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二)

而在婺州金華城外。

一身遊方郎中打扮而騎着騾子的於鄂水,也在隨着放飛而走的信鴿一起匆匆離去;只是他的腦中還回想這之前城中主動與自己接觸的某人說過的話語:

“如今大致匯聚在大將軍麾下的約有五萬四千人馬,這個數字日後或許有所出入,但也不會差別太多了,因爲各位守臣都決心全力一搏了。。”

“我這可不是爲了自個兒,也是爲了家鄉的父老,能夠少一些兵火災劫而已;太平賊再怎麼苛酷士紳,那也是堂堂正正打天下,願意好好治理地方的路數。”

“就算隨大將軍守住了浙東又能如何,難道他還能繼續約束和限制那些刺史、將軍們,不至於肆意妄爲麼?他也就能夠號令眼前所看到的地方而已。。”

“就算令他得了勢,卻不知道又要費上多少年的光景,才能重新平復地方戰亂而統一江東兩浙的局面。。期間的父老黎庶,卻不知道要吃上多少年的苦頭和患難了。”

只是在於鄂水離去的方向上,一名年輕的將弁也在滿臉不解與疑惑的對着身邊布衣老者道:

“伯父爲何不讓我捉住這個探子,好好的拷問一番呢。。”

“然後呢,賊軍難道不會再派更多的來麼。你或許能從大將軍哪兒得到獎賞,可是本家的退路也就斷了啊。。”

老者卻是臉色無奈的嘆息道。

“況且,你以爲這種事情就算是本家不做,難道其他家不做了了麼。。這個探子怕也是其他別有用心之人招來的啊。。”

“可是,咱們不是要齊心赴難麼,怎又可以首鼠兩端”

年輕將弁猶自不解道。

“那也是那幾位守臣、將軍們的一致決意,並非咱們這些地方人家的意思。。我當初讓你帶着子弟兵甲去投軍是爲了什麼,還不是爲了保全本家不致爲人侵併麼。。”

老者越發嘆然道。

“可是一旦打走了賊軍後,沒了迫在眉睫的威脅和患難之後,那些守臣們就能相安無事了麼,另外那幾家難道就能按捺住對本家下手的心思麼;”

“與其讓本家喪亡在這些鄉土之敵手中,還不若落入那些賊軍手中;至少彼輩只要田產佃戶不至於濫殺,或許還會給無關之人留下一條活路的。”

“伯父何至於如此喪氣悲觀呢。。那可是威名赫赫多次討平賊軍的張大將軍啊,”

年輕將弁卻是有些不忿起來。

“正因爲是他才格外令人擔憂啊。朝廷有如此人才卻不得其用,以至於流落我們這裡的鄉野之間,靠些自居一方的土團鎮兵才能成勢。。”

老者有些痛心道:

“如此朝廷豈不是早當是氣數用盡了,又哪裡值得本家用身家性命去殉葬呢;本家既沒有稱霸和爭勝於亂世的資格和憑仗,也不想做那新舊易鼎之間的絆腳石啊。”

“那就只能擇一個看起來最有可能統合江南的所在,以求長久的存續之道了啊。唯今之勢,太平賊就算輸了這就一場兩場又怎麼樣,此輩廣有兩嶺、荊湖的廣大之地,依舊可以捲土復來。”

“可是大將軍一旦輸了這次,怕就再沒有任何將來可期了;他如今正是輸不起也不能輸的孤注一擲之勢啊。。那幾位守臣和將軍們,難道不也是如此麼纔不餘遺力以赴的。”

“可是伯父,您難道要我也在軍中行那背信負義之事麼。。”

年輕將弁有些迷茫又痛心道。畢竟身爲朝廷宿將、名將的張自勉,不但手腕了得而在短時之內深得人心,也給了他們很大的企望和希翼。

“自然不是了,你在戰陣之上該是如何拼死效力或是瀝血以報,竭盡本分都絲毫不爲過的,。”

老者卻是斬釘截鐵的道。

“可是在私下之間,還請稍加顧慮本家的立場,而稍微有所留手,甚至不要節外生枝就足以了啊。”

“興許事情沒有伯父想的那麼艱難,大將軍不是說敵寡我衆,又有地利人和之便,再只要堅持道入梅(雨),便就是新的反攻之期了。。”

年輕將弁反過來寬慰道

“是啊,興許就是如此了,可是依照大將軍的籌劃堅持到入梅前,要犧牲和損傷多少本地人家,本家又可否還在世間呼?。你又想過沒有?”

