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南楚稱帝

顯德二十二年七月,大雍遣使求和,南楚君臣頗畏征戰,許之,未幾朝野有人,稱頌國主聖明,破蜀中,拒大雍,應晉帝位,國主惑於言辭,又信齊王當日所言,遂許之,於八月一日晉帝位,上表大雍,願爲兄弟之國。時,朝中明智之士上表勸諫,國主憤怒,貶斥極多,江哲亦在其中。先,江哲上《諫晉帝位書》,詞深意切,語氣激昂,痛斥國主之非,國主大怒,欲斬之,內侍勸曰:“江哲乃南楚才子之冠,不可輕易加刑。”國主乃息怒,詔曰:“迫令致仕,永不敘用。”江哲接旨,或勸之暫且隱忍,待日後相機勸國主收回成命,江哲唯言:“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從容而退,人皆敬之。

--《南朝楚史·江隨雲傳》

看我神色冰冷,陳稹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我淡淡道:“你想說什麼?”

陳稹猶豫一下道:“大人,您與大雍頗有聯繫,但是爲何又對德親王的事情如此傷情?”

我沉默了良久,才道:“大雍人才鼎盛,軍力強盛,又有明君賢臣,可以說天下一統的契機就在於大雍的發展,我南楚雖然人傑地靈,但是修於文略,疏忽武事,江南之人又多文弱,流弊難以革除,我從一開始就知道南楚必然亡於大雍,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所以我當初參加科考,並沒有爲南楚嘔心瀝血的打算,我一介寒生,在南楚根本不可能掌握權柄,就是我能夠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南楚也不是我可以大展宏圖的地方,更何況我有自知之明,我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我所擅長的是出謀劃策,決勝千里,如果沒有明君賢臣,我也發揮不出什麼作用,可是我終究是南楚人,讓我看着南楚這樣衰亡,我又不甘心,當初見到德親王,我希望他能夠是我心中的明君,可惜不是,他是個忠臣,不是梟雄,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所以錐心泣血,歿于軍中。大雍之人,我見過雍王、齊王,雍王殿下乃是王者風範,必然是一代聖主,齊王殿下雖然有些魯莽,但是也是霸王之才,我沒見過太子李安,但是想來能和雍王抗拒良久,那麼也非同凡響。我是一個普通人,所以對雍王和齊王我始終不願得罪,就是爲了日後可以保全性命。”

陳稹道:“大人曾對德親王和雍王分別獻策,又是爲了什麼?”

我淡淡道:“這些我本來不需要對你講,可是你既然甘心爲我效命,那麼我也不妨直言,我爲德親王獻策,如今已經達到目的,破城之策就不必說了,離間之策如今已經見到效果,你以爲這次爲什麼會是齊王攻打南楚。”

陳稹想了一想,道:“定是太子李安擔心雍王功勞太大,無法控制。”

我閉上眼睛,道:“不錯,當初我逼死蜀王,爲的不是讓大雍無法更好的統治東川,而是爲了王妃金蓮夫人,果然金蓮夫人到了大雍,雍帝李援喜愛她的美色,將其納入後宮,如果蜀王還在,雍帝必然不能如此做,雍王也不會因此直諫遭怒,否則你以爲爲什麼接下來雍王會因爲太子的攻擊而狼狽不堪。”

陳稹疑惑地道:“可是沒有聽說過雍王進諫啊。”

我笑道:“這種事情,雍王怎麼會當面進諫,可惜就是暗中的勸諫也不免遭到父皇的白眼。接下來的事情德親王就不知道了,雍王派使者來求教,我讓他假意中毒,擁兵邊關,雖然保住了雍王的地位和安全,可是也讓他更進一步的和父兄離心,這纔是我離間策的全部內容。”

陳稹驚訝的看着我,道:“屬下沒有想到大人抱病替雍王謀劃會是這個原因。”

我搖頭道:“你也別太敬佩我,其實雍王和雍帝、太子之間的矛盾本來已經很尖銳,我只不過火上加油,而且雍王現在的困境對他來說並非是沒有好處,等到雍王下定決心奪得皇位,那麼大雍統一就是不可阻擋的了,我的所作所爲不過是替南楚爭取一些時間,如果南楚強大,那麼雍王就不得不放慢腳步,南楚苟安上二三十年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是如今國主自毀長城,德親王死後,南楚再也沒有可以對抗大雍的將領了,容淵此人氣量不足,陸信此人,愚忠而謀略欠缺,朝中重臣個個目光短淺,稍有才幹者,不是沉迷酒色,就是息隱田園,陳稹,就是大雍內亂,我想南楚數年之內也會社稷不保了,但是也因爲大雍內亂,我料南楚仍然會殘餘部分勢力,在江南蜀中割據,大雍若想江南安康,沒有十年以上的時間,是不可能得了。”

陳稹記下我的話,問道:“那麼,大人我們下一步應該幹什麼呢?”

