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泯恩仇

bookmark

一晃便是半個月的時間,葉青一直逗留在了濟南府而無法動身前往京兆府。

與完顏永濟的商談到現在爲止,金人的態度依舊是搖擺不定,一直期望能夠在宋與蒙之間左右逢源。

丘處機、譚處端去了燕京城,帶去了鐵木真的意思,可以讓他們庇護扎木合,不再要求他們把人交出來,甚至還可以從此以後兩國休兵,不再動干戈。

而唯一的要求便是,承認大蒙古國的存在,而非是如同當年那般是他們金人的附屬。

很簡單的條件,甚至是主動跟金人談和休兵,自然是讓完顏璟乃至整個金國朝堂都是爲之一振,與此同時,以林明、夾谷清爲首的官員,便開始議論着是不是大兵如今便可以南下,把當初失去的失地再次奪回來。

葉青不得不在跟完顏永濟、李師兒的談判期間,親自給完顏璟寫了一封信,如同在京兆府時所言那般,同樣也是把這些時日,跟在完顏永濟跟前分析的利害關係,向完顏璟親自解釋了一番。

可到如今,金國的態度依然是搖擺不定,看起來也是更傾向於跟鐵木真談和休兵,而這邊依然還是希望拉攏自己歸順他們大金國。

這不是葉青想要的結果,甚至可以說,是葉青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鐵木真對於完顏璟的善意,相對而言,傷害到的便是他葉青跟金人之間的關係,必然不能再和平相處,更別提聯盟來攻夏了。

蒙古人除了向金人釋放出了極大的善意跟坦誠外,同樣也像夏國伸出了橄欖枝,被鐵木真差遣到夏國都城的使臣,受到了夏國皇帝李純佑的親自召見,而兩國之間的關係,也由之前的毫無交集,一下子變得親密無間。

鐵木真一連向夏、金兩國示好,除了安撫兩國對他蒙古國的擔憂之外,最大的目的便是藉助他們來壓制葉青,從而能夠在順利徵遼的同時,不至於擔憂葉青在其背後暗搞小動作。

葉青奪走了關山,夏國朝堂必然是耿耿於懷,葉青奪走了大半金人當年所掠奪的疆域,金人時刻想着重新奪回,所以鐵木真很清楚,只要剛剛建立的大蒙古國,能夠讓金、夏兩國感受不到敵意,沒有任何的擔憂與提防的話,那麼兩國必然會把目光,自然而然的轉移向葉青的身上,從而幫他牽制住葉青於黃河以南無法動彈,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徵遼。

“與金人聯盟的負面影響……在臨安或者是我大宋各路,恐怕都會超乎你的想象,這對你完全沒有任何的利處,只會把你更加置身於風口浪尖,世人的謾罵攻訐之下。”昨日裡來到濟南府的朱熹,捋着鬍鬚,沉默了好一會兒纔開口說道:

“正所謂人言可畏,臨安朝堂之上的官員只在乎他們自身的利益,他們即便是明白你聯金的目的,是爲了未來收復更多的失地,但他們也不會替你澄清的,只會攻訐你葉青判宋投金,給你施加更大的壓力,最終看你身敗名裂。而百姓空有一腔報國熱血,但你也絕不能期望他們能夠理解你葉青的苦衷。何況……人云亦云向來是百姓們的愚昧之所在,他們的目光絕不會向你這般長遠,而是隻會關乎於當下,聯金一事兒……弊大於利,還是要三思啊。”

“以先生之大義,也無法助葉某挺過一時?”葉青有些苦澀的問道。

“文人相輕,這可是你當年當着老夫的面所言。”朱熹微微嘆口氣:“老夫即便是有心助你,但終究是能力有限,文人士子之目光絕不比百姓長遠多少,何況……老夫若是在文人士子之間有你所想的那般影響力,也不會在臨安連一塊立足之地都找不到。”

“士子文人,同樣容易被有心之人矇蔽哄騙,從而成爲朝堂政客手裡的一把殺人的刀。御史、言官更是如此,而今史彌遠、韓侂冑在朝堂之上爭權奪利,更是愈演愈烈,葉某本以爲這是一個大好機會,如今看來……還是思慮不夠周全。”葉青嘆口氣無奈的說道。

“老夫能夠幫你葉青的,都會看在修繕孔廟一事兒上,盡力的幫你,甚至……前些時日,我也已經去信於京兆府,向你那岳丈白秉忠、還有你們葉家遠親葉衡,說明了如今的一切事宜,此事兒你大可不必擔心。當年的事情,老夫有錯,但你葉青同樣有錯,不過既然已經過去了,老夫便不再跟你計較。”朱熹難得寬容待人,大度一笑後,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問道:“對了,你爲何就如此篤定,那草原上的蒙古人,會比金、夏對我大宋的威脅更大?”

