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章

宋末商賈 二十六章

護衛隊的一位哨長過來向林強雲和陳君華施禮後,報告說:“局主、都統領,戰場已經打掃完畢,俘獲四十七名李蜂頭手下的探子和弓箭兵;包括死於衆位大俠之手的,共擊斃賊人九十四名。據俘虜招供,他們此次共有二百一十多人潛入高郵城內,此刻在逃的還有六十餘人,由二哨一、二小隊和局主親衛隊全力追捕。二哨三、四小隊與本哨四小隊按都統領的命令,正在附近搜尋應小姐。”

“另外,丁大俠方面死二十六,除丁大俠和這位以外,人人帶傷;前來援助的道長被弓箭射死三人,傷四人。我方陣亡一人,傷三人,護衛隊的人全都是在爲受傷的賊人救治時,被他們出其不意暗算傷亡的。”

哨長用嘴嚮應俊豪呶了一下,翻了翻白眼。看得出他對此人辱罵林強雲的話記憶猶新,十分不滿,說的話就不怎麼客氣。

林強雲聽得護衛隊死了一個人,不禁大爲心痛,這些護衛隊是他的班底,費了多少銀錢和時間才訓練得稍有點樣子,勉強能派上用場。戰場上倒是沒事,反而在戰鬥結束後,這麼不明不白地被敵人的傷兵幹掉一個,這是什麼事呀。

優待俘虜爭取人心,把敵軍收爲己用,做好思想工作讓他們成爲擴軍補充兵員的主要來源,這是必定要進行的一項大計,但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保證自己人安全的基礎上。林強雲向這位哨長下令:“想不到在戰鬥中我們沒有遭受損失,倒是戰鬥結束後出現了傷亡。傳令,全鏢局上下所有護衛隊、水戰隊,今後凡是有受傷的敵人需要救治時,必須有自己人在旁嚴密監視,或者確認他們已經完全喪失了攻擊能力並願意投降。否則,爲了確保我們自己人的安全,寧可將他們殺了也不準去救治他們。”

陳君華在林強雲說完後,對哨長吩咐:“你們派出一個小隊押送被俘的賊人到州衙,記得要向衙門的參軍大人索取交割文書。其他沒有任務的立即將賊人的兵器全部帶上,回柯宅休息,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回到柯家已是午時末,柯茂拖着疲憊的步伐和花衝一起來見林強雲,向他報告已經請花衝手下的閒人遊手往城內外四出打探,一有消息就會馬上來通報。

看到花衝欲言又止的樣子,林強雲問道:“花兄,你有什麼事儘管說,就是講錯了也不要緊。”

花衝:“林局主,我聽你們的人說,雙木鏢局很快要到山東兩路去,不知對更北一點的地方有沒有興趣?”

林強雲:“哦,更北面,花兄是指什麼地方?”

花衝滿臉希冀地看着林強雲說:“是原金國的東京路、鹹平路及上京路那一大片地方。”

“三路?那就有很大的一片土地了。原屬金國?這麼說來,現在已經不是金國的國土了,它們現在又是歸屬於哪裡管?是不是現在就成了無主之地呢?”林強雲一時沒明白過來,低頭猛想。

若是無主之地,正好去搶佔到手,把它建成根據!這個想法太有吸引力,自己有十二萬分的興趣吶。林強雲不禁急切地問道:“這三路是指什麼地方,具體位置在哪裡?”

柯茂接口道:“屬下倒聽販布帛的人講起過,略微知道一點,東京路緊靠高麗,鹹平路在東京路之北,上京路又在鹹平路更北面,聽說那裡好大一片,只是人丁少了些,來往的行商也不是很多。”

柯茂這一說,林強雲知道是什麼地方了,不就是曾經被日本鬼子佔領過的東三省麼,那可是個好地方啊,中國最大的工業基地就是在東三省,還有開發後可生產大批糧食的北大荒呢。

不由探過頭去,對花衝說:“我知道是哪裡了,快坐下仔細說說,若是我有興趣的話,你有什麼好的主意?”