我淡淡道:“南楚再無可爲,我回去之後會立即辭官,然後我們在建業等待,我想不久之後,我報仇的機會就到了。”

陳稹問道:“若是報仇之後呢,雍王和齊王對大人都十分器重,若是南楚滅亡,兩位殿下恐怕都會來招攬大人,到時大人如何處置。”

我默然,然後道:“我曾以爲自己會願意投靠大雍,可是我發覺不行,南楚滅亡之後,我自然希望可以安度餘生,如果雍王和齊王不肯放過我,那麼我只好遠離中原,如果不幸被他們所擒,我也不會爲南楚殉葬,等到我報仇之後,我會將身邊的勢力暫時交給你掌握,對於大雍來說,我的勢力太渺小,如果在我身邊,只是會被注意,甚至遭到覆頂之災,如果隱藏在暗處,或許還能救我一命。”

陳稹猶豫了一下道:“大人不如讓李爺統領他們吧。”

我搖頭道:“小順子在我身邊的用處更大,他武功高強,心思細密,是我的心腹益友,他若在外,反而會不夠冷靜,不能好好隱藏力量。”

陳稹心悅誠服的點頭道:“既然如此,屬下遵命。”

黯然的回到建業,我得知國主果然後悔,接納了德親王的遺表,封容淵爲兵部侍郎,鎮守襄陽,委任陸信爲大都督,陸信回朝領受節鉞的時候,我看到他風采不減當年,他的兒子,小侯爺陸燦,我的學生,已經是二十一歲的雄壯少年,我聽說這些年來,陸燦已經成了陸信手下的先鋒,作戰勇敢,富於謀略,在南楚軍中頗受好評。我回到家中不久,陸燦前來拜訪,我畢竟曾經是他的老師。陸燦興奮的對我說,我當年閒着無聊給他講的兵法讓他受益匪淺,他這次來想問我願不願意繼續教他兵法,我看着他熱情洋溢的表情,只能淡淡道:“當年我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小侯爺還是多多向侯爺請教纔是道理。”送走了陸燦,我心中一陣苦痛,這個當年在我面前受教的學生已經成了南楚的將領,想到不久之後他將面對的一切,我豈能不難過,想了很久,我把我整理的一些軍陣讓赤驥送去給陸燦,囑咐他不要對外人說起,或許我的軍陣能夠讓他在戰場上多勝利幾次,雖然最終結果可能只是多死一些人,但是這是他的命運,也是南楚的命運,這,也是我對南楚貢獻的最後一點心力吧?

不久,有人上書說國主英明神武,在位數年,先破蜀國,今次又擊退雍軍,論其德能,應該晉位皇帝,和大雍分庭抗禮,趙嘉的耳朵太軟,聽了之後,居然也相信自己是天命所歸,忘記了被他迫死的德親王血淚斑斑的遺表,很快就下詔徵詢朝臣的意見,結果迷惑於勝利的朝臣大多附和,還紛紛上勸進表。

我聽了之後,本來想先去辭官的我,沉思良久,寫了一道表章《諫晉帝位書》,這份表章一遞上去,國主果然大怒,我這份表章裡面,明確的說明了當初攻打蜀國雖然取勝,可是大雍所得利益在我國之上,而且兩國軍隊的強弱也十分明顯,我也提到這次擊退大雍不過是因爲齊王領軍作戰過於強硬,襄陽又很堅固,如今德親王歿于軍中,我南楚再沒有可以與之相提並論的將領,而大雍根基沒有受到損害,如果國主稱帝,那麼大雍就可以以屬國背叛的理由來攻打南楚,到時南楚理虧,只怕難以抵擋大雍的攻勢。這份表章,我罕見的寫出了自己真正的看法,因爲這是我離開南楚前的最後一份表章,如果國主真的肯接納,那麼我寧願將我的所有才智都獻給南楚,即使死在戰場上也不會後悔。