“丘處機、譚處端先生可曾知其人?”葉青淡淡問道。

“那是自然,前幾年據說還曾來過臨安……那時候就是跟隨鐵木真?”朱熹微微一驚問道。

“不錯,正是跟隨鐵木真一同來的我大宋臨安。而葉某認識此二人,可就要從當年高宗皇帝差遣我出使金國說起了:大雪紛飛,兩人差點兒凍死在草原上,而我當時則是被金兵追擊,沿途救了此二人。”葉青嘆口氣回憶着當年的情景說道。

“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如此看來,丘、譚二人當該對你感恩戴德、敬重有加纔是,但爲何卻是如今處在了對立之面?”朱熹知曉丘處機、譚處端在北地享有盛譽,但於二人的過往種種,他並不是很熟悉,至於跟葉青之間的交集,更是一所無知。

“此二人以發揚全真教爲平生之志,自然而然的,他們便需要一個強大的勢力來幫助他們。所謂道家,多有神秘莫測之天人之感,雖葉某不是很相信,但丘處機、譚處端二人,卻是能夠在當年放棄金人皇帝完顏雍給他們的優厚待遇,即便是於燕京給他們建造了最爲宏偉的道觀,但兩人卻是依然要北上草原去助鐵木真。”葉青看了一眼專注傾聽的朱熹,而後繼續說道:“當年鐵木真不過是草原上一個小部族的首領,還遠遠不成氣候,但丘、譚二人卻是極爲看好鐵木真能夠成爲一世之雄主。當時我也不相信,可如今事實擺在了眼前,由不得我不去相信。”

朱熹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微微嘆口氣:“如此看來,所謂窺透天機一說,便讓你葉青也認定,這鐵木真將來必然成爲我大宋之最大威脅?”

“非是鐵木真,而是蒙古人,若是如今我們不加以制衡,恐怕有一天他們鐵騎南下後,華夏大地就將會是一片狼籍,比如今金人遺留下的北地狼藉還要可怕。所以……葉某雖非正人君子,但也知道華夏正統根基容不得異族來破壞毀滅。葉某不論是攻金還是伐夏,說到底……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能夠守的華夏四方安穩祥和。”葉青嘆口氣:“如今鐵木真建立蒙古國後,更是勢不可擋,我絕不能坐以待斃,眼睜睜的看着他繼續發展壯大,而我們卻是原地踏步,最後任人欺凌。靖康一事,想必先生應該記憶猶新吧?”

“所以你打算接下來怎麼辦?老夫……恐怕能夠幫你的並不是很多。”朱熹自從昨日來到濟南府後,越發覺的眼前的葉青,怎麼看怎麼順眼,就好像跟當年的那個葉青,完全不是一個人似的,完全讓他恨不起來,甚至是都讓他有些懷疑,當初把自己關押進皇城司的葉青,到底是不是眼前這個怎麼看怎麼順眼的青年。

“史彌遠、韓侂冑二人,如今不是要爲秦檜平反嗎?所以我打算……不阻止此事兒……。”

“爲秦檜平反是實,但如何解你跟金人之間的事宜?金人既然更傾向於蒙古人,那麼必然是要目光南移,向你施壓。”朱熹打斷葉青的話語,有些不悅的說道。

畢竟,他本以爲葉青在秦檜一事兒上,必然是會堅持他主戰一派的立場,而不是現在這般,向朝堂之上的史、韓二人妥協。

“可即便是我有心阻止,難道就能夠組織的了他們爲秦檜平反嗎?”葉青笑看着朱熹道:“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們之所以如此做,無非是希望藉此事兒來打壓我。總之,不管我如何做,不管是跟金聯盟,還是伐金,他們都會有着各種說辭、理由來攻訐我。他們的最終目的,並非是爲了給秦檜平反而平反,而是藉機利用此事兒來打壓我罷了。”

“既然是如此,那麼你不阻止他們爲秦檜平反……你想要得到什麼?”朱熹皺眉,顯然,朝堂之上的事情,於他而言還是有些生疏,書生意氣顯然根本無法適應於朝堂之上的陰謀詭計。

“借他們之手,穩住北地跟金人之間的和平,從而讓我有機會在西邊圖謀一番。”葉青敲擊着桌面說道。

如同前些時日辛棄疾一直反對他聯金一樣,如今葉青經過多大半個月的深思熟慮,也已經決定徹底放棄跟金人聯盟,轉而從夏國鎮夷郡王身上下手,先唆使夏國內訌,而後再想辦法謀取以一己之力攻夏。

如此一來,葉青必然既要防備金人可能的南下入侵,還要專心於攻夏,所以朝堂之上史、韓二人的小動作,他便無法再分心應對,只能是寄望着藉助他們爲秦檜平反,從朝堂之上跟金國達成和平的約定,從而給自己爭取充裕的時間。

