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李弘的大烏龍

李弘接連打了好幾個噴嚏,摸着有些發燒的耳朵,遙望着長安方向,誰想我了?還這麼想,想的我都打噴嚏了。

“殿下,您多穿點兒衣服吧,這裡夜間比較涼,您看您都打了好幾個噴嚏了,身子骨要緊啊。”花孟手裡拿着一件夾衣長袍,恭敬的說道。

“你讓我自作多情一會兒會死嗎?非得一下子拆穿了,有意思嗎?”

“殿下……。”

花孟有些懵,自己是看他站在城樓上打噴嚏,所以才說話的,此前沒有聽到殿下有說話啊,就是嘀咕也沒有聽到啊,怎麼就自作多情一會兒了,真是不懂。

“尉屠耆呢,拷問的怎麼樣兒了?”李弘望着城牆外,夜色中一條長長的,望不到盡頭的火龍問道。

“還在審問,不過從已經交代的來看,新羅跟百濟確實是準備攻打高句麗了,所以這裡只剩下他們五萬人在此。”花孟站在李弘身後,也是望着那長長的火龍。

顯然,這是劉仁軌的部隊正在向這邊疾馳而來。怕是知道太子殿下孤身攻城後,馬不停蹄的就即刻趕過來了。

望着那很快就會接近辱夷城的劉仁軌部隊,李弘繼續站在城頭之上,笑着道:“快去準備飯食吧,估計劉仁軌他們連着趕了三天的路,已經餓的前胸貼後背了,這裡不是兵營嗎,一定有很多糧草跟食物,別客氣,一下子吃光都沒有問題。”

兩人說話間,那讓腳下整個辱夷城能夠跟着震動的鐵蹄聲,已經震耳欲聾的傳到了李弘跟花孟的耳邊。

兩人看了一眼,並沒有立刻下去,反而是繼續行走在城頭之上,緩緩走到了辱夷城面對柳京的方向,依稀可見對面很遠的距離處,閃爍着點點火光,想來那便是高句麗的王城柳京了。

整個辱夷城,稱得上主幹街道的也就那兩三條,一些要緊地方的地面鋪就了一些平坦的青石塊兒,而大部分地方,都是黑土滿地,坑坑窪窪的,恐怕一到下雨的時候,都沒有辦法行人了。

五萬兵士全部都已經被監押了起來,諾大的兵營內聽不到一點兒嘈雜聲,只有大唐的兵士來回輕輕巡邏時的腳步聲,弓弩被架在兵營的高牆與兵營其他暗處,防止有人暴動。

李弘的軍隊進來,倒是沒有引起太大的恐慌,但現在聽到城外震耳欲聾的鐵蹄聲,街道兩邊的民房、酒館、客棧,第一時間就趕緊熄滅了自己房屋內的油燈。

頓時,原本還有着一些亮光的辱夷城內,一下子變得黑暗起來,只有花孟手裡的風燈,跟身後五十個太子衛隊的兵士,簇擁着李弘向辱夷城官署行去。

剛一走進簡陋的官署,就聽見那乙支厚求饒道:“大人,小將該說的都已經說了,真的沒有再隱瞞什麼了。王城如今除了王上自己控制的部隊外,並沒有其他守軍,這是真的,小將不敢騙您的。”

李弘聽着那守將的求饒聲,緩緩走了進去,看着與他的兩個副將,正跪在地上求饒的樣子,淡淡問道:“你叫什麼名字?泉男建、泉男產兩人如今誰是你們的王?泉男生如今又在何處?”

高句麗王泉蓋蘇文的三個兒子,在泉蓋蘇文死後,因爲繼承王位的事情而起了內鬥,作爲老大的泉男生,在繼承王位後,巡視其他城池時,卻被留在王城的兩個弟弟架空了權利,搞得不敢再回王城柳京。

當年還曾經前往大唐長安求助,但最後被李弘否決,然後給送出了大唐,至於如今的下落,李弘則是一概不知。

“王上是高藏,泉男建,泉男產是臣子,被封爲了安原王,平原王,輔佐王上理政。”原本那個被扮作守將的親兵,此時派上了用場,成了不可或缺的舌人(翻譯官)。

“泉男生呢?不會死了吧?”李弘好奇的問道。

“沒死呢,如今應該在與新羅接壤的幾個城池,被新羅封了個什麼王,準備復辟呢。”劉仁軌大步從外面走了進來,臉色卻不是很好看。

看到李弘坐在那裡,對自己的到來毫不驚訝,只好無奈的搖頭說道:“高句麗的王如今乃是高藏繼承,泉蓋蘇文以及他的這三個兒子,不過是被高藏封爲下一等的王。”

李弘瞬間石化,特麼的他一直以爲高句麗的王便是泉蓋蘇文,不是說他一開始叫淵蓋蘇文嗎?不是說爲了避諱高祖李淵的淵字,被高祖改姓爲泉了嗎?怎麼還多出來了一個真正的高句麗王高藏來?