可惜,我預料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國主大怒,差點要立刻傳旨將我斬首,總算我事先通過小順子收買的內侍勸解得當,我被免去了官職。原本我是想正式辭官的,可是最後我上了這份表章做最後的賭博,果然我被免了官,這樣,我和南楚再沒有什麼糾葛,恩怨兩消了。當我神色淡然的聽着來傳旨的官員唸誦的時候,我幾乎想要笑出來,這樣一來,大雍應該沒有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加罪我,也就不能用赦免我的理由讓我歸降了。傳旨的是跟我同科的榜眼劉魁,他現在在國主身邊聽命,這份詔書就是他替國主書寫的。滿懷遺憾的,劉魁道:“江年兄,你不用消沉,國主雖然說永不敘用,等過幾年事情淡了,我們爲你進言,江年兄一片赤誠,爲的是南楚社稷,到時國主必然會重新起用。”

我沒有理會他的安慰,只是淡淡道:“雷霆雨露,都是君恩,下官怎敢有絲毫埋怨,前幾年我從軍蜀中,結果落下了病根,這幾年一直在家養病,本來就不應該尸位素餐。”送走了客人,我淡淡道:“走吧,我們回家去。”

我帶着陳稹等人還沒有走出吏部的大門,就看見樑婉在一輛馬車上向我示意,陳稹看看我陰沉的面色,低聲道:“大人,不,公子,你別忘了……”

我攔住他的話,走上前去道:“原來是樑小姐,不知道有什麼吩咐。”

樑婉笑道:“這裡不好談話,請狀元上車一談。”

我微笑着上車,對樑婉道:“也好,請小姐送我一程吧,到北門就可以了”

樑婉等我上了車,吩咐上路,笑着問道:“狀元郎這次直言進諫,卻落到這種下場,真是可憐,當初比干剖心,子胥沉江,雖是忠臣,卻爲天下所笑,都只爲所事非人,如果狀元郎不嫌棄,我在大雍頗有相識,願意推薦大人到大雍任官。”

我微微一笑,道:“小姐如今是南楚王后心腹,又是先王義女,不爲南楚費心,卻爲大雍效力,未免是有些心口不一。”

樑婉鄙夷地道:“誰希罕南楚的權位,狀元郎聰明過人,齊王殿下多次讚頌,如果肯改弦易轍,想必是青雲直上,前途不可限量。”

我微笑不語,左手一直轉動着右手中指上的玉指環,那是我愛妻的遺物,良久才道:“小姐在南楚多年,雖然功勳卓著,不過是仗着大雍勢力,如今南楚大雍絕交在即,到時候還請小姐珍重纔是。”說罷,我吩咐停車,下車之前,我淡淡道:“臨別忠言,還請小姐勿怪。”

樑婉迷惑的看着我離去,她不明白我爲什麼既不肯投降,又要勸她小心,想了半天,心道,莫非是他待價而沽,罷了,等到我大雍渡江之後,還怕你不投降麼,便下令繼續前行。

我下車之後,回憶着剛纔近在咫尺的花容月貌,心裡涌起一陣厭惡,這樣的女子,真是應該碎屍萬端,我想如果大雍真的只靠她統領江南密諜,那麼我倒要懷疑大雍中人的智慧了。不過想到近年來的傳言,都說樑婉不嫁是因爲和國主有染,這次國主稱帝,據我所知,樑婉的暗中運作,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她確實是一個出色的間諜,收買朝臣,散佈流言,我沒有阻止她的行動,現在國主把她的話當成綸音,這麼說來,大雍用人還是會看對手的,所以在我南楚的密諜首領,就用了這麼一個美麗的女間諜。

在我之後,還有很多人進諫勸阻稱帝,都被國主置之不理,例如翰林院掌院學士謝賢,諫議大夫羅大人,下場卻是貶官的貶官,斥退的斥退,羅大人最後以死相諫,碧血染御階,可惜國主沒有醒悟,這些風波我都沒有參與,我現在只是一個庶民罷了。

就這樣八月一日,國主正式稱帝,宣佈改元至化,我想起當日國主繼位的時候下令沿用顯德年號,我還覺得奇怪,搞不好國主就是想稱帝之後再用新年號,這樣看來,國主還是有雄心壯志的,可惜志大才疏,沒有恆心,這個至化年號,只怕會是個亡國的年號吧。