花衝應了聲“是”,捱到椅上坐了半個屁股,有點心怯地開口說:“我有個叔叔,六七年前曾在揚州甲杖庫差遣,因犯了事被流配至利州東路興元府(今陝西省漢中市),後又被金人擄去爲奴。一年前曾託人帶了銀錢和信來說,他於今已經在‘東夏國’做了大官,過得也還如意。不過,他在信中說,如今那東夏國內,上至天王,下至文武官員、平民百姓都人心惶惶,生怕不知何時蒙古人又打來,被砍了頭或是淪爲牧奴。”

林強雲越聽興趣越大,心道:“這什麼‘東夏國’的人倒也知道大敵是蒙古人,若是宋朝的君臣也有他們一樣的想法,能早早做好準備,恐怕也不至於那麼快亡國,以至於我們漢人百姓做了上百年的四等奴隸。以前自己曾聽人講過,那元韃子入主中國的時候,要十戶人家共用一把菜刀,供養一個蒙古兵,還得稱他們爲‘掌上爺’。十家的大小女人都是這些受供韃子的性奴,不但受供的韃子可以任意淫辱,還時常邀約同伴一同宣淫,稍不如意便拔刀斬殺。”

暗自下決心,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一定要儘自己的最大努力來阻止蒙古人。

心裡也拿不準那“東夏國”的人到底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樣,有先見之明,不禁脫口問道:“這卻是爲何?”

花衝頓了一下,見林強雲不但認真聽了,還開口詢問,臉上露出鬆了口氣的樣子,回答說:“這事的起因,是他們的天王,一個叫什麼‘蒲鮮萬奴’的女真人,原是金國的遼東宣撫使,於金國貞祐二年(公元1214年)立國,稱爲‘大真國’,改元天泰。次年蒙古兵攻下北京路的錦州,他們投降蒙古,蒙古兵一退就又叛蒙,改國號爲東夏。”

林強雲這才恍然,那些“東夏國”的上下人等哪裡是有先見之明瞭,只不過是降了又叛,害怕蒙古人回頭報復罷了。

聽到“蒲鮮萬奴”是女真人,不由奇怪地問:“女真人,金國就是女真人的呀,他已經做到遼東宣撫使這樣的大官了,還叛金自立爲王,不知是何緣故?”

花衝苦笑道:“我所知的情況就是這麼多,五頁信紙上寫的都講過了。”

看林強雲沒有說話的意思,花衝鼓起勇氣說:“林局主,若是貴局有心將買賣做到那裡去,花衝願帶手下的一干遊手幫衆,去鹹平路走上一趟將消息探聽清楚,以便讓局主做個決斷。”

目前中原的大勢,林強雲從各位認識的朝庭命官嘴裡聽過,有些初步的瞭解。他知道如今的金朝,除了緊靠南宋的這一線幾路還在他們手上外,其他北方的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落入蒙古軍的控制之下,恐怕他們的時日無多了。金國一亡,緊接下來就是輪到南宋,爲手下一衆追隨的人打算,也爲自己的老命着想,他纔會有佔地自立,藉以自保的想法,並積極準備實行。

南宋,說起來是自己的國家,要在這裡佔地就必然會與趙宋朝庭起衝突,也必將引發內戰。自相殘殺的內戰一打起來,死的是我們自己中國人,等自己的內戰打完,所有的戰爭物資和兵員都差不多也完蛋,反倒會讓外敵揀個天大的便宜,這是林強雲絕不願看到的慘事。所以,他要將戰火燒到淮河以北的金蒙佔領區去,讓自己的祖國親人多一份安寧,多一段休養生息的時間。希望在經自己努力拖長而多出來的這段時間裡,大宋能出個好點的皇帝,能出幾個治國的能臣,看清整個大局,努力改變目前國家積貧積弱、武備不整的現狀。

自己現在手頭有了相當一部分錢,糧也在積極籌措囤積,最頭痛的是缺兵少將。僅有連降兵在內的三幾千人,雖然武器上佔有火炮、火銃的優勢,但畢竟數量太少,又沒有什麼戰鬥經驗。而且護衛隊全都是步兵和水軍,除了在西溪鎮新招降來的數百人馬外,基本算得上是沒有什麼騎兵,一旦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山東、河北等地,最讓他擔心的是在還沒有立住腳跟之前,就會被金、蒙兩國發現,自己的這些人只怕被蒙古騎兵一個衝鋒就會全部完蛋。

現在,花衝提出了一個令他想不到有利情況,再北面竟然還有一個叛出蒙古人掌握的“東夏國”。雖然這個什麼“東夏國”自己從來沒聽過,記憶裡也沒從什麼書本上看到過。但如果確實真的有這麼一個國家的話,又如果自己在有能力的範圍內,給他們一定的支持,不但可以拖蒙古人的後腿,還能利用貿易的手段向他們換取戰馬和其他的軍用物資,對自己的‘佔地自保’大計是太有幫助了。

因爲這件事情實在重大,林強雲考慮了很久,纔對花衝說:“花兄,你這個提議真是太好、太及時了,我們現在正需要有北方地區的各種消息。比如,他們‘東夏國’那裡最緊缺、最需要的是些什麼貨物,而最多又最便宜的又是什麼東西。事關大局,我一下子還沒有想好應該如何去做,也有必要與人商量後再做決定。這樣吧,你的提議我接受了,什麼時候讓你去,採取什麼樣的形式、用什麼方式方法來進行,待我考慮好了以後再和你商量。你看如何?”

