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朝野震驚

此後數日,王平安在史慕唐的幫助下,處理突厥人歸順後的各項事宜,倒是沒有什麼大的麻煩。突厥人比大唐百姓要好安置,只要給他們吃喝就成,雖然現在關外冰天雪地,但突厥人倒是不覺得艱苦,只要帳篷一立,就可以過夜,而且由於他們飢餓的時間太久,所以非常聽話!

近五萬突厥兵,加上同樣數量,甚至更多的老弱,數日之內,竟什麼麻煩也沒給王平安找,讓整編就整編,讓他們幹什麼,他們就幹什麼,沒一個人起刺兒,就連西哈察人都很聽話!

王平安將突厥人分成數個營地,爲防止突厥人抱團,他將各部牧民打散,混編在一起,各個營地裡的小頭目,必須是有家人的,有了家人就有牽掛,就好控制。而那些沒有親人的,王平安又讓涼州的官吏,登記成冊,然後派出一些突厥兵去草原,通知那些留在草原上的突厥人,讓他們往折柳縣方向遷徙。

涼州是大地方,雖然突厥人很多,但安置起來,倒也不難,糧食也夠吃,雖然吃的都是陳糧,最不好的那種,可沒哪個突厥人會挑剔。

半個月後,沒法再在涼州城外待下去了。倒不是突厥人出了事,而是城裡的百姓出了事,城中糧價漲起來了,百姓很是不滿,爲了這些突厥人,讓他們高價買糧,沒人願意。涼州民風剽悍,不少百姓竟然圍到了刺史府。

史慕唐無奈,只好求王平安離開,再待下去,怕是要出事,不能因爲新歸順的突厥人,而弄得本地百姓憤怒啊,突厥人可以走,但這些百姓卻不會走的,他這個刺史本來就身份尷尬,要是讓百姓們說他是個突厥人,所以出賣大唐百姓利益,去討好突厥人,他可受不了這種話!

王平安沒辦法,只好匯同了隨後而來的歐陽利等人,帶上輜重,領着突厥大隊,在雪地裡,向甘州趕去!

長安,甘露殿。

只要是有資格上朝堂的大臣,全都來了,他們得知關外新送來一道奏章,是關於突厥人西竄的事,而且聽說王平安已經解決了,無不又驚又喜,朝會一開,人人皆到!

長孫無忌站在朝班的最前面,看了眼旁邊的馬周,低聲道:“馬大人,你的學生又立新功,你這個當老師的是不是要請客啊?”

馬周輕輕搖頭,道:“算不上,算不上!”王平安雖是崇賢館的伴讀,而他是李治的老師,王平安馬馬虎虎可以算是他的學生,但他從沒教給王平安什麼,甚至連課都沒給王平安上過,所以他只好說算不上。

褚遂良笑道:“算得上,算得上。這頓酒,馬大人是跑不了的,咱們就去藥膳坊!”

房玄齡道:“那不是等於讓王平安請客嘛!”

“他立了大功,讓他請客,難道不應該嗎?好,那就老夫請客,讓王平安付帳好了!”馬周笑道。

奏章的內容,他們幾個都已看過,大感驚訝之後,全被王平安的狗屎運震倒,天下竟然還有這種事發生,大餅卷肉就能把突厥兵給弄得投了降,這事說起來,真是沒人敢信啊,可偏偏這道奏章是涼州刺史寫的,並非王平安親筆,所以肯定是真的,史慕唐是不會替王平安胡亂吹噓的,替他自己吹還差不多!

別的大臣也都聽到了風聲,議論紛紛,都感覺這事太過神奇了!

有的大臣道:“這王平安真是個有福之人啊,他到哪裡,哪裡的官員就能立功,這回可便宜史慕唐那個傢伙了!”

另有大臣道:“王平安一離京,最近太子似乎沒再立什麼……”

“亂說些什麼,就你話多!”大臣們一起衝他瞪眼睛。

不許實話實說,太子是有本事的,最會指導王平安了,只不過是因爲王平安走了,太子沒人可以指導,所以最近改用心讀書了,書讀得多了,等王平安回來,就可以接着指導,使勁指導!

武將那裡,李績和程知節默然無語,他們都是將軍,這輩子不會幹別的,就會打打殺殺,立功無數,可功勞立得象王平安這麼輕鬆,又這麼快的,他們連想都沒想過!

尉遲恭道:“老夫沒有看到奏章,但聽人說王平安和一個叫赤格巴的人單打獨鬥,用神奇的武技,將其轟殺,那赤格巴可是突厥第一勇士,你們說這事是真是假,不會是史慕唐胡說八道吧?”

