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五牙戰艦

沒錯,如今李治的臉就黑的跟鍋底似的,自己一路上緊趕慢趕,深怕因爲自己的行程耽誤了軍機大事,這倒好,一進城之後,只見他太子的親衛隊在率兵守城,而他早就跑出去遊山玩水去了。

身爲大唐的太子殿下,他這是來打仗的,還是來遊玩的?難道在安西,他那赫赫功績就是這麼打出來的?李治表示懷疑。

而在李弘眼裡,龍爹跟龍媽兩人在生氣的時候,他寧可是面對龍媽武媚,也不願意面對更加小心眼的龍爹。

龍媽好哄,耍着二皮臉湊到跟前,給揉揉肩、捶捶背,多大的怒氣也都基本上消了。

但龍爹不一樣,生起起來後,他自己就能把自己氣個半死,再加上氣他的人,如果膽敢拒不認錯,李治甚至能夠憋着悶氣氣三天。

而這也與他的眩暈症有關,如果心胸要是相對開朗、平和一些,恐怕歷史上,李治說不準還能多活幾年,李弘的龍媽也就有可能當不上皇帝了。

不過好在李弘並不是真正的遊山玩水去了,所以在聽了李弘的解釋後,李治原本黑的跟鍋底似的臉,這才緩緩的趨於平和,隨着李弘說道黃金時,立刻變得滿臉微笑,連連誇讚太子聰慧懂事。

但當某人安慰完自己的龍爹後,扭頭看着下面的文臣們,那格希元竟然還在此列當中,當下變成他把面色沉了下來,不過轉念一想還是算了,既然龍爹同意了,自己再說恐怕也無濟於事了。

而且格希元與李賢之間關係較近,自己這個時候,在長安的事情還一團亂麻呢,還是先不要過多的懲治格希元,但如果要是再敢在軍機大事上指手畫腳,那就別怪自己不客氣了。

夜已經很深了,所以見完李弘之後,李治就煩躁的揮揮手,讓其趕緊滾,明日與他一起渡江前往柳京。

一直嚴謹的保持的早起牀習慣,讓李弘在清晨並沒有被他龍爹催促就先起牀了,自己手下的人接替了劉仁願,擔負起了保護皇帝陛下的職責。

上一世的大同江,已經成了平壤城內的一條河流,因爲河牀很深,而且水流並不湍急,所以很適合船隻航行。

而在這個時代,除了由繩索拉成的橋外,並無任何能夠過江的辦法,所以,如果想要運送大軍過河,用水軍的船隻是再好不過。

同時,李弘也想近距離接觸下大唐的水軍,看看其實戰能力如何,也可以在高句麗跟新羅、百濟跟前顯擺顯擺大唐的軍威。

其實,這個時代,大唐的戰船種類已經相當的完備,在沒有動力裝置可以驅使的情況下,能夠把有限的空間都用上,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相比於倭國的那些被崔知辨不屑一顧的小船,大唐水軍確實可以算得上是這個時代的翹楚。

明代的軍事著作《武備志》,就曾經提到過唐初海軍的強大:凡水戰,以船艦大小爲等……以金鼓、旗幡爲進退之節,其戰則有樓船、鬥艦、走舸、海鶻,其潛襲則有蒙衝、遊艇,其器則有拍竿,爲其用利順流以擊之。

種類繁多的戰船,就很考量一個將領對各類艦船的協調指揮能力了,明確的職責、嚴明的紀律以及協調分工,都是對一個將領的考驗,而大唐能夠涌現如此一個水軍將領,自然是讓李弘喜不自勝。

而這一次,除了鬥艦、走舸、海鶻,還有一種用生牛皮包裹自身防禦的攻擊型艦艇,一般而言則是用來衝擊的。

由此可見,這個時期的大唐軍事,是多麼的威武雄壯。

所有種類繁多的艦船中,樓船是最能體現大唐國力強盛、軍威雄壯的代表之作,在隋唐這個時期,則是被稱作五牙戰艦。

之所以被稱作五牙戰艦,便是因爲它本身是五層建築結構所起,左右前後設置六臺拍竿,而各支木桅上端置有巨石,下方設有軲轆作爲輔助,在戰艦近戰時,可迅速以軲轆輔助放下巨石,以此來達到用巨石砸壞敵船的目的。

