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7 一言爲定

bookmark

轉眼已經快要六月,連綿不絕的雨水已經斷斷續續三日不曾停歇,被雨水沖刷的街道看起來格外的乾淨,白牆灰瓦的房屋在煙雨朦朧中別有一番韻味。

各種顏色的油紙傘形成了臨安街道上最美麗的詩意風景,江南格調下的小橋流水、油紙傘下回眸一笑的美人兒,酒樓茶肆內的翩翩公子,抑或是依舊車來轎往的御街之上,在濛濛煙雨中都顯得格外的寧靜與祥和。

整個臨安如同一幅詩意盎然的畫卷一般,即便是連販夫走卒、賭場青樓最爲聚集的大瓦子一帶,在這一刻都給人一種寧靜的詩意感覺。

蓑衣下的行人神色匆忙,腳下的飛濺起的雨水發出清脆的聲音,蘭兒茶鋪已經不知道換了多少掌櫃,但如今的生意也依舊頗爲紅火。

進進出出的客人與卸下蓑衣的行人匆匆擦肩而過,不過片刻的功夫,茶鋪便毫無預兆的突然關門打烊。

一連幾日的綿綿細雨,顯然擋不住臨安城內的暗流涌動,表面上一幅寧靜詩意的景象,但在有心人的眼裡,此時的臨安在煙雨之下卻是顯得多了幾分肅殺之意。

大理寺那恢弘威嚴的大門處,兵士來回穿梭於其中,城內的禁軍在各坊之間,彷彿也帶着一股詭異的氣氛,時不時的交頭接耳,以及有人突然快速離去的景象,使得濛濛煙雨的平靜中,彷彿又蘊藏着無限的殺機。

金國使臣在蒙古國使臣離開三日後,才啓程回金國,而葉青與林明、李湘二人,也曾再一次碰過面,甚至金國使臣離開時,葉青還親自送他們至艮山門處。

“燕王,大理國使臣求見。”窗外的雨勢彷彿有變大的趨勢,與朱熹坐在窗邊賞雨、喝茶的葉青,擡頭看着手提雨傘的鐘蠶。

“不見。”葉青微笑着輕鬆道。

鍾蠶無奈的聳聳肩膀,而後便轉身離開。

朱熹若有所思的看着葉青,想了下後問道:“燕王爲何不見大理國使臣?”

“國之大事,當該聖上聖裁纔是。葉某豈敢逾越?”葉青有些口是心非地說道。

朱熹微微有些發愣的看着葉青,自從葉青回到臨安後,雖然與他見面不多,但也正是因爲葉青回到臨安的緣故,使得朱熹在臨安的生活乃至方方面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如今的朱熹,自然是不用在蝸居於當初那小小的茅廬小院,而是在臨安有了一座像樣的宅子,甚至就連他的學生等人,也因此跟着改變了在臨安的生活質量。

而這一切,從如今朱熹略帶紅光的神色上,就能夠看出來,隨着各個方面的改變,朱熹整個人的精氣神比起當初可謂是判若兩人。

“燕王是不願意步當年韓侂冑之後塵,不打算染指自杞、羅甸一事兒,還是說其實是另有打算?”朱熹這幾日幾乎每日都跟葉青喝茶,而後便是討論一些關於儒家典籍等等事情,所以這幾日來,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葉青跟大理國之間的事情。

“此事兒非是朱先生想的那麼簡單,朝堂之事哪一件不是如此?朱先生當該清楚朝堂之上……。”葉青端起茶杯說道。

“如此說來……燕王是覺得大理國使臣不簡單?背後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朱熹也順勢端起茶杯,停在嘴邊問道。

“我是認爲有幕後黑手在推動,之所以大理國使臣在聖上大婚後,又再次繞過朝廷跟我接觸,無非就是想要挑撥我跟聖上之間原本就不太信任的關係。所以啊,若是讓大理國使臣幕後的黑手得逞的話……。”葉青有些感慨道。