李績想了想,道:“肯定是胡說八道,王平安有的是錢,只要幾袋子金瓜子塞過去,還不是想讓史慕唐說啥,史老頭兒就會說啥!”

程知節卻道:“不見得,有可能是突厥第一勇士在衝鋒時,身受重傷,正好衝到王平安的跟前,傷勢突發,結果正好死在他的跟前,就變成他殺的了!”

李績和尉遲恭一起點頭,有可能,估計十有是這麼回事,王平安有幾個保鏢,武技高超,有可能是這些保鏢殺的突厥第一勇士,功勞便算到了王平安的頭上。

李治早早來到,站在龍書案前的臺階上,心中歡喜,王平安把突厥的事情解決了,會很快回來,太好了,我又有人可以指導了!

史忠臣將那份奏章打開,鋪在龍書案上,心想:“寫這道奏章的人也姓史,看來我們老史家,能人輩出啊!”

李世民坐在案後,用手指輕輕敲着書桌,心想:“這個王平安,運氣實在是好,竟然碰到了一羣餓死鬼託生的突厥人,拿幾張大餅,夾幾塊肉就把他們給收服了,真是莫名其妙。要是早知道事情這麼容易解決,那還幹嘛要調兵遣將,浪費人力物力!”

李世民輕輕咳嗽一聲,道:“開始吧!”用手指了指奏章。

史忠臣連忙拿起奏章,走到臺階前,高聲道:“昨日,涼州刺史史慕唐有奏章來,今報於諸君知!”他低頭開始唸了起來。

奏章只有少數重臣看過,其他大臣都只是聽說,史忠臣這一念,剛開始還好,可越聽大臣們嘴巴張得越大,驚訝無比!

嚴格來講,史慕唐的這份奏章寫的還算是誠實,在重大事情上面,沒有摻加水份,只是在某些小事方面,發揮了些想象力。

重大事情當然不可能摻水,就是使十萬朝上的突厥人歸順了大唐,這份功勞不需要誇大,誇大反而不好。但小事上,比如說王平安的勇武,還有史慕唐的運籌帷幄,那就隨便發揮了,反正也沒法考證,還不是憑嘴巴說麼!

史慕唐理所當然地先吹自己,說他面對撲天蓋地而來的突厥兵,毫無懼色,冷靜分析情況,制定出了正確的對策,也就是堅壁清野,將城外百姓都收入城內,使得突厥兵無法劫掠,補充不了供給,從而在心理上沉重地打擊了突厥人的囂張氣焰,爲最後的勝利,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又講他忍辱負重,任憑西哈察汗王骨朵爾的謾罵,力排衆議,用無比的智慧,將骨朵爾引誘到了城下,將其射成重傷,從而瓦解了突厥兵的作戰意識。他的這些作戰行爲,雖然沒有給突厥兵造成重大傷亡,但卻有着深遠的影響,揚了大唐軍威,震懾了草原上的蠻夷,讓他們都知道了天朝不可犯!

對於這些,大臣們統統不信,就算真的,他們也照樣不信!

原因很簡單,問題不是出在史慕唐身上,是出在王平安身上。王平安在長安時,分給別人功勞,做的次數太多了,只要能和他沾上邊的,就一定能得到好處,王平安寧可自己不要功勞,也一定會分給別人,他的這種作法,已然人盡皆知!

大家一想,這場功勞裡有王平安,那得了,功勞肯定是他立的,別人的功勞嘛,一定是他分出去的!

有了這種錯覺,雖然大家都不明說,但始終認爲,王平安功勞最大,就算他從來不自誇,但那是他謙虛,他愛做好人,功勞嘛,卻一定是他立的!

史忠臣念奏章時,心裡也想:“這個史慕唐,也太會吹了,竟然厚着臉皮,分人家無病的功勞。他連城都沒敢出,都沒出戰,能有啥功勞?還說射傷了人家西哈察的汗王,肯定是吹牛,那個骨朵爾肯定是王平安叫人射傷的,準沒錯!”

不但他這麼想,底下的大臣們也這麼想,就連李治也這麼想,李世民雖沒什麼表示,心裡卻同樣在想:“這個史慕唐,太不謙虛了,就不能學學王平安!”

李世民看向李治,見李治微微搖頭,心裡又想:“看,連治兒都是這麼認爲的!”

史慕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幹了無數的活,可到頭來,他在奏章上越說自己有功,別人越以爲是王平安立的,和他沒關係!

誰讓王平安有濫好人之稱呢,好人才會把自己的功勞分給別人啊,壞人誰肯?

