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魂歸故里

和議既成,煬王得免,五月,隨使臣返南楚,方入楚境,遇刺身亡,歸葬建業。王在位四年,疏於朝政,親小人,遠賢臣,至令社稷危亡,身亦深陷囹圄,南楚積弱難返,皆王之罪也。

--《南朝楚史·楚煬王傳》

陸燦大喜,他知道只要雍王不爲難南楚,那麼其他的人或者用賄賂,或者用利益,總是比較容易擺平的,連忙向雍王道謝,不過陸燦神色沒有什麼變化,他知道雍王必然是要提些條件的,所以他誠懇地道:‘殿下寬宏大量,燦代南楚上下拜謝殿下,若是有什麼吩咐,還請直言,燦縱然爲難,也要勉力爲之。‘

雍王卻是一笑置之,他從南楚的府庫裡面得到的足夠他數年軍用,所以並不貪求,而且在他看來南楚百姓遲早會是大雍的臣屬,所以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雪上加霜,若是引起南楚百姓的刻骨仇恨,對於日後安撫江南可是不利的,至於是否割地賠款,那是朝廷的事情,他早就知道父皇的底線就是南楚賠款五千萬兩白銀,分十年還清,這樣一來,南楚在十年之內是別想大規模擴充軍備了。但是若是不提要求,不免有些引人疑竇,甚至還會讓南楚君臣不安,擔心自己什麼時候發難,看了一眼江哲,他用目光詢問。

我收到了雍王的暗示,心中一動,淡淡道:‘雍王殿下很是仰慕南楚的文章風liu,聽下官說起崇文殿之事十分羨慕,若是陸將軍能夠作主,將崇文殿收藏書籍的副本送來一份給殿下,當然,若是能夠加上一批名家真跡,那麼就更好了。若是貴使能夠達成殿下的心願,那麼殿下可以保證不會索取南楚一寸國土。‘

陸燦一愣,他是武將,對於這些書本並非十分看重,雍王的要求對他來說並不過分,用些書本字畫換來雍王的退讓,讓南楚不會因爲議和損失慘重,那麼還是值得的,只是崇文殿乃是先王敕建,若是這樣做,不免有人會彈劾自己。想到這裡,不免有些猶豫。

我看出他的心意,淡淡道:‘太上國主目前還在大雍,將軍若是拿不定主意,可以去問問王上。‘

陸燦立刻醒悟過來,這麼好的一個擋箭牌不用,自己還是太沒有經驗了,於是陸燦欣然道:‘殿下所請,本使代王上同意,等到本使回到南楚之後,立刻派人送來。‘

李贄正要答應,我卻道:‘若是這樣時間耽擱太久,還是請使節傳書回去,若是能夠在談判之前將書籍送到,雍王殿下必有所報。‘

陸燦看了楊秀,露出詢問之色,楊秀乃是文士,他凜然的看了江哲一眼,江哲索要的書籍乃是南楚文化之菁華,此人目光之深遠果然非同尋常,想當初成都陷落的時候,大雍和南楚都搶着爭奪戶部的典籍,這些都是治理國家的基礎啊,江哲這次索要的雖然不是南楚的戶口圖籍,但是那些書籍的價值是更加珍貴的,江山總有改朝換代的時候,戶口圖籍總是能夠盤查清楚的,只有那璀璨的文化是源遠流長恆久不變的寶物,但是他也知道這個條件對於南楚來說不是難事,至少比割地什麼的好多了,在心中常常的嘆息了一聲,他輕輕點頭。陸燦當機立斷地道:‘司馬大人放心,陸某立刻傳書回去。‘

送走了南楚的使節,我已經有些疲憊,李贄便告辭離去。在路上,李贄若有所思地道:‘隨雲果然精明,若能夠得到南楚的典籍,對我大雍果然是很有裨益,畢竟我大雍擅長開疆擴土,但是治理國家卻是得靠文治,馬上得來的天下,不能再馬上治理,隨雲,真國士也。‘苟廉冷冷道:‘殿下,那個南楚使節不卑不亢,而且文武雙全,又是南楚青年將領的領袖,此人不除,只怕日後必是後患無窮。‘

