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

第三百三十五章制度

蘇頌說道:“別說那麼遠,我這套圖書,圖很重要,全用雕版的話,費時費力,聽聞明潤你有一法,堪稱至便,《梅都官詩集》,已經洛陽紙貴了。”

蘇油點頭:“是,蠟紙油印,印刷圖畫的確方便。不過兄長你著作煌煌,不是小工程,得有一個配套的工坊來完成才行,還有這部書籍,大可以增廣。”

“不瞞兄長,小弟在西南,也在收集農本綱要,定名爲《西南農書》,於今已經八年,即將大成。其中也有藥物一部,記有四川,大理,吐蕃,羌蠻用藥,多爲兄長書中所不載。”

“我的意思,是按照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人分十六部。各部按‘從微至巨’、‘從賤至貴’排組,以便檢索。各藥標名爲綱,下列圖例、釋名、集解、辨疑、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方諸目,庶幾一目瞭然。”

蘇頌悚然而驚:“那這書動靜大了。”

蘇油笑道:“既然有了蠟紙,總比雕版輕鬆許多,如果兄長同意,一年可成。”

蘇頌哈哈大笑:“傳言眉山蘇明潤,翻來覆去就三路招數——益精,益細,益純。初識者以爲化簡爲繁,細究起來,實爲化繁爲簡,提綱挈領,果然妙哉!”

蘇油說道:“兄長如果同意,我就召眉山程家姻伯遣人備辦此事。”

蘇頌說道:“此乃萬世功德,爲兄豈有不從之理。宦囊羞澀,正愁無法刊印,這下我可不管了,是賺是賠都是你自找的。”

蘇油笑道:“論錢財這個肯定得賠,不過嘛,名聲是件好東西。”

兩人都不是迂腐之人,不由得又是一笑。

聊完了這樁,蘇頌纔對蘇油細說起官場之事。

大朝會事先就要準備演禮,蘇油都到臨門一腳了纔回來,時間上肯定來不及,沒有參加的必要。

朝會之後,大家開始正式上班,前幾天也幹不了正事兒,基本上就是陪皇帝各處宮觀轉悠。

等到轉悠完了,大家纔開始收心工作,已經是一月底了。

蘇油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帶着知州和運判的差遣,去中樞述職。

述職完畢,再看朝廷的意思,通過什麼方式詮職,也就是分派新差遣。

北宋官職的升除也政出多門。

最苦逼的就是選人。

除了進士高科、制舉出身或者高官子弟恩蔭外,大部分人進入仕途時都是選人,一般擔任幕職官和州縣官。

這些是低級官僚,升除方式叫“限考受薦”。

主要包括三類人——進士出身,無出身及流外雜色補官出身。

他們要成爲京官,按照正常流程,要先做兩任知縣,有關升狀,方得做通判;

再做兩任通判,有關升狀,方得爲知州;

