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頓悟成佛

嵩山。

許和尚帶着通政司的一位六品的綠袍通事舍人騎馬來到山下。

遠遠的,早有接到消息的方丈帶領着一衆寺僧下山前來迎接。

廣丈道信看着身穿飛魚補服的許和尚,覺得有些陌生了,這個自己當年在山門前撿起的嬰兒,如今脫去僧衣換上飛魚袍,腰配千牛刀,顯得是那麼的高大,甚至有了一股子威勢。

“方丈!”

許和尚上前便拜,方丈連忙讓過。

“施主如今已不再是佛門中人,也不是這寺中之僧了,貧僧豈敢。”

許和尚愣了一下。

那位年輕的通事舍人笑着上前先對方丈行了一禮,然後請方丈準備香案,迎接聖旨。

諸人回山。

寺中大雄寶殿前,年輕的通事舍人宣讀聖旨。

開頭門下二字,令方丈也不由的清楚,這不是一道中旨,這是經過三省的正式旨意了。

聖旨很長,卷軸足有丈長,其中的內容更是用詞優美,一看就知道是出身翰林學士們之手,方丈是有文化之人,雖是出家之人,但也博覽羣書,甚至能夠做詩寫賦,因此還是馬上就聽明白了這些華麗語語之下的聖意。

皇帝特賜方丈爲護國法師,又尊南天師道分支上清教王知遠爲護國天師。

王知遠是號稱山中宰相的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的弟子,陳後主與隋明帝楊廣都稱以弟子禮問以仙道事。

此時天下道派,天師道其實並不是最強盛的,最強盛的是北方的樓觀道,就算是天師道也還有南北天師道之分,可皇帝卻偏偏沒有尊終南山中實力更盛的樓師道的觀主爲天師,卻尊了南天師道的一個分支的茅山上清派王知遠爲天師,確實足夠令人玩味。

就算是少林,其實在此時的佛教諸宗中,也不是實力排前的,方丈的名望也並不很高,可皇帝卻偏偏就賜封他爲護國法師。

方丈心知這護國法師不好當,這不,皇帝的佛道改革就先從他們少林起了。

這位通事舍人除了來宣旨,還要來主持一場佛經考試,通過者才能發給度牒,通不過者就要強令還俗。

更別說就算通過的,也不是都能留下來。

方丈還將入洛陽接受僧錄司的天下僧正一職,這是僧錄司的副長官,其長官爲僧錄事郎中。

授銜封官雖是好事,可少林此時非天下佛門之首,方丈也非佛界權威,卻給他這榮銜官職,擺明了是要架在火上烤了。

更何況,接了這銜職,就得率先開始在少林改革。

這偌大的少林,多少代的積累,纔有瞭如今的規模,卻只能保留一百僧人,所有的奴隸都要放出,田地也只能留一千畝。

雖然皇帝說要爲少林在帶方建東少林寺,在廣南建南少林寺,在武川建北少林寺,在敦煌郡西少林寺,乍一聽,確實很了不得,皇帝敕旨朝廷修建,四座分封都將是五十人的中寺規模。

各還賜給一千畝僧田。

只是如此一來,這嵩山的少林,卻不免要衰弱。

佛寺本是世外清靜之地,修行之地,可既然在這紅塵之中,就沒有誰能超脫世外。就連這少林也一樣,擁有三萬多畝寺田,萬貫寺產,擁有數百的寺廟淨人奴隸,這使得少林裡的僧人們可以建起雄偉的大殿,立起高大的佛像,爲佛像樹金身繪彩漆,讓他們可以自己訓練抄經人,抄寫經書翻譯經書。

表面的法像莊嚴之下,是離不開那份龐大的寺產支持的,而這些寺產的保障,又離不開朝廷和官府的支持,否則就會如王世充據洛陽時一樣,一道命令,就會有無數兵馬過來強奪寺產,收走寺財。

現在,皇帝給了他護國法師之銜,又授他天下僧正之職,這是皇帝給的賞賜,換他的效忠。

在皇帝面前低頭,方丈覺得很正常,沒有哪座大寺哪位方丈敢於藐視皇帝,除非是一個野和尚,反正無根無基,逍遙自在,但他不行。

“貧僧領旨,謝皇帝恩!”

最終,身披着紫金袈裟,頭頂明亮的大和尚,還是上前領旨謝恩了。

那位年輕的通事舍人似乎一點也不意外,做爲讀聖賢書的儒教弟子,他對於佛道的感觀只能說一般,三教之爭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在中土實力更強大的儒教子弟,都需要貨賣帝王家,釋教又如何能超脫於物?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只要是在這陽光普照之地,不論是世俗還是世外,皆是大秦天子所轄,世俗世界歸皇帝管,世俗之外的也歸皇帝管,大秦皇帝是天之子,不論儒釋道還是士農工商,皆須服從皇帝的意志,皇帝,纔是世間唯一的代言人!”