看着李弘的樣子,劉仁軌心中的鬱悶更甚,原來整半天,太子殿下連高句麗誰是真正的王都不知道?而就是這樣,竟然還敢屁顛屁顛的孤軍深入,要直搗王城!

雖然他知道,兵法之道、貴在神速,情勢千變萬化,有可能錯過了那絕佳的戰機後,就不能兵不血刃的拿下辱夷城,但……即便如此也是太冒險了。萬一他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這整個遼東的將士,能有好嗎還?!

回過神來的李弘,看着那張鐵青跟埋怨的臉對着自己,自然是知道怎麼回事兒。

所以不等劉仁軌發作,李弘就率先投降道:“只此一次、下不爲例。當時那千載難逢的機會就放在眼前,我實在是經受不住誘惑,所以就私下行動了,見諒?見諒!”

“您……國有國法,軍有軍規,當初可是與您一起商議好的,您這是萬幸啊,如果有所差池,您讓我如何交代?”劉仁軌氣哼哼的在李弘的示意下,在旁邊坐了下來。

花孟見太子面對劉仁軌的興師問罪都示弱了,自己也得做點兒什麼不是:“劉將軍風塵僕僕趕過來,想來安頓完兵士後,還沒來得及吃飯吧?奴婢這就給您盛過來。”

“對對對,快去快去。”李弘直衝花孟豎大拇指,連連點頭說道。

在這樣的架勢下,劉仁軌就是心中有千般不滿,此時也是無法再發作了,只好起身對太子殿下說道:“那就多謝將軍了。”

劉仁軌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三個高句麗兵士,知道李弘還在問名字時,便替李弘解疑釋惑了:“他叫乙支厚,乃是名將乙支文德之後,前隋時期,乙支文德曾經大敗隋軍,也因爲此戰,乙支文德被封王拜相,成了高句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不單是對前隋,對新羅、百濟,乙支文德都到處征伐過,戰場上可是讓人聞風喪膽。只是到了這個乙支厚這一代,早就沒有了名將的風範,要不然也不會讓他守着辱夷城,而讓其他人去抵抗新羅跟百濟的攻勢了。”

劉仁軌如數家珍,沒辦法,這些年對這片地方太熟悉了,想要不瞭解都難,何況太子殿下也曾經派探子潛伏進高句麗過,當初作爲劉仁願的細作,也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李弘聽着劉仁軌的頭頭是道,只是不住的點頭,那麼眼下的幾人算是沒用了,只能是當俘虜,押送回大唐,最好是以他們爲炮灰,去攻打靺鞨跟室韋就是再好不過了。

把幾人押下去後,劉仁軌也匆匆忙忙的吃完了飯,道謝後,接過花孟遞過來的帕子,摸了摸嘴,才鄭重其事的說道:“陛下大概還需一日到兩日的路程,才能趕到辱夷城,如今我們顯然是不能在辱夷城繼續等候陛下了,所以,臣建議,鑑於柳京無法抽出過多的兵力顧及咱們,就由臣率兵過橋,直指王城柳京,而殿下您,不妨在這裡恭候陛下。”

劉仁軌是不打算再讓自己去冒險了,李弘敢肯定,說不準劉仁軌在接到自己一猛子扎進了辱夷城的情報時,差些嚇得沒從馬背上栽下來吧?

