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按劍心飛揚(下)

待到天明時分的淡淡晨靄中,統將郭言帶領本隊也趕了上來之後,卻發現足容一團選鋒之士的山壁營地裡已然空了大半。詢問起來留守的人員才知道,其他尚且完好的士卒,都隨着李罕之連夜出擊,號稱要去反襲天盤壘了。

郭言聞言不由當場大驚,連忙下令擡上分解成數大塊的短山炮,帶隊沿着大片錯亂蹤跡一路追尋而去,一直逼近到了天盤壘所在的崖壁附近,這才驚覺起來高聳的天盤壘上,已然是籠罩在隱隱廝殺聲中而點點菸火四起了。

而在山腳下寨牆上已經搭放上了好幾具的長梯,卻空空蕩蕩無人問津也沒有被破壞掉;而在寨牆有變盤山而上的隱約小道,赫然還散佈着零星的雜色服裝的屍體。

“居然給他成了?”

眼見得居然成功攻上去了的結果,頓時心中鬆了一口氣的郭言,當即毫不猶豫的大聲下令道

“立即擂響鼓號助威,白兵隊和銃手火速上牆,投火隊和炮組原地展開佈陣,準備支援和接應先鋒前隊。。”

他的話音未落,擂鼓聲方纔通通敲響幾聲,突然頭上崖壁裡就有接二連三的事物砸落下來;還在空中發出了淒厲的呼嘯聲。郭言連忙躲閃開來又定睛一看,赫然是一個個凌空跌墜下來的活生生的人體。

只見他們淒厲慘叫着相繼翻滾撞擊在凹凸不平,又落滿點點積雪的巖壁之間,往往還沒有落地就就血肉模糊的斷了氣,然後纔在相對鬆軟谷底雪地上漸開一團又一團的殷紅顏色來。

而在郭言親自查看之下,卻發現這些橫錯雜亂的屍體,明顯穿的都不是屬於太平軍的服色;不由心中愈發大定而在擂鼓聲中,帶頭大喊起來:

“代天行道,再造太平。。”

“清平天下,舉世安樂。。”

山崖上的廝殺聲中,也像是受到了鼓舞和振奮一般的,頓然迴響起隱隱的呼喝聲:一時間,上下交替響起兩股聲浪幾乎是碰撞、卷蕩在這處山谷的狹隘處,而將點點片片山石、樹木上的積雪,都給震落下來了不少。

於是不久之後,高聳崖壁頂端巖盤上的戰鬥,就已然在士氣和鬥志彼消此漲之下,迎來了這場夜襲與反突襲戰鬥的最後尾聲:隨着一名身穿甲具的敵將,在怒吼和慘叫聲中戛然而止的摔得不成人形;天盤壘中的最後一點拼鬥的聲囂也徹底消失了。

隨後,就陸陸續續的相繼有舉手抱頭滿身血污和泥塵的俘虜,被從山腰小道上驅趕和押解下來;只見他們滿臉頹喪而驚魂未定一般的,甚至有人被驅押的士卒怒吼一聲,就腿軟腳鬆的跪倒跌坐在地上;完全沒有了之前見到的那種堅韌和兇頑。

“統將你可沒親眼所見啊,那李參將可是就這麼不點火不掛燈,尾隨敗兵行跡就靠一點雪地反光辨路,一鼓作氣帶着咋們摸上去了啊!”

從崖壁上攙扶着傷員撤退下來的士卒,卻是漲紅了臉而又略有興奮、驚異和得色的手舞足蹈喊道:

“。。。火起之後,那一支鐵鐗一支短槍左右交擊,揮舞的水潑不進似的,當面亂糟糟涌來阻擋的敵兵再多,也是摧枯拉朽的幾無一合之敵啊!咱們跟着一衝就徑直衝到了寨子裡大砍亂殺起來。”

“只是這位殺上了頭之後可是有些暴烈和兇狠的嚇殺人也了;發起狠起來可是喜歡在亂戰中赤手拿人,又一個個給推擠和丟下來山崖去,就連剩下來那些跪地請降守兵,也當場尿襠了不少啊!”

“還有那猶自盤踞在一段山岩高處負隅頑抗的殘敵,爲首敵將就是死活不肯投降之下,也被李參將突然拿牌衝上前敲倒在地,又提了腰帶徑直丟下來山崖來啊!”

“兄弟們可未嘗見過如此生猛勇力的人物啊!他身上至少中了四支箭,還被砍了一斧頭,依舊能活脫脫的往來攻殺陣中,把那些不斷包抄上來的守敵,給殺散了一陣又一陣啊!”

