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5 還都

夕陽西下,濟南郊外的一羣人緩緩沿着小清河向城內行去,河面上的船隻也同樣是漸漸稀少,但即便是如此,今日這一切瞧在葉青的眼裡,還是頗爲的欣慰。

運糧儲糧對於北地都是一件大事兒,而水路顯然要比陸路能夠爲北地節省不少人力與物力,所以有了直通入海的小清河之後,即便是那開啓於隋朝的大運河,也在北地此時的眼裡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

大運河雖然同樣對於北地極爲重要,但因爲相對而言還屬於內河,在從南邊過來時,自然是要面臨一道道的關卡,這對於北地來說,想要大規模的運糧儲糧,都會驚動朝廷。

而走近海水路,自然是可以繞過重重關卡,加上可以直接南下至廣南東路、廣南西路,所以對於北地來說,小清河在短時間內,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儲運各種物資的最佳渠道。

黃昏下的濟南府少了臨安這個時間段該有的喧囂繁華,多了一絲勞作一天後的疲憊感與落寞,馬車上的鐘晴在逛了短短半日的濟南府後,又一次給馬車裡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物品,小到鞋帽、玉器、長命鎖等物品,大到一口箱子等等物件,被她又是滿滿的買了小半車。

這些物品都是要在這幾日送回到揚州的,以此來表達鍾晴對於鍾葉等人的偉大母愛。

與辛棄疾分別回到府邸,墨小寶在門口相迎,指使着其他人開始把馬車上的貨物搬回到府裡,自己則是走到葉青跟前,把一封信交給了葉青。

“蒙古人派遣了使臣木華黎、博爾術二人要來濟南跟您商議一些事情,這是今日剛剛收到的信。而根據傘的消息,他們如今已經到達長安,不日便會來到濟南府。還有便是,董晁也來信,衛紹王完顏永濟也打算近期來濟南府。”墨小寶跟隨着葉青向府邸內一邊走一邊稟報道。

“看來蒙古人最初以爲我會去長安,如今知道我到了濟南府後,這是乾脆打算來濟南找我了。”葉青對於蒙古使臣的目的,基本上已經是一清二楚。

無非是要麼想要跟自己聯手對金,要麼便是想要通過這次出使來穩住自己,從而使得他們可以毫無顧慮的繼續西征花剌子模。

“所以末將以爲,這金國的衛紹王選擇這個時候來濟南府拜會您,看來也是因爲蒙古人使臣的緣故。”墨小寶越來越有大將風範,會站在全局的角度考量道。

“不錯,既然扎木合的頭顱都能夠送過來,那就說明,完顏璟是鐵了心要跟我們聯手了。而今看來他們也是得知了蒙古使臣要來一事兒,所以纔會派遣衛紹王來濟南吧。”葉青開始在腦海裡初步謀劃着接下來北地的各種打算。

長安是如今北地對於鎮守西北的重要門戶,雖然說在長安以西,如今還有劉克師、李橫鎮守的安西都護府,但北地的縱深戰略顯然沒有那麼強大,長安其實才是他們的重中之重,也是他們最爲要嚴防死守的地方。

當然,這只是站在戰略的層面而已,如今隨着夏國的滅亡,安西都護府自然是同等重要,但因爲蒙古人的強悍,讓葉青在戰術上,不得不對長安委以更多的重任,把此當成既是北面正面抗衡蒙古人的第一道防線,同樣,也是把此作爲安西都護府身後的第二道防線。

如果說長安是北地於西北的重要門戶,那麼如今濟南府,則是北地於東南的重要門戶,在葉青逗留於長安時,長安的重要性,隨着蒙古人、金人,乃至夏人、遼人的往來,而變成了一個如同北地的“都城”一般的存在。

如今隨着葉青駐守於濟南府,濟南府的地位也便開始漸漸變得越發的重要起來,隨着蒙古人跟金人的使臣再次到來後,濟南府也將會向長安一樣,變成對於北地的一個重要城池。

長安是北地於西北的門戶,濟南是北地於東南的重要門戶,唯獨兩者之間的開封與洛陽,如今的地位卻是依舊在直線下降。

開封、洛陽於北地就像是一個燙手山芋一般,也更像是一個定時炸彈一樣,讓葉青既不敢靠的太近,但又不能拱手讓人,既不能派遣重兵鎮守,深怕如此一來,引得臨安朝廷震怒,但又不得不在四周駐兵,以此來防備金人的突襲。

