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忠貞見疑(下)

在渺無人煙的官道旁邊,一片鬱鬱蔥蔥的小樹林之後,清澈見底的小河流蜿蜒而出,這片小樹林十分稀疏,一條可容一輛馬車行走的道路深入林中,林外掛着酒幌,一眼就可以看到林中隱隱有四五間寬闊的茅屋,門上也插着酒旗,這裡想必是旅客中午打尖的好去處。雖然是戰亂時節,可是林中酒香隱隱,看來生意沒有停業,不過說來也並不奇怪,這裡並不是雍軍進軍的主要方向,所以很多人的生活仍然是一如往常,只不過多了些許忐忑不安罷了。平民百姓就是這般,只要不是刀斧臨頭,就得照常營生,否則這一年生計可如何支撐。

段無敵已經換上了行路旅人的便裝,外面罩了披風,頭上戴着頂信陽斗笠,這種斗笠乃是行道中人常備之物,遮風避雨,頗爲方便,四面有垂紗的可以遮掩面貌,北漢境內春秋風大,就是男子也很喜歡用來遮擋風塵。他一路疾馳,顧不得愛惜馬力,這一帶雖然雍軍尚未駐兵,但是有不少斥候常常往來,他也只能儘量避開罷了,此刻他心中不免悽惶,埋頭趕路,儘量讓自己無心去感嘆前路茫茫。看看天色,已經快到午時,他覺得有些睏乏,座下戰馬身上也是汗水涔涔。他不由向遠處張望,一眼看見路邊的酒旗,他心中一動,自己匆匆而出,乾糧也沒有準備,不如進去休息一下,順便購些乾糧,裝些村酒,以備路上食用,錯過這裡,前面恐怕很難尋到打尖的所在了。想到這裡,他策馬走入樹林,不多時走到野店門前,只見店門大開,裡面幾張方桌十分潔淨,裡面已經有了幾個客人,坐在最右側的桌子旁邊,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店主正在笑呵呵地端酒上菜。見到那種閒適的氣氛,段無敵心中一寬,將馬系在店前的樹上,走入店堂,高聲道:“來些好酒好菜,待會兒我還要趕路。”說罷,揀了最左面的桌子坐了,隨手在桌上丟了一塊碎銀。

那店主連忙上前抹桌子,左手靈巧地將銀子籠入袖中,倒上熱茶,熱情地道:“客爺一路辛苦,小店雖然偏遠,可是山珍野味還是有的,還有上好的陳年老酒,客爺稍待。”說罷對着裡面喊道:“小三,快端上好酒好菜。”隨着他的喊聲,一個滿面憨直的青年端着酒菜從裡間走了出來,這個青年二十多歲,虎背熊腰,只是神色呆傻,顯然是智力不足,他傻呵呵地將一盤花生米和一盤豬頭肉放到桌上,又從店房一角的大酒缸裡裝了一壺老酒放到段無敵面前,然後就回到裡間去了,接着便聽見鍋鏟作響,不多時,幾個野味小菜端了上來,一桌子葷素俱全,香氣撲鼻。

段無敵只覺得飢腸轆轆,但他警惕仍在,有意無意地向對面看去,只見對面共有四人,上首坐着一個商賈裝束的中年人,似是主人,左右兩人都是保鏢裝束,相貌豪勇,還有一個青衣人背對着自己,雖然看不到相貌,但是髮色淺灰,想必是年紀不輕,但見他背影並無蒼老之態,想來應是五十許人,他只用一根玉簪束髮,除此之外再無修飾,身穿青衫,想必是帳房先生一流的人物。略一打量,這些人看上去都不似軍旅中人,確定這些人應該不是追兵,段無敵鬆了一口氣,開始埋頭狼吞虎嚥起來。