花衝原先只不過想以此爲藉口,提出加入雙木鏢局的要求,謀取一份能保證收入的工作,使自己今後有相對穩定的生活來源。他萬萬沒想到林強雲會如此重視自己的提議,受重視的感覺讓他顯得無比興奮,有點不好意思的問道:“林局主,在下想……在下想投入貴局成爲一名鏢師,不知……不知是否……”

林強雲看他吞吞吐吐的樣子,心裡覺得好笑,可是因爲有君蕙失蹤的事情壓住,硬是沒法露出笑容來。他對不知所措的花衝說:“花兄,你是想到鏢局呢,還是想到商行。雖然都是用‘雙木’的招牌,但這兩個卻是完全不同的性質。鏢局,是專爲保鏢而設的,你也看到了我們的護衛隊,他們就是鏢局裡的人。不但平時要進行艱苦的訓練、要打仗拼鬥,有時會受傷,甚至會死人。比如今天,我們就有一名護衛隊員被賊人殺了。”

“商行,則是以做買賣,行商販運、坐賈銷貨爲主,雖然每天做的都是相同而且枯燥的瑣事,對客人要笑臉相迎笑臉相送,卻不必擔心受傷或戰死的危險。但有一樣,若是入了行後不認真學習,生意就做不好會沒錢賺的。”

已經把事情給說清楚了,林強雲讓花衝自己選擇:“你要想好,投到鏢局,就要有打人和殺人,或者是被打、被殺的思想準備。若是要進商行做買賣,也必須學會忍氣吞聲、笑臉迎來送往的思想準備,俗話說和氣生財嗎。這些要你自己做出決定。”

花衝想起自己平日脾氣不好,時常與人一言不合就打架爭鬥,要做到忍氣吞聲笑臉迎人那是萬萬做不來的,還是那些打打殺殺的事合着自己的性子,當下即下了決心說:“我還是到鏢局去好了,做買賣笑臉迎人的事實實是不合在下的脾性,沒的到了局主的商行裡後,日日和人爭鬧,生意做不成還惹來一肚子閒氣。”

林強雲從挎包內掏出一疊紙鈔遞給花衝,吩咐他說:“花兄,這些錢你先拿去安置那幾個昨夜死了的兄弟,將他們好好地葬了。過得幾天我叔來了後,會給他們的家人一筆安家的銀錢,若是他們家人願意到商行裡來做事的,也會讓他們做些能做的事,將來也好養家活口。”

花衝接過紙鈔,想了想說:“林局主,既然在下已經決定投入‘雙木鏢局’也便是你的屬下,請局主以後不必再對小人客氣,直接叫花衝便是。另外,據在下所知,高郵城內外有不少江湖人,他們都是衝着李蜂頭高額擒殺刺客的賞金而來。局主心急救人,何不也用這一招,懸出比李蜂頭更高的賞金,讓這些江湖人成爲我們搜尋救人的助力呢。”

柯茂擊節讚道:“好一招驅虎吞狼之計,好一個變敵爲友的良謀!少主,此策應立即施行,並請朋友向各地傳出這個懸賞的信息。若應姑娘是被人救走的,則可以使救她的人知道我們急着找回應姑娘,請他儘快將應姑娘送回。若應姑娘是讓人擄去,也可使此人陷於四面楚歌的境地,令其有所顧慮,不敢對應姑娘傷害。此舉對我們來說不但少了敵人,反而多出無數的幫手。”

林強雲斷然說道:“此事請柯老去辦,要我們所有的人向外傳話,能夠完好無損送回君蕙的,無論他是誰,無論他曾經做過什麼事,都既往不咎,可以領取二十千緡賞金。”

“二十千緡?”柯茂聽得一驚,懷疑自己的耳朵毛病聽錯了,向林強雲追問一句:“局主是說二十千緡,不是二十千貫?”