“但即便是沒有大理國使臣參與其中,聖上對你的改觀……恐怕談不上有什麼進展吧?聖上大婚之日時,依你所言,有了改觀的可能,但如今已過去半月有餘,聖上卻是像忘了你這個在臨安的燕王一樣,難道你不覺得這其中有蹊蹺,或者是聖上並未打算徹底改變對你燕王的顧忌?”朱熹笑問道。

“看來臨安是與我八字不合,天生相剋啊,每次回到臨安,都要面對天羅地網似的困局。”葉青撫摸着下巴,笑看着朱熹道:“不過先生與臨安好像也是天生相剋,如此說來,你我在臨安可算是同命人了。”

朱熹對葉青的打趣搖頭苦笑,但也不得不承認,葉青所言倒是算不上牽強。

“若是燕王還是顧忌聲名之事兒,此事兒若燕王同意,不妨倒是交給老夫,就如同當年你北伐之時那般,想必在臨安爲燕王再造聲名並不難,雖然史相那邊同樣是人多勢衆、能人輩出……。”朱熹沉吟着說道。

“聲名一事兒,自我葉青北伐那日起,就已經拋之腦後。之所以如今猶豫不決……。”葉青望着窗外如同珠簾的雨線道。

“但最近一次北伐,燕王可並非是如此做的,若不然的話,又怎麼會與老夫心照不宣?”朱熹皺眉,如今能夠成爲燕王府裡的座上客,除了葉青對他態度的突然改變以外,他自以爲剩下的便是能夠依靠文人士子的嘴,幫葉青建立良好的聲名一事兒。

葉青平靜的看着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朱熹,深吸一口氣道:“之所以當初跟先生心照不宣,並非是爲了葉某的身後名,而是爲了北伐的成功,是爲了能夠一舉奪下燕京。戰爭,絕非是單純的率兵作戰,糧草補給的完備便可以通向勝利。縱觀我大宋多年來,雖稱不上兵強馬壯,但也絕非是烏合之衆,之所以一直對金人勝少敗多,關鍵問題顯然是出在朝堂之上。所以啊,不管是哪一站,葉某都需要確保自己有一個穩固的大後方,不至於會在關鍵時刻被人從背後捅刀子。”

朱熹認真的看着平靜的葉青,過了好半晌才嘆口氣道:“所以這也是爲何燕王,不打算見大理國使臣的原因?”

“如今看來,史彌遠一日不除,我在臨安一日難安。步韓侂冑後塵再次鎮壓自杞、羅甸,幫大理解圍,不比我在北地北伐那般簡單。不管如何,北伐之時,葉某還有長江以北各路作爲後方,從而也能夠藉此來抵消朝堂之上那些對我葉青不滿之人。而若是鎮壓自杞、羅甸,葉某的身後可就是直接背對着臨安朝廷,不得不小心啊。”葉青的眉頭之間憂慮漸盛。

“老夫猶記得,早年間燕王曾經說過:北無良將、才致使我大宋被迫偏安一隅,南無良相,才使我大宋對金俯首稱臣。既然朝堂之上還有隱患,以如今燕王你之聲勢,位居朝堂之上難道不能解決我大宋之頑疾?還是說,因史彌遠在朝堂之上勢大,讓燕王你都不得不避其鋒芒?”朱熹思索着問道。

葉青搖頭苦笑,而後看着朱熹道:“話雖如此,但如今葉某想要在朝堂之上謀一席之地談何容易?史彌遠對我時刻警惕,就深怕我染指朝堂。而如今聖上已然成年,朝堂政事多有獨斷,葉某想要在短時間內謀取朝堂一席之地,聖上的態度至關重要,而如今葉某與聖上之間的信任難明,外面大理國使臣又是做出可憐相步步緊逼,先生難道還看不出來,這便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朱熹的神情緩緩變得凝重了起來,葉青所言確實有他的道理,而這些顯然也是他不曾考慮到的。

