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去把那人給

品汪李世民面前說上話的。自然不是普通人。這老宦公小几荊人。正是內侍省的頭號人物史忠臣!

這史忠臣可了不的。當初李世民動玄武門兵變時,宮裡的內應就是他,將尉遲恭領着,帶到李淵面前的那個宦官,就是他史忠臣。因爲他很識時務,所以李世民找了個由頭,破例賞了他三品官階!

這史忠臣爲人極是霸道,在宮裡說一不二,可他終究是個宦官,別人可以不怕,卻怕皇帝。對於李世民,用耗子見貓那都是謙虛了,他乾脆就是隻死耗子,除了放挺以外不會幹別的!

被皇帝一吼,史忠臣幾乎急得吐血,撅着屁股倒退出殿,顧不得上了歲數,蹣跚着下了臺階,就想親自去找李治。沒等他下到一半,就見老遠地,李治來了。

李治手裡捧着兩張紙。一邊走一邊想:“今天能過關吧,不會再捱了吧?”

史忠臣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等李治走了過來,帶着哭腔,道:“太子爺啊,你怎麼纔來啊,這都多半天了!”

李治一見他的模樣。心裡一緊,快步上前,道:“忠臣,你這是怎麼啦?是不是。是不是父皇脾氣了?”

史忠臣扶着白玉欄杆。慢慢站頭道:“皇上大雷霆,拍桌子啦!”

李治頭上的冷汗。到地就冒了出來,聲音顫地道:“孤,”我只稍稍耽擱了一會兒,怎地父皇就脾氣了?”

史忠臣嘆氣道:“不是因爲殿下,而是因爲國事,這些老奴也不懂,也不敢問。”他看了看李治,這孩子他自小看着長大。自己的弟弟又在東宮伺候他。心中自然疼愛,低聲道:“剛纔皇上問起殿下在讀什麼書,老奴說殿下正在研究平厭,可能待會兒皇上會考你做詩!”

李治啊了一聲,道:“考,考我做詩?我我我,我這些日子讀詩不少,卻沒有新作,”

史忠臣拉了他一把。道:“殿下就說正在研究,過幾天就會有新作出來,先拖上一拖。卻也不急。老奴等會兒便叫傳膳,皇上在用膳時從不說話,殿下可找機會告退。”

食不言,寢不語。李世民脾氣再大,也不會一邊噴飯粒,一邊罵兒子的!

李治擦了擦汗。慢慢的蹭進了甘露殿。

這時李世民的氣也消得差不多了,用手撫着胸口,閉目養神,總牛氣他也生不起,太醫們早就告訴過他要安穩心神,否則心口窩會更疼!

李治起了大殿,跪下身子小聲道:“兒臣拜見父皇!”

李世民睜開眼睛。他並不是非常喜歡李治,他喜歡的是另一個兒子,可另一個兒子卻非長孫皇后所生,而且長孫無忌非要立李治不可,一來李治根正苗紅。二來立了李治可保其他兄弟們平安,可如果立了另一個兒子。那時兄弟是否會相殘,卻未可知了,所以李世民纔會立了李治。

見了兒子。李世民的心口窩又疼了起來,喘了幾口氣,儘量將聲音放平和,道:“治兒。怎地纔來,可是身子又有不適?”

李治忙道:“兒臣這些日子身體康健,多謝父皇記掛!”

“起來說話,坐到父皇身邊來!”李世民指了指書案之側,看着兒子過來,心中又想:“倒是和皇后的性子有些相似,卻和聯不太象了,隨娘不隨爹呀!”

等李治坐下,他有心想讓兒子看看奏章,卻又想還是算工,聯都感到棘手的事,他又能能有什麼主意,還是讓聯多活幾年,把事情都給他辦好,讓他好生做個守成之君吧!

李世民道:“聽忠臣說,你最近在研究平厭,可有什麼成果?”頓了頓,又道:“平厭上的學問,研究一輩子,也不見得會有什麼成果,除了能陶冶性情之外,並無實際用處,以後還是多花些時間在別的上面,多讀讀《史記》。對你有好處!”

李治點頭道:“是,謹尊父皇教誨!”

“可做了什麼詩賦。讀來給父皇聽聽!”李世民衝史忠臣一揮手,示意傳膳,如果兒子有新作,不管好壞,都得鼓勵一番,如果沒有,藉着用膳的機會,就饒了這孩子吧,也不能總他,都好大的人了!

李治嚥了口唾沫,道:“兒臣倒是沒有新作,卻新得了兩好詩,今日特地呈給父皇看!”

李世民嘆了口氣。果然是自己沒有做出詩來啊,這孩子,可怎麼說他好呢!他往後一靠。道:“那就給父皇念念吧!”又把眼睛閉上了。

李治想了想了。父皇神色不對,得想法讓他開心纔是。

他看了看手裡的紙。換了下位置,清清嗓子,道:“江上一籠統,

李世民重重地嗯了聲。心想:“什存詩啊這是,莫名其妙!”

