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落寞

大唐的攻城利器拋石車跟強力牀弩,甚至可以說是冷兵器時代攻城利器的巔峰之作了,無論是拋石車還是強力牀弩,在這個時代便是無敵的存在,想要再進一步精益求精,已經是不可能了。『

光是那最大的拋石車,一架就需要兩百多三百人來操作,而所用的石塊,每一塊都近百斤重,達到了上一世的六十斤的重量,由此可想而知,如果一座城池遇上這麼幾架拋石車,那大部分以黃土夯實的城牆的脆弱承受力,哪有不破之理?

強力牀弩同樣笨重不方便移動,與那拋石車一樣,都達到了五百步左右的有效射程,力道達到了足足十二石,每一次張弦開弓,都不得不使用絞車來作業。

所以,雖然拋石車與牀弩在這個時期殺傷力極大,但其機動能力太弱了,三百人聚集在一起,就是一個很大的目標,而且特別是在朝鮮半島這樣的山林衆多的地方,拋石車與牀弩很難“翻山越嶺”的輕易運送到城池之下。

天雷的出現,絕對是給大唐在攻城拔寨上提供了有效的殺傷、攻城利器,自然是更讓大唐的戰鬥力達到了成倍的提升,更加能夠在面對敵人時充滿自信。

但架不住文臣們自廢武功、自縛手腳,放着好好的天雷不用也就罷了,還嫌棄拋石車、牀弩笨重難以移動,那這仗乾脆別打了,直接班師回朝算了。

格希元、史藏詰,手拿李弘扔過來的橫刀怔怔不知所措,雖然他們的出點是好的,但其起到的效果,經太子殿下如此直接的指出來,他們立刻彷彿感覺自己變成了叛徒一樣。

李治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看來這御駕親征並不是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簡單啊,先不說這運籌帷幄、率兵打仗的經驗,就是這文臣武將之間的爭議,就足夠讓人頭疼的了。

身爲主帥,如果沒有辦法把這些平衡好,不能夠在戰場上力斷乾坤,看來這仗還沒開始打就輸了一半了。

想到此處,李治是不由的佩服自己父皇,那睥睨天下的英武身形,霸氣十足的絕代氣勢,戰場上戰無不勝,朝堂上又能知人善用,親王府的十八學士以及後來投奔他的名將等等。

再看看自己身邊,如果不是太子提醒,自己到現在還沒辦法搞明白,天子御駕親征時,該以武將爲主,還是又該多聽文臣的建議了。

朝堂之上羣臣之間有紛爭,自己難以決斷、糾結猶豫時,自然是有皇后幫自己分析、決策,這也讓他或多或少的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皇后的重要性。

再加上自己身體一直贏弱,眩暈症經常作,這也不知不覺成了他的一個藉口,朕不過是身體病弱,並不是無法一個人處理朝政。

但隨着在遼東戰爭的深入,他便開始時常涌現出無力糾結、優柔寡斷的時候,往往這個時候,他便會不由自主的想,如果皇后在此那該有多好!

該聽誰的,不該聽誰的,此事兒該以誰爲主,誰的能力又只適合輔佐,一目瞭然,條理分明,根本就不會出現此刻李弘所指出的弊端來。

想到這裡,李治便不由自主的看了李弘一眼,自從太子昨日到達之後,自己竟然跟與皇后議事一樣,一下子便覺得精神上輕鬆了不少。

在心理上,若有若無的,自己已經開始把這裡的戰事依仗在李弘的身上了,要不然也不會在李弘還沒有真正攻城,還沒有看到他真正率兵打仗的才華時,自己就已經下令,命他全權處理這裡的戰事了。

李治再次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沉思了下再次強調道:“即刻起,遼東戰事太子全權負責,無論大事小情,都不必刻意稟報於朕。”

“父皇……。”李弘看了一眼有些落寞的李治,這是要把自己抽身出去站在一旁看戲的節奏啊。

“朕意已決。”李治堅定的說道。

“是,陛下。”文臣武將同時躬身應是。

天子御駕親征,看來是自己想簡單了啊,李治緩緩往中軍帳走着,心裡卻還在一直琢磨、糾結着,自己看來真不是一個適合領兵作戰的皇帝啊。

剛一回到營帳內,李弘就屁顛屁顛的跑了過來,探頭看了看坐在中軍帳龍椅之上,神情落寞、若有所思的龍爹,嘿嘿笑着便湊了過去。

“怎麼了弘兒?有何事兒?”李治聲音略顯疲憊,淡淡的問道。

“無事兒,就是過來看看您。”李弘輕鬆的說道。

李治不由好奇,這都兵臨城下了,朕已經命你全權負責此間戰事兒了,你怎麼還有心思嬉皮笑臉的跑到朕跟前,神情輕鬆的關心朕?

