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萬般皆下品

就在李弘這邊還爲誰先作詩爭論不下時,對面傳來了王勃的聲音,經過一番的思索,王勃已經胸有成竹,朗聲說道:“那弟子就拋磚引玉,還望先生訓示。”

王勃這句話顯然是說給李弘聽的,李弘微笑着點了點頭。初唐四傑之一,自然不是白叫的,就是不知道,他今日所作的,會是留芳後世的哪一大作。

王勃清了清嗓子,再次琢磨了一番後,一陣微風讓湖面波紋蕩蕩,於是朗聲道:“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入澗戶,卷露出山楹。去來固無際,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爲君起鬆聲。”

王勃語音落,臨水亭與水殿衆人也是寂靜無聲,沒有人因爲王勃的這《詠風》而大聲誇讚,反而是都在默唸回味,並眼睛齊齊的望向了李弘。

無論是臨水亭的衆人,還是水殿的衆人,都知道,在這裡除了年少成名的王勃、楊炯外,太子也同樣是素有神童美譽,雖然所作詩賦不多,但每一也都是曠古絕今之作。

此時,自然是輪不到他們先來品味,何況以他們的水準,也不敢在太子、王勃、楊炯三人跟前冒昧品評。

現在只有太子這個神童聲後,或者是爲這《詠風》定調後,他們才能夠說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是跟着附和美言幾句。

所以,衆人不由的視線都齊刷刷的,聚集到了太子身上,豎起耳朵傾聽着,太子會如何品評這絕佳的《詠風》之作。

““加”字有斟酌,“尋”字有妙趣,“君”字……遙應我,四個字:有情有義。”李弘放下手裡的吃食,看着王勃同樣一臉期盼的神情,誇讚道。

“多謝先生誇讚。”王勃躬身行禮道。

“好詩啊好詩啊,不愧是素有神童之譽的王勃,能得到先生誇讚,王勃你也該滿足了。”不遠處,突然間傳來的中氣十足的一個男子聲音。

李弘並未理會是什麼人,會在自己說完後立刻跟上加以評價,因爲高安正拽着自己的胳膊,讓自己幫她解釋這詩的妙處在哪裡。

李弘不理會不遠處緩緩走過來的兩個人,對高安跟白純解釋道:“肅肅出自《後漢書列女傳董祀妻》的:‘處所多霜雪,胡風吹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是用來形容風聲的。而動息則是出自《隋書天文志上》中:‘生靈因動息,寒暑由其遞代。’也有借用《抱朴子暢玄篇》中的:‘動息知止,無往不足。’鬆聲你知道出自哪裡嗎?”李弘突然間問正津津有味聽他講解的高安道。

高安並未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像看鬼般驚愕的看着他,喃喃道:“你怎麼知曉的這麼多?每次受學你都是在睡覺好不好,爲什麼你都知道?”高安一邊說一遍搖頭,顯然並不知道鬆聲的出處。

李弘並未想到自己對高安的解釋,引得衆人繼續看着他做傾聽狀,就連剛纔不遠處走近的兩人,也是一臉想要繼續傾聽他品評的樣子。

於是李弘看了一眼高安,繼續淡然說道:“受學時,雖然我在睡覺,但是我帶了腦子,而你雖然人在受學,但腦子卻被你放在了別的地方。”

一番話不單使得高安對他怒目相視,就是其他宗親兄弟姐妹,也開始把不滿露於形色。

衆人不由忿忿的心裡念道:太可惡了,憑什麼他天天受學睡覺,卻能夠把這些都記在心裡,而自己每天受學,先生的每一課都不曾落下,怎麼學識,還不如這個三天有兩天請假,一天睡覺的太子,真是太氣人了。

高安的威脅李弘都不當回事兒,其他人的忿忿表情自然更是被他忽略了,看着王勃淡淡說道:“鬆聲出自楚宋玉的《高唐賦》:‘俯視崢嶸,窐寥窈冥,不見其底,虛聞鬆聲。’”

李弘見王勃遙對自己又是深深一躬,繼續說道:“夫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不擇貴賤下而加焉。’王勃所作之風,雖沒有宋玉《風賦》的不分貴賤的正氣,但一縷香風送別人友人,卻也是有情有義之至。”

