦水軍佔據益都大營後,必然是要犧牲一部分大軍的大營,而唯一的方法便是兩方互換,從而免於出現人滿爲患的窘境。

當然,海州一直都是北地的關鍵要害,三萬步騎南下,除了因爲避免人滿爲患的困境外,自然還有其他目的,便是扛下趙乞兒、老劉頭、潑李三等率領的水軍,在必要時候馳援淮南路的重任。

淮南路雖然如今已經歸屬於北地,但因爲北地跟朝廷之間不確定的關係,加上新君繼位等等因素,讓北地不管是辛棄疾還是其他人,絲毫也不敢認爲如今他們的後方就毫無隱患了。

所以三萬步騎南下,與其說是爲緩解濟南府周邊大營的人滿爲患,不如說是爲了防備朝廷萬一有可能對於淮南路的覬覦。

“揚州終究是北地需要仰仗的地方,淮南路在手,跟朝廷之間就無論如何也脫不開關係。”迎着小清河河面的清風,散步於河岸的葉青,低沉着聲音繼續道:“這一次回臨安,賦稅之事兒已然解決,因爲北地多路洪水氾濫一事兒,所以今年起,北地各路對於朝廷的賦稅,只以各府歲入統計上繳,每年不過一萬兩白銀,當然,如果實在沒錢,還可以給朝廷打欠條。但這一路上我思來想去,隨着朝廷如今新君繼位後,北地該要給聖上的顏面還是要給的,淮南路不在赦免賦稅的其中,其餘各路州府……每年給朝廷兩三千兩銀子意思意思便是,之餘不足的便打欠條欠着便是。”

“那糧食等物朝廷還會下撥嗎?”辛棄疾顯然不關心那兩三千兩銀子的賦稅,這點錢兒現在山東兩路根本不放在眼裡,他關心的,依然是如何能夠從朝廷的手裡多弄些糧食過來。

今年或許對於北地各路來說,會是一個豐收之年,但也不過是剛剛夠吃而已,可如果要是算上二十萬的大軍,以及未來可能的繼續北伐,那麼現在開始儲糧已經不算是早了,必須立刻着手諸多事情的準備了。

“眼下此事兒還不好說,戶部尚書鄭清之跟史彌遠的關係不再像從前那般緊密,因爲臨安安撫使差遣一事兒,鄭清之心頭對於沒能夠如意坐上臨安安撫使這件事兒,對史彌遠的意見不小。而若是不出所料,這些時日朝廷便該宣召任史彌遠爲左相了,到了那時候,鄭清之是什麼態度還是未知數,此事兒還需要看看朝堂之上的情況。但民間儲糧等物品是不會停下來的,揚州商會如今可以不再被福建商會欺壓,一些海外的舶來品用來置換糧食等物,應該可以減少一部分的開支。”一處頗爲平坦的地方,地面上的青草也漸漸整齊的冒出地面,顯然,風和日麗的天氣下,在此郊遊聚會可謂是一大享受。

隨着衆人開始佈置着酒菜,葉青跟辛棄疾則是拿着釣竿在不遠處垂釣,時不時的望望河面上過往的商船。

“鄧友龍等韓黨如今被史彌遠拉攏,鄭清之身爲戶部尚書,若是還對沒有能夠如意任臨安安撫使一事兒而對史彌遠耿耿於懷,我猜想,史彌遠應該不會放過他吧?他的戶部尚書差遣還能夠保住?任了左相的史彌遠難道還會任由一個外人把持戶部?”辛棄疾有些不看好鄭清之接下來在朝堂之上的仕途道。

“此事兒還很難說。不過鄭清之知道史彌遠絕大部分的事情,若是跟史彌遠鬧翻的話,下場是決計不會好到哪裡去,被罷免戶部尚書一事兒,也就是意料之中了。不過……。”葉青嘴角帶着一抹笑意,笑了笑道:“那就得看留正等人,會不會抓住這個機會了。還有便是,原本以爲朱熹等人在朝堂之上不會蹦躂超過兩個月,但如今看來我猜錯了,這十名侍講的矛盾還沒有爆發出來,或許也跟史彌遠還未任左相,還未掌握朝堂有關。”

“你的意思是利用朱熹跟鄭清之的師生關係,以及留正等人跟史彌遠的敵對……?”辛棄疾思索着問道。

“暫時還說不好,朝堂之上的局勢向來錯綜複雜、瞬息萬變,鄭清之會不會因爲史彌遠任左相後而盡釋前嫌,也是一個未知,而史彌遠還會不會相信他,也是一個未知。總之,這一切還都要等到史彌遠任相後才能夠看出來。但不管如何,現在不管是新君還是史彌遠,一時半會兒因爲朝堂之事兒,還難以顧及爲難北地以及淮南路,眼下這空檔,是我們必須要抓住的機會。”葉青微微嘆口氣,如今即便是離開了臨安,但那種如芒在背的感覺還是那麼的強烈,讓他絲毫不敢放鬆警惕。

