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魯國之法

歐陽利算得清楚,這幫人一共十八個,九個在城裡辦事,自然有歐陽雙他們解決,七個剛纔在路邊已經解決了,還差兩個漏網之魚,而眼前不正好是兩個麼!

何陸兩個幕僚,見歐陽利大步過來,他倆的反應不慢,立即調轉馬頭,往官道上奔回,邊跑邊大叫有強盜,想招來幫忙的,抱打不平一番。

歐陽利哈哈大笑,這兩人挺有意思的,現在天色未亮,就算他倆喊破了喉嚨,也不會有人來救他倆的。他縱身而起,猶如大鵬鳥一般,飛到半空之中,一手抓一個,把他們從馬上扯了下來!

砰砰兩聲,將這兩個吳王府的幕僚扔到地上。歐陽利喝道:“現在爺爺要你們兩個東西的性命,不過卻也不急,你們有什麼話跟爺爺說說,如果讓爺爺聽得高興了,說不定就饒你們一條小命。聽清楚了,只饒一人!”

兩個幕僚被摔得七葷八素,眼冒金星,全身巨痛,一時之間竟都說不出話來!

歐陽利笑道:“原來你們是好兄弟,竟然想同年同月同日死,很好,那我就成全你們吧!”說着話,他踩住了陸幕僚的腦袋,腳下使力!

巨痛之下,陸幕僚頓時就能說出話來了,他道:“好漢爺爺饒命,我們只是過路的行人,不是吳王府派出來的……”骨頭碎聲響起,他被歐陽利給踩死了!

歐陽利道:“當真的不識好歹,給你活命的機會還不要,當真以爲爺爺想聽嗎,那麼多人,該說的都說了,難道還差你一個人的口供!”

何幕僚見同伴身死,驚駭之極,他萬沒想到會出人命,俗話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嗯,這個惡漢動的是腳!他叫道:“爺爺饒命,你想問什麼,小的都說,萬請你腳下留情!”

歐陽利哼了聲,問道:“你們總共來了二十五個人,對不對?”

何幕僚啊地一聲,道:“是十八個,不是二十五個,小的絕沒撒謊!”

他心念急轉,早聽說吳王府裡死了很多人,可憐那些人死了都不知是怎麼死的,連仇都沒法報,不想現在自己也落得同樣下場。看樣子今天說實話得死,不說實話也得死,反正都是個死,那就算是死,也得多拉幾個墊背的,至少日後有人給自己報仇。

剎那之間,何幕僚便決定,無論如何不能說出書信由驛站送走的事,只要吳王知道了秘密,那日後必會對王平安出手,自己的大仇方可得報!

歐陽利不知他想了這麼多,笑道:“好,你說的是實話,確實是十八個。我說放你一條生路,說話算話,你走吧!”

何幕僚又驚又喜,這人是傻子吧,不殺我滅口,竟然要放了我,他就不怕我日後報復?我可是再好不過的人證,親眼見證他殺人了!

來不及多想,他爬起身,踉蹌着往座騎那裡跑去,想騎馬逃走!

歐陽利只是看着他,並不出手阻攔,直到何幕僚騎上了馬,開始奔跑之時,他才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呼地砸了過去!

石頭正中何幕僚的後背,頓時砸得他骨斷筋折,掉下馬來。何幕僚一時不得立死,他衝後面道:“你,你,你說話不算……”

歐陽利大步到了他的跟前,嘿然道:“我說話向來算數,我說放你走,聽清楚是放你走,不是放你騎馬走。你不聽話,那隻好讓你躺着走了!”

說着,歐陽利哈哈大笑,當滅不滅,必是後患,這種屁股擦不乾淨的事,豈是他會做的。一腳踩死何幕僚,將兩具屍體扔進樹林裡,跳上一匹座騎,拉着另一匹,向慶州城返回,此時天色已亮,奔行起來倒也迅速,不多時便奔到了離城十里之處,匯同衆兄弟,回城去了。

回城之後,向王平安稟報了這件事,說武媚娘怕是被吳王李恪盯上了。王平安又驚又怒,那李恪未免太不消停,他這般弄法,非得把他自己的命搭進去不可,也難怪日後長孫無忌要殺了他,如此咄咄逼人的做法,莫說長孫無忌那脾氣,就算換了自己,也實難容忍!

王平安立即讓武媚娘搬進刺史府里居住,並且加強護衛,可不敢再出什麼意外了,再出意外他可真要吐血了!

緊張地等了小半個月的功夫,長安方面並無動靜,王平安這才稍稍放心,以爲事情該過去了,沒人回去報信,李恪應該料不到慶州的事,算是告一段落。

忙完了武媚孃的事,大車水的事又開始讓他忙乎起來。工部官員辦事相當地賣力氣,半點都不拖拉,完全沒有官僚作風,只這十來天的功夫,便把慶州城的地勢全部勘察完畢,並繪出了修渠的圖紙。

這份圖紙是從前隋的圖紙改進而來,前隋時沒有大水車這種工具,渠道的深淺及走勢和現在有一些不同,但渠道的分佈是大致一樣的,只要改進一下,便可使用。

王平安將圖紙高高懸掛起來,讓官員們觀看。水渠圖紙不光是繪得精緻,而且標註也詳細,哪段渠道該挖多深,前後挖掘的順序如何,哪處該立水車,該立多少架,那處要挖井,等等,非常詳盡,非常專業!