“再加上咱們用火油彈四下一丟,結果驚得夜裡那些被嚇破膽的守敵,都在亂喊‘鬼來了’‘山鬼下來了’啊!”。。。。。

但無論如何,既然拿下了這處興勢道西段的最後一處險要關隘;正所謂是兵貴神速的道理。郭言也沒有心思再多停留和盤桓,就地稍加重整隊伍和進食補充之後,又馬不停蹄的只帶隨身數日口糧,而輕裝急行軍向着穀道口的城固縣撲殺而去。

只要拿下這麼一處要點城塞,城固(今陝西城固縣)所代表的梁州/興元府(漢中盆地)的西大門,也自然而然的就此打開了。他們這一路偏師的第一階段戰役目標,也就達成了。

因此,又等到了日上三竿而接近正午的時分。城固縣牆頭上巡守的團練和鄉兵,就就只能滿臉驚疑不定和大聲譁然的,眼睜睜看着和比劃着漢水對岸,突然從東面山坳當中開出來一支旗幟林立而衣甲鮮明的人馬。

而他們甚至都來不及拆毀凍結漢水上的木橋,以及破壞掉對岸渡口裡的可以利用的物料;對陣的軍馬就已然黑壓壓一片開到了數裡以外的漢水邊上,又在陣陣沉沉的金鼓聲中,開始沿着木橋有條不紊渡過約做百步寬的漢水來。

而城固城內這時候才重新統一了意見,隨着重新大開的城門而殺出一支人馬來,在駐留本縣的團練副使爲首一小隊騎兵的領頭之下,卻是做出想要迎頭截擊這些渡河當中的來敵之勢。這時候,從對岸渡口沿着冰面行進的先兵也堪堪抵達了河中的沙洲;

在他們手中所牽引的繩索和木板,還有用來作爲鋪墊的編席草墊,隱隱然在冰面上鋪出了一大截,可以作爲臨時通行而不容易打滑的過道來。

已經下得橋來踏上對岸的一小羣士卒,也不慌不忙的在雪地上排成兩行,舉起手中長短火銃粗粗對準了迅速逼近的城固縣團練們。下一刻,卻是轟鳴聲中,來自東南岸炮組試射的鐵球,搶先一步擊墜在了這些團練兵的跟前,雪塊飛濺之間掀倒了當頭的一名騎兵。

而在河對岸的陣列當中,因爲身受數創而包起一邊膀子而暫時無法上陣的李罕之,卻是報臂對着左右侃侃而談道:

“這些城固兵也太過懈怠了,居然到了現在纔想起來迎擊搶渡。。迎擊錯過了最好的時機了。。”

“那若是讓李參將來做,又當如何是好呢。。”

統兵的後廂郎將郭言,卻是立即順着杆子不恥下問道:

“若是我的話,至少也會讓人在橋上淋水,這樣就可讓橋面護欄皆變得凍滑難行;”

李罕之毫不猶豫的單手比劃道:

“再在河岸幾處緩坡處立柵樹樁,其後多多佈下弩手矛兵,則可以從容攢擊冰上橋下那些無可遮蔽,卻又只能緩步蹣跚行進的人馬了。。再配以少量遊騎巡警河岸上下數裡,必然使其難以輕鬆潛越之。。”

“李參將此言甚是,參值虞侯馬上記下來,當爲我軍日後之戒。。”

郭言不由讚許道:

正在言語之間,那些驟然受到炮擊驚嚇和威懾的先頭馬隊,已然不由自主向着左右四散開來,連帶着後續步隊的整個衝擊勢頭都變得遲緩下來。於是衝過橋去的那幾排太平士卒也乘機接連放射過兩輪銃擊,而將當面的城固兵前排給打的七零八落;頓然出現了遲疑和混亂跡象。

而僅僅是這片刻的緩衝,又有更多的太平士卒馬不停蹄的越過了橋樑涌上對岸,而讓這處橋頭的列陣變得越發厚實起來。這時,第二輪數量更加密集的炮射也炸響開來;只見二十多道帶着淡淡輕煙的低矮平直軌跡,越過冰封的河面轟砸在距離河邊不足十數步的敵從當中。

霎那間,就像是在人羣中憑空摧折、炸裂的斷肢亂飛之間,給接連崩碎出一道道血色狼藉的缺口。如此慘烈的一幕,卻是再度吸引了李罕之的全神貫注。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這種名爲炮的大件火器的齊射對陣威力,不由自主的手腳微微顫抖着,卻是心中隱隱有些迷醉和亢奮的感覺油生。

而受到如此打擊的城固兵,已然是在當面肉眼可見的士氣大沮當中,開始出現三五成羣的潰亡跡象了。已經過河的那些先兵見狀也不再繼續放銃,而是紛紛在長銃口上插上了尖刺,或是抽拔出護身的窄刀和細劍,在吹奏起來的橫笛和哨子聲中,開始並隊向前緩步小跑着加速起來;

而在西南面的數十里外,興元府治所南鄭(今陝西漢中)子城內,名爲漢王(劉邦)臺的舊識宮址上,如今節衙行苑也是唐僖宗短暫停留的行宮所在,卻是一片張燈結綵而禮樂喧天,到處都是穿戴鮮豔的僕從和扈從往來絡繹。

因爲作爲佔據了興元府大部和鳳州、等地的事實上主人,前大齊尚書令兼太尉,如今的大唐感義軍節度使,檢校刑部尚書,護軍將軍尚讓,正志得意滿的穿着一身紅豔豔的錦繡大袍,準備迎接自己新娶的妻子及其嫁奩的到來。