“慶王跟崇國公可還在臨安,是你特意讓他們留下來的?”辛棄疾也是心頭頗爲沉重的嘆口氣,北地不論何時,好像都沒有擺脫過這內外交困的處境,但已經習慣了在這種處境下求生存的他,心頭反而是信心十足。

在他看來,只要葉青沒有被朝廷桎梏住,只要葉青整個人是完全自由的,那麼北地多大的困難都能夠挺過來。

當年北伐那般艱難,他們也都咬着牙挺了過來,即便是後來發生了種種事情,甚至是包括葉青身陷絕境之中時,整個北地還都是同心協力的挺了過來。

所以如今,在局勢越發清晰的形勢下,辛棄疾自然是有理由相信,越發強大的北地,只要養精蓄銳幾年,那麼收復整個失地的前景還是頗爲明朗的。

“慶王跟崇國公暫時留在臨安,不管是在牽制史彌遠一事兒上,還是對留正等人都有幫助,何況,這一次在臨安,我同樣說服了新安郡王趙士程……。”葉青深吸一口氣說道。

“就是那個娶了陸游休了的妻子唐婉的宗室?”辛棄疾的眼神變得有些八卦。

葉青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手裡釣竿跟他一樣,一次也沒有動過的辛棄疾,笑道:“不錯,就是那個趙士程。他們夫婦在我於皇宮誅殺韓侂冑的前一夜,曾經在我府裡等候了我一個晚上,就是爲了向我示警……當然,主要還是爲了示好於我,所以這份人情我得擔着。加上說服他勸諫聖上禪位後,我猜想此人大概也想要效仿當年趙汝愚的入仕之路,所以若是鄭清之無法再勝任戶部尚書的話,自然是希望戶部尚書的差遣,能夠被趙士程拿到手。加上勸諫聖上禪位有功,若是留正等人能夠助其一臂之力,慶王跟崇國公再利用宗室的身份遊說聖上,說不好便可以達到我想要的目的。”

“史彌遠自然是不會善罷甘休,眼睜睜看着不是他的黨羽任戶部尚書這一差遣的。”辛棄疾搖頭有些不樂觀的說道。

“那是自然。所以不管如何,我都不適合留在臨安,那樣只會讓史彌遠忌憚這些都跟我有關。即便是我離開了臨安,當然也難保這些事會向着我期望的方向發展,但不管如何,史彌遠任相後,隨着他手中的權力增大,六部對於他來說,或許重心就不會向之前那麼重了,以他這些年在朝堂之上的手段跟威望,其實即便是不拉攏六部的尚書、侍郎等官員,他也有足夠的方法,讓這些人以他馬首是瞻。史彌遠絕非韓侂冑那般好對付,看似貪財奸詐,但也有一定的心胸與度量,若不然的話,也不會走到今日這般地步。”葉青對於史彌遠的評價一向很高,同樣,心裡頭同樣不敢有絲毫大意。

這也是爲何在這一次回臨安後,臨時改變了主意,從而選擇了快刀斬亂麻的誅殺韓侂冑的原因。

韓侂冑武將出身,又好大喜功,任左相幾年來,在朝堂之上雖然勢力漸漲,但相對的,史彌遠的勢力也在壯大,絲毫沒有能夠利用他左相的權勢,壓制住史彌遠,反而是使得史彌遠在朝堂之上,以一個吏部尚書的差遣,跟他一個朝堂左相達到了平起平坐的地步。

這一點兒正是讓葉青心憂的地方,畢竟,若是再繼續眼睜睜的看着韓侂冑混跡於朝堂之上無所事事,那麼到時候,史彌遠很有可能便會走韓侂冑的眼皮子底下做大,到了那時候,他葉青的面前,就不止史彌遠一個對手,反而還會多了韓侂冑這麼一個礙手礙腳的對手。

何況,這一次回到臨安後,局勢已經是如此演變了,韓侂冑已經開始想要誅殺他了,所以這個時候,葉青不得不選擇先下手爲強。

而加上留正、謝深甫等人的攪局,從而使得葉青在誅殺韓侂冑後,雖然沒有得到很大的利益,但最起碼,他提前走出了史彌遠想要對付他的對策。

若是韓侂冑不死,史彌遠繼續做大,那麼史彌遠便可以更加名正言順的看自己跟韓侂冑相鬥,而讓他自己一直都置身事外,坐收漁翁之利了。

所以隨着葉青誅殺韓侂冑,以及放過謝深甫等人後,就等同於把自己從史彌遠的圈套中順利的擇了出來,而且還順手給史彌遠留下了一個,想要全權接掌朝堂的話,就必須除去的留、謝集團的障礙,使得自己成了坐山觀虎鬥的一方。