唸完了史慕唐這段,又開始念王平安的,這下子就更神奇了。王平安胸有韜略,決勝於千里之外,故意在半路上拖拉磨蹭,算準了時間後,甩下輜重,突然奔襲涼州。在城外用大義感化了無數突厥老弱,用愛心讓他們知道了天朝的光輝,讓他們感受到了大唐朝廷的博愛,從而毅然決然地歸順了大唐!

奏章上的這段話,用詞很古怪,估計是史慕唐中原話不夠精通,所以才用了這些詞語,反正肯定不會是王平安授意的,王平安一向很謙虛,所以厚臉皮亂吹的話,一定是史慕唐寫的,不會是王平安!

再往下念,說王平安發明了一種火器,可以噴出火星和黑煙,而且可以打出銅丸,只要按下一個機關消息,就可以發射了,比弓箭還要好使。

用這種神奇的武器,王平安將突厥第一勇士赤格巴轟殺,令其自燃,從而陣亡!奏章裡還做了個備註,解釋了下赤格巴的勇武,什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斬將奪旗,無所不能,草原上的吟遊詩人以他爲原型,創造出了無數詩歌,感動了無數的少女,諸如此類……但終於死在了王平安的手中,突厥第一勇士之名,從此轉到了王平安的身上!

一通胡吹,無法證實!

接着又唸到王平安靈活運用古人的兵書,孫子兵法和諸葛手扎都被他熟讀,從而想出了一個無比奇妙的方法,使用大餅卷肉,來讓那些飢腸轆轆的突厥兵臣服!

在突厥兵天朝萬歲,大唐皇帝陛下萬歲的高呼聲中,一場突厥人西竄的危機,被王平安和史慕唐,及全體涼州軍民的不懈努力下,成功解決掉,圓滿落下了帷幕!

奏章的最後,是史慕唐叫窮,說那些突厥人特別能吃,都把涼州給吃窮了,需要戶部調糧撥款,救濟涼州……最後這一段,大臣們統統聽而不聞,自動忽略掉了!

史忠臣唸完了奏章,退了回去。李世民問道:“這道奏章雖然寫的不盡不實,但突厥人西竄之事,卻是被解決了,這點應該沒有疑問,諸君以爲是這樣嗎?”

大臣們紛紛點頭,應該是解決了,這點確定無疑,至於到底解決得有多好,那就不一定了!

長孫無忌出班,道:“皇上,隨同使者回來的,還有一部份突厥人,都是西哈察的將軍,王平安將這些俘虜獻給朝廷,以供遊街,昭示我大唐軍威之用。依老臣之見,不如讓他們上殿來說說,他們的話,可信程度……呃,應該是比這道奏章更可信些!”

大臣們再次點頭,是啊,還是讓突厥人上來,讓他們自己說說吧,這道奏章寫的也太離譜兒了,讓人難以想象到當時的情況!

李世民一揮手,史忠臣尖着嗓門,叫道:“宣突厥降人察爾蘇等人上殿!”小宦官們一聲一聲地傳了出去。

過不多時,察爾蘇等人,光着膀子,背上綁着荊條,被禁衛帶到了甘露殿!

還沒進殿呢,察爾蘇等人就跪下了,給李世民行五體投地的大禮,一步一磕頭地進了殿來。

李世民看了看下面的西哈察將軍,道:“爾等歸順我大唐,雖歸順得晚了,但仍值得褒獎,你們都起來回話吧!”

察爾蘇等人這才站起身,低眉順眼地,表情恭謹,但他們都是草原上的勇士,身高體壯,尤其是現在光着膀子,看上去很是威猛!

大臣們都想:“看樣子這些突厥降人都有些憨直,問問他們當時的情況,應該不會說假話。王平安到底是怎麼打的這場仗,一問便知。”

