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 自廢武功?

幾十具狙擊弩像是上一世戰場上的火力壓制一般,儘可能的在安市城城頭之上,製造守城士兵之間的混亂,爲城牆下攻城的薛仁貴提供有效的支援,所以那凌厲的箭矢越往後準頭就越不靠譜,最低的要求便是,只要射中城牆之上的任意目標都行。

但安市城城牆上的守兵顯然也不是一擊即潰,跟大唐多年的戰爭中,也練就了一身強悍的守城戰鬥力。

依然並沒有因過多的攻城梯架在城頭上,而顯得軍心混亂,有條不紊的舉起盾牌架在城垛之上,防止那強有力的弓弩再次輕易的射穿過來。

嗚嗚的號角聲、咚咚的戰鼓聲在山腳下的平原處撼天動地的響起,與震徹雲霄的喊殺聲混雜在一起,交織出了一副激烈的攻城戰爭畫面。

遠處山巒的密林中,一些動物不安的躁動起來,隱藏着自己的身形,小心翼翼偷偷的張望着遠處的人類,待察覺到並沒有危及到它們後,便又開始忙活自己世界裡的事情了。

飛禽從林中振翅而飛,一聲聲鳴叫聲在山谷中迴盪,透過空氣傳入下方安市城震天的喊殺聲中,像是在歡呼也像是阻止,但隨着一陣短暫的振翅翱翔後,飛禽便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不一會兒的功夫,又再次飛回了密林之中安靜了下來。

薛仁貴的部隊在有條不紊的撤退,李謹行所率領的部隊已經再次頂了上去,城牆上寬闊的平原上,經旗迎風招展,戰馬疾馳嘶鳴,盔甲鮮亮、馬槊森寒,陽光下折射出一道道殺戮的光線。

李治緩緩從中軍帳中走了出來,一身獨有的燒包金色鎧甲、明亮刺眼,威武霸氣,好像天神下凡一般。但也彷彿就是要告訴安市城的敵軍,大唐皇帝在這兒呢,快來殺我啊。

在金吾衛跟揚武、連鐵幾名太監的層層護衛下,李治走到了李弘的身後,伸出手掌拍了拍那沒戴頭盔的腦袋。

李弘立刻扭頭怒視,誰特麼這麼大膽,敢拍老子的……老子拍兒子腦袋就算了。

看着李治那刺眼的鎧甲,李弘只好急忙從唯一的一把椅子上起身,讓他龍爹在椅子上坐下,自己則是站在了身旁。

格希元等文臣對着李治行禮後,繼續是站在後面,跟同其他武將一起注視着戰場上的一舉一動。

“你這一來就不管不顧,瞭解沒了解這安市城的防守情況,就開始一通狂攻?在安西你就是如此用兵嗎?一點兒策略也沒有?”李治雖然不是武將出身,但相比起李弘,人家有個能文能武的好爹啊,所以一眼也就能看出,安市城下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的攻城之戰,不滿的說道。

何況,李弘昨日早就透露給他,今日要先佯攻一番,探探敵人的虛實了。

李弘聽到龍爹的話,立馬露出驚訝到不可思議的神色:“啊?打仗還要跟敵軍講策略啊?”

“那你以爲呢?難道就這麼亂打一通?格希元給你建議,據說你還把人家訓斥了一番?可有此事兒?難道格希元爲大唐的國威着想也有錯了?如此亂打一通,就算是贏了,也豈不是讓人笑話?”李治看着裝腔作勢,明顯不滿自己指責他的李弘,沉聲問道。

“啊,訓斥了啊。兒臣認爲他說的不對,所以就先訓斥了一番。您先彆着急……。”李弘看他龍爹濃眉一皺,要火,急忙安撫道:“戰爭從來都是勝利者的遊戲,歷史也從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別管我用什麼方法,只要能夠贏下這一場大的戰役,那麼至於如何寫,還不是由我說了算?兒臣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戰敗者可以書寫歷史,成就偉業的事情呢。”

“牽強附會、胡言亂語、強詞奪理,我大唐贏也要贏得光明正大!”

“戰爭的輸贏本來就是光明正大,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所以,兒臣認爲,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能夠打得贏,就是好將領。就像曾經有一位偉大的先賢說過:‘不管白貓黑貓,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戰爭是殘酷的,它不是使臣來朝拜賀需要講究儀禮、規矩。”

“朕怎麼就沒有聽說過這偉大的先賢?”

