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續二

“朱存已經掃平滁州全境,江東舟師也已經抵達廣陵城外與錢具美所部會師,將淮南楊行愍爲首的壽濠軍再度合圍在城內了?。。”

轟隆作響的荊州鑄造廠之內,周淮安背手看着緩緩起落的高聳人字形鍛壓機架,以及作爲配套動力的碩大蒸汽機廠房,所彌散出來的濃重水汽,卻是很有些仿若隔世的唏噓感覺。不過這玩意再怎麼笨重和醜陋異常,代表的也是一個新時代的初兆和曙光。

畢竟,隨着太平軍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的貯備北移內陸,作爲重要軍工生產基地的廣州南海縣(今佛山),也不免避免要隨之人員技術和產能擴散到荊湖、江西一代,而形成以湘水、漢水和長江沿岸新一輪生產體系建設熱潮,一直持續至今。

而作爲其中重中之重的下游鋼鐵和化工產業基地,無疑就是位於鄂州境內的漢陽編管區的規劃了。道理很簡單,這裡也是後世漢陽兵工廠的所在地;可以有效利用長江聯通各條水系的大規模水運,將沿岸地方的(大冶)礦石、(萍鄉)煤炭和其他配套資源,以較低成本的匯聚起來。

而這麼一具蒸汽傳動鍛機的投入使用,也代表着在受到傳統季節性水位變化的水力工場體系,將在已經發展到瓶頸的產能和效率上,再度取得一個新的突破。而這麼一具大型鍛機的作用,也不僅僅在於鍛造槍炮的用途,還可以用來一次鍛造成型相應工業機器主體部分的大構件。

當然了,作爲優先加攻的對象自然也是相應規格的蒸汽機部件了。因爲有了足夠出力規模的驅動之後,這也意味着太平軍所擁有的原始工業設備,終於有了機械母版式的批量自我複製的能力,而不用再像以前一樣還需要輔以手工作業的打磨修正,而只能保持小規模生產了。

這種東西看起來固然是有些虛無縹緲,但是在長遠社會進程當中產生的作用和價值,卻是絲毫不比什麼火藥槍炮更遜色多少的。相比之下,正在淮南發生的戰事進程雖然有些一波三折的意味;但是就算是完全失敗了,也不過是太平軍發展進程當中一個偶然事件了。

畢竟,此刻的楊行愍與另一條歷史線上的全盛時期實在相去甚遠。他既沒有得到擊敗孫儒爲首蔡州軍後,得到數千蔡州精兵所組成的黑雲都,也沒有得到再河南境內戰敗後的朱槿和河東叛逃的李承嗣,相繼所帶來北地健騎和射士;更不要說囊括了淮南、浙西、宣歙的精華部分。

以如今太平軍的體量和格局,只要相應的生產體系和軍事動員被充分發動起來了,就靠堆資源也足以把對方給活活拖垮和對死纔是。所謂的攀科技樹來種田暴兵的後發優勢,莫過於如此了。因此,這一次淮南干涉作戰的主要目的,還是在意某種意義上的測試和鍛鍊人手。

畢竟,這些年太平軍再南方打了不少大戰役,相應的人才和未來名將、能臣的前身也收納了不少,但是真正能夠讓那些部下獨當一面的機會卻是沒有多少;尤其是帶領大兵團作戰能力所需的格局和眼光,也只有在相應戰爭中才能磨練和體現出來的。

而在目前太平軍相鄰的亂世羣雄勢力當中,也再也找不到像楊行愍這般擁有相應的實力規模,卻又算不上特別強悍、難纏的練手對象了。太平軍已經度過了當初需要東征西討,到處掠奪資源人口以爲奠基的階段,而進入到了生聚實力厚積薄發的發展快車道了。

倒是來自北方地區的關內局面,會更讓周淮安在意一些。比如是黃巢再太平軍撤走之後不久就重組了大齊朝廷,提拔了許多西征當中涌現出來的新晉之士;其中不乏地方土團或是官軍降將的出身。

比如鳳翔節度使李昌符的從弟李昌言,被任命爲左監門衛大將軍、散騎侍中;而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的兄長陝虢觀察使王重盈、侄兒汾州刺史王珙,也分別被委任爲尚書左丞和衛尉卿。來自河陽節度使諸葛爽麾下的大將劉經,也被委任爲右金吾將軍、華州防禦使。。。。