李贄淡淡一笑道:‘天下的俊傑多得是,本王若是見一個殺一個,只怕就要殺得手軟了,南楚積弱,獨木豈能擎天,沒有明君,就是武將再能征善戰又能如何,苟廉,替我告訴韋相爺,一定要把尚維鈞送回去,怪不得當日隨雲讓我善待尚維鈞,看來他早就想到今日了,若是尚維鈞回到南楚,陸信必然不會再大權獨握,加以時日,身爲外戚的尚維鈞就能權傾朝野,到時候權臣在內,我倒要看看幾個才俊之士能夠掀起什麼大風浪。‘

苟廉心中一寒,他雖然已對江哲傾慕非常,但是還是沒有見過江哲用計的手段,如今聽李贄道來,江哲這樣深謀遠慮,真是令他徹底傾服,不過,他看看雍王,殿下能夠這般機敏,看穿江哲的用心,並加以利用,如此君臣,當真會讓敵人心膽俱裂,怪不得殿下爲了江哲費了那樣的苦心,現在看來,一切都是值得的。想到這裡,心中久久藏着的一絲妒念終於煙消雲散。他一邊欣然領命一邊道:‘殿下不妨多給南楚一些好處,只當看在江先生面上,這樣江先生就是嘴上不說,心裡也是歡喜的。‘

李贄嘆息道:‘是啊,就是如今他對南楚心灰意冷,還是有些情分,若是不然,他何必答應接見南楚使節,他這般情厚,只怕日後攻打南楚,他是不會出力了。‘

苟廉笑道:‘殿下放心,區區一個南楚,若是都攻打不下,豈不是讓人笑話我們這些屬下麼,殿下麾下文武齊備,還擔心什麼呢?不過殿下,長孫將軍和荊將軍都有信來,他們說軍中無事,問可不可以跟隨殿下左右,他們對前些日子的事情都是心有餘悸,而且殿下身邊也需要多幾個護駕的大將。‘

李贄想了一想道:‘你說得也不錯,現在軍心我相信不會有什麼變化,也應該把他們招回身邊,這些日子沒有他們,本王總是覺得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你替我傳令,讓他們進京,他們都是我帥府管轄,沒有人能說出什麼來。‘

接下來的談判雖然繁瑣,但是倒沒有什麼阻礙,南楚方面自然是急切的希望談判成功,而大雍方面也沒有人想拖延,雍王既不插手,太子也懶得過問,齊王這段時間似乎心情不好,幾乎連門都不出,所以談判在丞相韋觀的主導下進行的十分順利,南楚使節團其他成員自然是十分高興,但是陸燦心中卻隱隱不安,總覺得不該如此順暢,雖然事情順利,但是因爲需要商討的細節太多了,還是拖了將近一個月才達成協議。

按照和議結果,南楚繼承稱臣大雍,年年上貢,歲歲來朝,這次戰敗,南楚必須付出賠款六千萬兩白銀,分十二年付給,另外兩國協議互市,將近一年的戰爭和封鎖,兩國都需要通商,不過南楚的貨物進入大雍的稅收增加了半成。大雍俘虜的南楚王室成員和文武百官均可贖回,各有身價不等,不過要留下人質,人質的人選,最後入選的是趙嘉的長子趙僖,乃是雍女所生,另外一個人質是趙嘉的親弟,簡親王趙耘。至於趙嘉身邊的雍女寵姬,大半都要求留在故鄉,陸燦也不計較,她們將來的生計自有大雍料理,他恨不得所有的雍女都不回去呢,不過還有兩位雍女妃子要求跟着趙嘉去南楚,她們所有的青春都留在了南楚,所以寧可回到充滿敵意的南楚,也不願離開兒女。

四月二十日,南楚答應送給雍王的幾百車書籍進入了大雍地界,雍王派去的兩員大將接收了書籍,然後親自押送到長安,這兩人一個叫長孫冀,金弓長孫,弓箭無雙,乃是軍中第一射手,他出身貧寒,自幼從軍,在軍中練就了一身絕藝,他的箭術是在戰場上練出來的,五百步外,取人性命如同探囊取物,他形影不離的金弓乃是雍王親賜,使用特製的翎箭,可以在千步之外射殺大將,另一個叫荊遲,此人性情有些魯莽,但是斬將奪旗卻是無人可比,乃是雍王麾下第一勇將,押送書籍這等小事怎用得上他們,雍王調他們入京的目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四月二十五日,南楚使節護送着太上國主和贖回來的文武百官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大雍十分禮遇,太子李安替皇上郊送三十里,而長樂公主也在長亭之上斟酒送行趙嘉,不過雍帝李援有旨意,說長樂公主離家多年,要多留她住些日子。可是人人都知道雍帝根本不會放長樂公主回去南楚,因爲談判之中,南楚使節曾經提及,南楚國主趙隴願意尊奉嫡母爲太后,卻被韋觀婉拒了,但是這件事情他們暫時也不願理會,畢竟迎回南楚君臣纔是此行最大的目的。