開封府終究對於朝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但如今若是想要朝廷自臨安遷都回開封,別說皇室願意不願意、舍不捨得了,恐怕就是早已經習慣了臨安繁華與富庶的朝堂臣子,都沒有人捨得離開臨安回開封。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顯然不只是隨便說說,對於習慣了安逸的朝廷來說,想要離開臨安這個溫柔鄉,再去北地的粗曠豪邁的地方,讓他們哪怕只是想想都覺得有些難以接受。

繁花似箭的臨安,遠遠要比開封更爲吸引人,更何況如今的開封,還是與金人只不過是一河之隔,若是此時遷都,想必沒有誰願意去過擔驚受怕的日子,即便是開封周邊還有葉青的鐵軍鎮守,但顯然沒有人願意在這個時候提及還都一事兒。

可若是一直任由開封府就這麼空着,朝廷在如今葉青於北地越發穩固後,又不得不擔憂葉青會不會有朝一日跑到開封,畢竟長安、濟南兩府,史彌遠等人可是曾親自去過,雖然沒有像臨安這般繁花似錦,但如今也是充滿了勃勃生機的重要城池。

而若是一旦葉青把重心放到了開封,加上葉青的勢力在北地越來越強時,那麼臨安的朝廷,跟北地的開封,隨着時間的推移,會不會讓天下人把開封當作大宋朝的正統之所在?

讓朝廷還都那是不可能的,但讓葉青在有朝一日像對長安、濟南那般盤踞,朝廷也無法視若無睹,終究是大宋朝的都城,豈能由一個臣子盤踞,而讓真正的朝廷偏安於江南?

“所以史大人對的意思呢?”趙擴微微皺眉,看着勤政殿內的史彌遠、留正、慶王以及崇國公四人問道。

此時趙擴的腦海裡,不自覺的便浮現出葉青那即便是帶着隨和笑容,但舉手投足間有如指點江山般的梟雄形象。

“臣以爲北地如今大勢未定,貿然議還都一事兒還爲時尚早,但如今北地既然又已經相對趨於安穩,臣認爲不妨先着人修建東京宮城,如此一來,既能夠讓北地百姓知朝廷收復中原之志,也能夠爲日後還都提前做好一切應有之準備。”史彌遠開始打着北地開封府的主意說道。

“先修建宮城自然可行,但……。”留正看了看趙擴,而後目光又掃過史彌遠,沉吟了下後憂慮道:“但這筆錢誰來出?葉節度使怕是不會出這筆錢吧?”

說完後的留正,不自覺的看了看慶王跟崇國公,剛剛二人可是把如今的長安城修建,以及濟南府的擴建都大大誇讚了一番,其話語中不乏替葉青邀功請賞之意。

所以此時的留正,不得不出聲提醒聖上趙擴,朝廷若是想要修繕開封府的皇城,人家葉青是否願意呢?

“史大人以爲呢?”趙擴再次對史彌遠問道。

“臣以爲加徵北地賦稅即可,如今北地已非是前兩年那般連年受災,如今百姓吃飽穿暖,家家都有餘糧,足以承受修繕皇宮的費用。而聖上若是開恩,臣以爲戶部自然也可以資助一筆費用,如此想必葉大人自然是不會有任何怨言。何況,這也是聖上給他葉青一個爲朝廷盡忠的機會。葉大人必然是不會拒絕,甚至還會對聖上感激不盡的。”史彌遠開始給葉青挖坑道。

“北地連年受災,如今北地自產糧食不過是剛剛夠百姓果腹而已,若是加徵稅賦修繕皇宮,恐怕會引起百姓的不滿,甚至還會使得那些原本落草爲寇、剛剛下山的百姓,再次落草,如此於北地之安穩絕非良策。”慶王開始皺眉,跟剛剛眉飛色舞的誇讚長安、濟南的樣子簡直是判若兩人。

崇國公趙師淳在旁不由的微微嘆口氣,他跟慶王今日的本意,本來是想要讓聖上知曉葉青在北地的安民建城的功績,誰曾想,史彌遠竟然陰險的藉此事兒大做文章,一時之間,竟然使得他們二人心頭生出一種好心辦錯事的感覺。

非但是沒有在聖上面前幫到葉青,反而是讓史彌遠反將一軍,把北地的困境再次無限放大以及加重了幾分。

“可本相剛剛還聽到慶王在說,如今北地在葉青的吏治下已然是一幅國泰民安的大好形勢,不惜耗費巨資也要修繕長安、濟南二府,爲何到了開封府一事兒上,就變了說辭?難不成葉節度使不想讓聖上還都東京?”史彌遠挺着肥胖的肚子,微微轉身對着愁眉不展的慶王問道。