說到底,葉青之所以如今難以在朝堂佔據一席之地,並非是因爲如今葉青的資歷跟功績,而是因爲史彌遠的從中作梗,對上離間葉青與當今聖上之間的君臣關係,對下,則是用大理國使臣來緊逼葉青,以此來坐實葉青對朝廷有二心之實。

自然而然的,處在眼下的局勢中,葉青顯然不能冒然而進,君臣之間的相互猜忌,甚至是當今聖上趙擴單方面對葉青的不滿,加上史彌遠的從中作梗,才使得葉青如今不敢擅自逾越,不敢跟大理國使臣見面,更別提他那不爲人知的吞併自杞、羅甸乃至大理的野心。

“如此局勢,難道以燕王的智謀,也想不出破解之道?”朱熹默然,心頭有些無奈的問道。

“靜觀其變便是最好的破解之道,或者……入虎穴奪虎子,不過如此的話……。”葉青心底有些猶豫不決,他真怕如此一來,所有的事情那就真的沒有了回頭路。

“聲名一事兒老夫在此向燕王保證,即便是發生了一些老夫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但老夫這一次也會一直站在燕王這一邊,如何?”朱熹難得神情極爲嚴肅認真的說道。

“不急,臨安的情勢還需要再看看。畢竟,自我回到臨安後,不管動與不動,着急的都會是史彌遠,而不是我葉青。所以我相信,史彌遠早晚會有露出破綻的那一天,到了那時候……就該是我葉青爲朝廷剷除奸相的時候了。”葉青的嘴角泛起一抹冷笑。

朱熹默默的點着頭,史彌遠爲官以來,雖然朝堂之上並無大錯,當然,即便是有大錯,但也因爲北地被葉青順利收復,以及奪取燕雲十六州,讓金國對宋俯首稱臣一事兒完全被遮掩了下來。

可即便是如此,史彌遠貪財一事兒卻依舊是如同禿子頭上的蝨子一樣明顯,而且這兩年,臨安早有風傳,史彌遠府裡的黃金白銀恐怕要比朝廷還要多。

江南各路想要升遷的官員,以及想要進入臨安的官員,哪一個不是需要得到史彌遠的點頭才能夠如願?

可若是想要史彌遠點頭同意,又豈會那麼容易?自然少不了把自己積攢下來的銀子,一股腦兒的全部奉送給史彌遠,從而才能夠達到自己升遷的目的,最終在走馬上任後,再從百姓身上把孝敬史彌遠的銀子撈回來。

終究這一切到最後都會落在剝削百姓的身上,江南各路稅賦的加重,雖然如今還未震動朝廷,但民間百姓的疾苦與嚴厲的賦稅,已然快要衝破臨安繁華盛世的假象,徹底暴露於天下。

朱熹有些憂心的看着葉青,但他也不得不佩服葉青對於臨安局勢的隱忍,幾乎已經完全超乎了他朱熹的預料。

這也足以說明,這些年來,葉青一直都能夠立足於北地不倒的重要原因,除了極爲深沉的城府外,便是這份處變不驚的隱忍力,才使得葉青面對朝廷甚至皇帝的打壓,都能夠一次次的得以脫險。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朱熹不認爲自己處於葉青這樣的局勢下時,還能夠像葉青這般保持着如此的隱忍力,甚至他根本不會等到局勢發展到如此嚴峻的情形下,就已經被自己的敵人給打壓出了朝堂。

當年在地方爲官,還是後來在宮裡爲官,朱熹始終都不曾揣摩明白何謂權謀。

文人書生的風骨氣節在朝堂之上固然重要,但過剛易折的性格,以及那股迂腐之氣,也就造就像朱熹這般大儒,根本不適合於朝堂之上的爾虞我詐。

“這幾日與燕王相處下來,終於算是讓老夫徹底明白,爲何老夫的仕途會如此不順了。”朱熹的神情此時並未顯得有任何落寞,反而顯得是極爲坦誠,看着葉青緩緩把視線從窗外移到他身上,頓了下繼續說道:“若是燕王不嫌棄,老夫倒是很想過些日子,等臨安平靜了,去燕京看一看,不知道燕王是否歡迎?”

