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船貢

不遠處的船上正在冒煙起火,不過很快就被撲滅了;隨後周淮安就得到了相應回報,起火的位置也只是甲板上的部分,燒掉了一些堆積帆纜雜物而已。

不過當他走進了海邊停船的位置細細一瞧之後,不由也要大大的讚歎一聲。雖然他在現代已經見過許多的古船模型和相應的復原圖片,但是走近了親眼看到實物的時候,還是有些不禁歎爲觀止的感覺。

因爲這艘海船遠比他之前見過的那些都要大得多,而且在外觀上不乏雕樑畫棟的斗拱、闌干和多層漆彩的外在塗覆,看起來就是自有一種雍然大氣和賞心悅目的美感。

而幾面被丟在地面而踩上了好些腳印和泥巴,卻難掩起質地精美的玄底金龍紋大旗,則進一步證明了其特殊的身份;這顯然是一艘從廣州逃出來卻因爲風浪受損,而漂泊滯留在當地港口附近的大型貢船。因此眼下看起來一副已經陷在泥灘上,有所傾斜擱淺的觸底狀況了。

這艘別具一格的大海船看起來圓頭方尾而腹中扁平,首尾長約二十多丈而七八丈寬、兩三丈高,前後共有一大兩小三根帆桅,不過其中有兩支大桅連同收疊式的硬帆,已經斜倒折斷在甲板上了;看起來整體的基本載重,最少也在兩千料到三千料之間(唐制:船上一料比同石重,約等現代三百五十噸到四百噸左右),

而在沿着海岸泥灘直接延伸到船邊的棧橋盡頭,還可見一些依靠船身支起來的木製腳手架和堆土臺、搭腳墊板什麼的,以及大量堆積起來的大小木材物料和用作臨時遮蓋的工棚什麼的。其中就有一根被刨得光溜溜白生生的大材,就這麼搭着船邊而一頭斜倒在泥濘裡。

顯然可以想象,在來自這艘擱淺貢船上人等的強烈要求之下,當地駐留的這些官軍不得不專門集中人力物力,在這裡趕工修造了臨時碼頭,想要對這艘貢船進行有限的修補;比如嘗試更換桅杆所需的大木,而令其在漲潮時能夠重新浮起來,而有足夠的風力駛入外海去。

如果不是周淮安突然帶隊殺過來了的話,也許再過兩三天潮水適合的日子,他們就要拔錨啓程而去了。

但是在船隻附近又有更多的新發現,除了一羣倉惶悽然跪在地上磕頭求饒,等待勝利者來處置的工匠和民夫之外;還找了了許多被拋在海岸上,又被倒灌的潮水給沖走回來的屍體;雖然屍體上義軍被泡得有些腫脹,身上的物件都被搜走了,但是從殘留的貼身衣物上看,竟然也是屬於官軍的身份。

看起來就像是起了內訌而自唱殘殺的結果。而在其中,甚至還發現了幾具疑似爲養尊處優的閹人屍體,這就顯得有意思了。看起來不久之前被自己攻滅的那股淮南軍,與船上的這些逃亡者顯然不是一路人,而是抱着別樣的心思和動機啊。

然而,之前搶先一步上船,並且控制局面的學徒隊,其實沒有遇到什麼真正的阻礙;因爲在他們趕過來之前,船上放火的人就早早見勢不妙,已經從邊上解下的小船,而劃出遠遠去只剩個背影了。至少眼下的義軍也是沒有繼續追逐他們的能力和動力。

交代完相應警戒和封鎖的人手之後,周淮安這纔剛剛沿着七拐八彎的搭板登上船舷,就聽到來自艙內沉悶迴盪的接連叫喊聲,最後才從一個打開的艙口探出一個腦袋來。

“管。。管。。管頭兒。。”

那是先行進入船艙內探查的學徒隊長米寶兒,像是被什麼震撼了一般,有些激動而結巴的大叫起來,

“裡頭好多東西啊。。”

“趕快來看哪。。“

雖然已經傾斜擱淺,但是因爲船身用料結實而甚爲堅固的緣故,居然沒有什麼明顯的破漏和滲水,只有一些甲板和欄杆浸過風浪之後,在縫隙裡的乾透的鹽霜而已;而沿着木階進入內艙之後,裡面也不像周淮安想象的那麼陰暗和潮溼,而是散發出一種優質木材浸泡海水又幹透後獨有的味道來。

他想了想,就用隨身的短刀在壁板上劃了一下,居然甚爲堅韌的沒有能留下什麼痕跡。然後,他是甚爲用力的纔在牆上剃下一絲木屑來,頓時露出裡面相當豐富而細膩的紋理來,而這一絲木屑也居然讓他聞到了淡淡的香氣,卻不是樟木那種防蟲的。

他突然就想起來了,自己在老家古玩市場展銷會上層聞過類似的味道。居然是楠木,這艘船居然是用楠木製成的;雖然在他曾經在關於中國造船史的討論當中,偶然知道了唐代就有人用楠木來建造船隻和其他傢俱,因爲楠木質地堅硬而極耐腐蝕,哪怕浸泡在海水裡也可以使用上很多年。

