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中

當週淮安太平東征軍的本陣抵達長江邊上,接手過燕子磯的後續處理事宜;進而讓本地集結的部隊,重新組織一支規模小半的生力軍,去支援池州境內的過程,就不免有些乏味和寡淡了。

除了在路上一些零星撞見的散兵遊勇之外,就再也沒有碰上像樣的戰鬥機會;因此他暗自引以爲豪的控場和微操指揮能力,也就自然沒法就此派上用場了。

結果,當他親自帶領的本陣人馬,接管了江邊數倍預計的諸多俘虜纔不到一天時間,卻又接到了來宣州和池州方面,各自快馬送回來的新消息和戰況。

“被困在碣石磯的雄銳軍自軍使、以下六千多員,就地投降了。。”

“倒是滁州團結還想要奮力一搏,結果差點兒給它衝出去了。。還好真的援軍先頭抵達了。。”

“來自上游的增援水師先頭,順勢突破和摧毀了採石磯的浮橋,但是先行抵達的高郵軍的大部已然逃過江去了,只截住了稍晚一步抵達的鹽院軍。。”

這樣的話,雖然還有一些“我還沒有怎麼使力,你怎麼就倒下”之類的遺憾使然,但是這樣也意味着宣、池境內的戰事,大可暫告一個段落了。

因此大江之畔,正當春和景明之際,周淮安也搭起一處方便觀望和賞景的數丈高臺,以及矗立其上的多層望樓,權做戰後總攬全局、觀望對岸敵情的前哨時指揮所在。

然而身處期間,只見綿延在沿岸的山巒如黛,籠罩在如歌晨靄中的草木翠滴森然,從大片江灘枯萎枝幹中新生的蘆芽如叢如雲,在風中搖曳着

隨着初升的陽光在水面上跳躍,將江流也變得熱烈起來,像一條金鱗巨蟒,翻滾着,呼嘯着,奔騰流去;而一面又把那激盪跳躍的光輝,投向兩邊陡立的石壁和堤岸。

讓人不由想起來了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而在最頂端露臺,江風凜然清爽的棚子之下,在案下某人無微不至又吞吞吐吐的服侍當中,周淮安正饒有趣味的翻閱着幾本,還帶着新翻印出來油墨香味的刊物樣本。

比如一本新編出來的《江南水鄉兵陣手冊》,其中已經有好幾張完成度甚高的陣圖,分別是《背水陣戰圖》,《臨澤陣戰圖》,《守橋陣戰圖》《把渡陣戰圖》,其中還有相應的戰例說明。