“您沒聽說過的多了,不止這一個。您回去吧,這裡有兒臣指揮就好了。”李弘不得不下逐客令,因爲薛仁貴跟李謹行相繼撤下來了,契苾何力已經頂上了。

但薛仁貴跟李謹行顯然沒現李弘的老子在督戰,兩人竟然抱着頭盔,有說有笑,神態輕鬆的向這邊走來。

李弘敢肯定,薛仁貴跟李謹行這樣的德行被李治看見,自己又得捱罵了。

“你覺得我會回去嗎?先聽聽他們兩人怎麼說!”李治斜眼挑眉,冷哼了一聲,顯然是看見李謹行跟薛仁貴的輕鬆了。

對他來講,用什麼樣兒的策略攻城拔寨他都無所謂,但架不住這些文官的手中的禮制,什麼自己御駕親征,不能在戰爭之中行小人之徑,有損國威跟皇帝的威儀。

在李弘看來,這就是作繭自縛,跟上一世的偶像包袱一樣,如今大唐朝堂之上的衆多臣子,都背上了這個大國包袱,總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認爲,大唐鐵騎的戰爭就該光明正大的進行。

無論是打什麼樣兒的戰爭,都該丁是丁卯是卯,按照上國的禮節、威儀進行,最好是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而不是像那些小國一般無所不用其極。

也就是這樣的人臣太多,禁錮了大多數武將的用兵之道,也因爲此,讓那攻城利器炸藥變成了累贅,這種自廢武功的心態,讓李弘很是憤怒。

但因爲龍爹在此,自己還沒辦法當着他的面,把格希元等人再訓斥一頓。

薛仁貴、李謹行跟劉仁軌幾個武將也站在李治的身邊,對着李治行禮後,這纔看向李弘,由薛仁貴這個曾經跟過太子殿下征戰的武將,向李弘稟報道:“殿下,沒問題,在這樣的守城壓迫下,再次把炸藥埋入城牆下不成問題。”

李弘滿意的點點頭,接過薛仁貴跟李謹行手裡那高句麗兵士,從城牆上射下來的幾支箭矢,只見那十來支箭矢中,竟然有三個沒有箭頭,只是一根細木棍削尖了再當成箭矢使用。

“看來敵人也不富裕啊,這箭矢看來極爲匱乏啊。”李弘滿意的把箭矢扔到一邊,拍拍手說道。

“你還打算用那炸藥?”李治把剛纔薛仁貴的話聽在耳朵裡,不由得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格希元,對李弘問道。

“爲什麼不用?有那攻城利器在手,可以讓我大唐兒郎少多少人命葬城下,這麼好的東西不用太笨蛋了就。”李弘理所當然的說道。

總不能要顧及子虛烏有的什麼國運昌隆、大唐儀範,就把最好的攻城利器放棄,用大唐兒郎的性命去拼吧。

“殿下,臣不贊同用炸藥,此物過於霸道,乃是不詳之物,運用過多的話,恐會有傷天和,對我大唐的國運昌隆有弊無利,而且當初在安市城下用過一次,殿下可知?當日原本風和日麗、萬里無雲的天空,在我們埋下炸藥之後,突然間風雲激變,一場大雨落下,阻止了那炸藥的威力。殿下,這是上蒼在警告我們,不可再次用那炸藥了,有違天理啊。”格希元神情激動,給人一種以死相諫的感覺。

李弘懶得搭理他,回過頭看向城頭,如今已經開始鳴金收兵,半個時辰的攻城,並沒有給雙方帶來什麼損傷,城樓下的屍,基本上都是被狙擊弩射擊下來的安市城守城兵士。

“殿下,臣以爲格大人所言極是,如若因爲炸藥運用過多,而傷了我大唐百年國運,實在是划不來啊,贏得了一城,卻要以我大唐國運來作爲代價,於情於理都不划算,大唐身爲上國,面對弱小蠻夷,行如此天怒之道,有悖於我大唐的禮儀風範,這樣一來,又如何服衆其他小國敬重我大唐?又如何在朝堂之上,在陛下面前稱臣?還請殿下三思。”門下省諫議大夫史藏詰行禮說道。

此時,李弘再想裝作充耳不聞都不行了,一個人說也就罷了,現在連門下省的諫議大夫都如此說,自己要是再不理會,那就是明顯理虧了,就是隻想着在父皇面前攻城立功,不顧大唐的盛世綿延跟上國風範了。