對於這種難得的可以打壓葉青的機會,史彌遠自然是絕不會放過,甚至在反問時,他還刻意把北地的形勢換成了國泰民安四個字,由此來暗中提醒趙擴,葉青於北地再不節制,可是要自立爲王了。

“長安、濟南二府修建城池,是北地不得已而爲之的事情,畢竟不論是長安還是濟南府,於北地的西北與東南都是重要門戶,城牆的堅實與否,是決定着北地是否能夠長期抵禦金人的反攻,自然是非建不可。”崇國公同樣皺眉回答道。

但此刻的他,心頭還是有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深深無奈感,甚至是有些後悔在趙擴面前,剛剛把誇讚北地的話語說的有些滿了,如今便立刻自食其果了。

果不其然的是,隨着崇國公說完後,史彌遠立刻便緊追不捨的追問道:“修建長安、濟南二府的城池,葉節度使是有錢有力,而爲聖上還都修建皇宮,葉節度使就變得囊中羞澀了?難道長安、濟南二府的修繕事宜,比聖上、朝廷還都還要重要不成?或者……史某心頭還有一疑惑,既然慶王與崇國公如今口口聲聲說北地困難,那麼史某還想要請教慶王與崇國公,葉節度使修建長安、濟南二府的錢是從哪兒來的呢?”

“這……。”慶王跟崇國公面面相覷,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史彌遠的詰問。

史彌遠的問題雖然不刁鑽,但卻是問到了他們二人無法解答的軟肋上,畢竟,就算是他們,也不知道這些年來,北地修建長安、濟南,以及組建三大都護府的錢財,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這其中自然是有着各種各樣不爲人知的貓膩,就如同每個人都知道如今的左相史彌遠富甲一方,但未必就清楚,史府的錢到底是怎麼來的一樣。

“這個問題……怕是需要葉大人才能夠回答史大人的疑惑。”崇國公不得不硬着頭皮說道。

而後便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如今他在北地這些年來的那些產業,隨着這些產業的擴大,在趙師淳的利潤幾乎有一大部分是被用在了長安的修建上,可這種事情,自然是沒有辦法拿到聖上跟前來說。

再者便是,其實誰都知道,北地之所以一直都能夠在財政上吊着一口氣,總是能夠在捉襟見肘之餘有財力來做各種事情,其實跟淮南路有着極大的關係。

但這些根本不是慶王以及他崇國公能夠接觸到的層面,完全是由葉青一人在此事兒上獨斷,來應付朝廷的。

史彌遠看着有些窘狀的慶王跟崇國公,心中一陣冷笑,而後對着趙擴說道:“稟聖上,臣以爲,既然北地有北地的難處,那麼聖上或者是朝廷或許大可體諒一番。不過還都之事兒雖然爲時尚早,但修繕宮城之事兒自然是不可再拖下去了。北地無法出資爲聖上您還都而修繕皇宮,那麼臣以爲,不妨就交由工部與將作監來完成此事兒。只是如此一來,工部、將作監身處臨安,距都城足足千里之遙,顯然無法在臨安來監督、修繕皇城乃至整個都城。所以臣湊請聖上,不如即日便調派工部、將作監等相關衙署的官員前往開封府,爲修繕宮城開始做準備,同樣,也是爲聖上日後還都早做些打算。”

趙擴那清澈的眼神平靜的看着面帶微笑的史彌遠,心頭對於史彌遠的話語多少有些心動。

朝廷這些年來,一直無法插手北地的種種事物,都是由葉青一人吏治決斷,就如慶王跟崇國公剛剛所言那般,如今北地各州府的官吏,但凡有品級的在北地的調任差遣,都會單獨擬一份送給葉青審閱。

雖說葉青一般對於一些品級低下的官吏任免差遣,根本不會一一過目,但自北伐開始後,就已經形成了這樣的傳統,從而也使得整個北地的官吏調遣,一直都牢牢的掌握在葉青的手裡。

不管是史彌遠還是韓侂冑,哪怕是更早期的王淮、趙汝愚任相時,都曾經試過越過葉青,以朝廷的名義在北地任免調遣官吏,但最後莫名的是,這些官吏要麼在北地因爲疾病而半途就病死了,要麼便是剛一到北地,就立刻哭着喊着要回南邊。