與此同時,大雍境內,雍王府,李贄看着手上的情報,道:“樑婉太囂張了,她不知道謹言慎行的好處,如果不是因爲她的師門,我絕不會這麼縱容她。”

坐在他身邊的一個相貌斯文,留着黑髯的中年人道:“殿下,鳳儀門乃是大雍白道領袖,在大雍立國期間功勞卓著,現在她們的手伸得太長了,樑婉效命殿下,在南楚行事,卻屢屢自作主張,還和太子、齊王的人走得很近,而齊王的準王妃秦錚更是樑婉的師妹,我懷疑她們準備支持太子繼位。”

雍王冷冷道:“不用懷疑,我已經得到情報,鳳儀門通過她們的弟子,父皇的寵妃紀貴妃向父皇進言,說我擁兵自重,若是繼位,必然弒兄殺弟,而太子雖然才幹稍差,但只要派賢臣輔佐,能夠更好的治理天下,哼,不過是因爲我不肯接納她們的弟子做王妃罷了,一羣女人,妄想控制天下,我李贄可不是木偶泥塑。”

中年人憂心忡忡地道:“可是鳳儀門勢力強大,若是極力阻撓殿下登基,那可怎麼辦呢?唉,屬下不擅長策劃,不能爲殿下分憂。”

李贄目光一閃,道:“若是那人肯歸我麾下,必然可以對付鳳儀門,其實我並不懼怕鳳儀門的武功,她們雖然武功高強,可是我已經結好了少林那些名門正派,至少可以避免鳳儀門使用武力,我擔憂的是她們長袖善舞,擅於挑撥離間,如果不能善用計策,讓她們繼續發展下去,我恐怕大雍江山落於婦人之手。”

中年人道:“總聽殿下說起那江哲,屬下十分渴望一見,只是殿下有把握讓他效命麼。”

李贄苦笑道:“怎麼說呢,讓他在我手下爲官倒是並非很難,但是若要他忠心效命就難了,這人心思莫測,而且對榮華富貴、社稷民生都不甚關注,這樣一個冷淡的人,我如何能讓他傾心相投呢。我收到情報,他上表進諫,被南楚免官,看到他的表章,令我心驚,他對南楚大雍局勢瞭如指掌,這樣的人物,若是不能爲我所用,真是李贄平生遺憾。”

中年人接過李贄遞給他的表章,看了良久,擡頭道:“殿下,你必須立刻派人去南楚,如果不能得到此人,我們大業難成,而且鳳儀門不是瞎子,她們若是看到此人才幹,必然會招攬他,他如果成了太子的幕僚,我們危矣。”

李贄微笑道:“我相信鳳儀門沒這個本事讓他心悅誠服,鳳儀門擅長的那套‘爲國爲民‘的表演感動不了他,李安也沒有讓他降服的可能,倒是齊王很有可能讓他歸順,這次齊王傳來密信,談及在南楚遇到江哲,江哲救了他的性命,齊王雖然魯莽,但是待人卻是熱誠,若是江哲隨了他,齊王必定言聽計從,那纔是我們的一大危機,現在齊王養病,我已經稟明父皇,立刻攻打南楚,只要我先破楚,那麼江哲必然落到我手。子攸,我們的確應該派人去南楚,不是爲了說降,而是爲了掌握江哲的行蹤,想要說降,除了本王之外,無人可以成功。”

這時,門外的侍衛高聲求見,進來之後,跪稟道:“殿下,陛下詔殿下入宮,商議伐楚之事。”