看了圖紙之後,慶州官員們誰也挑不出毛病來,因爲圖紙太專業了,外行人能看懂就不錯了,還想挑毛病,那可是太難了,又不能胡說八道,亂挑一氣,王平安可是很難伺候的,亂挑毛病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他可是真要拍人板子的。

一連開了兩天會議,這才敲定修渠計劃。慶州官員們開始行動起來,徵集民夫,採辦糧食,準備工具,各人有各人的工作,全都忙乎起來。王平安帶着狄仁傑,更是天天親臨第一線,監督工程的進展。

時間又過去四五天,這天清早,王平安正要出城,卻見車四通來了。

車四通見過禮後,道:“刺史大人,工程進展順利,可唯有一事,現在已經不得不和您說了,這事要是解決不了,頂多再過三天,工程便要停工。”

王平安自然明白他說的是什麼事,道:“你是說錢的事吧,慶州府庫本就空虛,不過也空虛得未免太甚,這才幾天功夫,就見底兒了?”

車四通硬着頭皮道:“是,是見底兒了。現在糧食頂多能再支持十天左右,可錢款方面卻是支持不住,已然分文不剩,連這個月官員的俸祿都發不出去了!”

王平安半晌無語,車四通見他臉色難看,自然也不敢多說什麼。狄仁傑是一直跟在王平安身邊的,見了這種情況,小聲道:“大哥,要不然你先給墊上?”

王平安輕輕搖了搖頭,如果一遇到事情,就要自己出錢墊付,那就不好了,會提高做官的難度,如果形成慣例,不但不會提高官員的積極性,反而嚴重挫傷,會讓官員辦事越來越敷衍,從而遇到難事消極對待,不去主動辦事。

狄仁傑有些着急,聲音稍大了些,道:“大哥,你向來出手大方,怎麼這會兒突然小氣起來,難不成錢越多,越吝嗇?”

王平安擺手道:“你胡說些什麼。你讀書不少,應該讀過魯國之法,今日慶州之事,與春秋時有何不同?我以前做事很多,得到的誇獎也不少,可爲什麼朝廷卻仍舊認爲我不會做官,需要磨練,難道你不想想其中原因麼?”

狄仁傑一愣,他自然讀過魯國之法,王平安只一提,他就明白現在的王平安絕不可以自己墊付工程款,否則後患無窮,非得給大唐的官場帶來惡劣影響不可。

魯國之法是春秋時的事情,與孔子和他的弟子有關。魯國有一條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國外淪爲奴隸,只要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並帶回魯國,就可以向國家報銷贖金,這是一條大善之法。

可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贖回了一個魯國人,卻不肯向國家要錢,表示他不在乎這點錢,願意爲國分憂,在他認爲這是爲國家省錢了,是善舉。可孔子卻罵他混蛋,告訴子貢,你這樣做,會使無數的魯國人再也沒法回國了。

孔子告訴他,名和利是聯繫在一起的,魯國人救回自己的同胞,是有德的行爲,可以得到人們的誇讚,而且他們的利益也不會受到損失。可你現在救了人,卻不要國家的補償,這樣就提高了“德”的標準,如果以後再有人救回同胞,卻仍舊向國家要補償,那麼別人就會說他德行有虧,遠不如你。可並不是每個人都象你這樣有錢,可以承受得起損失,他們做了好事,卻反會受到指責,利益受損,那誰還會再去做好事呢,去救回自己的同胞呢?他們往往會視而不見,不再出手相救了。

果然,子貢把道德的標準提高後,魯國落難的人就再得不到救助,一條好好的善法,變成了一紙空文,無數的人爲此不得回國!

相反,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落水者感謝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做了好事要報酬。可孔子卻大加讚揚,說子路你做得好,因爲你做的這件事,是真正的有德之行,因爲這件事,以後再有落水者,那麼別人必會主動相救了!

所以,現在慶州的水利工程遇到了困難,官府無錢,如果王平安自掏腰包墊付了款項,那毫無疑問就提高了當官的標準。不是每個官員都能做出同樣的事的,要是他們的地方上,也遇到了類似的事,他們沒有自掏腰包,那麼百姓必會說他們道德有虧,不愛惜百姓,不爲國家着想。