總之,沒有經過葉青審閱而前往北地的官吏,到現在爲止,竟然是一個都沒有。

一直都不曾開口的留正,看着史彌遠臉上越發得意的笑容,再看看慶王、崇國公那一臉的沮喪之情,心頭同樣是無奈的嘆口氣,他有些理解,爲何葉青在離開臨安時,願意把慶王跟崇國公留在臨安了。

顯然,葉青根本看不上此二人的能力,所以纔會如此放心的把二人留在臨安,留在朝堂之上,至於以後會不會回北地,恐怕葉青心裡根本就無所謂。

“史大人所言之策雖可行,但下官以爲,即便是史大人想要在聖上還都開封府以前,先在開封府設立各部衙署的官吏,可……這些終究需要有人節制才行。若是無一人節制前往開封府的各個衙署,豈不是如同一盤散沙?又如何能夠修繕宮城甚至整個都城呢?朝廷遠在千里之外,顯然無法有效節制。”留正看着趙擴的目光放在了他身上後,便繼續說道:“聖上,臣以爲此事兒還需問詢一番葉節度使纔是,畢竟對於北地的情況,葉節度使則是更爲熟悉一些。”

史彌遠有些詫異的看了留正一眼,他顯然沒有想到,留正竟然一眼就看穿了的計策。

不錯,史彌遠確實是打算藉着還都這一事件,來在北地官場上打開一道缺口,從而讓六部等衙署以修繕宮城的名義,名正言順的進入北地。

如此一來,他相信葉青決計不敢像當初那般,把朝廷派遣過去的官吏來一個廢一個,畢竟,他若是如此做的話,那就等同於是要謀反了。

所以對於史彌遠來說,藉着還都這個議題,只要把六部等衙署,縮變成一個個六部小衙署置於開封府,從而先形成一個隸屬於臨安朝廷的小朝廷,那麼基本上就可以打破葉青在北地的一人獨斷了。

如此一來,不管北地的葉青在北伐的過程中是否還能夠再進一步,那麼只要開封府形成了實質性的皇城,雖然沒有聖上等皇室在此,但最起碼有了這麼一個空殼子的皇城後,葉青在北地的影響力跟威望,必然是要給開封府奪取一大部分了,也就絕不會隨着北伐的繼續勝利,讓葉青在北地繼續擴大着他的影響力跟所有勢力。

面對留正的問題,史彌遠不等趙擴對他問出史大人以爲呢,便緩緩說道:“若是臣沒有記錯的話,如今聖上的肩上……還兼着北地三大都護府的大都護這一差遣。而歷朝歷代,哪有一國之君還要身兼都護府大都護這樣的道理,這若是傳出去,豈不是讓人笑話?”

“史大人以爲該如何呢?”趙擴眉頭微微一皺,如今坐上皇帝之位後,母后李鳳娘當初興高采烈的告訴他的遙領三大都護差遣的喜悅,也隨之變得索然無味。

但因爲李鳳娘一直未提及此事兒的解決之法,所以趙擴如今也就一直遵從着李鳳孃的意思,便就一直這麼兼着北地三大都護府的大都護這一差遣。

“回稟聖上,臣以爲聖上可授予聖上信賴之臣子,由其替聖上代這一差遣即可。”史彌遠的眼中閃爍着野心勃勃的光芒,如此這般說話,已經與毛遂自薦沒有多大的分別了。

慶王跟崇國公瞬間是呆若木雞,而留正則是驚詫的看向史彌遠,心頭同樣是震撼無比,本來不過是一件關於還都的話題,但經過史彌遠這番進諫之言後,竟然不知不覺的把還都的話題,轉移到了北地三大都護府大都護差遣一事兒上。