“身爲三軍統帥,你不去商討如何攻城,跑到這裡幹什麼?”李治責怪的看了一眼李弘,微怒道。

“沒什麼好決策的,明日一早攻城,儘快拿下就是了。兒臣想了想,大軍在此被阻有一段時間了,所以明日攻城,必須讓高句麗兵士從心底害怕我大唐兵士才行,這樣一來的話,對於攻破安市城身後的其他幾城,或許能起到一定的震懾效果。所以……。”李弘說的輕鬆加愉快,好像這攻城跟兒戲一樣,聽的李治是很鬱悶。

“戰事你負責,朕已經在文臣武將跟前說明了,怎麼,怕朕反悔?”李治鬱悶過後,奇怪的問道,看這樣子,好像是有什麼事兒求自己。

“那倒不是,兒臣擔憂這個幹嘛,您是三軍統帥,兒臣不過是您的副將而已,只是……。”

李治輕笑了一聲,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難怪剛剛分開,又一臉阿諛奉承相的跑過來了,看來還是有事兒相求。

“說吧,到底是什麼事情?如果說是要立刻治罪格希元跟史藏詰,朕認爲大可不必,此事朕也有責任,不能完全怪罪……。”

“不不不,兒臣不是這個事情。”李弘一邊說着話,一邊從懷裡掏出了一份奏章,嘿嘿道:“兒臣簡單的起草了一個戰事守則,主要是爲了統一大臣們在戰場上的意見,以免再生,都打到城下了,卻沒辦法統一如何攻城的建議守則。”

李治皺着眉頭,仔細的看了一遍李弘所擬的簡單奏章,內容倒是不多,很簡單,完全是針對格希元、史藏詰等一干文臣干預戰事而提出來的。

主要是着重抑制、消弱了文臣在戰事當中的話語權,從他的奏章來看,以後大唐的每一次軍事戰爭,文臣只有建議、監督權,絕對不能干預戰事決策,甚至是連建議權都不能有。

任何人違反此守則,率兵打仗的武將可立刻把此文臣監押送給大理寺來處置。

“如此一來,豈不是就造成了武將們在戰事上一人說了算了?”李治驚訝的問道。

“文臣武將,各有分工,他又不是打仗的料,他哪知道戰場之上戰況是瞬息萬變?很多時候,武將在戰場上,需要根據戰況的瞬息萬變,在最短的時間作出決定,而不是任何時候都要與其他臣子相商相議,爲了爭取兵貴神,我們沒有理由在攻下一座城池之後,在集思廣益的研究下一座城池該如何攻打,戰場上,武將的觸覺是最爲敏銳的,自然就是聽他們的咯。”

“那跟隨朕出征的這些文臣,豈不是一點兒用處沒有了?”李治眉頭深皺,這些文臣雖然不會打仗,但是他們跟隨天子御駕出征,也不是沒有想法兒。

那就是也希望能夠跟隨天子御駕出征,班師回朝時,能夠領一份軍功,如此一來,也就相當於給自己掙了一份資歷,以後的仕途就寬廣了一些,多了一條升遷的路徑不是。

所以,天子御駕出征,往往會讓文臣們搶破頭顱往裡鑽,每一個在知曉天子要御駕親征後,都會立刻上奏章,請求能夠跟隨陛下出徵。

而武將們則是恰恰相反,御駕親征對於他們更多的是掣肘自己領兵作戰的才華,要是碰到一個像太宗李世民那樣的皇帝還好說,他知人善用,知道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樣的臣子,能把他們的能耐揮到極致。

所以武將們在跟隨太宗出征時,也就不會有那麼大壓力了,反而是各個奮勇爭先,希望上戰場殺敵立功。

但跟隨像李治這樣的皇帝,完全可以說是領兵作戰的外行皇帝,那武將的心理就不一樣了,天子御駕出征,武將們先要最大可能保證天子的安危,以及同等重要的戰爭的勝利。

但想要保證天子的安危容易,想要爭取整個戰爭的勝利,還要聽從天子以及手下一幫文臣的建議,武將們就無法完全揮他們領兵作戰的才華,甚至是處處被文臣跟天子掣肘,自己的建議又得不到完全的認同,而且還要打勝仗,那麼責任跟壓力就壓力山大了。