匆匆離開陽邑,他已經大半天沒有進餐,飢餓交加,吃相也自然難看起來,吃個七八分飽之後,他開始鬆弛下來,這店中的老酒雖然是鄉村野釀,卻是甘冽辛辣,意猶未盡,他又想倒一杯,誰知已經涓滴不剩,他皺了一下眉,忍不住又要了一壺,他平日很少飲酒,非是酒量不好,而是不願貽誤軍機,如今落到這步田地,自然也少了幾分拘束,他連飲數杯,只覺得身上輕鬆了許多,睏乏漸漸消去。酒之一物最能令人意亂神迷,人一鬆懈下來,不由開始胡思亂想,想到自己忠心耿耿,卻落得一個叛逆的罪名,被迫倉皇出走,忍不住悲從心來,酒入愁腸,神色間更是多了幾分悲憤和落寞。渾不知自己情態俱落在對面數人的眼中,那青衣人雖然背對着段無敵,但是一把特製的小銅壺將段無敵的身影映射其中,那人看在眼中,面上閃過悲憐之色。

多飲了些酒,段無敵只覺頭重腳輕,酒意上頭,忍不住高聲吟道:“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這首屈子名篇乃是他生平最愛之作,他雖然不甚通經史,但是對這首《離騷》卻是愛不釋手,倒背如流,他聲音因爲多日心中熬煎,不免嘶啞低沉,但是吟來情真意切,令人感嘆不已,吟道“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一句之時,他反覆吟詠,卻是再也吟不下去,拭去淚痕,再次舉杯一飲而盡。

就在這時,只聽有人接着這一句開始吟誦起來,那人聲如金玉,意韻悠長,段無敵聽得入神,住杯不飲,那人吟到“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一句,段無敵心中越發痛楚,直到那人吟道最後一句“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爲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的時候,段無敵才突然清醒過來,鄉村野店,商賈中人怎會有人吟誦屈子詩篇,他擡目望去,只見對面仍然是那幾個客人,其他三人都在默默飲酒,想必吟誦之人是那個背對自己之人。

或許是感覺到他的目光,那個灰髮人轉身過來,笑道:“在下見將軍痛心疾首,不能吟完整篇,一時見獵興起,替閣下吟誦完全,想必是打擾了將軍飲酒,還請恕罪。”

段無敵心中一跳,這人如何知道自己身份,他仔細瞧去,只見這個灰髮人兩鬢星霜,但是相貌卻是儒雅俊秀,丰姿如玉,仍然是青年模樣,而且氣度閒適,令人一見便生出敬慕之心。這人的身影自己竟然有熟悉之感,心中靈光一現,段無敵只覺得口中苦澀非常,將杯中烈酒一飲而盡,他平靜地道:“段某何幸,竟然勞楚鄉侯親至。”

我對段無敵識破我的身份並不覺得奇怪,畢竟我這種少年白髮的形貌也太容易辨認,扮作商賈和兩個保鏢都是這次隨軍的白道高手,他們身上沒有軍旅中人的氣息,這才瞞過了段無敵的耳目,如今見我身份泄露,立刻站起身護在我身邊,而裡間的門簾一挑,李順緩步走出,在他身後,扮作店主和夥計小三的兩個密諜也恢復了彪悍的神情,店門處更是多了兩個身影,正是蘇青和呼延壽,店外隱隱傳來壓抑的呼吸聲和兵器出鞘的聲音,顯然這一座野店已經成了天羅地網,而段無敵正是網中鳥雀,再無逃生之路。

段無敵心中也明白如今的局勢,事到臨頭,他反而沉靜如山,只是緩緩替自己又倒了一杯酒,舉杯相邀道:“自從侯爺東海復出以來,我軍屢次遭遇挫折,譚將軍、龍將軍先後殉國,石將軍被迫自絕,段某落得一個叛國罪名,卻又落入侯爺陷阱,侯爺智謀果然是驚天動地。只是侯爺乃是千金之軀,爲何孤身涉險,若想取段某性命,只需一隊騎兵,或者幾個侍衛即可,何必親臨險地。”最後一句話隱含譏諷,但是他的神色卻是十分冷靜,似乎並未身處陷阱。

我心中沒有絲毫得意,反而有些隱隱的挫敗。我重重佈置都是爲了逼這個男子出走,從他離開陽邑的一刻,至少有數百人監視他的行蹤,算定了此處必然是他打尖之所,將這裡控制起來等他自投羅網,原本是希望給他一個下馬威,挫折他的心志。可是這個男子縱然是落入我掌中,仍然是這樣平靜淡漠,彷彿早已料到這一幕似的,這樣心志堅定之人,我可以摧毀他的生命榮耀,卻不能摧毀他的意志,心中隱隱有了失敗的預感,我只能暗暗嘆氣,準備不計成敗的試上一試。