送行之日,還有一個人也很引人注意,就是跟着雍王出城相送的天策帥府屬官,司馬江哲,雖然他重傷初愈,走起路來幾乎搖搖欲墜,但是卻沒有人敢輕視他,人人都知道,他的一個隨身侍從,李順,做了什麼事情,更何況雍王對他的愛重天下皆知。

我上前對着曾經的王上最後一次行了君臣大禮,趙嘉的目光是茫然的,他甚至已經記不起我到底是誰,當他在內侍的低聲指點下說着冠冕堂皇的話,祝賀我得到大雍重用,希望我忘記從前嫌隙,爲兩國和好而盡力的時候,我心中一片淡然,這個人,從來都不是我想尊奉的主君,這次相送實在是爲了善始善終罷了,畢竟,我懷疑他能否活着回到南楚,若非陛下想早些除去這個女婿,何必急着結束談判呢?

看着南楚使節遠處的隊伍,我神色疲倦的想返回馬車,卻發覺有兩個人正在注視着我,一個是長樂公主,多日不久,她神情很平和,但是比起當日觀看演武的時候,顯得有些憔悴,另一個人卻是一個身穿月白宮裝的女郎,她大概二十出頭的年紀,相貌絕美,容色清華高貴,身材修長,體態優美,她就站在長樂公主身邊,公主容色本也是秀麗清雅的,已經是堪稱絕色,但是卻被這女子逼人的豔光搶走了全部光芒。引起我的注意的不是這女子的美麗,而是她那雙明澈冰寒的眼眸,那是一雙我做夢都會夢到的眼睛,她,就是幾乎殺死我的刺客。

我低聲道:‘她就是李寒幽吧?‘

雍王已經走到我身邊,低聲道:‘就是她,皇后讓她照顧長樂,所以一起跟來了。‘

小順子一聽那女子就是李寒幽,眼中頓時閃過耀眼的寒光,他定定的看向李寒幽,要將這個女子的一切都記在心裡。

上了馬車,我若有所思的想到:‘這樣一個女子,高傲而美麗,正是豪門子弟夢寐以求的伴侶,秦青真的能夠拒絕她麼?‘

五月七日,消息傳來,南楚太上國主,在渡江之後不久被人刺殺身亡,刺客用得乃是蜀中厲家的武功,留下一行血字‘錦繡河山,是我家邦,國破家亡,今日償還。‘趙嘉身死之後,寵姬數人,皆自盡殉死。

我放下情報,輕輕一嘆,皇上想必將刺殺趙嘉的事情交給了太子執行,他們果然有些本事,讓錦繡盟主霍紀城刺殺趙嘉,撇清了刺客和大雍之間的關係,這般輕易得手,想必那些寵姬是內應吧,霍紀城名利雙收,大雍也是心滿意足,只是可惜了陸燦,他身爲使節,又擔負着護送的重任,可是卻讓趙嘉遇刺,只怕短期之內他是沒有辦法翻身了,不管是何人的主意,這人都是一個心機深沉狠辣之輩。只是不知道是太子還是鳳儀門設計的刺殺方案,我在紙上寫下兩個名字,魯敬忠、李寒幽,應該是他們兩個人中的一個吧,雖然沒見過李寒幽用計謀的方式,可是隻見她行刺我的時候那種果斷狠絕,就知道她不是一個平常女子啊。

我正在想着這件事情,李贄走進了書房,他神色陰沉地道:‘太子好手段,父皇今日重重賞賜,這趟行刺不僅天衣無縫,而且撇清了大雍的嫌疑,我只是奇怪,錦繡盟怎麼會成了太子的人,雖然太子說只是暗中透了消息給錦繡盟,然後提供了一些方便,可我不信錦繡盟真的這樣好利用,我一定要好好查查錦繡盟和太子的關係。‘