這番霸氣的話宣下,方丈一句反駁之言也沒有。

釋道儒三教之間可以爭論,可以攻擊,但皇帝的話不可爭論不可攻擊,尤其這位天子,還是方丈看來是魏晉三百年來的最強者,就更不可爭論攻擊了。

方丈相信,佛道兩教肯定會有人反對皇帝的新政,肯定會有人對抗,但他不想當這個出頭人。

“方丈,從現在起,你就不僅僅是嵩山少林的方丈,你還將是大秦護國法師,是天下僧正。既然你已經接下這恩旨,那就要好好的爲皇帝辦事。你須知道,要在中土傳播佛法,發展信衆,這都是離不開皇帝的允許和支持的。煌煌百萬大秦甲兵,風行天下,從無敵手,秦軍將士的鐵騎與戰刀,絕不會有人願意試的。”

別人或許不知道皇帝爲何要尊這少林方丈爲護國法師,他卻是知道一些的。

蓋因爲如今佛教諸派林立,而少林是當年北魏孝文帝爲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少林是禪宗祖庭,但比起長安城的密宗祖庭大興善寺卻不論名聲還是規模都小的多。

密宗此時的影響力極大,可皇帝卻選了禪宗少林。

據說皇帝說了這樣一句話,禪宗不是漢傳佛教,又不離漢傳佛教,是中土化後的佛教。他們沒有生搬硬套天竺的佛經戒律,而是依據中土風情地理人士風俗等,博採大小乘戒律中適合中國國情的合理部份,制定出一部全新的管理制度。

更重要的是,今年才四十二歲的少林禪宗方丈四祖司馬道信,是一個對佛法很有獨特悟性之人,他提出的佛性人人皆有,頓悟成佛之說,雖還未系統化,但已經使繁瑣的佛教簡易化,一面也使得天竺傳入的佛教更中國化。

相比起大興善寺、青龍寺等這些大寺都喜歡引入天竺僧人,大量翻譯天竺佛經的做法,無疑少林道信方丈的這種人人皆有佛性、頓悟成佛法,更得皇帝欣賞,也更適合本土化。

正因此,他纔會被皇帝賜予護國法師的銜頭,授以天下僧正之職,就是表明對禪宗的支持,也有利用禪宗的佛法來改良現如今的佛教諸派。

漢武帝獨尊儒術,是因爲儒家對他的統治更有幫助,皇帝現在於佛道諸宗派中選擇了少林禪宗和茅山上清派,也是一樣。

“陛下曾與許侍衛談論過禪宗佛法,對於法師的佛法很贊成,說過兩句話,“即心即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當年達摩祖師面壁坐禪九年,而一朝頓悟成佛,關鍵還是頓悟。”

這番話,令道信方丈震驚無比。

少林之所以稱爲禪宗祖庭,就是因爲他們的修行方式講究坐禪,而四祖道信卻走了另一條路,就是認爲並不一定要坐禪漸進,而是可以頓悟成佛,他認爲每個人都有佛性,不一定需要專門通過坐禪修練的方式。

徹見心性本源,方爲主旨。

他的這種學說,其實是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但是道信雖然接掌少林也多年,但眼下還年輕,他的這套學說,其實也還未完全成型,還在琢磨完善的階段。

但偏偏現在這位通事舍人所說的皇帝之言,卻是把他一直以來在鑽石琢磨而還未琢磨透的那點東西,一下子給打通了。

皇帝所說的這幾句話,正是他苦苦追尋,還未能參透的。

他感覺,現在經皇帝一點拔,頓時有一種一語道破天機,讓他頓悟的感覺。

這正是他追尋的那種佛心本性。

突然間,他覺得自己已經頓悟成佛了。

“想不到陛下,居然早就頓悟明白。”道信無比佩服。

這下道信的一衆弟子都震驚萬分,特別是號稱極有佛性,深得道性真傳的弘忍,更是震驚萬分,做爲原本被預定爲下一代方丈住持的他,在這方面還只參研出一點點感覺來。

現在師父卻說,皇帝居然已經頓悟了?

“弘忍!”

“師父,徒弟在。”

“爲師決定派你前往敦煌,奉旨建立西少林寺,你選五十名僧人,預做準備吧!”