第一百六十六章 蹊蹺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夷第一百八十三章 交手第九百七十四章 劣根性1200 缺個章節名第七百零九章 戰後第三十一章 燕家的靠山第七百一十七章 歸來第五百七十二章 死局第五百九十二章 口諭1197 雨一直下1168 差錯第七百六十七章 患得患失第四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2第二百四十九章 臨安細雨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理寺1112 衛紹王的昏招第七十五章 沉重與失落1014 針鋒相對第九百七十七章 牧馬鎮第六百七十七章 淮南東路官場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涉第八百五十一章 固關第一百八十二章 文明與野蠻第三十五章 起個姓第五百五十四章 合作第四百五十八章 堅定不移的策反第二百三十八章 小傷大事第七百零五章 耶律父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史彌遠的城府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風第六百二十九章 歸屬感第四百九十三章 三個人的對策第六百七十四章 左 右第一百一十八章 半夢半醒第八百二十章 邀請第三百九十八章 槍聲第六百六十七章 黃雀第五百五十五章 我要缺個章節名1109 缺一個章節名第一百一十一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三十八章 知恩圖報第四百六十八章 禁足第九百一十章 鍾晴的心思第五十四章 斜風細雨樓第五十九章 你怎麼了第三十三章 錢的事兒第七十七章 父女1217 約定第八百五十六章 破安戎第二百四十一章 伯父第九百三十六章 拉攏 離間第九百二十四章 時勢造梟雄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燭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叔叔第二百三十一章 冤家路窄1071 杏園內的袒露心扉第一百三十六章 摸魚兒第三百八十五章 槍聲第七百二十五章 膨脹與聯手1212 總是缺章節名第五百零三章 雛形1222 論學第二百二十五章 扶不扶1050 謀逆與爭鬥第六百章 種子1200 缺個章節名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1132 太原府第五百五十章 買傘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走了之1085 還都第四百五十三章 一動不動1170 相見不如初第三百三十七章 放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臣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人在轉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開關第九百九十二章 興慶府第一百三十五章 皇家任務第五十三章 蘭花兒第九百四十五章 名望1104 走後門1214 寂靜無聲第六百六十六章 何患無辭第二百六十六章 無止境的趙構第二百五十二章 雨夜飛馳第四百七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1116 親事第六百九十五章 臨安 臨安第五百一十四章 冤家第八百五十三章 逐漸明朗第七十章 野性與對比第二百零七章 史公子的善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合謀1216 缺章節名第十章 燕府1069 一舉一動第六百四十二章 爭論餘波第九百三十一章 遊園
第一百六十六章 蹊蹺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夷第一百八十三章 交手第九百七十四章 劣根性1200 缺個章節名第七百零九章 戰後第三十一章 燕家的靠山第七百一十七章 歸來第五百七十二章 死局第五百九十二章 口諭1197 雨一直下1168 差錯第七百六十七章 患得患失第四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2第二百四十九章 臨安細雨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理寺1112 衛紹王的昏招第七十五章 沉重與失落1014 針鋒相對第九百七十七章 牧馬鎮第六百七十七章 淮南東路官場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涉第八百五十一章 固關第一百八十二章 文明與野蠻第三十五章 起個姓第五百五十四章 合作第四百五十八章 堅定不移的策反第二百三十八章 小傷大事第七百零五章 耶律父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史彌遠的城府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風第六百二十九章 歸屬感第四百九十三章 三個人的對策第六百七十四章 左 右第一百一十八章 半夢半醒第八百二十章 邀請第三百九十八章 槍聲第六百六十七章 黃雀第五百五十五章 我要缺個章節名1109 缺一個章節名第一百一十一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三十八章 知恩圖報第四百六十八章 禁足第九百一十章 鍾晴的心思第五十四章 斜風細雨樓第五十九章 你怎麼了第三十三章 錢的事兒第七十七章 父女1217 約定第八百五十六章 破安戎第二百四十一章 伯父第九百三十六章 拉攏 離間第九百二十四章 時勢造梟雄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燭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叔叔第二百三十一章 冤家路窄1071 杏園內的袒露心扉第一百三十六章 摸魚兒第三百八十五章 槍聲第七百二十五章 膨脹與聯手1212 總是缺章節名第五百零三章 雛形1222 論學第二百二十五章 扶不扶1050 謀逆與爭鬥第六百章 種子1200 缺個章節名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1132 太原府第五百五十章 買傘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走了之1085 還都第四百五十三章 一動不動1170 相見不如初第三百三十七章 放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臣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人在轉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開關第九百九十二章 興慶府第一百三十五章 皇家任務第五十三章 蘭花兒第九百四十五章 名望1104 走後門1214 寂靜無聲第六百六十六章 何患無辭第二百六十六章 無止境的趙構第二百五十二章 雨夜飛馳第四百七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1116 親事第六百九十五章 臨安 臨安第五百一十四章 冤家第八百五十三章 逐漸明朗第七十章 野性與對比第二百零七章 史公子的善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合謀1216 缺章節名第十章 燕府1069 一舉一動第六百四十二章 爭論餘波第九百三十一章 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