第499章 又回靈感寺第162章 誰給他治好的第608章 她長得象媚娘?第125章 仙長說他捨不得第819章 全都行動起來第676章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428章 全是大餅惹的禍第196章 屠戶第910章 兔死狐悲第127章 怎麼個考驗法呢第106章 原來你是尉遲恭第695章 李恪見王平安,如耗子見貓第613章 旱情第174章 太子建議考進士第205章 太醫齊上陣第172章 東宮第766章 武媚娘發現了王平安的詩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671章 非要住在一起不可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179章 花粉過敏第353章 都說王侯爺跑不快第98章 難老難少第137章 萬民旗第3章 有個小童養媳第609章 非得認了這個親不可第614章 視察周邊第34章 有理說理,有病看病第481章 朝野震驚第558章 李恪上門第605章 有個大人物第338章 平安來救傲天了第857章 一起去看王皇后第340章 誰是長安醫術第一第683章 能人異士中有高句麗人第620章 武媚娘寫情書第158章 糟了,沒治好第506章 武媚娘偷進李治寢宮第495章 叫你的家長來一趟第750章 談判第542章 烏鴉精第128章 我可沒說我是王平安第500章 考生們都來靈感寺裡借宿第572章 武小妹第604章 醫生可和醫生不一樣第84章 做個全身檢查第84章 做個全身檢查第712章 長孫無忌收到了信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650章 第二封信被偷走了第666章 大別同樣勝新婚第74章 總是會找到辦法的第725章 李世民駕崩第886章 武媚娘有了應對之法第327章 審案第450章 折柳大盜第381章 平安,舅舅第892章 長孫無忌發難第884章 見到李治第330章 坐了一宿第204章 不服就再比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612章 不收禮,因爲你們的禮少第601章 偶遇和製造偶遇第418章 城下小戰第408章 讓你去,你就得去第466章 氣勢如虹的李治第207章 六個壯漢一起得傷寒第523章 通天浮屠第841章 武媚娘和李義府第187章 大唐第一家藥膳坊第888章 王平安封王第146章 寺中待產第858章 長孫無忌也來湊熱鬧第117章 阿依丁的姐姐第180章 歌唱平安好兒郎第679章 武媚娘竟然腎虛了第20章 風火疾電第782章 李治的孤獨生活第726章 大行皇帝第794章 暴啞和暴聾症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56章 爲父母洗腳第318章 李治親自帶隊尋寶第772章 皇恩浩蕩第712章 長孫無忌收到了信第234章 房遺愛喝醋了第90章 徐州城外第72章 長安燕樂坊第363章 還是蘿蔔子第313章 想認個本家第494章 桃符第322章 代批奏章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690章 集資大會第467章 達顏部第167章 到長安第34章 有理說理,有病看病第284章 石坑村
第499章 又回靈感寺第162章 誰給他治好的第608章 她長得象媚娘?第125章 仙長說他捨不得第819章 全都行動起來第676章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428章 全是大餅惹的禍第196章 屠戶第910章 兔死狐悲第127章 怎麼個考驗法呢第106章 原來你是尉遲恭第695章 李恪見王平安,如耗子見貓第613章 旱情第174章 太子建議考進士第205章 太醫齊上陣第172章 東宮第766章 武媚娘發現了王平安的詩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671章 非要住在一起不可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179章 花粉過敏第353章 都說王侯爺跑不快第98章 難老難少第137章 萬民旗第3章 有個小童養媳第609章 非得認了這個親不可第614章 視察周邊第34章 有理說理,有病看病第481章 朝野震驚第558章 李恪上門第605章 有個大人物第338章 平安來救傲天了第857章 一起去看王皇后第340章 誰是長安醫術第一第683章 能人異士中有高句麗人第620章 武媚娘寫情書第158章 糟了,沒治好第506章 武媚娘偷進李治寢宮第495章 叫你的家長來一趟第750章 談判第542章 烏鴉精第128章 我可沒說我是王平安第500章 考生們都來靈感寺裡借宿第572章 武小妹第604章 醫生可和醫生不一樣第84章 做個全身檢查第84章 做個全身檢查第712章 長孫無忌收到了信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650章 第二封信被偷走了第666章 大別同樣勝新婚第74章 總是會找到辦法的第725章 李世民駕崩第886章 武媚娘有了應對之法第327章 審案第450章 折柳大盜第381章 平安,舅舅第892章 長孫無忌發難第884章 見到李治第330章 坐了一宿第204章 不服就再比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612章 不收禮,因爲你們的禮少第601章 偶遇和製造偶遇第418章 城下小戰第408章 讓你去,你就得去第466章 氣勢如虹的李治第207章 六個壯漢一起得傷寒第523章 通天浮屠第841章 武媚娘和李義府第187章 大唐第一家藥膳坊第888章 王平安封王第146章 寺中待產第858章 長孫無忌也來湊熱鬧第117章 阿依丁的姐姐第180章 歌唱平安好兒郎第679章 武媚娘竟然腎虛了第20章 風火疾電第782章 李治的孤獨生活第726章 大行皇帝第794章 暴啞和暴聾症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56章 爲父母洗腳第318章 李治親自帶隊尋寶第772章 皇恩浩蕩第712章 長孫無忌收到了信第234章 房遺愛喝醋了第90章 徐州城外第72章 長安燕樂坊第363章 還是蘿蔔子第313章 想認個本家第494章 桃符第322章 代批奏章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690章 集資大會第467章 達顏部第167章 到長安第34章 有理說理,有病看病第284章 石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