李弘以手裡的橫刀拄着地面,肩膀上的海東青像是感受到了李弘心裡的憤怒,再次不安的拍了拍翅膀,甚至在李弘仰天長嘆之時,還跟着仰天鳴叫了幾聲。

“格希元、史藏詰,你們可知道,大唐的江山是從鐵與血的戰爭中得來的?你們可知道,爲了大唐立國,我大唐犧牲了多少子民?立國之後,先帝又多次用兵吐蕃、突厥、吐谷渾、薛延陀等等,這纔有了天可汗這個上國之稱,這一切難道你以爲是四方蠻夷敬佩我大唐的儀禮風範,所以才尊稱先帝爲天可汗嗎?這一切,難道不是因爲先帝手裡的大唐,掌管着天下最強的鐵騎,才讓他們敬畏我大唐!什麼特麼的有違天和,你特麼的在長安沒見過雷陣雨?你在長安沒見過護城河這邊風和日麗,那邊卻風雨交加?這特麼的你給我解釋解釋,難道也是有違天道了?”

李弘很懷疑,眼前這兩個貨色,是不是都是戴至徳那一個笨蛋師父教出來的,這麼多年了,還以這種上國的優越感要自廢武功!

622 線索493 馬球147 醒悟930 銀裝素裹的貞觀殿769 士農工商1001 一千零一夜 1748 伊圖那也111 武媚來了161 合併55 法則788 文劍410 落寞471 舊宅 往事594 繼承者們142 外交179 坑娘722 朝堂406 信口開河531 探望蕭淑妃240 尾聲253 謀差事786 摘星 白雲296 遊說589 馬車84 雞父之戰181 糧票231 善後972 可笑978 不算請假的請假152 暴斃260 半解一知675 忘戰必危887 居心635 條件344 揚武發威900 滄海一聲笑303 味精415 辱夷城150 母子連心904 山林891 不可沽名學霸王596 對策392 死局?416 兵臨城下854 預備的禮物829 捨不得52 局235 疑惑57 閻立本326 雪梅209 檄文2 帷幕565 示威193 破樓蘭300 雛形現648 武媚123 皇家的妥協473 驚人的相似553 餘蔭854 預備的禮物126 竇義522 大理寺 白純956 奴制958 太子的人選490 書房184 水泥694 種田312 頂替90 背鍋553 餘蔭528 後遺症136 斡旋541 青山遠影526 落幕487 長安夜970 坑32 雅柔 白純307 婚事752 兵營994 又丟人了989 太平眉坊593 聖人 罪人46 六年後955 改制89 甩鍋58 大國工匠451 室韋 靺鞨790 溫柔731 蘇丹845 侯賽217 文成公主796 李淵第九女523 西市416 兵臨城下114 低調945 添香53 論機制826 車同軌 書同文865 頭疼的事情344 揚武發威
622 線索493 馬球147 醒悟930 銀裝素裹的貞觀殿769 士農工商1001 一千零一夜 1748 伊圖那也111 武媚來了161 合併55 法則788 文劍410 落寞471 舊宅 往事594 繼承者們142 外交179 坑娘722 朝堂406 信口開河531 探望蕭淑妃240 尾聲253 謀差事786 摘星 白雲296 遊說589 馬車84 雞父之戰181 糧票231 善後972 可笑978 不算請假的請假152 暴斃260 半解一知675 忘戰必危887 居心635 條件344 揚武發威900 滄海一聲笑303 味精415 辱夷城150 母子連心904 山林891 不可沽名學霸王596 對策392 死局?416 兵臨城下854 預備的禮物829 捨不得52 局235 疑惑57 閻立本326 雪梅209 檄文2 帷幕565 示威193 破樓蘭300 雛形現648 武媚123 皇家的妥協473 驚人的相似553 餘蔭854 預備的禮物126 竇義522 大理寺 白純956 奴制958 太子的人選490 書房184 水泥694 種田312 頂替90 背鍋553 餘蔭528 後遺症136 斡旋541 青山遠影526 落幕487 長安夜970 坑32 雅柔 白純307 婚事752 兵營994 又丟人了989 太平眉坊593 聖人 罪人46 六年後955 改制89 甩鍋58 大國工匠451 室韋 靺鞨790 溫柔731 蘇丹845 侯賽217 文成公主796 李淵第九女523 西市416 兵臨城下114 低調945 添香53 論機制826 車同軌 書同文865 頭疼的事情344 揚武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