第701章 快來看這個孩子第116章 尉遲恭的腳疾第129章 真假小神醫第343章 人人驚喜第903章 李恪被誤殺第434章 該不該封公爵第635章 小良河邊的水車第545章 不如一起去泡溫泉吧第275章 封地在玉門關外第792章 李義府第494章 桃符第370章 李世民有心絞痛第725章 李世民駕崩第93章 少爺之腹第26章 特殊禮物第646章 天價的一頓飯第192章 綠豆湯第293章 唐朝和尚很有名第511章 蕭氏得意洋洋第415章 四野無人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651章 武媚孃的主意第53章 成神醫的往事第634章 長安水部第一人第619章 給病人信心第46章 嘿,求到我了吧第641章 發現了楊春花的存在第784章 王皇后也知道了那位小尼姑第602章 鼻洪第177章 去把那人給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第140章 還是平安你厲害呀第131章 米主事搬起了石頭第494章 桃符第274章 選人,選地方第489章 打道回京第644章 魯國之法第822章 王皇后下定決心第550章 假若愛有天意第456章 不服不行第875章 狂怒第570章 陰謀論第280章 上船容易第900章 站隊第496章 車坐得久了第243章 難不?要不我給你換一個第725章 李世民駕崩第828章 說你有罪,你就必須得有罪第29章 急性胃腸炎第507章 四目相對第377章 許敬宗也來湊熱鬧第559章 名單第231章 各國使者只差一個第792章 李義府第851章 毒藥該給誰服第72章 長安燕樂坊第275章 封地在玉門關外第87章 三劑見效,並非誇張第826章 三個稻草人第159章 初入兵營第549章 飛馬前去破壞第452章 破破爛爛的折柳縣城第698章 武媚娘懷孕期滿第203章 太醫輸了第389章 許敬宗上了大當第570章 陰謀論第407章 去突厥觀風第472章 俘虜一大堆第874章 皇幼子被害第37章 開這方子的人必是高手中的高手第191章 板藍根和綠豆不能同食第880章 夢喻成真第327章 審案第771章 非要找到那個她不可第579章 武媚娘“暴斃”第38章 老神仙第169章 給閻立本的畫配個詩第758章 幫武媚娘提高在尼姑中地位第747章 釋放寶藏王第146章 寺中待產第588章 訓話第370章 李世民有心絞痛第608章 她長得象媚娘?第446章 這個繼父不能要第779章 皇后之家第646章 天價的一頓飯第725章 李世民駕崩第699章 給武媚娘接生第778章 公主姑奶奶第538章 都去找武媚娘練習刮痧第290章 分批種痘第251章 宰相們心中的試題第790章 蓄髮吧,春花第71章 生漆過敏第286章 接種牛痘第126章 太子有請第717章 燒散了架子了第344章 長安總動員第802章 四相齊聚感業寺第306章 神探狄仁傑
第701章 快來看這個孩子第116章 尉遲恭的腳疾第129章 真假小神醫第343章 人人驚喜第903章 李恪被誤殺第434章 該不該封公爵第635章 小良河邊的水車第545章 不如一起去泡溫泉吧第275章 封地在玉門關外第792章 李義府第494章 桃符第370章 李世民有心絞痛第725章 李世民駕崩第93章 少爺之腹第26章 特殊禮物第646章 天價的一頓飯第192章 綠豆湯第293章 唐朝和尚很有名第511章 蕭氏得意洋洋第415章 四野無人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651章 武媚孃的主意第53章 成神醫的往事第634章 長安水部第一人第619章 給病人信心第46章 嘿,求到我了吧第641章 發現了楊春花的存在第784章 王皇后也知道了那位小尼姑第602章 鼻洪第177章 去把那人給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第140章 還是平安你厲害呀第131章 米主事搬起了石頭第494章 桃符第274章 選人,選地方第489章 打道回京第644章 魯國之法第822章 王皇后下定決心第550章 假若愛有天意第456章 不服不行第875章 狂怒第570章 陰謀論第280章 上船容易第900章 站隊第496章 車坐得久了第243章 難不?要不我給你換一個第725章 李世民駕崩第828章 說你有罪,你就必須得有罪第29章 急性胃腸炎第507章 四目相對第377章 許敬宗也來湊熱鬧第559章 名單第231章 各國使者只差一個第792章 李義府第851章 毒藥該給誰服第72章 長安燕樂坊第275章 封地在玉門關外第87章 三劑見效,並非誇張第826章 三個稻草人第159章 初入兵營第549章 飛馬前去破壞第452章 破破爛爛的折柳縣城第698章 武媚娘懷孕期滿第203章 太醫輸了第389章 許敬宗上了大當第570章 陰謀論第407章 去突厥觀風第472章 俘虜一大堆第874章 皇幼子被害第37章 開這方子的人必是高手中的高手第191章 板藍根和綠豆不能同食第880章 夢喻成真第327章 審案第771章 非要找到那個她不可第579章 武媚娘“暴斃”第38章 老神仙第169章 給閻立本的畫配個詩第758章 幫武媚娘提高在尼姑中地位第747章 釋放寶藏王第146章 寺中待產第588章 訓話第370章 李世民有心絞痛第608章 她長得象媚娘?第446章 這個繼父不能要第779章 皇后之家第646章 天價的一頓飯第725章 李世民駕崩第699章 給武媚娘接生第778章 公主姑奶奶第538章 都去找武媚娘練習刮痧第290章 分批種痘第251章 宰相們心中的試題第790章 蓄髮吧,春花第71章 生漆過敏第286章 接種牛痘第126章 太子有請第717章 燒散了架子了第344章 長安總動員第802章 四相齊聚感業寺第306章 神探狄仁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