贏了的話還好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些功勞都是天子的,但輸了呢?這就是武將們的罪過了,而且跟文臣還沒有關係,人家是文臣,又不是親自率兵打仗的,人家纔不會這個時候替你頂罪。

自然而然的,輸一場戰爭後,武將們變成了口誅筆伐的對象,以後的仕途升遷不用想了,就是連以後還能不能領兵作戰都是一個問號。

更別提戰敗一次後,精於紙上談兵的文臣跟朝堂對手,又會如何冷嘲熱諷、暗中打壓他們了。

運氣好的呢,罷官回家頤養天年,運氣不好的,好吧,刑部、大理寺裡待着吧。

127 于志寧982 時代的發展577 夜來香298 進城754 校場831 梟雄的祭祀877 別緻的談判695 慶功648 武媚133 賀蘭敏之169 棉服805 溫柔的廝殺548 張翌479 慣壞了886 慣犯溫柔627 裴行儉的憂心44 鏡子451 室韋 靺鞨374 黃河778 裴守德的請求661 動機256 真相 離間783 玉林路514 磨刀霍霍162 安家費293 小白鼠263 泰迪熊303 味精784 青城山931 三年972 可笑284 自生自滅722 朝堂777 暗鬥51 蘭陵的難題104 知子莫若母743 互補549 心思466 天衣有縫56 亂局463 換遷984 平衡436 探敵營959 野心勃勃412 開疆擴土827 太子的宴席668 交鋒449 姑姑?140 旁觀者850 誰804 堵截336 白頭吟393 亂亂亂792 牽制631 李楚媛的親事627 裴行儉的憂心492 給房先忠的坑995 皇家有女初長成19 打賭362 回洛倉917 各懷鬼胎185 白起826 車同軌 書同文521 人品好975 回憶殺91 作死930 銀裝素裹的貞觀殿438 重裝騎兵283 藍田566 阻擊戰632 長安暗涌143 弱國無外交437 擒王475 巷子裡612 咎由自取64 內侍省809 真實與夢境753 戰象111 武媚來了936 勃勃野心61 國事與暗戰88 弓弩306 沙漏877 別緻的談判983 警告614 歸程461 站隊707 妥協157 開誠佈公319 請君入甕765 上元節的曲江池452 拉攏901 吏徑480 敬暉的請求796 李淵第九女333 無恥之賊24 城陽公主169 棉服51 蘭陵的難題974 華夷之辨
127 于志寧982 時代的發展577 夜來香298 進城754 校場831 梟雄的祭祀877 別緻的談判695 慶功648 武媚133 賀蘭敏之169 棉服805 溫柔的廝殺548 張翌479 慣壞了886 慣犯溫柔627 裴行儉的憂心44 鏡子451 室韋 靺鞨374 黃河778 裴守德的請求661 動機256 真相 離間783 玉林路514 磨刀霍霍162 安家費293 小白鼠263 泰迪熊303 味精784 青城山931 三年972 可笑284 自生自滅722 朝堂777 暗鬥51 蘭陵的難題104 知子莫若母743 互補549 心思466 天衣有縫56 亂局463 換遷984 平衡436 探敵營959 野心勃勃412 開疆擴土827 太子的宴席668 交鋒449 姑姑?140 旁觀者850 誰804 堵截336 白頭吟393 亂亂亂792 牽制631 李楚媛的親事627 裴行儉的憂心492 給房先忠的坑995 皇家有女初長成19 打賭362 回洛倉917 各懷鬼胎185 白起826 車同軌 書同文521 人品好975 回憶殺91 作死930 銀裝素裹的貞觀殿438 重裝騎兵283 藍田566 阻擊戰632 長安暗涌143 弱國無外交437 擒王475 巷子裡612 咎由自取64 內侍省809 真實與夢境753 戰象111 武媚來了936 勃勃野心61 國事與暗戰88 弓弩306 沙漏877 別緻的談判983 警告614 歸程461 站隊707 妥協157 開誠佈公319 請君入甕765 上元節的曲江池452 拉攏901 吏徑480 敬暉的請求796 李淵第九女333 無恥之賊24 城陽公主169 棉服51 蘭陵的難題974 華夷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