我心中有了明悟,太子要對錦繡盟下手了,想必他準備收手了,反正通過互市,他自然有本事得到巨大的收益,不用再冒險走私了,我看了小順子一眼,使了一個眼色,小順子的傳音入秘在我耳邊響起道:‘公子是要我告訴陳稹安排天機閣脫身麼?‘

我微微點頭,小順子輕悄的退了出去,李贄迷惑地道:‘隨雲,怎麼了,你有什麼事情瞞着我麼?‘

我恭敬地道:‘殿下,臣有件事情想稟明殿下,錦繡盟和太子之間確有勾結。‘說罷,我便將太子等人走私軍械的事情簡單說了一下,雍王皺着眉聽了半天,突然拍案而起道:‘豈有此理,竟然把主意動到了軍資上面,隨雲,你如何知道的這樣清楚?你可是從中做了手腳?‘

我笑道:‘這可是臣的秘密了,不過臣的手上已經有了完整的證據。雖然是臣設的圈套,可是臣只是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不是臣讓太子去做的。‘

李贄頹然坐倒,半晌才道:‘你說得是,若非太子願意,誰能夠強迫他呢?好吧,我聽你的,太子既然如此行事,也怪不得本王不顧兄弟之情,軍械物資何等重要,他竟然作出這種事情。只是你認爲可以一舉成功麼,我總覺得不大可能。‘

我答道:‘殿下不必費心,這件事情自然是不成的,可是水滴石穿,請殿下相信臣的判斷,這件事情若是爆發,殿下只要秉公而斷即可,不必過於威逼太子,這樣臣纔好進行下一步。‘

李贄笑道:‘你總是這樣遮遮掩掩的?‘

我淡淡道:‘臣擅長的乃是陰謀詭計,若是說了出來,不免讓殿下憂心,還是讓臣來策劃吧,若是殿下放心,臣想調動人手去做一些事情。‘

李贄道:‘這些你不用問我,我府中上下隨便你吩咐哪個,沒有人敢違令不尊的。‘我輕輕頷首,表示謝意。這時,李贄看到我放在書案上的情報,有些猶豫地道:‘隨雲,有些事情你知道這是必然的。‘

我淡淡點頭,神色一派清冷,緩緩道:‘臣知道,王上自己沒有盡到君王的責任,早在建業陷落的時候,王上就該自盡謝罪了,只是王上雖然糊塗,卻也不是一個壞人,這些年來他雖然沒有什麼建樹,可也沒有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他只是不應該去做國主罷了,王上如今魂歸南楚,也該死而無憾了。‘

說罷,我起身走出了書房,呼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然後隨手摘下一片竹葉,吹奏了起來,那顫抖着的古樸樂聲,低徊悽切,如泣如訴,讓人聞之斷腸,一曲吹罷,我神色漸漸平靜下來,我不是早就和南楚再無情意了麼,再說那個昏君,我何必爲他傷心呢。心中這樣想着,我卻還是有些哀傷,那人,畢竟是我曾經的王上,而且,他是南楚的國君,就這樣死在大雍的密謀之下,讓我如何不傷情呢。突然,我有些後悔當日逼死蜀王的事情,無論如何他是蜀國的國主,就這樣死在我的筆鋒之下,也難怪蜀人如此恨我呢。