當時只感覺唐人實在是暴斂天物,但沒有想到居然可言親眼見證到呢。光是這一艘船的用料就可以和後世故宮裡的金絲楠木大殿相提並論了吧,真不愧是歷史上的盛唐氣象,哪怕是已經到了衰退和崩壞當中的晚期,依然有着這樣的遺澤和存留啊。

不過,如果是作爲跑遠程海路的貢船的話,用最好的物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吧。根據船上的後世人看來頗爲粗糙的《海圖路輿》冊子,他們航行的終點應該是在登州的蓬萊港呢,從海路上說有千里之遙了。

雖然外間看起來還看不出什麼特別之處,但是一旦進入裡面,就很容易被裝飾精美的帷帳,漆彩萬端的壁畫,還有雕樑畫棟的構造和陳設,給吸引的挪不開眼睛了。上面既有乘風駕雲、逐月捧日的,清攜的仙人、飄逸的菩薩;也有獻瑞的仙鶴、興雲佈雨的蛟龍;更有一些帶有明顯域外風格的朝覲衣冠男女。

然而,這些佈置大都被各種刀劈斧鑿過的痕跡,給給破壞得七七八八了,越往裡走就越發的明顯,甚至還可看到一些噴濺在地面和牆上的風乾血漬。可以想象這期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事情了,也可以解釋海灘上那些被拋棄的屍體是怎麼來的緣故了。

在一連搜索過好幾個不同風格和用途的居室之後,周淮安終於在船中某個裝裱尤爲精美而壁掛絲帷地鋪絨毯,卻沾滿了乾枯發黑血跡的艙房,一處暗藏在壁上《山河競秀圖》背後的鎖櫃裡,找到了一疊用銀色綢子包裹起來的物帳書和相應的附註單。

然後根據這些物帳及附註的單據,他親自舉着特製的防火風燈將這艘船上上下下,給好好的查看了一番。

整艘大船分作四層半,最大的底艙裡作爲壓倉的大半都是,來自水陸真臘,佔婆等臣邦,或又是安南的交州、雷州、扈州等地的各色貢米,比如胭脂稻、碧梗米等名目;一袋袋層疊有次的碼得老高;然後是包裹在細麻布裡的蘇木、檀香等分量較重的大材和物料;

其次是二層當中,是裝在特製蠟封的薄木桶裡,各種醃漬的果脯乾貨和炮製過的乾鮮吃食;還有半倉是各種皮毛絲帛在內的貴貨,成捆成匹的裝在樟木大箱裡頭。

從第三層開始被用防潮的柚木板和桐油砂,隔作了若干個較小的分倉,各種上好藤麻紙包裹的小型容器,裡面是一些大小疙瘩,或是顆粒或是粉末,油膏狀的事物,卻是來自域外的珍貴香藥等物。周淮安也只人事其中疑似的麝香和龍筵香而已。

第四層的貨物價值和精細程度,又再上了一個檔次或是更勝一籌了;在最大的一處隔間裡,居然是足足幾百盆的珍奇花草,爭奇鬥豔的綻放在幽暗的倉房之中;而在另一個墊滿整齊稻草的隔艙裡,則是許多裝着杯、盤、碗、盞、壺、瓶形瓷器的箱子;

式樣也是極盡奇巧,有雙首鳳頭壺,有三彩蟠龍大盤,有碎青紋的獸銜樽,孔雀連環吞瓶。。與之相比之下,那些港市當中發現的普通日用瓷器,就只能用珠玉與泥土的差別來形容了。

而在最上面屬於甲板建築的半層,也是全船最值錢最珍貴事物的所在;除了專供上層日常起居艙室之外,在靠近艉樓的一件不算大,卻用包鐵封門的貯藏間裡。最先印入眼簾是成排的各種容器和櫥櫃。

最靠外的乃是各種鑄成圓餅、馬蹄狀和勿形,時稱爲“螻頂金”的金錠;還有熔鍊稱船形、扁長塊俗稱“豬腰銀”的大銀鋌子,一屜又一屜的裝滿了七八箱籠裡的分層。另外一些沉厚烏木的箱子裡,則放着用絲綢和絨墊包裹起來,鑲嵌着珠玉的精美珍玩器物;有酒器、食具和茶具,也有勾帶奩盒、熏籠鼎爐。

這個時代的金銀製品,因爲熔鍊工藝的差異和有所不足,往往都含有相應不同程度的雜質,而在外觀上呈現出種種紋理和雜色來;然後按照產地的差別而有了各種名目的,所謂“松紋金”“雪花銀”“水渦銀”之類。

然後纔是一整盒子的珍珠和打磨過的大件硨磲、玳瑁,整隻如樹杈般的雪白珊瑚,甚至還有一對半透明渾濁煙色的蓮瓣琉璃燈盞,大片翠玉鑲嵌的整面屏扇;還有一些較小的匣子裡,則是花花綠綠的黃玉和瑪瑙的原石坯子。