而史彌遠的真正目的,也在這一刻才真正的暴露出來,左相這一差遣已然無法滿足他的野心,把手進一步伸向北地,纔是他真正的動機。

“此事兒……此事兒朕還需好好思量一番才行。”趙擴看着史彌遠那忠心耿耿的神情,再看看慶王、崇國公那有些煞白的臉龐,以及留正那有些難以置信的神情,依舊是平靜的說道。

1058 夜的第二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心扉第一百二十二章 四木三兇1015 時勢造英雄第九百七十九章 隔河相望第七百四十四章 瘋狂的計劃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見不散第二章 嫂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宋之臣第八百五十四章 大震關破第五百一十三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二百二十四章 王倫的肺腑之言第九百七十四章 劣根性1030 犬牙交錯第八十六章 “身世”第九百一十三章 黃金時代第七十九章 西湖有感第七百三十九章 後遺症第六百二十九章 歸屬感1012 宗室第九百二十六章 缺個章節名第五十六章 湯府第八百六十六章 馬鹿關第十八章 交易1065 兩把走向不同的刀第四百六十五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八十一章 同出身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人在轉變1010 安西都護府第四百三十三章 長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第八百三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九十六章 回臨安第三百八十四章 進城第九十八章 詩作1146 不惑之年第五百五十二章 清晨 唐婉第六百五十九章 敗露1147 轉機第五百九十八章 濫竽充數第八百二十二章 晚宴1178 杏園夜話第一百章 墨玉1019 信物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風第九百五十章 烏合之衆第八百三十六章 殺神1129 朝堂差遣第七百一十五章 歧視1086 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九十六章 回臨安第五百九十三章 商量個事兒第四百章 中都第六十四章 疑惑第二百七十四章 玉女桃花粉第五百五十五章 造船第四百零五章 交集的序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清晨1066 葉大人的小心思1022 缺一個章節名第七百八十一章 借刀第八百八十三章 送三路第三百九十三章 到此爲止第六百五十四章 過門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虞允文到了第九百零六章 詔第六百七十八章 三妻第一百九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三十八章 瞬間明朗第五百六十八章 三司第一百五十八章 錦瑟大法師第三百六十八章 父子與父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陶潛第二百三十九章 套路第四百三十六章 商隊第二百二十五章 扶不扶第七十二章 趙構第一百七十章 烏鴉第一百零九章 趙第四百零九章 與子同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錦瑟大法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十面埋伏1042 試探1130 修葺第二百三十二章 試試就試試第八百七十一章 人心惶惶的開始第三百七十一章 變動1041 大理寺第二百五十章 踏白第四百六十四章 任得敬的後手1184 一龍二鳳第一百五十一章 情難自禁第二百四十章 飢餓營銷第一百三十九章 夫妻檔1056 夜 夜 夜第八百零一章 回臨安第九百九十二章 興慶府第三百七十七章 好難啊第三十四章 倚老賣老第五百三十六章 爭論
1058 夜的第二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心扉第一百二十二章 四木三兇1015 時勢造英雄第九百七十九章 隔河相望第七百四十四章 瘋狂的計劃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見不散第二章 嫂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宋之臣第八百五十四章 大震關破第五百一十三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二百二十四章 王倫的肺腑之言第九百七十四章 劣根性1030 犬牙交錯第八十六章 “身世”第九百一十三章 黃金時代第七十九章 西湖有感第七百三十九章 後遺症第六百二十九章 歸屬感1012 宗室第九百二十六章 缺個章節名第五十六章 湯府第八百六十六章 馬鹿關第十八章 交易1065 兩把走向不同的刀第四百六十五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八十一章 同出身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人在轉變1010 安西都護府第四百三十三章 長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第八百三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九十六章 回臨安第三百八十四章 進城第九十八章 詩作1146 不惑之年第五百五十二章 清晨 唐婉第六百五十九章 敗露1147 轉機第五百九十八章 濫竽充數第八百二十二章 晚宴1178 杏園夜話第一百章 墨玉1019 信物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風第九百五十章 烏合之衆第八百三十六章 殺神1129 朝堂差遣第七百一十五章 歧視1086 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九十六章 回臨安第五百九十三章 商量個事兒第四百章 中都第六十四章 疑惑第二百七十四章 玉女桃花粉第五百五十五章 造船第四百零五章 交集的序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清晨1066 葉大人的小心思1022 缺一個章節名第七百八十一章 借刀第八百八十三章 送三路第三百九十三章 到此爲止第六百五十四章 過門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虞允文到了第九百零六章 詔第六百七十八章 三妻第一百九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三十八章 瞬間明朗第五百六十八章 三司第一百五十八章 錦瑟大法師第三百六十八章 父子與父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陶潛第二百三十九章 套路第四百三十六章 商隊第二百二十五章 扶不扶第七十二章 趙構第一百七十章 烏鴉第一百零九章 趙第四百零九章 與子同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錦瑟大法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十面埋伏1042 試探1130 修葺第二百三十二章 試試就試試第八百七十一章 人心惶惶的開始第三百七十一章 變動1041 大理寺第二百五十章 踏白第四百六十四章 任得敬的後手1184 一龍二鳳第一百五十一章 情難自禁第二百四十章 飢餓營銷第一百三十九章 夫妻檔1056 夜 夜 夜第八百零一章 回臨安第九百九十二章 興慶府第三百七十七章 好難啊第三十四章 倚老賣老第五百三十六章 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