“井上黑

李世民咋地笑了。腦海裡出現了一幅畫,心中又想:“雖然很有些莫名其妙,但卻也不錯,直接勾描出了一幅圖畫,這可不是說的冬天破江捕魚麼!”他年輕時領兵作戰,曾碰到過這種情況,軍隊糧食不濟,士兵們去江上開冰抓魚,在江上大呼小叫的。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沒等李世民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呢,李治的第三句念出來了:“黃狗身上白”

李世民的眼睛一下子睜開了,笑道:“這是說的下雪吧?”

見父皇開心了。李治的心情也放鬆下來,忙道:“是啊,說的正是下雪時的景象!”

“第四句定是點睛之筆,你再念!”李世民道。

李治嗯了聲。道:“第四句是,白狗身上腫!”

聽了這句,李世民臉上笑容頓時凝固,愣了片刻,能讓他愣住,可是稀奇事兒啊!忽的。大唐皇帝哈哈大笑,指着李治手裡的紙,笑道:“這歪詩,是誰寫的啊?是故意寫出來,引人笑的吧?”

李治放下紙。也笑了起來:“兒臣初聽這詩時,也是笑得不行。這詩是王平安寫的。是他自創的詩體,名叫打油詩。不過兒臣爲他改了名字,叫平安詩了!”

李世民笑着搖了搖頭,道:“平厭與不拘平厭。這算是不拘平厭了。雖然都是世俗但語,卻也通俗易懂,詼諧幽默。當算得上是別具一格。這個王平安有些作詩的本事,嗯,應該說是很有些本事了。”

他想了想,又道:“王平史?這人是誰,怎麼聽着好生耳熟?”

他是皇帝,每天大事多到處理不完,哪可能記得住王平安是誰,又沒見過面,印象自是不夠深刻!

李治忙道:“就是徐州的王平安啊,父皇還賜他表字無病呢!”

“哦,想起來了。原來是他啊!”李世民恍然道:“如果是他,那就不是很有些本事。而是本事不小了。聯記得是他想出了賑災新法,解了徐州一地大災之苦!”

看向李治,他又道:“這王平安算是個人才,你當好好愛惜!”

李治心想:“這王平安可是我的杜如晦呢!”他點頭道:“父皇說得是,兒臣把他從徐州找來了,讓他參加重陽節的宴會。”

李世民慢慢的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就在這時,御膳傳了上來,史忠臣指揮着小宦官們擺桌子。

李世民道:“你再念念下一吧,然後陪父皇用飯,“算了,傘來給父皇看吧!”也懶得聽兒子再念了,不如早看完早利索!

史忠臣輕手輕腳地過來,呈給李世民一副筷子,李世民接了過去,其實這也就是表示。今天就到此爲止吧,不再難爲兒子了!

李治將第二張紙雙手捧着,交給李世民!

李世民接過看了一眼,點頭道:“朝辭白帝彩雲間。嗯,好詩。不錯不錯!這纔是好詩呢,比什麼江上一籠統強上百倍!千里江陵”一日還!”

大唐皇帝另一隻手裡的筷子,無聲地滑落,掉到了衣襟上!

呼地,皇帝坐直了身子!

李世民雙手拿紙。念道:“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唸完四句。默然無語!

李治眼睛睜的大大的,看着父皇,心想:“好詩。好詩,好詩!”

砰地一巴掌拍到了桌子上,皇帝叫道:“好詩。好詩,好詩!”

聲音宏亮,滿殿皆聞!

外面侍立的小宦官和宮女們,忍耐不住,都扭過頭來,偷偷向殿內

望!

《早白帝城》,詩仙李白的傳世名作。

後人愛如珍寶。稱此詩爲驚風雨而泣鬼神,又贊其爲是神來之調,等閒道出,卻使人揣摩不及!

“好詩”二字。千百年來,當之無愧!

突厥的煩心事。此時被這詩仁掃而光,李世民又將這詩唸了一遍,片刻,再念第三遍!好半晌。他才道:“這王平安大才也,竟能做出兩種風格迥異的好詩!忠臣,宣王平安來見!”

李治忙道:“父皇莫急,這兩詩並非王平安一人所做,前一是,後一的作者,“不知是誰!”

李世民微微一怔,問道:“不知是誰,怎會不知?那你怎麼得來的這詩?”

李治道:“是閻立本送與兒臣的,說是無意間的來。好象是昨天寫在一間酒樓上的,那樓上有閻立本的一幅畫!”他將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

李世民聽罷。看了看手中的詩稿,道:“竟有這等事,倒也奇了,這人是誰,定要給聯找出來!”