“對,二十千緡,絕對不是二十千貫。這點萬萬不可搞錯。”林強雲肯定地說。

花衝更是驚得張大了嘴合不上,好一會才能出聲:“天,二十千緡,就是十二萬一千二百多貫,夠一個五口之家吃上好幾輩子的了。”

紹定二年十一月二十六這天上午,高郵城內的西南角,發生了一點小小的騷亂。不過這點小小的騷亂,對城內的百姓和逃入城中避禍的富民們來說,根本引不起他們的注意。城裡人所考慮的,還是怎麼樣找到更多的食物填飽肚子。富民們則在想,李蜂頭之亂平息後,如何想個主意從客戶(佃農)身上多刮出些油水,以彌補因逃難所受到的損失。

但隨後入耳的一些消息,就讓這些人不安起來,使他們不得不分心留意最近城中的情勢,以便因應保護自己。

據知悉內情的人說,有一批李鐵槍的高手探子,潛入城內意圖作亂,以配合賊兵準備攻城劫取糧餉,但卻被剛好路過本城到天長縣的“雙木鏢局”的鏢師們撞破了他們的好事,數百探子幾乎全部落網,只逃掉幾個腿快的機靈鬼。

果然,高郵城從午後開始,郡守葉大人就發出全城戒嚴令,嚴密盤查出城的每一個人,不論男女老少,都要由門丁和穿着白戰袍的武士仔細查看,確認不是李蜂頭的探子後方許從只打開一條縫的城門中擠出城外。沒有任何人可以例外,就連衙門裡的司理參軍大人到南門外的兵營公幹,也得好一會才能出城。

南北兩個水門查得更嚴,凡急着通過的大小船隻,不論是細民所有還是官府的漕船,人貨都必須先搬清上岸,由白袍武士查過之後再搬上船放行。

不過,這次大小船家都覺得奇怪,雖然盤查讓人覺得麻煩不便,但武士們的態度卻是出奇地好,不但對人和顏悅色,放行前還會付給卸貨裝船的工錢。

這天,淮南東路以高郵城爲中心,不斷有騎着快馬,或一出城門就放開腳程急趕的人向各地奔出。雙木商行懸賞二十千緡尋人的信息,也隨着這些人向四面八方傳出。

這個消息如同盛夏晴天爆發的驚雷,震得人們目瞪口呆,許久還不過神。一時間,淮南東路再次掀起一股尋人領賞的熱潮,得到消息的江湖朋友紛紛向高郵急趕。本就到高郵想發財的那些貪心鬼,一改過去找應家麻煩,想擄人交給李蜂頭領賞的初衷,反過來千方百計嚮應家的人套交情,以便得到一些有用的內部消息。

有人說得很明白,擄人交給李蜂頭是爲了領取他的賞錢發財。救人交給‘雙木商行’同樣是領取賞錢發財,都是爲了同一個目的。既然都有賞錢可領,那就必須選取一個本小利大的來做。救人的風險小,只須想辦法查出人在何處,接出來送到柯老闆的布帛鋪就行了。要擄的人是敢去數萬大軍中行刺蜂頭的高手刺客,弄不好連命也會丟掉,成本太高,還是救人領賞更合算。更何況,二十千緡的賞金高得令人咋舌,換成金子是三千多兩,將近一百九十斤,佛祖也有可能動心呢,別說我們這些要吃飯飽肚的凡人了。

這個消息,無形中從根上消除了應家衆人所面臨的危險局面,得以安安生生的全力投入搜找營救應君蕙的行動中。

孟珙,字璞玉,原籍絳州(今山西新絳)。曾祖孟安是岳飛部將,祖父孟林也是岳飛部屬,隨軍至隨州,定居於棗陽(今皆屬湖北)。父孟宗政,字德夫,開禧二年宋軍北伐之時,率領義士進行遊擊戰以抗金兵,被任爲棗陽縣令,後升京西路鈐轄軍職,駐守襄陽。嘉定十年(1217年)四月,金軍南攻襄陽,圍棗陽,孟宗政與扈再興、陳祥等率軍出擊,連敗金軍,又馳援棗陽,棗陽解圍,遂兼權棗陽軍(縣升軍)使。嘉定十一年二月,金軍主將完顏賽不率軍數萬攻棗陽,棗陽軍使孟宗政在援軍扈再興、劉世興的協同下,抗擊達三月之久,金軍不支退兵。嘉定十二年二月,金軍再次攻棗陽,在孟宗政多方抗擊後,金軍潰退。孟宗政又奉命出擊金境內的湖陽縣城(今河南唐河南湖陽鎮),“一鼓而拔,燔燒積聚,夷蕩營寨,俘掠以歸,金人自是不敢窺襄、漢、棗陽”。後任荊鄂都統制仍兼知棗陽軍,積官至右武大夫、和州防禦使、左武衛將軍。嘉定十六年(1223年),病死於棗陽任上。後贈太師、永國公,諡忠毅。