第14章 心腹之患第34章 欠東風第22章 南楚使節第13章 隱星宗主第18章 死裡逃生第35章 情深似海第16章 三顧頻煩第30章 風虎雲龍第19章 伐楚之策第13章 寒園來客第11章 烽火揚州路第42章 悔已遲第30章 畫角金饒第22章 內憂外患第41章 春夢無痕第23章 孰不可忍第28章 含香驚魂第24章 戰事如棋第13章 冷月無聲第15章 敗亦可喜第8章 南閩越氏第17章 幕後風波第34章 欠東風第32章 腐鼠成滋味第27章 杏花疏影第30章 絕地重生第24章 金蟬脫殼第29章 吳鉤霜雪明第45章 一見心相許第3章 知是故人來第9章 花燭慘變第21章 江邊血戰第11章 動之以利第34章 欠東風第24章 戰事如棋第1章 驚聞鉅變第40章 灑淚今成血第30章 畫角金饒第5章 玲瓏棋子第7章 錦繡前程第7章 錦繡前程第22章 內憂外患第34章 勢定收官(上)第49章 天長地久第28章 樂在相知心第37章 忠貞見疑(中)第24章 金蟬脫殼第8章 古墓秘舵第29章 千鈞一髮第36章 忠貞見疑(上)第27章 賞雪賦詩第23章 孰不可忍第29章 明暗信使第6章 金牌間諜第7章 兄弟相見第22章 激宕波瀾驚第27章 一見如故第28章 樂在相知心第30章 生離死別第4章 如煙往事第19章 亭中秘議第7章 錦繡前程第10章 帳下猶歌舞第14章 壞人姻緣第11章 動之以利第23章 孰不可忍第14章 長安血夜第21章 間其腹心第5章 儲君之爭第27章 杏花疏影第30章 絕地重生第6章 東海來客第29章 明暗信使第2章 淫威肆虐第21章 間其腹心第24章 千里路遙第18章 冠蓋滿京華第32章 腐鼠成滋味第21章 一夜魚龍舞第6章 雍使齊王第31章 齊王手段第31章 三路突圍第10章 東海波平第40章 灑淚今成血第8章 古墓秘舵第30章 絕地重生第11章 靜海之會第17章 幕後風波第12章 孤城血未乾第22章 激宕波瀾驚第24章 戰事如棋第31章 三路突圍第26章 靖江郡主第12章 毒計連環第13章 安澤敗戰第30章 生離死別第45章 一見心相許第23章 孰不可忍第19章 亭中秘議
第14章 心腹之患第34章 欠東風第22章 南楚使節第13章 隱星宗主第18章 死裡逃生第35章 情深似海第16章 三顧頻煩第30章 風虎雲龍第19章 伐楚之策第13章 寒園來客第11章 烽火揚州路第42章 悔已遲第30章 畫角金饒第22章 內憂外患第41章 春夢無痕第23章 孰不可忍第28章 含香驚魂第24章 戰事如棋第13章 冷月無聲第15章 敗亦可喜第8章 南閩越氏第17章 幕後風波第34章 欠東風第32章 腐鼠成滋味第27章 杏花疏影第30章 絕地重生第24章 金蟬脫殼第29章 吳鉤霜雪明第45章 一見心相許第3章 知是故人來第9章 花燭慘變第21章 江邊血戰第11章 動之以利第34章 欠東風第24章 戰事如棋第1章 驚聞鉅變第40章 灑淚今成血第30章 畫角金饒第5章 玲瓏棋子第7章 錦繡前程第7章 錦繡前程第22章 內憂外患第34章 勢定收官(上)第49章 天長地久第28章 樂在相知心第37章 忠貞見疑(中)第24章 金蟬脫殼第8章 古墓秘舵第29章 千鈞一髮第36章 忠貞見疑(上)第27章 賞雪賦詩第23章 孰不可忍第29章 明暗信使第6章 金牌間諜第7章 兄弟相見第22章 激宕波瀾驚第27章 一見如故第28章 樂在相知心第30章 生離死別第4章 如煙往事第19章 亭中秘議第7章 錦繡前程第10章 帳下猶歌舞第14章 壞人姻緣第11章 動之以利第23章 孰不可忍第14章 長安血夜第21章 間其腹心第5章 儲君之爭第27章 杏花疏影第30章 絕地重生第6章 東海來客第29章 明暗信使第2章 淫威肆虐第21章 間其腹心第24章 千里路遙第18章 冠蓋滿京華第32章 腐鼠成滋味第21章 一夜魚龍舞第6章 雍使齊王第31章 齊王手段第31章 三路突圍第10章 東海波平第40章 灑淚今成血第8章 古墓秘舵第30章 絕地重生第11章 靜海之會第17章 幕後風波第12章 孤城血未乾第22章 激宕波瀾驚第24章 戰事如棋第31章 三路突圍第26章 靖江郡主第12章 毒計連環第13章 安澤敗戰第30章 生離死別第45章 一見心相許第23章 孰不可忍第19章 亭中秘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