第245章 成了代理太醫令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話了第770章 她,她,她是誰?第430章 突厥兵投降第776章 啥秘密也守不住第212章 必須親自去看看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502章 冷水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喝的第33章 解甲歸田的齊莊主第672章 垂簾聽政提前開始第487章 召回王平安第408章 讓你去,你就得去第69章 這是什麼樣的病第823章 武媚娘成神婆第844章 大理寺協同破案第623章 新任刺史名聲大噪第119章 小仙翁第413章 世上第一根火槍第349章 平安也光膀子了第575章 武媚娘出事兒了第377章 許敬宗也來湊熱鬧第146章 寺中待產第95章 暴熱天氣第114章 自我徐州始第383章 皇帝的病稍微見好第374章 宣痹通陽法第147章 四胞胎第225章 詩醫雙絕王平安第780章 王平安也求人第211章 感業寺的後山門第422章 大聖安碰上了突厥第一勇士第414章 飛奔去涼州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910章 兔死狐悲第770章 她,她,她是誰?第93章 少爺之腹第772章 皇恩浩蕩第392章 媚娘前來致謝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178章 曲江池第337章 慘到要哭第758章 幫武媚娘提高在尼姑中地位第397章 亂成一團的甘露殿第693章 李恪,你竟然如此奢靡第405章 大理寺成了太醫院第202章 與太醫較技第903章 李恪被誤殺第752章 大唐朝野震驚第412章 圖紙第64章 進入書院第157章 風火眼疾第453章 強盜也有家眷第73章 把全城醫生都給我抓來第827章 蕭淑妃被修理第78章 對於諱疾忌醫者第560章 上元節第416章 越走越不對勁第538章 都去找武媚娘練習刮痧第631章 水車模型第611章 慶州刺史府第163章 要出醫書第825章 超級毒藥第126章 太子有請第119章 小仙翁第530章 李世民小毛病不斷第399章 百官求情第576章 細作成馬伕第644章 魯國之法第863章 狩獵和宮中法事第229章 突厥徒弟第96章 傷寒兼瀉第270章 滑胎第691章 柱着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17章 笑個不停第98章 難老難少第467章 達顏部第606章 相認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409章 嚴家莊第642章 想綁武媚娘第830章 咱家一定會爲你報仇的第615章 微服私訪第733章 狂奔百餘里第623章 新任刺史名聲大噪第734章 爲中原子弟報仇第381章 平安,舅舅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13章 煎制偏方第717章 燒散了架子了第477章 達顏部投降第144章 幼兒感冒第473章 這招定然好使第855章 驚怒第612章 不收禮,因爲你們的禮少第228章 大唐最烈之酒第190章 這個是擡梯子的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846章 誰敢收養李素節
第245章 成了代理太醫令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話了第770章 她,她,她是誰?第430章 突厥兵投降第776章 啥秘密也守不住第212章 必須親自去看看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502章 冷水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喝的第33章 解甲歸田的齊莊主第672章 垂簾聽政提前開始第487章 召回王平安第408章 讓你去,你就得去第69章 這是什麼樣的病第823章 武媚娘成神婆第844章 大理寺協同破案第623章 新任刺史名聲大噪第119章 小仙翁第413章 世上第一根火槍第349章 平安也光膀子了第575章 武媚娘出事兒了第377章 許敬宗也來湊熱鬧第146章 寺中待產第95章 暴熱天氣第114章 自我徐州始第383章 皇帝的病稍微見好第374章 宣痹通陽法第147章 四胞胎第225章 詩醫雙絕王平安第780章 王平安也求人第211章 感業寺的後山門第422章 大聖安碰上了突厥第一勇士第414章 飛奔去涼州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910章 兔死狐悲第770章 她,她,她是誰?第93章 少爺之腹第772章 皇恩浩蕩第392章 媚娘前來致謝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178章 曲江池第337章 慘到要哭第758章 幫武媚娘提高在尼姑中地位第397章 亂成一團的甘露殿第693章 李恪,你竟然如此奢靡第405章 大理寺成了太醫院第202章 與太醫較技第903章 李恪被誤殺第752章 大唐朝野震驚第412章 圖紙第64章 進入書院第157章 風火眼疾第453章 強盜也有家眷第73章 把全城醫生都給我抓來第827章 蕭淑妃被修理第78章 對於諱疾忌醫者第560章 上元節第416章 越走越不對勁第538章 都去找武媚娘練習刮痧第631章 水車模型第611章 慶州刺史府第163章 要出醫書第825章 超級毒藥第126章 太子有請第119章 小仙翁第530章 李世民小毛病不斷第399章 百官求情第576章 細作成馬伕第644章 魯國之法第863章 狩獵和宮中法事第229章 突厥徒弟第96章 傷寒兼瀉第270章 滑胎第691章 柱着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17章 笑個不停第98章 難老難少第467章 達顏部第606章 相認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409章 嚴家莊第642章 想綁武媚娘第830章 咱家一定會爲你報仇的第615章 微服私訪第733章 狂奔百餘里第623章 新任刺史名聲大噪第734章 爲中原子弟報仇第381章 平安,舅舅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13章 煎制偏方第717章 燒散了架子了第477章 達顏部投降第144章 幼兒感冒第473章 這招定然好使第855章 驚怒第612章 不收禮,因爲你們的禮少第228章 大唐最烈之酒第190章 這個是擡梯子的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846章 誰敢收養李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