李贄一直站在遠處,這時才走了過來,淡淡道:‘南楚的書籍已經送到了,你不去看看麼,正好也見見我的親信愛將。‘

我輕施一禮道:‘敢不從命。‘

第5章 水流花謝第26章 餘波未歇第9章 軍機幕僚第49章 天長地久第7章 飄香畫舫第35章 情深似海第37章 斬草除根第6章 雍使齊王第43章 所恨不相識第8章 宗師蒞臨第36章 以退爲進第26章 茶香留客飲第40章 恩深怨消第8章 古墓秘舵序章第4章 如煙往事第28章 含香驚魂第42章 悔已遲第34章 勢定收官(上)第37章 以血贖愆第28章 含香驚魂第22章 南楚使節第21章 得知真相第17章 平楚策第16章 三顧頻煩第11章 烽火揚州路第40章 灑淚今成血第5章 同舟共渡第26章 雪影殺機第6章 驚鴻照影第23章 萬金家書第29章 吳鉤霜雪明第10章 心狠手辣第4章 故人重逢第6章 雍使齊王第2章 獻君三策第5章 儲君之爭第15章 黃雀在後第1章 落魄書生第37章 忠貞見疑(中)第18章 以命抵命第31章 三千里地山河第36章 長城空自許第28章 失望至極第13章 出賣愛子第28章 姻緣成雙第28章 姻緣成雙第27章 杏花疏影第3章 龍飛在天第32章 腐鼠成滋味第2章 青梅如豆第5章 水流花謝第7章 飄香畫舫第22章 建業淪陷第10章 心有所屬第25章 進退兩難第9章 處處烽煙起第14章 心腹之患第27章 賞雪賦詩第26章 雪影殺機第35章 襄陽恨第38章 忠貞見疑(下)第12章 最終決裂第36章 以退爲進第7章 飄香畫舫第30章 絕地重生第25章 卻泛扁舟第8章 綠楊芳草第6章 雍使齊王第11章 清野血戰第24章 佈局獵殺第9章 高山流水第9章 失德驚天第28章 步步爲營第17章 平楚策第28章 失望至極第4章 品畫明冤第6章 驚鴻照影第4章 初到濱州第19章 亭中秘議第30章 搬兵勤王第28章 失望至極第20章 趁火打劫第28章 含香驚魂第9章 花燭慘變第18章 死裡逃生第21章 得知真相第22章 南楚使節第11章 清野血戰第40章 恩深怨消第24章 戰事如棋第2章 金榜題名第12章 孤城血未乾第3章 知是故人來第21章 得知真相第9章 處處烽煙起第24章 千里路遙第14章 玉碎珠沉第36章 忠貞見疑(上)第21章 江邊血戰
第5章 水流花謝第26章 餘波未歇第9章 軍機幕僚第49章 天長地久第7章 飄香畫舫第35章 情深似海第37章 斬草除根第6章 雍使齊王第43章 所恨不相識第8章 宗師蒞臨第36章 以退爲進第26章 茶香留客飲第40章 恩深怨消第8章 古墓秘舵序章第4章 如煙往事第28章 含香驚魂第42章 悔已遲第34章 勢定收官(上)第37章 以血贖愆第28章 含香驚魂第22章 南楚使節第21章 得知真相第17章 平楚策第16章 三顧頻煩第11章 烽火揚州路第40章 灑淚今成血第5章 同舟共渡第26章 雪影殺機第6章 驚鴻照影第23章 萬金家書第29章 吳鉤霜雪明第10章 心狠手辣第4章 故人重逢第6章 雍使齊王第2章 獻君三策第5章 儲君之爭第15章 黃雀在後第1章 落魄書生第37章 忠貞見疑(中)第18章 以命抵命第31章 三千里地山河第36章 長城空自許第28章 失望至極第13章 出賣愛子第28章 姻緣成雙第28章 姻緣成雙第27章 杏花疏影第3章 龍飛在天第32章 腐鼠成滋味第2章 青梅如豆第5章 水流花謝第7章 飄香畫舫第22章 建業淪陷第10章 心有所屬第25章 進退兩難第9章 處處烽煙起第14章 心腹之患第27章 賞雪賦詩第26章 雪影殺機第35章 襄陽恨第38章 忠貞見疑(下)第12章 最終決裂第36章 以退爲進第7章 飄香畫舫第30章 絕地重生第25章 卻泛扁舟第8章 綠楊芳草第6章 雍使齊王第11章 清野血戰第24章 佈局獵殺第9章 高山流水第9章 失德驚天第28章 步步爲營第17章 平楚策第28章 失望至極第4章 品畫明冤第6章 驚鴻照影第4章 初到濱州第19章 亭中秘議第30章 搬兵勤王第28章 失望至極第20章 趁火打劫第28章 含香驚魂第9章 花燭慘變第18章 死裡逃生第21章 得知真相第22章 南楚使節第11章 清野血戰第40章 恩深怨消第24章 戰事如棋第2章 金榜題名第12章 孤城血未乾第3章 知是故人來第21章 得知真相第9章 處處烽煙起第24章 千里路遙第14章 玉碎珠沉第36章 忠貞見疑(上)第21章 江邊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