棗陽,自秦設縣以來,已有一千多年曆史。這裡人傑地靈,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故里,素有“古帝鄉”之譽。被漢代張衡譽爲是“龍飛白水,松子神陂”的寶地。

35歲的孟珙正當年富力強,身高七尺餘,圓臉細眉,長着三寸餘長的山羊鬍子。上戴雙卷腳襆頭,一身博袍,腳下穿藍色的木底文士履,左邊的皮腰帶上掛了把狹刃單刀。光從外表上看,若不是身上有這把刀的話,整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士。即使是掛着那把刀,任誰也看不出他竟然是個掌領五萬大軍的一員大將。

這天是紹定二年十一月初九,早上還是多雲的天,現在轉變成陰天了。孟珙默默地站在河堤上,看着腳下向西南滾滾而去的河水,和遠處數艘小艇在十多二十丈寬的河上行走。

船上的漁夫們正甩出魚網,趁天冷農閒,河枯水少時多打些魚,製成魚乾後既可做菜又能當糧。

“糧食還是不敷應用啊。”孟珙心裡感嘆:“打了這麼多年的仗,這裡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原住戶十不存一,少丁太少了。”

棗陽以西的那一片十多萬畝的田地是不要自己去操心的,手下軍隊和民戶們經過數年的重新開墾,已經有大半能種出糧食,今年就收穫了近二十萬石。而靠南的這一片今年纔開墾的數萬畝水田,明年就能有收成。看來,要開墾這一大片數十萬畝的無主荒地,人口還是太少了些,應該令人多招引各處的流民到這裡定居屯墾,才能實現自己“屯兵以護民,墾田以養兵”的策略。

孟珙今天處理完一些要緊的公務後,放下了手頭的其他瑣事,於巳時初就來到這裡。他嘴上雖然沒說,但跟着他的親兵護衛們也從他緊鎖眉頭的臉上看出,定然是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情困擾這位年輕的方面大將。已經呆了近一個時辰,他還一點沒有回去的意思。

他掃視了兩岸大部分已經轉枯的黃色野草,心中很是感激林岜。這位父輩的老人是父親的至交好友,雖然只比自己大了十多歲,一直以來都很關照自己。到汀州任所後,知道自己這裡正屯兵墾田,發愁種子不足,立即自籌銀錢收購了數百石占城稻種,派人送到這裡來。使自己在這裡屯墾的“忠順軍”得以大面積推廣占城稻的種植,使自己轄下的田地大部分能一年兩熟。只要再有一兩年的時間,在自己的轄區內,不要說是現在的區區三萬餘“忠順軍”和本部二萬大軍,就是再加五萬大軍也不愁無糧,不虞缺馬。

可是,難啊!造成目前這樣的有利局勢,花費了自己和部下們的多少精力,用盡了自己所有的家產。

朝庭下撥的錢款僅夠二萬大軍的糧餉,要維持目前現有的局面已經實在沒有辦法了。更不用說再招收流民墾荒屯田了,光是安置新來流民的住宿、種子、農具就是一筆嚇死人的開支。

數日前,林岜又託人帶來了一封信,信中除了一般性的問候之外,特別提到汀州近來出了一位姓林的少年英雄,也可以說是位奇人。他已經認下這位年輕人爲族侄,此人不但以一人之力擊殺一頭三百多斤的老虎,還能大批量打製出極好的刀具,他開設“雙木刀鋪”所賣的“刀具堅實鋒銳異常,堅實者斷金截鐵,鋒銳者吹毛斷髮”。不僅如此,這位奇人還會製造一種兵器“名曰‘火銃’,精巧絕倫,銃內裝以火藥子彈,可遠擊數百步”,三百多斤重的“巨虎中一發而斃”。