微微苦笑一下,我道:“江某雖然設計陷害將軍,卻是因爲我料嘉平公主必然不會殘害忠良,不過公主也不能和北漢上下這許多人相抗,只能讓將軍遠走高飛,將軍想要逃脫,只有往東海一行,東海雖然遲早歸附大雍,但是畢竟是一條生路,以姜侯的爲人,就是知道將軍的行蹤被他察知,也會裝作不知道。所以江某特意在此恭候將軍,這般用心拳拳,將軍縱不領情,也不應如此冷淡,豈不是辜負在下的誠意。”

段無敵心中電轉,早已想通許多問題,道:“秋四公子原本陷身東海,這一次卻平安歸來,是不是侯爺早料到四公子會來保護段某性命?”

我心中暗贊,這人一針見血,說破我的心思,道:“不錯,從前我將玉飛軟禁在東海,只因他已是先天高手,我不想他參與此戰,不過如今大局已定,我尚有用他之處,所以特意將他請回,不過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爲了將軍,否則至少他還要在東海呆上半個月。玉飛性情中人,昔日石英之事,他也身涉其中,我以此事冤枉將軍,別人縱然不相信將軍忠義,玉飛斷然不會懷疑將軍叛國,他身份超然,又是獨立特行,就是嘉平公主不得不要加害將軍,他也會出手救助將軍。玉飛雖然行蹤縹緲,難以追蹤,可是畢竟沁州一地可以說已經盡在我軍之手,冀氏拜祭龍將軍,平遙窺視齊王大營,趕赴陽邑救助將軍,我都心中有數。段將軍恐怕不知道,蕭桐奉命前來,以防嘉平公主放你逃生,他本欲追殺於你,就是玉飛攔住了他。”

段無敵目中閃過感激之色,道:“秋四公子救命之恩,段某感激不盡,只是恐怕沒有機會當面謝過,侯爺若是再見他之時,請代段某致謝。”

我皺皺眉,刻意忽略他隱隱透漏出來的死志,道:“北漢諸多將領,江某最仰慕將軍的爲人,將軍忠心耿耿,且不計譭譽,不計榮辱,將軍之才,尤在龍將軍和嘉平公主之上,只是可惜出身寒門,無人依傍,纔沒有機會擔任主將。若是將軍肯投效大雍,皇上和齊王殿下必然欣喜若狂,宣將軍雖曾受辱於將軍手中,可是對將軍也是十分讚譽,若是將軍肯歸順大雍,必然不失封侯之位。若是無意畫影凌煙,將軍素來愛惜百姓,若肯爲大雍效力,必然可以周全北漢將士平民,只是不知道將軍可肯爲北漢民衆繼續犧牲自己的聲譽麼?”

段無敵微微一笑,舉杯一飲而盡,只覺得如同烈火入喉,他按住腰間佩劍,道:“不論閣下如何花言巧語,也不能動搖段某心志,背叛就是背叛,段某乃是北漢臣子,不稀罕大雍君王賞賜的富貴。至於說到周全北漢百姓,這不過是個藉口,這世上少了段某並沒什麼要緊,若是北漢當真亡國,大雍天子肯善待我北漢百姓自然最好,若是不能,自有義士揭竿而起,段某雖然不愛惜自己聲譽,可是卻斷然沒有投敵的可能。侯爺也說段某身上污名多半是侯爺所賜,既然不是真的,難道段某還會破罐破摔,真的屈膝投降麼?侯爺今日高高在上,不知道午夜夢迴,想起南楚是何種感覺。”

我微微苦笑,段無敵心志堅定,我本以爲在有國難奔,有家難歸,且自身陷入困境的情況下,此人心意或者會有所動搖,不料他竟然如此執拗。或者是見我被段無敵頂撞地無話可說,李順冷冷道:“我家公子好生勸你,你如何這般無禮,豈不知你身陷死地,只需公子一道令諭,就是慘死之局,事後我家公子再宣揚出去,說你已經投降大雍,你縱死也是身敗名裂,就算你赤膽忠心又有何人知曉,只怕就連嘉平公主和秋四公子也當你真的叛國。”