從達摩祖師初到中土,到如今四祖道信,禪宗在中土佛門中的地位一直很尷尬,一直受到密宗等一些宗派的排擠。

如今,禪宗終於能得到大秦天子的欣賞與支持,尤其是皇帝居然對他們禪宗如此瞭解,道信認爲,他們沒有任何可猶豫的,必須全力支持皇帝。

如此,方能讓禪宗發揚光大。

第1465章 書同文,語同音第608章 誰是英雄!(爆炸十連更!)第799章 少林僧兵紅槍會第850章 藩亂第389章 李家有女初長成第615章 逆戰第702章 擁立第827章 虎父犬子第1027章 錦衣衛與皇城司第458章 海鮮和困獸第765章 入關第26章 分地第931章 開元氏族志第8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449章 挖坑第58章 青眼有加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857章 羣起而攻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639章 困獸始畢第1424章 敗戰庭帝國第451章 裴行儼第863章 中興之戰第22章 幫閒第549章 功蓋漢武第833章 漢城第1276章 流鬼夜叉第70章 拆夥第447章 大掃蕩第449章 陣斬八王第859章 推恩令第598章 皇帝突圍(十連更!)第1057章 半億人口九億田第1525章 扶上馬再送一程第461章 半渡而擊、大獲全勝第281章 竇建德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70章 拆夥第886章 大器晚成李藥師第99章 內應第1章 藍面十八鬼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1046章 弓長之君當別都第1397章 殖民者第1382章 摘桃子第789章 偏師第492章 羽林大將軍第923章 進貢美人第853章 五娘子第385章 孤軍第1236章 大使館第1402章 野豬皮第1482章 檢閱第968章 無賴漢子佔花枝第268章 戰爭迷霧第685章 廢昏君第1432章 打他第1127章 女王第949章 天柱王的使者第1129章 國仙第367章 減負藏糧第944章 西海王國第1290章 秦懷玉、蕭瑀第773章 天價壽禮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549章 功蓋漢武第1489章 頑抗第619章 驚弓之鳥(感謝劉安鋼萬賞)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497章 面聖第570章 觀音婢第114章 假子第535章 羅成反了第1321章 李縣丞第705章 退位第909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征程飲馬渭河邊第521章 三兄弟第1289章 連升第1313章 朕很高興,當賞第1377章 世民奪城第1405章 吳王黨第1348章 人亡政息第130章 神秘的老爹(第四更!)第271章 騎第732章 三尺白練弒昏君第1514章 戰爭紅利第1361章 封禪第716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第1309章 則天第1531章 分家立戶第388章 後宮第99章 內應第540章 定計擒羅成第733章 李淵起兵第942章 嶺南長流人第766章 竇建德完了第244章 卸甲風第1242章 羅克用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
第1465章 書同文,語同音第608章 誰是英雄!(爆炸十連更!)第799章 少林僧兵紅槍會第850章 藩亂第389章 李家有女初長成第615章 逆戰第702章 擁立第827章 虎父犬子第1027章 錦衣衛與皇城司第458章 海鮮和困獸第765章 入關第26章 分地第931章 開元氏族志第8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449章 挖坑第58章 青眼有加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857章 羣起而攻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639章 困獸始畢第1424章 敗戰庭帝國第451章 裴行儼第863章 中興之戰第22章 幫閒第549章 功蓋漢武第833章 漢城第1276章 流鬼夜叉第70章 拆夥第447章 大掃蕩第449章 陣斬八王第859章 推恩令第598章 皇帝突圍(十連更!)第1057章 半億人口九億田第1525章 扶上馬再送一程第461章 半渡而擊、大獲全勝第281章 竇建德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70章 拆夥第886章 大器晚成李藥師第99章 內應第1章 藍面十八鬼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1046章 弓長之君當別都第1397章 殖民者第1382章 摘桃子第789章 偏師第492章 羽林大將軍第923章 進貢美人第853章 五娘子第385章 孤軍第1236章 大使館第1402章 野豬皮第1482章 檢閱第968章 無賴漢子佔花枝第268章 戰爭迷霧第685章 廢昏君第1432章 打他第1127章 女王第949章 天柱王的使者第1129章 國仙第367章 減負藏糧第944章 西海王國第1290章 秦懷玉、蕭瑀第773章 天價壽禮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549章 功蓋漢武第1489章 頑抗第619章 驚弓之鳥(感謝劉安鋼萬賞)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497章 面聖第570章 觀音婢第114章 假子第535章 羅成反了第1321章 李縣丞第705章 退位第909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征程飲馬渭河邊第521章 三兄弟第1289章 連升第1313章 朕很高興,當賞第1377章 世民奪城第1405章 吳王黨第1348章 人亡政息第130章 神秘的老爹(第四更!)第271章 騎第732章 三尺白練弒昏君第1514章 戰爭紅利第1361章 封禪第716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第1309章 則天第1531章 分家立戶第388章 後宮第99章 內應第540章 定計擒羅成第733章 李淵起兵第942章 嶺南長流人第766章 竇建德完了第244章 卸甲風第1242章 羅克用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