但要說周淮安打下江東大部之後,最大的收穫之一,不僅僅是土地人口和諸多物產資源,還有就是東南沿海的造船能力和歷代的技術積累,海運航線上的收穫。

畢竟,太平軍所控制的交州、廣州等地的造船、航運和海貿事業已經發展到了一個需要時間來積累的瓶頸階段;而內陸的洪、荊、襄、嶽州等造船基地,主要針對的是江河航運。

而且比起田地、工場、礦山的產出,人口的增長和土地的開拓,還需要相應時間和週期的積累來獲取;但是江東當地的船運資源和貿易航路卻是現成的。

最起碼,自從北上的索羅孟兩次滿載歸來之後;第三批前往倭國的人手和船隻,也在攻略江東的過程準備停當,只是因爲臨時的需要被挪用去了運輸孔利落那批海外義從。

現在浙南的攻略已經初見端倪了,他們也就重新做好了前往倭國的一應所需,只是這一次的人物,就是尋找靠近海邊而便於開採,後世大名鼎鼎的佐渡島金山和石見銀山了。

至少在這年代,對於平安京得到倭國小朝廷而言,這些地方還是野人橫行的蠻荒之地,就算被外來勢力佔據了也沒有太大的影響,還哭呀就近捕獲到相應的勞力。

而說到底這整個時代當中,勿論寰宇海內幾乎都還是以貴金屬作爲流通物的基準參照的。對於建立太平大都督爲主導的經濟秩序和流通體系,還是大有好處的。

而在另外一本厚厚的數據彙總圖表的本子當中,甚至還有一條比較有意思的數據統計,就是關於江西境內近萬家的形勢戶、衣冠戶,拆家分戶異地安置的後續事宜和尾聲。

其中就專門列舉出了一條內容,大體是在完成橫跨數百里到千里外的安置過程當中,因此各種緣故死在路上或是逃走的約莫有百餘人。

然後在異地安置了一段時間之後,因爲無法融入集體生活或是謀求自食其力的手段;而導致少量被餓死,還有病死在當地或是就此逃亡變成失蹤人員的,大概又數倍於此。

看到這裡,周淮安不免會產生一個奇怪的念頭。這條記錄若是流傳下去的話,會不會變成類似後世“******餓死三億人”“蘇聯軍援三億金盧布”之類黑材料。

乃至演變成爲讓流傳在網絡和民間的公知當中,那些牧羊犬和恨國黨能奮力追捧和產生高潮不已的,“我爺爺五歲就被政府餓死”式腦殘段子呢。

不過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在投入的人力物力的許可之下,依靠原始案牘版的大數據治國路線,是基本沒有錯誤的。

而通過某種數據上的彙集和對照,周淮安的中軍行帳還發掘出了,在這個戰鬥過程當中產生過輔助作用的另一股計劃外的力量。

就是通過那些陸續迴歸的“三支隊”,從地方上招募而來大量人手。他們之中上限較高的可以直接充作後方的輔卒,最不濟也可以當作短期的民夫來使用。

因此,在浙東和浙西之間散出去約莫兩三百支的“工作隊”,其中最多的動員和組織起十幾倍的人手來,最少的也有好幾倍。最後居然給本陣帶回來約莫近兩萬的青壯年。

所以,有這些青壯年打底,再加上少數的老練士卒來帶隊;用來控制、威懾和維持大大小小的特地區域內的局面,就顯得遊刃有餘;而得以解放出更多的戰鬥人員來。

此外,鑑於裝備了發火箭、火炮等遠程打擊類的重型火器部隊——樣子隊,在這一次戰事中逐漸與其他兵種磨合嫺熟後,在各種環境下的不同表現;將統一命名爲打擊軍/炮兵。

按照周淮安的構想,將來火器更廣泛普及之後,軍中的形形色色兵種也將整合成兩大類。既近戰類矛手、刀牌構成的白兵和遠程殺傷火器爲主的銃手、擲彈兵構成的銃軍。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延伸出不同環境的兵種,比如水軍的銃戰隊,馬軍中的銃騎隊,山地步卒當中的短擊隊。

打下江東十五州之後的另一件重要事情,就是開始委任相應州縣所屬的官員以及配套的行政體系的建立。

當然了,從廣府站穩腳跟就開始的“不歷地方,不入督府”“不下鄉里,不得主司”原則,依舊是太平軍大都督內人事遷轉和選拔分任的鐵律。

再加上“吏員以上不治本鄉,吏目以上不任本縣,初官以上不就本州”的三大類迴避原則,算是吸收了後世管理體系建設的主要經驗教訓總成。

爲此,太平大都督府也順勢推出和頒佈了最新的《職銜勳爵統一令》。

就是乘着戰後敘功表彰論賞和遷轉、委任官吏過程的東風,對於現有太平大都督府體制下,軍隊和政務兩條體系,進行更加詳細和統一週密的規範。

其中將所有人的任職和級別待遇,分爲職(事)、(軍)銜、勳(位)、爵(祿)四大類體系;

其中職事就是具體的職責任事所在,按照實際需要一直在現有架構上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增擴;延伸到地方,大抵就是州(主薄、司馬、從事)——縣(長、尉、丞)——鄉(三公所)層級,就無需贅言了。

真正關鍵最主要的是決定具體遷轉、任事資格和級別待遇的,約四十五等職階/軍銜所在。其中最初五等爲文員身階,對照的是軍隊中的士卒級別;