葉青的神情顯得有些驚訝,自從自己回到臨安拜會朱熹,說出了自己的請求直到今日,朱熹都一直沒有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案,但今日……朱熹竟然出乎預料的主動同意了。

“先生所言當真?”葉青神色大喜的急急問道。

看着葉青那喜悅的神情完全不像是刻意的做作,朱熹微笑着點頭道:“當真!絕對當真!”

見葉青還是有些難以置信,朱熹也不再掩飾自己的想法兒,坦然的對葉青解釋道:“老夫這一生要麼是把心思放在了理學之上,要麼便是希望在仕途之上有所作爲,但不論如何,老夫的志向向來都是……終其一生也要給這個世界留下點兒什麼才行。讀書人苦讀詩書、十年寒窗,既是爲了能夠出人頭地,也希望靠自己的一身學問能夠爲天下、爲百姓做些什麼。這麼多年來,老夫一直對於仕途不順一事兒耿耿於懷,怨天尤人過,也感慨過時運不濟,但今日燕王一番話,卻是讓老夫頓悟……朝堂非老夫之理想所在。”

葉青腦海裡思索半天,也不知道自己今日說了什麼至理名言,竟然讓頑固的朱熹都開竅、頓悟了。

但不管如何,既然朱熹已經答應了願意前往燕京,那麼他也就沒有必要去糾結原因了不是?

“不過事先說好,老夫年事已高,怕即便到了燕京之後,很多事情也已經無法親力親爲……。”朱熹心結既然已經徹底解開,此時說起話來也就顯得坦誠了很多。

“先生放心,任何事情葉某這裡都沒有問題。並不打算讓先生親力親爲做些什麼,只要先生願意去,葉某就已經心滿意足,感激不盡了。”葉青端起茶杯敬朱熹道。

“所以燕王不知能夠在燕京容納多少書生……。”朱熹笑着問道。

“燕京書院,由先生說了算,葉某絕不會隨意過問,而整個燕京路甚至是整個北地,先生可以隨意設置分院,所有的事務都由先生指定人選,葉某願意只管出錢、出力。”葉青放下茶杯說道。

“燕王不愧是燕王,果然是一個痛快人,那就……。”

“一言爲定!”兩人異口同聲的說道,而後哈哈大笑着又再次舉起茶杯。

而此時陰雨綿綿的臨安城內,榮國公趙師夔剛剛從和寧門處鑽進了馬車,不等隨從說話,趙師夔便急匆匆的說道:“立刻趕去左相府邸,要快。”