隨信還帶來兩把菜刀,經將作監兵器坊的老匠人檢驗後,確認這兩把菜刀俱爲上上的品質,所用的鋼質極佳,棗陽兵器坊內絕對無人可以成批量的打製出來。並且老鐵匠一口咬定,這兩把菜刀除了刀刃部分以外,刀身的其他部位都是普通熟鐵,完全弄不明白是如何打製出來的。以至於老鐵匠當時就請求孟珙,一定要他爲其引見打製這兩把刀的“老師傅”,並請孟珙說合,要拜此人爲師,學會這種刀的打製方法。被孟珙婉言拒絕後(實在是孟珙自己都沒有見過這位鐵匠師傅,怎麼能爲老鐵匠去說合呢?何況林岜的信中說的,打製這兩把刀的師傅只是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並不是什麼老師傅),老鐵匠還是不死心,一直千方百計地打聽這兩把菜刀是何人打製出來的。

這信中所說的事情若是真的,那可是了不起的大事。別的孟珙可能不懂,但刀具麼,他是知道的。父親在世時就極爲重視兵器製造,現在棗陽城內還有兵器製造作坊,數十名鐵匠日夜趕製刀槍箭矢等兵器。

據孟珙這兩天瞭解,作坊中打製出來似這樣的好兵器不是沒有,只是數量少得可憐,一千把刀中最多也就能選出三兩把,有時甚至於數千把刀中還選不出一把來。

孟珙心中暗想,既然此人把普通的菜刀都能打製得如此出色,那打製兵器的話說不定品質就會打製得更好。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和這位姓林的年輕人見上一面,千方百計想辦法將此人招攬過來。有此人在,就能把麾下的三萬忠順軍和二萬大軍全部兵器換成這種極品兵器,定能訓練成百戰雄師。

想是這樣想,孟珙不敢保證能把這樣的人材招到門下,誰叫自己位低權弱呢。據說,凡是江湖上有特技異能之士,都具與常人不同的怪脾氣。不知道這位能製出上好刀具的巧匠屬不屬於這一類人,會不會真的具有異於常人的怪脾氣。

自嘉定十年(1217年)起,孟珙從父孟宗政抗金,以功入官。嘉定十四年(1221年),任光化縣(今老河口)尉。寶慶元年(1225年),升任峽州(今宜昌)兵馬監押兼在城巡檢。寶慶三年(1227年),改任京西第五副將、權神勁軍統制,回到棗陽任職。孟宗政在世時,招收金朝境內的唐(今河南唐河)、鄧(今屬河南)、蔡(今汝南)三州壯士2萬多人,編爲“忠順軍”。孟宗政死後由江海統轄,軍中情緒不安定,此時改由孟珙權管忠順軍。孟珙將忠順軍分爲三軍,軍情遂平定。

去年(紹定元年,1228年),又於棗陽城西創修平虜堰,溉田近10萬畝,由忠順軍與民戶分屯;同時命忠順軍每家養馬,官供芻粟,於是糧豐馬增。今年,孟珙升任京西第五正將、棗陽軍駐紮,總轄本軍和屯駐忠順三軍。最近升京西路兵馬都監,又升兵馬鈐轄。

在孟珙的身後,兩個貼身侍衛離他五六尺遠巡視着四周,再外面的十二、三丈,二十餘名親兵牽着馬,背向孟珙組成一道弧形的警戒線。

自今年八月窩闊臺繼承蒙古汗位後,不但開始了全力滅金的軍事行動,還派出大批死士對南宋各路能征善戰的將領進行暗殺,爲亡金後的侵宋滅宋做準備。而金朝爲了再次向南爭取一塊生存空間,也不約而同的採取了派出刺客死士,進行暗殺宋朝將領的行動。

從孟珙所進行過不多的幾次防禦、運動戰中的驕人戰績來看,金、蒙兩國主持刺殺的首腦們都認定,他們南下的最大阻力,就是這位領兵不過五萬,南宋朝庭中新崛起的京西路兵馬鈐轄——孟珙。

今年八月開始,就不斷地有刺客對孟珙行刺。開始時不過是三五個,七八個刺客,最多時也不過十多二十餘個。可上月初七,金、蒙兩國的刺客竟然在同一天的半夜同時行動。近二百名刺客分別從鈐轄府前門、後院攻入,直接強攻到孟珙的臥房外。若不是當天江海來棗陽商議屯墾之事,是夜住在鈐轄府中,江海帶來的百餘名護衛親兵和孟珙府中一百多名護衛拼死防護,幾乎讓刺客們得手。在孟珙和江海兩人的親兵只餘十多人的緊急關頭,守城官宣平帶軍過來,先用一輪箭雨將刺客射殺大半,纔將刺客幾乎斬殺殆盡。二百多人的刺客,當時留下四個重傷的活口,只逃走了不到十人。