而至於大唐向來在陸地上引以爲傲,用來攻城戰無不克的拋石車與牀弩,自然是也被想法設法的,被安置了在五牙戰艦上,這兩種遠攻的武器,可謂是真正的殺手鐗,由此也把五牙戰艦武裝成了遠近皆可戰的強大戰艦。

迎風站在無帆的前甲板上,李弘與崔知辨熱絡的小聲聊了起來,內容並不是關於這五牙戰艦的事情,而是遠在嶺南道的泉州,李淳風所建造的更大的戰船之事上。

當崔知辨從李弘嘴裡聽聞,那戰船比他們腳下長達五十多步、六十步的戰船還要長上一半時,頓時用將信將疑、震驚的神態看着滿面笑容的李弘。

“別不信,你這五牙戰艦要是見了那大船,也就頂多是一個小喵咪一樣,毫無還手之力。”李弘自信的看着崔知辨難以置信的神情,淡淡說道。

“殿下,臣不是不信,您可要知道,如果戰船如此大的話,那麼他就失去了靈動性,想要在面對衆多敵船不敵退走時,可就是難上加難了。”崔知辨也就三十歲左右,能夠做到正四品的水軍將軍,足以相見,其水戰能力了。

李弘撇了他一眼,繼續說道:“誰告訴你我要退走跑了?何況,敵船能不能接近那船還是一回事兒呢,等這次事情完結,你過去看看,拿着這塊玉佩過去,兩相比較下。”

李弘把一塊玉佩遞給了崔知辨,雙手背在身後,再次說道:“五牙戰艦確實不錯,但只適合在近海作戰,你走出幾百海里試試?一陣大風過來,你這船不用敵人打,自己就主動沉到海里喂王八了。”

崔知辨苦笑一聲,殿下說的是實話,這五牙戰艦雖大,但確實不適合遠航,適合遠航的,卻又沒有這種艦船這麼大的威力。

其實這並不能怪崔知辨,甚至是不能怪任何人,因爲就算是到了一千年以後,中國人並沒有走出陸地,踏上大海走向遠處的勇氣,一個以陸地爲生的國家,他本身的性格便桎梏了他們走出去。

而之所以李弘建造大船一直都是偷偷摸摸的,就是怕朝堂之上衆臣子在知曉後,會以各種方式阻撓自己。

幾百年後的大明朝,曾經可是在海上自如來去,威風一時,但最後不也因爲海禁思想的盛行,讓中國最終又被困在陸地上達好幾百年?

從而造成了歐洲的戰船在海上橫行霸道、掠奪財富,最終靠着對大海的熱情,給華夏民族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

如今的大唐依然是如此,對於大海從來不敢去主動的擁抱,包括沿海的漁民百姓,他們對於大海的認識,還處在賴以爲生的階段,從來沒有人想過,克服對大海的恐懼後,將會給這個民族帶來什麼樣的勇氣跟財富。

李弘如今心意已決,跟着龍爹解決完遼東的事情,就到泉州與崔知辨匯合,看看那李淳風拿了自己幾百萬兩的銀子,到底折騰出什麼東西來了,別到時候真是打水飄了,眼睜睜的看着白花花的銀子就那麼沉海里了。

陸路加上水路,不到半天的時間,三萬兵馬便很快在大同江對岸集結完畢,而此時,距離高句麗王城柳京,也不過二十餘里的距離了。

剛剛一踏上官道,前方就出現了大唐的旌旗,旌旗身後揚起了一股煙塵,只見近千人的騎兵快速的向這邊跑過來。

“我去……劉仁軌不會失手了吧。”李弘放眼望去,那來勢洶洶的架勢,怎麼看也不像是來接駕的。

李治不說話,胯下則是一匹沒有一根雜色的白色駿馬,此刻看着前方那飛蹄而來的同類,有些按耐不住、躍躍欲試的衝動。

但剛剛一擡蹄子,那白色駿馬便被某人在脖子上輕踹了一個腳印:“你着什麼急?老實待着,讓你過來不是打仗來的。”