段無敵淡淡一笑,手按劍柄道:“不需侯爺下令,段某自絕可也,至於身外榮辱,段某本就不放在心上,縱然千夫所指,只要段某問心無愧,又有什麼要緊,再說有些事情紙包不住火,終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李順眼中閃過凌厲的殺機,冷冷道:“在我面前你要尋死也未必可以做到。”說着踏前一步,雙目緊緊盯着段無敵。段無敵面色一寒,按劍的右手作勢拔劍,就在衆人目光集中在他的右手的時候,他左手閃電般從腿側拔出一柄匕首,向小腹刺去。就在他拔出匕首的瞬間,蘇青手中一枚雙鋒針將欲射出,但是她心中閃過一個念頭,與其讓他受盡屈辱,不若讓他死了吧,她垂下眼簾,沒有發出原本想要射傷段無敵手腕的一針。可是當她耳中傳來痛苦的呻吟聲之時,驚訝地擡頭,卻看見李順左手捏住段無敵咽喉處,匕首已經到了李順右手。蘇青心中一緊,目光流轉之處,卻看到一雙溫潤的眼睛饒有興趣地看着自己,心中一震,雙鋒針墜落塵埃。

收回目光,將方纔那有趣的一幕藏在心底,我揮手讓李順退下,溫和地道:“段將軍,屬下無禮,請勿見怪。”

段無敵頹然軟倒,酒意和方纔呼吸中斷讓他頭暈目眩,任憑李順解去他腰間長劍,然後一杯烈酒灌入他的口中,他再次清醒過來,微微苦笑,擡頭看去,卻見那俊雅青年站在自己面前,手中拿着一塊絲巾,而在他身後一雙冰寒的眼睛冷冷看着自己,段無敵只覺得心頭髮寒,就如同被毒蛇盯上的青蛙一般,不敢擅動。他心知自己稍有不妥舉動,便當真會陷入生死不能的窘境,接過絲巾,拭去面上污痕,他心中清明,想要擺脫這種景況,只有一個方法。

望向江哲,段無敵沉聲道:“我曾和秋四公子促膝詳談,對侯爺爲人略知一二。世人雖道侯爺狠毒,我卻認爲侯爺乃是性情中人,南楚德親王待侯爺涼薄,但是侯爺卻始終沒有惡語相加,侯爺爲了大雍天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種種情事,天下皆知。想來侯爺昔日面對鳳儀門主之時,也有不計生死譭譽的勇氣。段某不才,縱然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也有面對的勇氣,絕不會屈膝投靠,只是侯爺既然對段某頗有愛惜之處,又何忍迫段某如此,若能成全段某忠義,段某九泉之下也當感激不盡。”

我微微一嘆,望進段無敵雙目,只覺他目光堅忍,毫無懼意,我心中越發苦澀,知道這一次當真是徒勞無功了。這時蘇青上前一步,語氣有些悽楚,道:“侯爺,末將請您成全了他吧。”此言一出,段無敵忍不住望向蘇青,目中滿是感激之色,蘇青心中越發傷痛,側過頭去,不願見此情狀。

我輕輕搖頭,退後幾步,轉過身去,李順心中瞭然,將長劍遞還,也退後幾步。蘇青心中一痛,知道此意乃是讓段無敵自絕,不忍旁觀,她輕輕後退一步,側過臉去。呼延壽見到,輕輕平移半步,遮住蘇青大半身形,他心中忐忑,方纔蘇青履有不當之舉,他擔心若是段無敵自絕之時,蘇青若有什麼強烈反應,會遭到江哲猜忌,所以纔將她身形擋住。

段無敵心中半是歡喜半是傷悲,起身一揖道:“多謝侯爺恩典。”目光在呼延壽和蘇青身上掠過,他本是心思細密之人,一眼便看出其中蹊蹺,微微一笑,他面向晉陽方向拜倒,悽然道:“無敵生不能衛護社稷,死後唯願魂歸故里,護佑鄉梓。”言罷舉劍就喉。