當然了,能夠讓這位位高權重而久經戰陣的一方豪雄人物,如此鄭重其事而大張旗鼓操辦的緣故;也是因爲女方身份的尊貴難言。作爲朝廷北上大軍過境的保證手段之一,同時也是安撫他這位降賊背景的一方實力派,西川小朝廷的那位馬球天子,將一位公主降嫁給了他。

雖然這位新出爐的宜安公主,之前只是個名不經傳的宗室女而已;雖然尚讓在長安時別說是這種名義上的過繼,就算是正牌的嫡親公主,也未嘗沒有登堂入室享用過。但是在如今三川兵馬各方都達成一致,傾巢而出北上入關之際,佔據漢中一地的他也難免有所壓力和危機感。

要知道,爲了這麼一次呼應河西的北征戰事,成都方面不但答應了南詔的和親之請;還通過賜婚和加官,從西川邊陲的雅州等地徵調到了大批的西羌兵。就連原本被高駢在任時所招撫,而駐留在大渡河一代的末溫部都調集和發動了起來,參與到了這一次的征伐當中。

因此,如此大張旗鼓的迎娶這位宗室公主,也是他對於蜀中朝廷變相示以忠誠和表明支持態度的一種方式。故而,在這次成親之後,他也會象徵性的派出一支六千餘人,由本地募集和過些來的丁壯組成的“新軍”,參與到朝廷的征伐和光復大業中去。

而那些一貫以他唯命是從,曾經追隨王仙芝和他的兄長尚君長,如今也毫不猶豫跟着他背離了黃王的老兄弟、老部伍,不到萬不得已他是絕跡不會輕舉妄動的。這也是他存立與此的根本所在。當然了其他的珍寶、財帛和糧食、物資,他還是可以拿出一些以爲襄助和打點的。

這時候,城門方向的鼓吹器樂聲突然大作,然後隨之又爆發出更多的譁然喧囂聲來:“來了來了”“好個天家威儀”“排場太氣派了!”然後纔有一名穿着彩色罩衫的將弁,飛奔過城內的長街而來,有滿面喜色的大聲稟報道:

“啓稟尚帥,來自成都的送親隊已至西淮門外。。”

“小人親眼所見得城下各色旗鼓儀仗鼎盛異常,而裝載嫁奩的車馬更是綿延數裡而不見盡頭啊,”

“那你可知送親前來的又是何許人等。。”

尚讓卻是問出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已經通稟過了,前來送婚正使乃是聖主的胞弟壽王殿下,副使則是行在最得勢的李(文革)大貂襠,護嫁的則是行在左統軍周(寶)衛尉。。!”

這名將弁連忙應道:

“好。。好。。好的很。。”

聽到這些名字尚讓不由心中愈發大定,卻是腦中殘留最後一點顧慮和揣測也盡去了。畢竟,這些位高權重之輩的本身存在,就代表着西川小朝廷某種不會輕易涉險的保證。

“還不快傳令開門將其迎進城來,我當在子城門外親領聖諭。。”

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四百九十五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續第1045章 雁行緣石徑(續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氣2第977章 彎弓射賢王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749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799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惟德被生民(續)第八十章 心想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八第一百一十一章 柘林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664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910章 戎車森已行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785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第五百一十七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下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六十五章 城下(下)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三百八十九章 伏幟草中低(中第四百八十三章 而功施社稷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鄉各異縣第五百七十七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潮動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難(下)第二十二章 升職?(中)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一百零四章 城欲催(續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輾轉不相見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上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963章 畫角悲海月(中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981章 彎弓射賢王(續二第二百一二十章 各方5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1008章 行歌歸咸陽(中第946章 列卒赤山下(續)第二十二章 升職?(中)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一百五十八章 碰撞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978章 彎弓射賢王(中第六十一章 陰雲3第842章 梟騎戰鬥死(下)第706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心不盡足(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1004章 收功報天子(下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第五百八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九)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839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二)第八十一章 城內第六十一章 陰雲3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952章 開營紫塞傍(續二第三十六章 友鄰第一百五十八章 碰撞第二百五十一章 發端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八十四章 心事
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四百九十五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續第1045章 雁行緣石徑(續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710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氣2第977章 彎弓射賢王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749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799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惟德被生民(續)第八十章 心想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八第一百一十一章 柘林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七十九章 破後第664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910章 戎車森已行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785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第五百一十七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下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六十五章 城下(下)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三百八十九章 伏幟草中低(中第四百八十三章 而功施社稷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鄉各異縣第五百七十七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潮動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難(下)第二十二章 升職?(中)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一百零四章 城欲催(續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輾轉不相見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上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963章 畫角悲海月(中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981章 彎弓射賢王(續二第二百一二十章 各方5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1008章 行歌歸咸陽(中第946章 列卒赤山下(續)第二十二章 升職?(中)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一百五十八章 碰撞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978章 彎弓射賢王(中第六十一章 陰雲3第842章 梟騎戰鬥死(下)第706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心不盡足(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1004章 收功報天子(下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第五百八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九)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839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二)第八十一章 城內第六十一章 陰雲3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952章 開營紫塞傍(續二第三十六章 友鄰第一百五十八章 碰撞第二百五十一章 發端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八十四章 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