此役孟珙的一百四十五名親兵,當時陣亡的一百零一人,只有四十四人創傷累累地活着,有四十一人在數日後因傷重不治陸續亡故,最後只有三人生還。孟珙的親衛隊完全被金、蒙兩國的刺客殲滅。

而江海帶來的一百二十名江家子弟兵,包括江海的三個兒子,十一個侄兒在內,戰死一百一十人。

是役,忠順軍中的江家子弟死掉六成以上,元氣大傷,江海傷心得大病經月。其妻痛失全部三個兒子,一病不起,拖了兩個多月後跟三個兒子一起去了。

自那次以後,部將們再也不敢掉以輕心,各派所部中武功最好的手下,重新組成一支一百二十人的親兵隊,日夜輪班保護孟珙。

江湖上的武林高手,先是由江淮大俠丁家良派人傳送俠義柬,而後又從各種渠道得到有關的消息,紛紛來到棗陽,或是以朋友的身份住在孟珙府中,或是散住到城內外的民居村屋內,有志一同參與保護這位南宋後起的年輕領兵大將。

另有些年輕的,乾脆參加了新組建的親衛隊,日夜不離貼身跟在孟珙身邊。

還有一些地位、武功兩者俱高的,則四下盤查、截殺金、蒙兩國高手刺客,試圖儘可能拒敵於棗陽境外。

孟珙的生死,牽動金、蒙、宋有關人士的心,一場圍繞着孟珙生死的激烈刺殺與反刺殺拼鬥,從此開始。這場拼鬥斷斷續續一直在進行,金亡後蒙古人因有了宋軍瑞平入洛的藉口,下決心滅宋,繼續派出高手一直對孟珙行刺,直至蒙古主持此事的人被林強雲派出的高手探子誅殺後方止住。

這期間近三百多位大宋武林高手,爲了保住孟珙這位南宋的一代抗金、抗蒙名將,聯合已滅亡的西夏殘餘,無怨無悔地在中華大地上追逐拼殺,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

此刻,孟珙面前的這條河叫沙河,流過五十多裡,到璩灣後就匯至滾河。滾河由璩灣轉而向西,奔流百餘里入漢江。

綜合這段時間以來自己所得到的消息,孟珙覺得朝庭聯蒙滅金的方略國策已定,再也沒有改變回旋的餘地了。他就不明白,爲什麼這些朝中的大臣們,平時說起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策略來都是一大套一大套的,可一旦真正要做出決策時,就會進入沒完沒了的爭鬥吵鬧之中。

從所得知的情況來看,這些文官大臣們並不是爲要不要聯蒙爭吵,而是爲了在聯蒙滅金的戰爭行動中,如何爲自己個人和本派系爭得最大的利益爭執不下。滿朝文武大臣中就沒有一個大臣能看出,本朝與金朝的國力、軍力都是半斤八兩,誰也奈何不了誰。一旦金朝滅亡了,面對比金國強大得多的蒙古騎兵,大宋朝庭是否還能有自保之力?

以孟珙自己來說,他也是對金國之入骨的,有機會將其滅掉,內心裡十分贊同。但卻對滅金以後,如何面對蒙古的情勢十分擔心。

孟珙非常清楚,面對蒙古騎兵來去如風的快速機動作戰能力,及其以戰養戰的戰略戰術,自己還真是沒有絲毫必勝的把握。一想到蒙古兵的以戰養戰,心中不禁深深爲大宋的細民百姓們擔憂。

據探子回報,蒙古兵所經之處,燒燬房屋殘踏莊稼,稍有抵抗便下手屠城滅村。蒙古兵所過之處一片焦土,千里無人。蒙古兵每到一處,擄去男婦幼童各色人等分給衆兵爲奴,掠奪牲畜糧食爲軍糧。更有甚者,凡攻城時必驅使當地所擄去的老少青壯年男女當先,樹雲梯搶登城牆,讓守城者自己殘殺鄰里鄉親爲樂。守城的軍民若是狠不下心來,稍有疏忽把手無寸鐵的百姓放入,喬裝混在人叢中的蒙古軍隨即跟着衝殺而入,其歹毒之處比之金兵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雖然還沒有想好如何對付蒙古騎兵的戰法,但遇上蒙古兵時有一條是肯定的,在兵力不超過其一倍以上的情況下,絕不要與蒙古騎兵在空曠之處進行野戰。

可又有什麼辦法對付蒙古騎兵呢?