此外還有一個名叫黃石的前官軍降將,通過與黃巢的續譜聯宗成爲了所謂大齊宗室之一,又得授殿前仗班統領,拱衛軍副使。然而隨着黃巢迴歸的尚書左撲射張俊儒,也出人意料的加同中書門下軍國平章事,得以壓過留守的侍中趙璋一頭,成爲執領朝綱的第一人。

而作爲資深義軍老將都觀軍容使蓋洪,則依舊留在京西都統位置上,加授關北三鎮採訪處置大使;等於繼續變相遊離在了中樞的高層序列之外了。又有兵部尚書黃鄂被任命爲大散關鎮守使兼京南觀察使,似有變相貶斥之嫌。。。。。

但不管怎麼說,黃巢通過這些舉措使然,算是重新穩住了京畿道一都四州,並關內道十七州的大部分局面。此外,就是各種帶着前代、前前代的銘記和樣式的珍寶奇物,開始成批成批出現在了與太平軍交易的清單目錄中,箇中來源可想而知了。

另一方面與曹皇后的通信聯絡也恢復了,但是在言辭上就變得謹慎與客套的有些生分起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本來都做好了相應接待和安置的準備了,大多數人手和物資也轉移過來了,但眼下也只能放一放了。

而作爲關內之戰連帶的後續反應,在關東方面也有不小的變化。比如深受關注的那位朱老三,在迴歸都畿道之後也初露些許梟雄本色來。據說他當下召集了都畿道並滑、汴、許、豫、陳、毫、宋各州的二十多位義軍守臣,以爲就任都畿道留守的儀式。

結果在就任之後他當場宣佈,以不遵王命、私自相攻唯有處死了其中三位守臣;罷黜和貶斥了另外五位守臣;所地整合之後就地另委他人。在當場的河陽軍、河中軍、天平軍和武寧軍的代表見證之下,居然無人敢於出聲質疑,而就此宣示效忠大齊新朝而尊長安一體行事。

而後,他又以發兵抄拿這些守臣家產所得的財貨,轉而就派人來到魯陽關向太平軍要求購買耕牛、農具和種子等物,似乎是準備在都畿道內搶種冬麥和瓜豆。這種審時度勢的眼力和見地,在這個你殺我我殺你爭着上位的世代,算是頗爲難得的特質了。

對此,周淮安當然是舉雙手歡迎了。雖然底下人在相應的風險影響評估過程當中,對於可能造成的失控和尾大不掉趨勢,提出過有限的憂慮;但是相對於能夠在河南道比較精華的腹地區域,更多存活下來一些人口的意義,卻是遠大過讓朱老三壯大成威脅的程度。

這不是簡單的利害得失,也是符合太平軍作風和主張的基本人道主義傾向。當然了,在繼續發展軍事技術和生產力上積累下來的天然代差,也是太平軍足以忽略這些可能技術擴散的連帶反應和後果,而繼續保持某種優勢。

相比之下身在鄆州的另一個太平軍暗中扶持對象,天平軍節度使留後曹翔就要顯得低調內斂的多了。雖然自從就任一年多以來他已經鎮壓其次大小變亂,並且遭到包括身邊人蔘與的三度刺殺,但是他依舊堅定不移的向着初定方向和目標推進着。

包括依靠從太平所獲的糧食和工具,在大野澤和五丈河流域復耕、新開了水澆田地十數萬畝,用新組建的屯田營和駐防兵,逐步取代了各州原來的團練和外鎮兵,乃至在去年取得第一批穩定收穫之後,就着手清理和整頓地方鎮戍兵和土團武裝。

因此在短短時間內,新收復沒多久的鄆州、曹州、濮州等地,就奄然號稱有大治氣象了;連帶自魏博軍手中奪取的部分齊州和滑州之地,也恢復了地方安定和開始有商旅同行往來了。只是作爲代價是,他下令處死了自己舅家的數位表兄弟和新納妾侍的全家;。

而當曹翔作爲河南河北要衝之地的天平軍站穩腳跟之後,卻又給他帶來了另一個好處。就是作爲來自鄰接藩鎮勢力與太平軍勢力,互通有無的二道販子而居中過手牟利。來自太平軍治下的精製鐵器、棉布、茶葉和鹽塊、粗糖、酒水、藥物,在黃河邊上被置換成了北地的良馬大畜、皮毛、筋角、氈毯、人蔘、鹿角、瓷器、絹絲。