從第六級到十二級的七階爲吏員,則是對於軍隊中的士官/老卒等;十三等至十九等爲吏目、長吏階,對應軍中的士官長和軍官候補。

通常對應以隊正、火長、屯長、巡護隊頭、關市/鄉鎮三官等職事;由此構成軍隊到地方的基層組織結構和執行力所在。

二十階至二十九階之間,纔算開始步入正式的官身/初級軍官;對應以縣令、縣丞、縣尉/校尉、旅帥、屯守官的層面。代表了各地政權和軍隊的中間/中堅階層。

三十階至三十八階爲中層官身/將官階層;對應的是州下官屬、分曹主事、科房負責人/別將、都尉、郎將、戍防官等諸官屬。也是都督府要害和關鍵的核心層面

至於還有三十九階至四十五階的職級,爲擁有部分或是全部決策權的真正高層和專征一方的將帥所設;目前暫時還沒有人得以授任而得以空懸。

同時這些階級和軍銜,也決定着突發狀況和意外之下,相應指揮或是任事的接替資序,如果是同等軍銜/職階之內,則按照具體任事的重要性進行遞補。

然後纔是勳位。當然了,與傳統的勳官不同,這個勳位由在所在職位/勤務上所獲得各級紀念章、獎章、勳章體系所構成的。

除了當場授予的實際獎勵之外,勳位本身還代表的是相應公衆場合和重大儀式當中,某種天然排序爲三六九等的優先權和直接、間接的便利所在。

比如內部限量供應商品的優先權和份額,出席活動觀看演出的座次,比同相應的級別而免除行禮,類似見官不拜的特權等等。

最後是保留了古人傳統情節爵位制度,這個就沒有什麼特別好說。作爲某種榮譽頭銜和地位象徵,除了可以擁有的排場和儀衛規模之外,也就是折算成對應戶數的一筆歲入和收益而已。

只是太平大都督府在原本只有軍功或是要任上的年資足夠,才能授予的公侯伯子男五等,各自又有國郡縣鄉四小階采邑的基礎上;增加了另一種榮譽性質的士爵。

也就是比照周禮諸侯制度,別設上中下的卿、大夫、士三類九等。哪怕是白身,依靠捐納和相應領域中的貢獻,也能獲得士爵。

而目前大都督府體系內,除了軍隊轉業的官吏來源之外;各地屯莊營田系統提拔起來的農官系,工廠礦山系統進階的營造系和教育體系外放兼任的學政系,之外;

還有更次一等的內外商業流通和供銷系統裡的商貿系;在對外開拓和經營過程中,破格選拔起來的拓殖系;差不多代表了太平軍內部文職體系下,幾條最主要的晉身之途和錄取渠道。

至於那些陸續接受改造的留用人員,或是在征戰途中按照相應特選制度,逐步破格吸納進來的少許舊式士人、學子和官吏,放在其中就根本翻不起什麼浪花來了。

當然了,這一切途徑和渠道的人選,都有一個統一的原則,就是想要獲得職事和身份地位的進階話,就必需到大講習所裡去,接受相應領域的再造和修習,直至考績合格。

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1009章 行歌歸咸陽(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定3第四百九十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續第三百一十七章 糾糾兇難當(中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二百一十一章 間變(我又恢復了第805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四百九十八章 嘯旅乘明發(下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871章 野死諒不葬(中)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944章 列卒赤山下(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782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第782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六百零五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二第756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中第八十三章 各般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上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651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二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一百七十九章 土蠻上第三十五章 驟亂(下)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四百六十三章 迥戍危烽火(中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驚雷第956章 孟冬沙風緊(續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一百一十三章 輕伏(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五百一十八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九十七章 潮陽(中第1001章 烽火入洛陽(續二)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903章 烽火晝連光(續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二百一二十章 各方5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意恐5第一百零四章 城欲催(續第五百八十四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方2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1037章 使者遙相望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潮動6(前面發錯了沒法改,這纔是189章)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嘯旅乘明發(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恐3第五十三章 上路(中)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續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動5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動4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忐忑二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1039章 使者遙相望(下
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1009章 行歌歸咸陽(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定3第四百九十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續第三百一十七章 糾糾兇難當(中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二百一十一章 間變(我又恢復了第805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四百九十八章 嘯旅乘明發(下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871章 野死諒不葬(中)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944章 列卒赤山下(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782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第782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六百零五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二第756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中第八十三章 各般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上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651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二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一百七十九章 土蠻上第三十五章 驟亂(下)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四百六十三章 迥戍危烽火(中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驚雷第956章 孟冬沙風緊(續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一百一十三章 輕伏(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五百一十八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九十七章 潮陽(中第1001章 烽火入洛陽(續二)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903章 烽火晝連光(續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二百一二十章 各方5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意恐5第一百零四章 城欲催(續第五百八十四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方2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1037章 使者遙相望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潮動6(前面發錯了沒法改,這纔是189章)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嘯旅乘明發(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恐3第五十三章 上路(中)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續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動5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動4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忐忑二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1039章 使者遙相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