我不知怎地,心中一熱,斷喝道:“且慢。”李順早有準備,彈指發出勁氣,段無敵只覺手一麻,長劍墜地,他心中一驚,憤然道:“莫非侯爺想要出爾反爾,戲弄段某不成。”此刻他真是憤怒至極,騰的站起,雖然立刻被人攔住去路,避免他暴起發難,但是他怒火洶洶,雙目都幾乎變成血紅。

我微微一笑,道:“將軍放心,我絕不會改變主意,只是想給將軍另外一個選擇,若是將軍不願,就請自行了斷,江某絕不攔阻。”

段無敵望望李順等人,知道自己就是想不聽都不成,只得怒道:“侯爺有話請講”。

我一字一句道:“我欲放將軍離去,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段無敵心中巨震,但是他很快就曬笑道:“侯爺想是說笑,段某不才,若是今日處在侯爺的位置,也絕不可能放走籠中之鳥。”

我走到桌前坐了下來,揮手示意除了李順之外衆人都退去,然後請段無敵坐在對面,段無敵略爲猶豫,便走了過來,他早已將一切置之度外,索性放縱起來。

我笑道:“江某不必諱言,昔日背離南楚,投靠雍王殿下,乃是失節之舉,如今又娶了寧國長樂公主,臣娶君妻,更是大大的不忠不義,後世必然對我有微詞,就是遺臭萬年也有可能,但是身外浮名我毫不在意,只因當日的選擇是我心甘情願,並無半分勉強。”

段無敵見江哲突然說出這番話來,只能默默聽着。

我想起往事,面上露出懷念的神色,道:“其實江某雖然當初也不是沒有忠義名節的顧忌,段將軍應該知道當初江某是被我大雍當今皇上俘虜到了雍都的。”

段無敵點頭道:“末將知道,侯爺當日已是布衣,其時雍王殿下親自相請,侯爺不肯效命,方爲雍王殿下虜去雍都,據說殿下對侯爺解衣推食,敬愛備至,才終於感動了侯爺,改節相事。”說到最後一句,諷刺的意味已經極濃。

我卻毫不在意,淡淡道:“其實那些所謂的禮賢下士的舉動如何能夠動搖我的心志,天下的君主誰不是這樣,創業之時,將臣子當成骨肉至親般看待,一旦事過境遷,便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有些昏庸的君主,甚至大事未成就先斬羽翼。當日江某雖然有些俗事牽掛,可是卻也用不着替人效命,所以我下定決心,不肯效命雍王,甚至百般刁難,逼得雍王殿下不得不放手。殿下雄才大略,自然不肯輕輕將我放走,不得已下了決心賜我一死。”

聽到此處,段無敵深吸一口冷氣,得悉這樣的隱秘,他也不由生出興趣,問道:“那麼侯爺又怎會投效了雍王殿下。”

我傲然道:“江某當日自然有保命的妙策,世間霸主,對人才多半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我迫使雍王賜以毒酒,就是想假死逃生,到時候天地任我逍遙,待我凡塵事了,若還留得命在,便尋一個清淨所在,了此殘生,此乃人生快事。”

說到此處,我不由露出感慨神色,繼續道:“不料我江哲自信可以料盡世人心事,卻終於輸給了雍王殿下,殿下竟然千鈞一髮之際,傾去毒酒,金盔盛酒壯我行色,江某不才,也知道世人少有能與我抗衡者,殿下卻能輕輕放過,如此仁愛之主,我焉能爲了小節辜負大義,所以我終於稱臣於殿下,從此君臣相得,如魚得水,以至於今。”

段無敵眼中閃過一絲傾慕,但他很快就道:“大雍天子雖然仁愛,但是畢竟非我北漢之主,若是侯爺以爲如此可以說服段某投降,請恕段某不識擡舉。”

我搖手笑道:“非是如此,將軍心志之堅,當時無雙,我知道將軍斷然不肯負了北漢社稷百姓,我也知道將軍請自絕,是因爲不相信我會放將軍離去。”

段無敵默然不語,這本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我淡淡道:“的確,將軍乃是名將之才,對北漢又是忠心耿耿,若說我肯放過將軍,實在是無人肯信,可是江某方纔想起昔日之事,皇上當日愛才惜才,饒我性命,也是斷無可能之事,我深慕將軍爲人,今日放過將軍,又有什麼不可以的,所以只要將軍答應我一件事情,我就放將軍離去。”

