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置突厥敗軍,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平虜谷一戰,隋軍斬首三萬,俘虜五萬,鐵勒人歸附三萬。隨後,偏頭寨下,俟利弗設率四萬餘部歸降。
所以現在羅成的俘虜營裡,一共有近十萬突厥俘虜,還有三萬多倒戈歸附的鐵勒人。
不說倒戈歸附的鐵勒人如何處置,就是那近十萬突厥俘虜,也是個問題。
老四說直接殺了,說到殺時,他聲音都沒半點起伏,似乎殺十萬突厥俘虜,跟碾死個臭蟲似的。
在隋軍自己的四鎮軍議上,羅成與李靖、雲定興、嗣業等再次討論這個問題。
漠南道振武軍節度使雲定興是個老帥哥,這人長的很英俊,不過一個連親外甥都下毒手的男人,羅成不信任他的品性,所以對他也只是表面熱情,內裡一直保持着距離。
雲定興也有個十二衛大將軍的兼職,羅成是左屯衛大將軍,他是右屯衛大將軍。
他一出口,便很驚人。
“楚公,當年北魏拓跋與後燕慕容爭天下,兩部雖同爲鮮卑,但當時後燕慕容氏更爲強大,拓跋一直與慕容聯姻,但其實是被慕容氏視爲部屬。可後來北魏漸強大,於是慕容氏便視拓跋氏爲眼中釘。”
慕容氏最後還是找藉口發兵攻打拓跋氏,那一戰,雙方勢力懸殊。後燕大軍進撲,而北魏則採用退避之法,敵進我退,誘敵深入,拖而不打。
後燕軍遠征北魏,從夏天一直拖到了冬天,雖然戰果很豐,可卻未能擊敗北魏主力。等到後來想要撤兵時,北魏軍便開始追擊。
最終,八萬後燕精銳,被兩萬北魏軍擊敗。
戰後,北魏將俘虜的五萬餘後燕軍全都坑殺。
本來當時有不少北魏官員認爲應當把那些俘虜發給衣服糧食放他們回家,希望用這樣的恩德來博得後燕百姓的好感。
可有人勸說北魏皇帝,說後燕實力強大,人口衆多,這次動員全國之力來攻,我們的勝利非常僥倖,不如把這些人全殺了,這樣後燕的內部就一片空虛,能大大削減他們的力量。
於是最後北魏坑殺了五萬餘精銳的後燕軍,這一戰後,後燕確實實力大降,沒幾年,就被北魏擊敗。
雲定興拿這個事情出來說,也是提醒羅成。
突厥的實力還是非常強悍的,而眼下中原內亂不寧,若是把這些突厥人放回去,那就是放虎歸山,所以不如全殺了一了百了。
若是始畢這次南下的三十萬軍一個都回不去,那麼可保十年之內,突厥人無力南下陰山。
“藥師,你覺得呢?”
羅成沒直接說雲定興提議的好壞,而是轉而問李靖。
李靖雖只是郡丞,但在這裡代表的卻是馬邑軍,這次的戰果是四軍聯合取得的,馬邑軍的態度當然也很重要。
“楚國公,我以爲,可以把鐵勒人放回去。鐵勒人本就居於漠北,而且與突厥人向來也是叛服不常,在東西突厥之間還左右搖擺。這一次,始畢雁門撤退後,在殺胡關下,可是十分狠毒的殺死了三萬鐵勒軍,契苾歌愣、同羅拔都都爲他所殺,鐵勒人早就心存憤怒。”
“若是我們放鐵勒人回漠北,他們肯定就歸附於隋,然後與回漠北的咄苾互相攻奪。”
眼下已經快到十一月了,雖然隋軍取得大勝,可也無力再殺向漠北。
咄苾早就回了漠北,始畢一死,估計他就要在漠北繼承汗位,這個時候若是把鐵勒人放回去,那麼鐵勒人跟咄苾肯定得有一戰。
“此乃驅虎吞狼之策,我們坐山觀虎鬥就好。”
羅成覺得李靖的計劃還是有些道理的,隋軍無力殺去漠北,如果任由咄苾在漠北稱汗,則咄苾還是能擁有不弱的勢力。
但是,羅成也不願意就這樣把鐵勒人都放回去。
“漠北鐵勒諸部實力強勁,契苾部擁十餘萬帳,爲鐵勒第一部族。而薛延陀部,是由薛部和延陀部合併而成,眼下也有七萬餘帳。”羅成緩緩道出這些數據,“這次契苾部和同羅被始畢藉機處死酋長,被他殺死以及在南征時死掉的兩部戰士有四萬餘,但在漠北,契苾部依然還能拉起不下十萬之兵。”
“薛延陀此次也折損了一萬餘騎,可以他七萬帳的實力,一樣還能拉起十萬之兵。”
“若是就這樣放他們回去,後患無窮。”
雲定興望着羅成,“那楚國公打算怎麼做呢?”
“不論是突厥人還是鐵勒人,他們做戰的時候,多是由正軍和家丁組成。一般以青壯者爲正軍,兵器戰馬自備,遇戰徵召隨軍。每名正軍備馬三匹,然後他們還會攜帶打草谷和守營家丁各一人,這兩個家丁,既可能是正軍的奴隸,也可能是他們的子弟。”
草原上的遊牧部族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平時遊牧,遇戰徵召,一般是全民皆兵。但也按戰事的大小,來徵召兵員。
而兵員裡,又會有主力的正軍,以及輔兵性質的家丁。
家丁們負責搶掠打草谷,幫忙安營守營,甚至在正軍出戰的時候,幫忙看顧其餘的馬匹,等打勝了,則幫忙抓俘虜。
當然,有的時候,這些家丁也一樣會參與戰鬥。
許多家丁都很年輕,爲正軍的年輕弟弟或者是兒子侄子等,帶着上戰場,教他們打仗,帶他們搶掠。
草原部族們的戰士們,也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我打算,放鐵勒的正軍回去,而把他們年輕的家丁子侄留下。”
“留下?”
“嗯,此次我軍傷亡不小,所以我打算留下一些年輕的鐵勒部族子弟,然後補充入我四鎮邊軍之中。”
這樣做,既是補充四鎮的兵力,同時也有扣留鐵勒子弟爲人質的意思,另外還能削弱點鐵勒人實力。
畢竟,鐵勒人是戰場倒戈的,比起突厥人,還算更可靠一些。
三萬鐵勒人,羅成打算留下一半左右,然後補充入四鎮。
這個提議讓人眼前一亮,四家將領們倒是很快同意,然後就是如何分配。
最後議定,羅成的忠武軍分六千,嗣業的宣武軍分四千,雲定興的振武軍分三千,王仁恭的馬邑義武軍則分兩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