“可如此於我們的意義、幫助並不大不是?”辛棄疾有些疑惑道:“即便是如此,但留、謝二人與我們絕非是同心,若是有朝一日被史彌遠設計利用,從而反過來對付我們,豈不是到頭來於我們不利了?謝深甫與你有怨,即便是你沒有對他痛下殺手,但依我看,這種人也絕對不會因此而對你心存感激的,畢竟留正就是一個例子。”

“不錯,話是如此說,所以朝堂之上必須留有跟我們志同道合的人,畢再遇、錢象祖,雖然無法直接左右什麼,但若是能夠在朝堂之上,時不時的挑撥離間留、謝二人跟史彌遠之間的關係,只要手段運用得當,那麼這把火便不會燒到我們。而若是新安郡王能夠步入六部尚書的層面,於我們而言自然是更爲有利了。至於慶王跟崇國公,早晚還是要回北地的,甚至……到時候他們還會帶着聖上的密旨回到北地。”葉青的釣竿拿起來好幾次,但依舊是空空如也,答應了鍾晴,一會兒要給她吃自己親自釣到的魚,看來話又說大了。

“所以啊……。”辛棄疾心頭此刻是越發的沉重,有些無奈的搖着頭道:“當初你以三大都護府示好朝廷、聖上一事兒,如今看來,利與弊還很難下判斷。聖上遙領三大都護府的大都護,此事兒在我大宋朝簡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即便是前朝都不曾有過這種事情。”

葉青跟着苦笑一聲,而後有些自嘲的也跟着搖頭道:“當初我也就是客氣客氣,而且也並沒有想到太子會這麼快就繼位。畢竟,對於無任何差遣的太子來說,身兼三大都護府的大都護,多少能夠讓他感到北地對於他的忠心,但如今,顯然比起帝位來,大都護的意義就是雞肋了。”

“你說聖上會不會……會不會把三大都護府的大都護差遣,給予其他人呢?”辛棄疾說出來後,自己心頭瞬間便是一震,若是自己烏鴉嘴說中的話,那麼對於整個北地來說,可就絕對不是一個利好的消息了。

若是給予葉青等等北地的官員還好說一些,但若是給予了其他跟北地不對付的臨安官員,而後人家若是真的跑到北地走馬上任,那對於北地來說……可就是引狼入室了。

“不管是誰,來到北地難道還能讓他如願了?”葉青嘴角上翹,隱隱帶着一抹殺氣:“老老實實的任皇差自然是無可非議,但若是想要插手北地的事物,那就是找死了。”

辛棄疾手裡的釣竿不自主的顫動了一下,葉青的意思已然是十分明白,聖上若是把北地對於他的示好差遣給其他人的話,那麼就等於是無視北地對於他的示好與忠誠了。

北地顯然也不是吃素的,也有着他們自己的地方規矩,自然有着許多辦法,讓此人在北地蜷起來老老實實的做個傀儡大都護。

“不過也好,正好可以通過此事兒印證一下,聖上或朝廷對於我葉青真正的態度了。”葉青的臉色變得極爲陰沉,甚至是顯得殺氣十足,讓剛剛下車的鐘晴在看到的那一刻,嚇得差點兒有些不敢靠近。

“大人你的意思是……。”辛棄疾都不自覺的開始稱呼着葉青大人,有些不確定的問道:“若是聖上把大都護的差遣授予你,那麼自然是皆大歡喜,而若是別人的話……。”

“好,看看今日這份效外餐飲豐盛不豐盛。”葉青提起釣竿,而後起身向着神情有些錯愕的鐘晴走了過去。

辛棄疾微微皺眉看着葉青那高大的背影,而後無聲的搖頭嘆口氣,朝堂之上的事情……其實就是這般勾心鬥角,若不是這些年北地在葉青的率領下,取得了如此顯著的成就,辛棄疾早就想要辭官歸隱,不問世事了。