要不然也不會剛一開口說起往後的戰事,劉仁軌就急忙說出了自己的計劃,一點兒機會也不留給自己。

看着劉仁軌決絕的神態,李弘知道,即使是自己力爭,恐怕也不會有太好的效果,除非是能把劉仁軌捆起來。

不過話說回來了,劉仁軌也該立功了,這些年因爲自己當初的決議,讓劉仁軌可是損失了不少的功勞的,所以既然人家說了,那就姑且聽之。

“好,沒問題,需要我做什麼劉將軍就直說。”李弘痛快的說道。

將相不和的事情他還是懂得,如果自己跟劉仁軌爭執不下的話,到最後只會影響軍心士氣,對於佔領柳京,沒有一丁點兒好處。

劉仁軌也是一喜,沒想到太子殿下如此開明,竟然直接痛快的答應了。

於是急忙起身,驚喜的對着李弘行禮道:“臣多謝殿下,臣打算今夜休整一夜,明日便出發,只是這今夜城防……。”

“沒問題,交給我了,我命人駐守,你們儘管歇息。”李弘果斷的說道。

看的出來,劉仁軌也發現了,這對岸的柳京如今正是空虛之時,最好的辦法便是儘快拿下,如此便可少生不少禍端。

匆匆出去調整軍隊休整的劉仁軌,在得到了太子殿下的支持後,心中更是振奮,明日天不亮便出發,爭取在太陽升起時,在新羅跟百濟之前趕到柳京,逼迫其出城投降。

467 洛水之上814 被慣壞了的文化傳承者675 忘戰必危589 馬車895 貪吃506 一文錢的用意314 上朝122 圍獵461 站隊884 文章四友473 驚人的相似581 回國442 謝夫婁684 風雪巴州2460 和親963 武媚、李眉517 暮鼓734 傳媒時代的到來998 夫妻803 劫道875 紀年法則435 殘兵敗將192 伏擊806 大包大攬771 終南山679 創始人武媚443 贖人419 李弘的大烏龍314 上朝915 銅匭再現166 娘子關155 求訂閱239 潰敗702 文章866 亡國滅文66 曲江池140 旁觀者856 滾滾而來905 虎759 林中2718 李治的嘆息77 拖鞋798 一尾魚引發的意外416 兵臨城下235 疑惑511 朝堂799 折衝府411 戰事守則479 慣壞了437 擒王723 朝堂2139 造謠815 李哲發難684 風雪巴州2906 祝福589 馬車208 大義820 六詔的進獻171 衝突849 混亂979 哀其不幸36 蘭陵蕭氏的算盤966 牙行766 大唐萬歲627 裴行儉的憂心686 張柬之 王勃644 兄弟相殘34 父子91 作死930 銀裝素裹的貞觀殿352 隱情556 誣陷?謀反?872 李旦的作用3 取名59 逼迫554 《錢塘湖春行》11 武媚673 探望149 軟禁220 節兒47 暗涌685 風雪巴州3222 計劃249 格局783 玉林路168 玉門關9451 蘭陵的難題659 條件681 風雪安西531 探望蕭淑妃398 皇宮宴席42 萬卷書999 梁山82 報復229 落幕127 于志寧273 受命於天739 豬492 給房先忠的坑
467 洛水之上814 被慣壞了的文化傳承者675 忘戰必危589 馬車895 貪吃506 一文錢的用意314 上朝122 圍獵461 站隊884 文章四友473 驚人的相似581 回國442 謝夫婁684 風雪巴州2460 和親963 武媚、李眉517 暮鼓734 傳媒時代的到來998 夫妻803 劫道875 紀年法則435 殘兵敗將192 伏擊806 大包大攬771 終南山679 創始人武媚443 贖人419 李弘的大烏龍314 上朝915 銅匭再現166 娘子關155 求訂閱239 潰敗702 文章866 亡國滅文66 曲江池140 旁觀者856 滾滾而來905 虎759 林中2718 李治的嘆息77 拖鞋798 一尾魚引發的意外416 兵臨城下235 疑惑511 朝堂799 折衝府411 戰事守則479 慣壞了437 擒王723 朝堂2139 造謠815 李哲發難684 風雪巴州2906 祝福589 馬車208 大義820 六詔的進獻171 衝突849 混亂979 哀其不幸36 蘭陵蕭氏的算盤966 牙行766 大唐萬歲627 裴行儉的憂心686 張柬之 王勃644 兄弟相殘34 父子91 作死930 銀裝素裹的貞觀殿352 隱情556 誣陷?謀反?872 李旦的作用3 取名59 逼迫554 《錢塘湖春行》11 武媚673 探望149 軟禁220 節兒47 暗涌685 風雪巴州3222 計劃249 格局783 玉林路168 玉門關9451 蘭陵的難題659 條件681 風雪安西531 探望蕭淑妃398 皇宮宴席42 萬卷書999 梁山82 報復229 落幕127 于志寧273 受命於天739 豬492 給房先忠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