最後,在相鄰的另一間味道濃重的艙室裡,甚至還找到十幾個銀絲籠子裡裝的鬥雞和瘤頭大鵝,用上好的精白米混合魚蝦作爲飼餵之物;顯然是爲了討好哪位遠在京城的少年天子,而專門置辦地嬉戲賞玩之物。

還有一間,則堆滿了形形色色的文書和簿籍,看起來都是倉促之間從廣州那裡帶出來的;既然這些都是刻意帶出來,而不想落在義軍手中的東西,無疑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寶貴財富了。

”這是發得大了。。“

如此林林總總的一番審視下來,饒是周淮安在後世堪稱是見多識廣了,也不禁被心中驟然洋溢和充斥的幸福感給淹沒了一般;這可是盛唐之寶啊,放在後世隨便一件就足以讓普通人一夜暴富,而成爲下半輩子只要混吃等死的富豪階層。

就算是放在這個時代,也代表着來自社會最頂層所認定的巨大財富價值啊,足以讓自己在脫力農民軍之後,再無後顧之憂的圈養上一堆形形色色的女人,自此窮奢極欲的荒淫無度到死了。

光是一條來自廣州一地的貢船,就已經達到了這種程度;那在長安城裡匯聚了全天下的珍寶貢物之後,又該是這樣的情形和盛況呢;還真不愧是以天下億兆之民而專奉一人奢欲的獨夫和剝削階級金字塔的最頂端啊。

然後他又有些心疼和難過起來,究竟要怎樣的手段和辦法,才能在那些把這些都佔爲己有,難道是要將那些無意見過和可能知情的人都全部滅口掉麼。一想到現實可能發生的事情之後,周淮安殘餘的理智和從小受到的社會主義式三觀教育,總算是在衝昏頭腦的狂熱裡慢慢的重新冒出來。

又花了好一會時間來調整心情和自我認定,好容易纔將重重得失患難的心情給平復下來;畢竟,就算這艘船上的東西再多,難道自己還能夠獨吞下來麼,活着靠自己一個人的能耐,又能帶走多少呢。就算能夠帶走了,又憑什麼來保住這些不受他人覬覦和強取豪奪呢。

重新回到現實當中,他發現自己可以做的選擇其實也並不多;畢竟,這些東西雖然價值不菲,但是落在義軍手中除了可言直接使用的米糧之外,就根本沒有任何的變現渠道和途徑了;或者說沒有能夠及時轉化爲現成利用資源的外部環境和條件。

就算是那些金餅和銀鋌什麼的,也不是直接可以拿出去流通的正規貨幣,而是以某種貢品的形式匯聚道公衆之後,再用作朝廷賞賜和私人把玩的貴重物件而已。這世上主要的流通貨幣還是形形色色的銅錢,以及作爲較大數額代貨幣和等價流通物的絹帛而已。

因此在這年頭,你真要是直接大大咧咧的拿錠金銀,去買東西或是支付價款的話,最大的可能性是被報官抓起來,以盜取官物的罪名吃上一番官司的;事實上抱匹絹出來都比直接拿金銀,更加靠譜和讓人認同的多。

“把那隻肥孔找過來,該他派上用場了。”

周淮安不由的對着守在甲板上的小七吩咐道。

“好好辨認和評估一下價值吧。。”

第650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第三百六十五章 薰弦閟餘響第五百二十一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雨覆4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四十五章 心思(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第973章 揮刃斬樓蘭(中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1004章 收功報天子(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悠悠卷旆旌(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表裡兩相知(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703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亂投3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動5第786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中第九十八章 潮陽(下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923章 推轂出猛將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五百七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中)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五百二十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中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輕伏(下第四百零一章 候烽河外暗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第857章 戰城南,死郭北(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動4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三百一十六章 糾糾兇難當第二百五十八章 崢嶸3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三百一十三章 逞勇赴江漢(下)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943章 列卒赤山下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630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957章 孟冬沙風緊(續二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五百零四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定3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戰尤翻飛(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四第四百零五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877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下)第946章 列卒赤山下(續)第1026章 嚴秋筋竿勁(續二 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770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第三百九十章 伏幟草中低(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684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下第二十七章 哨糧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方3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灑陣雲飛(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747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下)
第650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第三百六十五章 薰弦閟餘響第五百二十一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雨覆4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四十五章 心思(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第973章 揮刃斬樓蘭(中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1004章 收功報天子(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悠悠卷旆旌(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表裡兩相知(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703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亂投3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動5第786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中第九十八章 潮陽(下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923章 推轂出猛將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五百七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中)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五百二十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中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輕伏(下第四百零一章 候烽河外暗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第857章 戰城南,死郭北(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動4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三百一十六章 糾糾兇難當第二百五十八章 崢嶸3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三百一十三章 逞勇赴江漢(下)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943章 列卒赤山下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630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957章 孟冬沙風緊(續二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五百零四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定3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戰尤翻飛(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四第四百零五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877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下)第946章 列卒赤山下(續)第1026章 嚴秋筋竿勁(續二 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770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第三百九十章 伏幟草中低(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684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下第二十七章 哨糧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方3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灑陣雲飛(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747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