李弘心裡暗笑,好歹自己曾經一世當過私塾先生,要是這點兒詩賦都能難倒自己,那就太對不起自己九轉十世的身份。

“先生好見解,學生盧照鄰、駱賓王自愧不如。”只見那兩個約莫三十歲上下的男子,在花孟的警示下,掏出自己的腰牌給花孟看了下後,便緩緩走到李弘跟前行禮道。

李弘愣了下,看看眼前行禮的兩人,再看隔水相望的王勃與楊炯,這初唐四傑竟然陰差陽錯的在這裡聚集齊了。

盧照鄰與駱賓王也不過相差兩歲,此時都是在益州任職,盧照鄰此時任益州都尉,而駱賓王則是任奉禮郎,兩人一同出現在長安,則是一同約好郊遊的,不想在這裡碰見了李弘等人。

李弘看了看初唐四傑,全然沒有了盜取詩賦,跟初唐四傑吟詩作賦的雅興。

何況,王勃此詩也隱約暴露了他的政治抱負跟失落,對於王勃眼高於頂的心態,李弘懶得去理會。

但也不想因爲王勃一詩,而讓聚衆在此的衆多學子,只知沉浸詩詞一道上,而荒廢了其他學業。

再者,王勃此時辭學歸鄉,也有因爲看不慣弘文館、國子監漸漸變得多學科,而不是以詩賦爲主的原因。

這讓從小就揹負神童之名的他,無法揮出最大的價值,所以提前生出了辭學歸鄉的決定。

四人年少時在長安都享有美譽,如今聚集在一起,自然是引得其他衆多學子情緒高漲,大有鼓動着四人來一場賽詩會。

李弘心裡嘆了口氣,文風漸盛是好事兒,但如果全民皆文,那麼大唐國運武力以及地位將會變得每況愈下。要不然歷史上,也不會在母后掌權後,興出武狀元一事兒來振興大唐武力。

李弘看着衆人高漲的情緒,每一張熱切期盼的臉龐,突然間問道:“既然大家都覺得王勃剛纔那《詠風》是好詩,那我倒要考校下各位,請問……這天地之間的風又是從何而來?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又爲何有大有小?我們詠風,以風喻人也罷,以風言志也罷,但我們真正的瞭解風嗎?”

衆人所料不及,太子竟然拋出這麼一個抽象的問題!風還能從哪裡來?自然是刮來的啊。

就在衆人疑惑不解時,王勃的臉色卻顯得有些漲紅,他心裡隱約察覺到了,自己的辭學,顯然引起了太子的不高興了,這一番‘問風’,顯然就是想要提醒自己不要好高騖遠吧。

但對於風從哪裡來,怎麼形成的,這個問題,恐怕世人還從來沒有人追究過吧,自己只知道風大風小,但從哪裡來,這……恐怕世間還無人能夠回答太子這一問題。

不光是王勃陷入了尷尬的沉思中,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也同樣,以他們爲的詩人都喜歡風,但風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他們就難以解答了。

李賢、李哲、李上金等幾個皇子,特別是李賢跟李哲,滿臉的不屑之色,小聲嘀咕道:“哼,你看着吧,老五肯定知道風是怎麼來的。”

李哲也小聲迴應着:“但他是怎麼知道的呢?爲什麼他不好好受學,還能知曉這麼多學問?對了,讓咱們去他的崇文館,你考慮的怎麼樣了?”

李弘滿意的看着衆人迷惑的神情,微微笑着道:“我們可以用風作詩、言志、喻人,也知道風可以讓船隨風逐流。但我們卻沒有人原意去探究風到底是怎麼形成的?所以,學問一途,不只是會吟詩作賦,學問有很多種需要我們去探究,就是這我們觸摸不到的風,如果你能夠研究透了,也是一門極其重要的學問。”

衆人之中已經有些人明白了太子的意思,王勃雖然以詩賦博得了他的讚許,但並不代表得到了太子的認同。

與此同時,衆人心中不由得冒出一個問題,難道太子是因爲王勃的一詩賦,搶了風頭,所以才提出這麼一個抽象的問題,來爲難大家嗎?

李弘看着衆人的臉上不同的表情,自然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什麼。

一邊往案几跟前走,一邊說道:“我大唐需要王勃如此的賦詩大才,來爲我們提供文化財富。吟詩作賦,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可以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也可以使得我大唐的文化展壯大,凌駕於其他各國的文化之上。但……。”

李弘走到案几前,示意白純把一個早就準備好的玻璃杯,倒滿了清水。

李弘俯身拿起一張薄薄的紙片在手裡,看了看不出聲的衆人,緩緩開口繼續道:“但我們絕不可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偏執思想。爲何?就是因爲我手裡的這個東西!”