其中已經徹底佔據了橫海節度使的成德節度使、常山王王景瑢,甚至通過隔河相望的天平軍境內派出使者,對太平軍表現出了某種不吝結交的善意來。至於淮上的泰寧、武寧、平盧三鎮,以互市爲名暗中往來的不知道多少。

可說,除了那個抄掠成性的蔡州秦宗權之外,基本上河南、河北境內的勢力都能從中謀求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成爲太平軍領地出產的變相下線。不過按照太平軍的發展勢頭,這種局面也持續不了多少年了。

收回這些飄遠了的思慮,周淮安隨即對着跟隨的呂岩問道:

“第四批前往淮南的派遣人員名單,已經出來了麼。。”

伴隨着淮南干預作戰的軍事推進過程,自然還有相應配套政治和經濟上的舉措,才能確保摧毀和取締敵方的支持基礎,乃至扼殺得以捲土從來,或是死灰復燃的可能性。而相比前三批小規模的試水派遣,這第四批派遣是在取得關鍵性勝利之後的正式改造行動。

“回主公,已經草擬完畢,並經過鎮反會和社調部的初審和複覈。。就待您最後的簽發了。。”

呂岩胸有成竹的應道。

“那就在回程路上,儘快交給我過眼吧。。”

周淮安對於這個例行過程其實沒有多大興趣。畢竟,能夠從數萬名基層人員和見習生員中,按照資歷、業績和表現等綜合條件挑選出來,並通過鎮反會和社調部對於社會背景、政治三觀等交叉對照和審覈,出現紕漏的概率已經很微小了。

只是周淮安還想看看其中能不能撿漏,發現個把比較熟悉的歷史人物纔是。

第七十章 夜色(已經錯掉的標題沒法改了+@+)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637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957章 孟冬沙風緊(續二第八十三章 各般第四百零一章 候烽河外暗第四百五十七章 鳴鼓興士卒第六十章 陰雲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上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1054章 簫鼓流漢思(下)第三百三章 後事尚維艱(下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五百八十九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五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中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1010章 行歌歸咸陽(續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一百零六章 內城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968章 征衣卷天霜(中第1057章 旌甲被胡霜第1038章 使者遙相望(中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人心苦未平(續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間變(我又恢復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逞勇赴江漢(中)第二百零八章 交州3第一百零四章 城欲催(續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二百二十二章 亂變2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三百二章 後事尚維艱(中第688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中)4500字大章,表揚我吧第746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禪林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847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下)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928章 連旗登戰場第五十章 餘響第五百六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九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逞勇赴江漢(續二,抱歉,昨天太累了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中第841章 梟騎戰鬥死(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三第四百九十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續第818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七第二百八十七章 行路雨紛紛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915章 明主不安席(中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二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五十章 餘響第四百零一章 候烽河外暗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939章 殺氣凌穹蒼(中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驚雷第三百七十三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第734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二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南頃3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五十九章 兩地第四百零七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939章 殺氣凌穹蒼(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般(續)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
第七十章 夜色(已經錯掉的標題沒法改了+@+)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637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957章 孟冬沙風緊(續二第八十三章 各般第四百零一章 候烽河外暗第四百五十七章 鳴鼓興士卒第六十章 陰雲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上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1054章 簫鼓流漢思(下)第三百三章 後事尚維艱(下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五百八十九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五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中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1010章 行歌歸咸陽(續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一百零六章 內城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968章 征衣卷天霜(中第1057章 旌甲被胡霜第1038章 使者遙相望(中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人心苦未平(續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間變(我又恢復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逞勇赴江漢(中)第二百零八章 交州3第一百零四章 城欲催(續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二百二十二章 亂變2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三百二章 後事尚維艱(中第688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中)4500字大章,表揚我吧第746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禪林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847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下)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928章 連旗登戰場第五十章 餘響第五百六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九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逞勇赴江漢(續二,抱歉,昨天太累了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中第841章 梟騎戰鬥死(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三第四百九十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續第818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七第二百八十七章 行路雨紛紛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915章 明主不安席(中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二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五十章 餘響第四百零一章 候烽河外暗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939章 殺氣凌穹蒼(中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驚雷第三百七十三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第734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二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南頃3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五十九章 兩地第四百零七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939章 殺氣凌穹蒼(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般(續)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