段無敵目中露出懷疑和期望混雜的神色,卻仍是默然不語。

我再次肯定道:“江某此心天日可表,將軍只需答應我一事,我就放將軍離去。”

段無敵猶豫了一下,問道:“請侯爺吩咐,不過有些事情段某是不會答應的。”

我心中明白,道:“你放心,我必然不爲難你,我知道你此去是想從濱州轉道南楚,你若是答應不去南楚,我就放你離去。”

段無敵皺眉道:“東海遲早將屬大雍,段某怎可留在敵國境內。”

聽他這樣說,我知他已經動心,又道:“雖然如此,可是除了南楚還有許多可去之處,近些年,常有中原人士隨船出海,或至高麗,或至南洋諸國,不一而足,將軍若是肯離開中原,自然不能再和大雍爲敵,我就是縱放了你,皇上和齊王殿下那裡也說的過去,不知道將軍意下如何?”

段無敵沉默半晌,若是北漢亡國,就是到了南楚又能如何,若是北漢不亡,自己縱在海外,又有什麼緊要,想到這裡,他點頭道:“末將答應這個條件就是。”

我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將軍就請自行去濱州,尋海氏船行的少東主海驪,他自會安排將軍離開中原。”

段無敵疑惑地問道:“侯爺用計,往往不留一絲餘地,爲何今日竟然寬縱在下,難道只是爲了我令侯爺想起昔日之事麼?”

我站起身,小順子替我係上一件青色披風,走到門口,我停住腳步,淡淡道:“我素來用計,都是利用了別人的短處,只有今次,卻是利用了將軍的忠義和仁愛之心,或許是這個緣故,纔會對將軍十分歉疚,今後你遠離中土,漂流無依,這種生活比起死亡也不過是略勝一線罷了,這也算不上寬縱。只是將軍需記得,若是你妄想利用我的好意,江某的報復也將令將軍後悔莫及,蘇將軍雖然與你斷恩,但是她今日替你求情,仍有昔日情誼,你若不想連累了她,就在海外待上幾年吧,到時候北漢已經消亡,你若願意回來,也無妨礙。”

段無敵呆立店堂之中,耳畔傳來遠去的馬蹄聲,他心中五味雜陳,緩緩撿起長劍還鞘,那黑暗中的一線光明,是否另一番天地呢?

坐在馬上,我眼角餘光掠過,蘇青一路低頭不語,想來她和段無敵仍有情義,只是兩人中間隔着國仇私恨,只怕是鴛夢難溫。微微一笑,我望向北方,這幾日,皇上已經連下四道密詔,讓我去忻州見駕。如今大軍即將合圍,只需代州事了,就可開展晉陽攻勢,澤州大營這邊將帥已經和睦非常,再無內憂,我的職責已了。數年不見,也難怪皇上心急,召我去見,抗旨之事,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我還是應該快快啓程纔好。擡頭看天,只覺風清雲淡,令我心曠神怡,只是不知赤驥那傻小子現在還活着麼?