做兩任知州,有關升狀,然後可分兩條路走。

一條做各路提點刑獄,提刑滿一任後,升爲轉運使。

一條擔任中央郎官,以郎官身份除中央各部要員。

要是步步順利,三年一步,合計下來也是二十四年。

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爲還要涉及到考覈。

一年半或者兩年,會對官員進行一次考覈,考覈的內容包括:履歷出身、業績、過失、請假等事項,以及所在機構長官批寫的評語意見——這叫考課。

接下來對完成任期和考課的官員,再勘驗其檔案文書是否齊備及真僞,並審覈業績與推薦意見等情況,以決定其能否遷轉——這叫磨勘。

通過磨勘的低級官員,依據規定改換官秩,一般給予晉升京官序列的待遇——這叫改官。

只有極少數人可以幸運地留京——這叫朝升。

每走一步,還需要有五位以上的保人,這叫舉主。沒有點名聲政績,光找齊舉主都很難。

然而所有這些,才僅僅與官職掛鉤,對大宋官員來說,真正重要的其實是差遣。

沒有差遣的官員,叫階官,又稱寄祿官:五品以下的寄祿官收入很少,基本上家裡人上了五口,在汴京生活都有些問題。

官多活少,差遣就成了稀缺資源。

到了蘇油所處這個時代,州縣出現長官缺位,具備資格的人選已經多達十位以上。

因此,能否拿到差遣,就顯得至關重要,輕官職重差遣,是大宋的官場生態。

當初以蘇油探花的成績,韓琦給了狀元及第的官職和同進士出身的差遣,蘇軾認爲嚴重不公,都想去敲登聞鼓了,就是這個原因。

得到差遣,叫“窠闕”,又是好幾條途徑。

第一條路叫辟舉,一些中央部門,具有辟舉權,長官可以爲本司聘任僚屬。

比如御史臺,諫院,長期需要大量新鮮的炮灰,就是個低級官員留京的好渠道,不過風險極大。

因爲御史臺位卑權重,是推倒宰相的先鋒軍敢死隊,一旦失敗,慘不堪言。

而且就算成功,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里邊那八百。

第二條路叫吏部闕,這個權利歸審官院和吏部。

一些不太重要的職位如在京庫務、寺、監丞的職位,可以通過這種渠道獲得。

但是別去找官員請託,找小吏更加方便。因爲吏部官僚選任條目過於紛繁,連長官都搞不懂,只能倚賴胥吏來完成。

這就導致賄賂的問題非常突出,胥吏們的好機會來了。

或是曲解條文,或是修改簿籍,上下其手,徇私舞弊。

南宋“無五百千,莫近臨安。”的說法,就是這麼來的。

第三條路叫堂除,由宰相控制的中書門下負責一些職位的安排。

這些職位都比較高級,而且堂除稟承“爲官擇人”的原則,相對不泥於資格,比較靈活,宰執的個人意見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比如陳執中給王安石安排的羣牧判官,度支判官,就是這種。

如果宰相的人品不怎麼樣,堂除會變成相臣們黨同伐異、弄權舞弊的工具。

呂夷簡,文彥博,陳執中,王安石,都因爲塞親屬或者私人,遭到過猛烈的彈劾。

最後一條路,就是皇帝了。

也是兩條路。

高級、核心臣僚的任免,裁斷權則掌握在帝王手裡,即“特旨除授”,針對老臣。

而新人,只有狀元榜眼探花,或者制舉出身,纔算是天子門生。

擔任一任通判、籤判就被召回京師授予清要職務,一般都是修起居注,知制誥起步,算是前邊那堆人的預備隊。

這就是三蘇制科出來後,宋仁宗誇口說今日爲子孫尋得三宰相的原因。

這兩條路,是最安全,最清要,投入產出比最高的。

有時候兩條路也是一條路,比如晏殊晏相公,自己做着宰相兼樞密使,女婿富弼做着樞密副使,要辭職宋仁宗還不同意。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君臣關係了,這是玩伴加同學,戰友加基友的關係。從小到大一路陪伴刷出來的人品。

從法律文本上看,這是一套完美的制度,但是從實踐中看,這套看似頗爲全面嚴密,體現循序漸進原則,滿足了大多數官員期待公平願望,符合大宋一貫求穩風格的制度,執行起來和最後得到的效果,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兒了。

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低調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壕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田遇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輩可議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阻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堂哥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頒獎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二百零九章 北極院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議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石府的變化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上堤第八十一章 珠串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趙郡李家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貶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衛仙卿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覆盤漢滅匈奴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六百八十六章 分類學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爲止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六百五十五章 反問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經濟學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寫入畫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改線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產量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蒸汽機車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戰端再啓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六百一十二章 梳理軍政第六百七十八章 金姐兒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最窮處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二百四十九章 措施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府兵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積極防禦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臘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富弼返洛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親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艱難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回京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訓小輩兒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勝利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統計數字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亂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樓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倒繃孩兒第八百六十一章 參觀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戰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新義之爭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低調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蔡卞(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話
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低調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壕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田遇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輩可議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阻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堂哥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頒獎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二百零九章 北極院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議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石府的變化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上堤第八十一章 珠串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趙郡李家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貶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百二十六章 翊衛仙卿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覆盤漢滅匈奴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六百八十六章 分類學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爲止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六百五十五章 反問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經濟學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寫入畫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改線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產量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蒸汽機車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戰端再啓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六百一十二章 梳理軍政第六百七十八章 金姐兒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最窮處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二百四十九章 措施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府兵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積極防禦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臘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富弼返洛第九百九十一章 老父親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艱難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回京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訓小輩兒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勝利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統計數字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期活期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檯球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亂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樓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倒繃孩兒第八百六十一章 參觀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戰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新義之爭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低調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蔡卞(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