老者卻是有些悲傷反問道。

“。。。”

年輕將弁頓然不再說話了,只是不由得看向了遠方愈發蒼翠的羣山。

——我是分割線——

越州與婺州交界的諸暨城內,已經移陣到此處的周淮安,也剛剛打發走南邊過來求和兼商討停戰交涉事宜的使者,還有一批自稱地方父老的請願代表。

提出的理由也是雙方素來毫無嫌怨,其中一切是非和誤會,都是有明州刺史鍾季文所挑起的,如今罪魁禍首已經不復所在,繼續妄動刀兵只會徒多損傷。

所以,暫且以實際控制地方爲界,各安其土而令百姓休養生息纔是正理所在;並且願意爲此浮出相應的代價,只要不涉及地盤其他財帛子女儘可以磋商。

聽了這挑揀之後,不知道該說對方天真還是無恥之尤,周淮安倒是想說一句“臥榻之畔,豈容他睡”的經典名言,可惜與目前太平軍畫風不對。

所以他只是說了幾句“爲民求活,再造太平,豈容半途而廢”,“還不快洗乾淨脖子等待正義的制裁”云云,就給打發走了。

“這怕是那張自勉的緩兵之計了。。只是他又如何來的自信,確保就不會被我等識破呢。。”

旁聽完畢的楊師古毫不猶豫得道。

“或許他根本不在乎令我軍知曉,要的只是一種示以大衆的基本態度,或是在自家內部可以掩人以口而已。。或者還有示弱令我軍懈怠和輕驕的意味。。”

周淮安想了想應道。

“然而,敵軍有敵軍的盤算,我軍自有我軍克敵制勝的步奏和方略,因此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去,沒有必要過多的考慮其他。。”

“這便是都督再度否決了前陣馬隊的出擊策略的緣故麼。。”

羅隱卻是饒有意味的開口道。

“對,讓馬隊和騎步營爲奇兵前出婺州,所要面對的風險和意外概率,實在難以意料的。”

周淮安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當地既沒有絲毫的百姓基礎,也沒有任何就近的友軍可爲策應和聯動,怎麼就能確保直搗腹裡而中心開花呢。反而一旦失手,就會成爲本陣不得不救的痛點。”

“既然我軍已經有了堂堂正正順勢而下的準備,又何必去刻意行險而橫生意外、枝節呢;顯然是連勝告捷之下,馬隊那頭起了輕敵驕勝之心了。”

“我還是那句話,再快再好的利刃用多了還是會變鈍。待機休整期間,讓他們好好打磨自己的技藝和心態,才能繼續派上更多用場的。。”

這時候,又有一份來自明州境內的新公文送達,周淮安一看不由的喜色上眉嘿然道;

“什麼,竟還有這種事情,明州的局面豈不是事半功倍呼?”

因爲根據在當地開展活動的“三支隊”初步調查報告,如今明州境內已經沒有多少真正意義上的大田主了?或者說只剩下唯一一個最大的田主,就是前明州刺史鍾季文。

因爲早在數年前,他就通過各種強取豪奪的兼併手段,將明州所在寧紹平原延伸出來濱海地帶上,大多數適宜耕作的上佳田土,都羅括在了自己名下。

所以三支隊的工作開展,在鍾氏所委派的莊頭、院主相繼被抓捕或是逃往之後,一下子就打開了局面來。爲了指認自己曾經被侵奪的田地,當地士民百姓那個踊躍紛呈啊。

而後,周淮安也來到了城中的承慶寺,對着清理一空的大殿中的濟濟學子和士人,繼續講說羅隱編寫出來的《太平要義》,並回答相應的問題。

“太平是什麼,在不同人的眼中,口中,自然有不盡相同的太平。。”