想起祖父孟林在自己小時候講過,自己的曾祖父孟安曾經是抗金名將岳飛的部將,祖父本人也跟着曾祖在岳家軍中效力。那時就屢屢大破金軍的重甲騎兵“鐵浮圖”和輕騎兵“柺子馬”,岳家軍勇士用麻扎刀和大斧近戰斬斷馬足而勝。

也許可以借鑑破柺子馬的戰法。可惜自己聽到這些的時候年紀實在太小,完全是當作故事聽着玩的,完全沒有注意其中的細節。而且,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長大以後也會遇到相同的情況。現在想再詳細瞭解爲時已經晚,老一輩的人都不在了,連個請教的人也沒有。但回憶起祖父講述時的一點情節,並多方求證後瞭解到,當時的金兵的騎兵只是佔其總兵力的一部分,只要破了它的騎兵,剩下的步軍就可以比較輕鬆地對付。

然而蒙古軍就不同了,他們全部是騎兵,據探子報回來的情況所知,每個蒙古騎兵都備有三、四匹馬,最少的也是一人二馬,其攻擊時的衝擊力和作戰中的機動能力可想而知。

至於林岜信中所說的“火銃”,孟珙到是並不在意。不就是“突火槍”麼,可能樣子會有些不同。但想想突火槍也就清楚了,現在所有的突火槍用來守城是好的,但每次用完就得丟了,要再用時還得重做一支。什麼可以“遠擊數百步”,定然是誇大不實之詞,林岜是個不知兵之人,肯定弄不清楚而受騙了。什麼“火銃”、突火槍之類的,還不如刀槍弓箭來得方便、快捷,又耐用。

孟珙邊想着邊沿河岸向上遊緩步而行,周圍的護衛親兵與他保持着距離,以他爲中心緩緩地移動着。

已經離開小碼頭一里多地了,這裡的河堤距對面堤岸相隔五十丈上下,河堤下到水邊的十多丈是一片沙灘。下游方向不遠處一艘小艇載着三個人靠着河堤朝上游緩慢地行進,一個手控雙槳的年輕漢子口中“依依呀呀”地輕聲唱着小調,能很清晰聽到他用嘶啞的本地聲腔,怪聲怪氣又滑稽地唱出一首諷刺時弊的歌兒。坐在小艇上一個老頭和一位中年大嫂,並不注意那年輕漢子唱些什麼,隱約能聽到他們大聲談說今年稻穀收成後還能有多少剩餘,出糶換些銀錢該給三兒訂下一門親事,若有多些則要給家人扯數丈布做一身衣服洗換。

十一章 二第4章 三第5章 二十四章 一第一章二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25章 下第二十三章第8章 二第7章 上第1章 上二十二章 三十五章十八章 二第5章 下第十章第25章 上十四章 三第十六章十三章 三二十二章第二十七章十六章 一十九章十七章 三十九章 一第10章 三十一章第10章 一第十五章第1章 上十一章 二第十章十二章十七章 三第9章 二十九章 三第五章二十七章 二第8章 下二十二章 三二十章 二十四章十二章第24章 二第八章第二十二章十九章第十九章第17章 下第一章第10章 上第二十七章第十二章第17章 下二十章 三第7章 三第2章 三第22章 三十七章 二第三章十七章 一第十六章二十一章第5章 三二十章 二二十章第9章 二十五章第22章 二第十章第6章 二第十章第1章 一第4章 上十四章十一章 三第三章十八章 一第二十二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7章 下十四章 二第二章第2章 一二十六章第十九章十九章十六章 二十三章 二第4章 下第六章第一章十九章 三第十二章第2章 上二十三章 三
十一章 二第4章 三第5章 二十四章 一第一章二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25章 下第二十三章第8章 二第7章 上第1章 上二十二章 三十五章十八章 二第5章 下第十章第25章 上十四章 三第十六章十三章 三二十二章第二十七章十六章 一十九章十七章 三十九章 一第10章 三十一章第10章 一第十五章第1章 上十一章 二第十章十二章十七章 三第9章 二十九章 三第五章二十七章 二第8章 下二十二章 三二十章 二十四章十二章第24章 二第八章第二十二章十九章第十九章第17章 下第一章第10章 上第二十七章第十二章第17章 下二十章 三第7章 三第2章 三第22章 三十七章 二第三章十七章 一第十六章二十一章第5章 三二十章 二二十章第9章 二十五章第22章 二第十章第6章 二第十章第1章 一第4章 上十四章十一章 三第三章十八章 一第二十二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7章 下十四章 二第二章第2章 一二十六章第十九章十九章十六章 二十三章 二第4章 下第六章第一章十九章 三第十二章第2章 上二十三章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