第四百四十章 交鋒第九百五十章 烏合之衆第六百八十七章 畫第四百一十四章 輿論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故事的人1182 人 佛第三百七十章 宮牆第六百二十九章 歸屬感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故事的人第八百九十章 助人爲樂第三百章 大慶殿第六百四十六章 任命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致對外第二百八十五章 哲別第九百一十七章 李鳳娘出嫁的那一天第七百八十七章 慫恿第六百八十一章 善不爲官第五百六十五章 聯姻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燭第五百二十四章 白忙一場第六百一十七章 爲人父第三百三十三章 邀請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張紗幔1128 投誠第六百九十六章 遊說 說服第四百一十七章 師徒第五百九十一章 探望1102 求援第八百六十七章 責任與忠誠的交易1181 捧殺第六十章 想多了第二百零二章 種花家第二百五十二章 雨夜飛馳1054 宵禁第七百六十六章 記吃不記打第六百零九章 皇室尊嚴第四百四十三章 緣分1165 對策第九百四十四章 算學1135 雪後的世界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把剪刀第九十四章 格物致知第五十四章 斜風細雨樓第一百二十三章 客套與虛僞1107 刺客第六百八十九章 攻城1158 出兵相助第九百九十八章 主動議和第二十三章 野戰刀第三十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第五百二十八章 密謀21059 玉津園的終章第七百六十八章 怨長久第五百六十六章 陶潛第五百五十三章 接人 待物第四百八十二章 歸程第七百七十六章 提親 搶親第八百四十四章 利用不成第九十章 文人相輕第七百七十七章 七夕快樂1095 籌碼的兩面性1135 雪後的世界第七十八章 西湖第七百五十七章 玉津園1055 一箭雙鵰1017 啥章節名好呢第七百九十七章 審問 詢問1102 求援1210 缺個章節名1032 我要再缺一個章節名第一百零一章 慈烏夜啼第二百二十七章 趙錢孫李第七百五十五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四百九十二章 地圖1115 聲東擊西1187 一言爲定第九十七章 舌戰羣儒2第五百零五章 刺殺第七百八十九章 風花雪月第六百七十三章 史浩的悲涼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北宗第七百八十三章 離間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北之別第八百三十七章 攻城第八百一十八章 皇室軼聞第三百五十二章 兩書房 兩書箱第五百八十三章 條件1037 瞬息萬變第四百零八章 先生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壽宮第七百二十三章 坦白從寬第六百三十八章 逼迫1035 誤打誤撞第七百三十八章 釵頭鳳第五百二十二章 穆拉諾第四十二章 平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野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閃即逝1028 好大一張網第五百五十七章 自信
第四百四十章 交鋒第九百五十章 烏合之衆第六百八十七章 畫第四百一十四章 輿論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故事的人1182 人 佛第三百七十章 宮牆第六百二十九章 歸屬感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故事的人第八百九十章 助人爲樂第三百章 大慶殿第六百四十六章 任命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致對外第二百八十五章 哲別第九百一十七章 李鳳娘出嫁的那一天第七百八十七章 慫恿第六百八十一章 善不爲官第五百六十五章 聯姻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燭第五百二十四章 白忙一場第六百一十七章 爲人父第三百三十三章 邀請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張紗幔1128 投誠第六百九十六章 遊說 說服第四百一十七章 師徒第五百九十一章 探望1102 求援第八百六十七章 責任與忠誠的交易1181 捧殺第六十章 想多了第二百零二章 種花家第二百五十二章 雨夜飛馳1054 宵禁第七百六十六章 記吃不記打第六百零九章 皇室尊嚴第四百四十三章 緣分1165 對策第九百四十四章 算學1135 雪後的世界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把剪刀第九十四章 格物致知第五十四章 斜風細雨樓第一百二十三章 客套與虛僞1107 刺客第六百八十九章 攻城1158 出兵相助第九百九十八章 主動議和第二十三章 野戰刀第三十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第五百二十八章 密謀21059 玉津園的終章第七百六十八章 怨長久第五百六十六章 陶潛第五百五十三章 接人 待物第四百八十二章 歸程第七百七十六章 提親 搶親第八百四十四章 利用不成第九十章 文人相輕第七百七十七章 七夕快樂1095 籌碼的兩面性1135 雪後的世界第七十八章 西湖第七百五十七章 玉津園1055 一箭雙鵰1017 啥章節名好呢第七百九十七章 審問 詢問1102 求援1210 缺個章節名1032 我要再缺一個章節名第一百零一章 慈烏夜啼第二百二十七章 趙錢孫李第七百五十五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四百九十二章 地圖1115 聲東擊西1187 一言爲定第九十七章 舌戰羣儒2第五百零五章 刺殺第七百八十九章 風花雪月第六百七十三章 史浩的悲涼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北宗第七百八十三章 離間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北之別第八百三十七章 攻城第八百一十八章 皇室軼聞第三百五十二章 兩書房 兩書箱第五百八十三章 條件1037 瞬息萬變第四百零八章 先生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壽宮第七百二十三章 坦白從寬第六百三十八章 逼迫1035 誤打誤撞第七百三十八章 釵頭鳳第五百二十二章 穆拉諾第四十二章 平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野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閃即逝1028 好大一張網第五百五十七章 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