“這世上爲什麼又紛擾征戰不斷呢?只是太多人都想要由自己決定的太平而已。”

“所以豪強大戶想的是讓泥腿子世世代代做牛做馬,任勞任怨順從如豬狗的太平光景。。”

“地方官府和胥吏們要的是普羅大衆的百姓,如安分不動的現成莊稼一般,一成不變的任由宰割,像韭菜一般收了一茬又有一茬的太平之期。。”

“朝廷當道諸公和天子要的太平治世,則是窮天下之利以供奉己身,所有人還都能夠各按其職,各守其位,千秋萬代的永世不易。。”

“那些自立一方的藩鎮們,則要的是自家家能夠世世代代專重權柄,上得朝廷仰仗以高位尊祿而永享富貴,下於黎庶作威作福、予取予求的武人太平”

“至於世上那些士人大夫們想要的太平,則是來自朝野的高官厚祿榮養和優待尊崇之下,可以暢所欲言乃至爲所欲爲的專屬特權。。”

“如今,我太平軍所要追求的,也不過是讓時間大多數人都能好好活下去,僅憑吃苦耐勞的勤奮,就能得償所願溫飽的,億兆黎庶共享共期的太平而已。。”

“所以我太平軍的立身根基,便就是用億兆生靈、普羅大衆的太平,來取代那些一家一性私心使然的所謂太平。。”

就在周淮安擲地有聲的言論回想之際,第一隻正好以暇的人馬也正式越過了杭、越、睦交界的下陽江,向着浦陽縣飛撲而去。

又在煙火繚繞的攻戰當中,用了小半天時間就打下了這第一處據點。

第721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1059章 旌甲被胡霜(下)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五百二十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中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戰尤翻飛(下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706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第五百九十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清操厲冰雪(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816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中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944章 列卒赤山下(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遙寄雁南書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1003章 收功報天子(中第799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二)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814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續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三十七章,迴歸第三百五十四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下)前兩章順序漏了一章,這裡調回來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而功施社稷(續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六百二十七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中)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動5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697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820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第656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續二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三百六十一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二百一十二章 宋平第三十七章,迴歸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八十一章 城內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六百零三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三百一十三章 逞勇赴江漢(下)第1002章 收功報天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宴夜 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658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中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二百零九章 交州4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悠悠卷旆旌(中第918章 按劍心飛揚第四百九十七章 嘯旅乘明發(中第七十四章 寨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五百九十六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第1059章 旌甲被胡霜(下)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五十四章 路上(下)第三百二章 後事尚維艱(中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八十章 心想第二百九十三章 城池未覺喧(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中第988章 種落自奔亡(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幟草中低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
第721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1059章 旌甲被胡霜(下)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五百二十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中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戰尤翻飛(下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706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第五百九十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清操厲冰雪(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816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中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944章 列卒赤山下(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遙寄雁南書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1003章 收功報天子(中第799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二)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814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續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三十七章,迴歸第三百五十四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下)前兩章順序漏了一章,這裡調回來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而功施社稷(續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六百二十七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中)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動5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697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820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第656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續二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三百六十一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二百一十二章 宋平第三十七章,迴歸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八十一章 城內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六百零三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三百一十三章 逞勇赴江漢(下)第1002章 收功報天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宴夜 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658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中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二百零九章 交州4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悠悠卷旆旌(中第918章 按劍心飛揚第四百九十七章 嘯旅乘明發(中第七十四章 寨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五百九十六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第1059章 旌甲被胡霜(下)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五十四章 路上(下)第三百二章 後事尚維艱(中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八十章 心想第二百九十三章 城池未覺喧(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中第988章 種落自奔亡(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幟草中低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