第23章 魂歸故里第28章 樂在相知心第25章 進退兩難第26章 四面絕網第27章 還如一夢中第29章 殘月暗影第11章 動之以利第5章 水流花謝第29章 吳鉤霜雪明第2章 無敵之罪第25章 殺人滅口第5章 安排金餌第7章 兄弟相見第13章 寒園來客第24章 金蟬脫殼第9章 處處烽煙起第34章 勢定收官(上)第30章 絕地重生第27章 杏花疏影第9章 花燭慘變第15章 水深火熱第27章 還如一夢中第34章 勢定收官(上)第27章 指點江山第1章 烈焰紅妝第26章 四面絕網第16章 大亂將起第13章 出賣愛子第27章 賞雪賦詩第17章 立威定策第15章 樓船夜雪第19章 公主密諫第6章 大戰前夕第15章 籌建秘營第18章 蒼鷹折翼(上)第1章 暗波洶涌第11章 烽火揚州路第9章 花燭慘變第25章 卻泛扁舟第19章 伐楚之策第24章 戰事如棋第36章 長城空自許第38章 君恩九鼎重第39章 餘波未歇第14章 問是誰家子第6章 生死無恨第11章 靜海之會第36章 長城空自許第34章 欠東風第7章 兄弟相見第36章 以退爲進第40章 雁門喋血第21章 江邊血戰第4章 射柳金谷園第43章 所恨不相識第22章 激宕波瀾驚第33章 滄海兩茫茫第18章 雍帝迴鑾第11章 烽火揚州路第25章 進退兩難第5章 安排金餌第29章 吳鉤霜雪明第1章 驚聞鉅變第12章 有子足矣第11章 魔宗之秘第23章 鄉音無改第3章 有口難辯第20章 千里追殺第31章 三路突圍序章第34章 曉霜鏖戰第27章 血濺行宮第25章 初至雍都第12章 孤城血未乾第13章 安澤敗戰第10章 帳下猶歌舞第7章 錦繡前程第12章 孤城血未乾第40章 灑淚今成血第6章 雍使齊王第16章 我心依依第20章 驚聞密辛第10章 千里征程第8章 宗師蒞臨第22章 南楚使節第10章 沁水初戰第35章 勢定收官(下)第10章 心狠手辣第45章 一見心相許第4章 如煙往事第23章 歸爲臣虜第5章 同舟共渡第35章 襄陽恨第1章 少年不知愁第5章 恩斷情絕第48章 傾城一舞世所稀第1章 鳳儀傳奇第12章 孤城血未乾第27章 血濺行宮第5章 儲君之爭
第23章 魂歸故里第28章 樂在相知心第25章 進退兩難第26章 四面絕網第27章 還如一夢中第29章 殘月暗影第11章 動之以利第5章 水流花謝第29章 吳鉤霜雪明第2章 無敵之罪第25章 殺人滅口第5章 安排金餌第7章 兄弟相見第13章 寒園來客第24章 金蟬脫殼第9章 處處烽煙起第34章 勢定收官(上)第30章 絕地重生第27章 杏花疏影第9章 花燭慘變第15章 水深火熱第27章 還如一夢中第34章 勢定收官(上)第27章 指點江山第1章 烈焰紅妝第26章 四面絕網第16章 大亂將起第13章 出賣愛子第27章 賞雪賦詩第17章 立威定策第15章 樓船夜雪第19章 公主密諫第6章 大戰前夕第15章 籌建秘營第18章 蒼鷹折翼(上)第1章 暗波洶涌第11章 烽火揚州路第9章 花燭慘變第25章 卻泛扁舟第19章 伐楚之策第24章 戰事如棋第36章 長城空自許第38章 君恩九鼎重第39章 餘波未歇第14章 問是誰家子第6章 生死無恨第11章 靜海之會第36章 長城空自許第34章 欠東風第7章 兄弟相見第36章 以退爲進第40章 雁門喋血第21章 江邊血戰第4章 射柳金谷園第43章 所恨不相識第22章 激宕波瀾驚第33章 滄海兩茫茫第18章 雍帝迴鑾第11章 烽火揚州路第25章 進退兩難第5章 安排金餌第29章 吳鉤霜雪明第1章 驚聞鉅變第12章 有子足矣第11章 魔宗之秘第23章 鄉音無改第3章 有口難辯第20章 千里追殺第31章 三路突圍序章第34章 曉霜鏖戰第27章 血濺行宮第25章 初至雍都第12章 孤城血未乾第13章 安澤敗戰第10章 帳下猶歌舞第7章 錦繡前程第12章 孤城血未乾第40章 灑淚今成血第6章 雍使齊王第16章 我心依依第20章 驚聞密辛第10章 千里征程第8章 宗師蒞臨第22章 南楚使節第10章 沁水初戰第35章 勢定收官(下)第10章 心狠手辣第45章 一見心相許第4章 如煙往事第23章 歸爲臣虜第5章 同舟共渡第35章 襄陽恨第1章 少年不知愁第5章 恩斷情絕第48章 傾城一舞世所稀第1章 鳳儀傳奇第12章 孤城血未乾第27章 血濺行宮第5章 儲君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