第八百七十五章 重建 準備第一百六十六章 蹊蹺第四百五十二章 西夏晉王第二百一十四章 邀約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不卸甲1059 玉津園的終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試試就試試第三百四十九章 消沉的沉默第四百一十章 涿鹿第五百九十五章 詭異第四百二十三章 忠君赤子第八百四十章 上當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幽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睡龍1028 好大一張網第七百六十二章 雛形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商隊第五百九十一章 探望第四百九十一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九十一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六十五章 缺個章節名第九十五章 論戰1145 怯薛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意義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裡有礦第四百零八章 先生1065 兩把走向不同的刀第四百七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一十七章 坍塌第四百八十章 缺個章節名第七百二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九十三章 三個人的對策第八百零三章 經洛陽第七百七十六章 提親 搶親第六百九十五章 臨安 臨安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下之勢1045 風雨欲來第三百九十八章 槍聲第八百九十八章 當年舊事第八百四十一章 反襲第九百二十七章 吳獵捱揍第八百二十八章 世界的盡頭第四百八十二章 歸程第五百九十六章 讀書認字第八百二十五章 雜牌軍第六百零六章 一唱一和第一百六十二章 魏國公很生氣1173 全真1181 捧殺第七百五十六章 過度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邁第一百三十六章 摸魚兒第四百七十四章 夜長情遠第二百一十五章 改名兒第九百四十八章 神秘貴人第六十九章 拒絕菊花第二百三十五章 局勢1140 淨慈寺第二百六十五章 缺個章節名1068 李鳳孃的野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進宮1036 交易第六百五十四章 過門了1127 耶律鐵衣是誰第三百零四章 元日第四百五十一章 重逢第十五章 皇城司第四百七十五章 亂夜第二百九十八章 九陰白骨爪第九百五十六章 困守原地1181 捧殺第六百二十四章 拉攏1189 當年宮變夜第三百八十三章 建造者第二百章 衣冠冢1197 雨一直下第三章 官商第二百七十四章 玉女桃花粉第一百四十一章 五山十剎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第七百零四章 戰爭第一百八十章 拜訪第三百九十四章 誤會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見鍾情1086 先下手爲強第七十八章 西湖第三百九十九章 後手1205 大理寺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燭第二百九十八章 九陰白骨爪第九百零六章 詔第八十章 矛盾與糾結第八百八十六章 演戲1040 七月第六百二十一章 缺個章節名第三百六十九章 清除異己第七百九十二章 棋子 棋子
第八百七十五章 重建 準備第一百六十六章 蹊蹺第四百五十二章 西夏晉王第二百一十四章 邀約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不卸甲1059 玉津園的終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試試就試試第三百四十九章 消沉的沉默第四百一十章 涿鹿第五百九十五章 詭異第四百二十三章 忠君赤子第八百四十章 上當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幽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睡龍1028 好大一張網第七百六十二章 雛形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商隊第五百九十一章 探望第四百九十一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九十一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六十五章 缺個章節名第九十五章 論戰1145 怯薛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意義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裡有礦第四百零八章 先生1065 兩把走向不同的刀第四百七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一十七章 坍塌第四百八十章 缺個章節名第七百二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九十三章 三個人的對策第八百零三章 經洛陽第七百七十六章 提親 搶親第六百九十五章 臨安 臨安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下之勢1045 風雨欲來第三百九十八章 槍聲第八百九十八章 當年舊事第八百四十一章 反襲第九百二十七章 吳獵捱揍第八百二十八章 世界的盡頭第四百八十二章 歸程第五百九十六章 讀書認字第八百二十五章 雜牌軍第六百零六章 一唱一和第一百六十二章 魏國公很生氣1173 全真1181 捧殺第七百五十六章 過度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章 何當共剪西窗燭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邁第一百三十六章 摸魚兒第四百七十四章 夜長情遠第二百一十五章 改名兒第九百四十八章 神秘貴人第六十九章 拒絕菊花第二百三十五章 局勢1140 淨慈寺第二百六十五章 缺個章節名1068 李鳳孃的野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進宮1036 交易第六百五十四章 過門了1127 耶律鐵衣是誰第三百零四章 元日第四百五十一章 重逢第十五章 皇城司第四百七十五章 亂夜第二百九十八章 九陰白骨爪第九百五十六章 困守原地1181 捧殺第六百二十四章 拉攏1189 當年宮變夜第三百八十三章 建造者第二百章 衣冠冢1197 雨一直下第三章 官商第二百七十四章 玉女桃花粉第一百四十一章 五山十剎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第七百零四章 戰爭第一百八十章 拜訪第三百九十四章 誤會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見鍾情1086 先下手爲強第七十八章 西湖第三百九十九章 後手1205 大理寺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燭第二百九十八章 九陰白骨爪第九百零六章 詔第八十章 矛盾與糾結第八百八十六章 演戲1040 七月第六百二十一章 缺個章節名第三百六十九章 清除異己第七百九十二章 棋子 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