不知何時,李弘手裡那晶瑩剔透,裝滿清水的玻璃杯上,嚴絲合縫的蓋了一張輕飄飄的白紙。

此時,只見李弘在衆目睽睽之下,把裝滿清水的玻璃杯倒了過來,而裡面的清水竟然並沒有泄露而出,甚至沒有灑出一滴水。

衆人看着李弘的動作,不由得驚呼出聲!就是身旁的白純也是同樣,以不可思議的眼神看着李弘手裡,倒過來卻未灑落一滴水的玻璃杯。

高安、花孟等人,當初曾在臨湖殿親眼目睹過,李弘在滾燙的油鍋裡撈取銅錢,但此刻看着滿滿的一杯水,就因爲被薄薄的一張紙蓋住,竟然一滴沒有灑落,也是驚的目瞪口呆。

791 狗官267 朋友 利益939 皇長子的苦惱522 大理寺 白純652 開疆擴土?719 坑城陽396 空巢老人879 疾陵城的壓力462 六胞胎357 往事139 造謠344 揚武發威777 暗鬥22 多寶玲瓏692 權利391 局623 憂603 內訌起305 靜靜814 被慣壞了的文化傳承者795 求訂閱436 探敵營822 父與子687 來自安西的奏章635 條件814 被慣壞了的文化傳承者141 前兆5 製冰857 猥瑣的笑臉664 邊陲密信562 求訂閱536 揚州碼頭823 舍龍269 酒673 探望390 學醫676 工部尚書290 對峙676 工部尚書500 我願意200 狼騎馬905 虎793 範懷義262 空靈633 形勢逼迫760 林中3803 劫道538 夜謀937 心機551 借兵381 殃及無辜的無辜之人939 皇長子的苦惱657 御史臺408 自廢武功?500 我願意181 糧票266 東宮432 破陣154 敗家娘們400 突發事件138 長樂坊10 李治的決定287 風559 魚餌722 朝堂600 好像上當了593 聖人 罪人478 相殘617 許彥伯309 強闖3 取名134 坑人213 議和656 舉薦976 底線251 夜月492 給房先忠的坑903 雨天21 玻璃744 皇位與權利287 風770 元芳231 善後397 橫刀964 女扮男裝429 審訊972 可笑832 穿雲破霧3 取名668 交鋒886 慣犯溫柔573 戰爭的發起者99 死因不明74 夏至756 戰931 三年476 恕難從命645 可疑的天雷161 合併773 夜月的警告
791 狗官267 朋友 利益939 皇長子的苦惱522 大理寺 白純652 開疆擴土?719 坑城陽396 空巢老人879 疾陵城的壓力462 六胞胎357 往事139 造謠344 揚武發威777 暗鬥22 多寶玲瓏692 權利391 局623 憂603 內訌起305 靜靜814 被慣壞了的文化傳承者795 求訂閱436 探敵營822 父與子687 來自安西的奏章635 條件814 被慣壞了的文化傳承者141 前兆5 製冰857 猥瑣的笑臉664 邊陲密信562 求訂閱536 揚州碼頭823 舍龍269 酒673 探望390 學醫676 工部尚書290 對峙676 工部尚書500 我願意200 狼騎馬905 虎793 範懷義262 空靈633 形勢逼迫760 林中3803 劫道538 夜謀937 心機551 借兵381 殃及無辜的無辜之人939 皇長子的苦惱657 御史臺408 自廢武功?500 我願意181 糧票266 東宮432 破陣154 敗家娘們400 突發事件138 長樂坊10 李治的決定287 風559 魚餌722 朝堂600 好像上當了593 聖人 罪人478 相殘617 許彥伯309 強闖3 取名134 坑人213 議和656 舉薦976 底線251 夜月492 給房先忠的坑903 雨天21 玻璃744 皇位與權利287 風770 元芳231 善後397 橫刀964 女扮男裝429 審訊972 可笑832 穿雲破霧3 取名668 交鋒886 慣犯溫柔573 戰爭的發起者99 死因不明74 夏至756 戰931 三年476 恕難從命645 可疑的天雷161 合併773 夜月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