李弘話音剛落,只見眼前晃過一道金色的鞭影:“朕的坐騎也是你能踹的!還有沒有點兒規矩,真是有失皇家風範。”

李弘往後一仰,躲過那來去力道都極爲鬆垮的馬鞭,撇嘴道:“我是怕它發瘋,萬一真把您帶出去怎麼辦?兒臣這是孝心。”

劉仁軌赫然出現在了李治與李弘面前,臉上帶着興奮不已的笑意,快步下馬跑到李治跟前,身着一身鎧甲行禮道:“臣劉仁軌恭迎陛下入高句麗王城。”

“什麼?難道已經拿下高句麗王城了?”李治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示意劉仁軌起來答話,語氣中充滿了不可思議的興奮。

“是,陛下,臣在兵臨高句麗王城不到半天后,高句麗王高藏便率領百官出城投降了,但……。”

“但什麼?既然已經投降了,還有什麼不能說!快說,不必吞吞吐吐的。”

“是,陛下。高句麗王投降的條件便是,希望陛下您能夠制止新羅與百濟對高句麗土地的掠奪,並立刻放回掠走的高句麗百姓。”劉仁軌鄭重的說道。

560 裴婉瑩在拉仇恨395 英王63 戶部尚書265 李令月864 回京508 上朝676 工部尚書381 殃及無辜的無辜之人212 大非川226 殺850 誰743 互補546 搭訕白純210 追擊860 淨土797 湖邊話435 殘兵敗將469 莫名其妙11 武媚799 折衝府853 野心的滋長100 茫然965 太監147 醒悟599 進城1001 一千零一夜 1677 武媚的威脅677 武媚的威脅952 愛國主義797 湖邊話693 禪位919 洛陽河上的畫舫147 醒悟167 遊子吟353 警告695 慶功842 高規格的禮遇203 祿東贊516 雲中在望993 君臣648 武媚711 流言蜚語691 變428 李弘的計策886 慣犯溫柔413 城破501 新的開篇232 秀83 補妝鏡936 勃勃野心955 改制979 哀其不幸957 戶部尚書244 怕水693 禪位880 清除老臣?58 大國工匠804 堵截557 揣測813 八皇兄79 討價還價345 誤買92 糾紛991 搶狼的狼315 朝堂之上510 朝堂657 御史臺181 糧票778 裴守德的請求199 隊正987 聖旨246 匯合247 傷痕352 隱情797 湖邊話318 謀略259 商君是怎麼死的79 討價還價543 杭州726 召見狄仁傑100 茫然273 受命於天958 太子的人選73 許敬宗801 博弈83 補妝鏡450 房先忠的解讀58 大國工匠653 拒絕585 接風 送行868 兄妹418 冰釋前嫌?494 勝利827 太子的宴席554 《錢塘湖春行》88 弓弩400 突發事件852 亂世將至786 摘星 白雲144 罷免
560 裴婉瑩在拉仇恨395 英王63 戶部尚書265 李令月864 回京508 上朝676 工部尚書381 殃及無辜的無辜之人212 大非川226 殺850 誰743 互補546 搭訕白純210 追擊860 淨土797 湖邊話435 殘兵敗將469 莫名其妙11 武媚799 折衝府853 野心的滋長100 茫然965 太監147 醒悟599 進城1001 一千零一夜 1677 武媚的威脅677 武媚的威脅952 愛國主義797 湖邊話693 禪位919 洛陽河上的畫舫147 醒悟167 遊子吟353 警告695 慶功842 高規格的禮遇203 祿東贊516 雲中在望993 君臣648 武媚711 流言蜚語691 變428 李弘的計策886 慣犯溫柔413 城破501 新的開篇232 秀83 補妝鏡936 勃勃野心955 改制979 哀其不幸957 戶部尚書244 怕水693 禪位880 清除老臣?58 大國工匠804 堵截557 揣測813 八皇兄79 討價還價345 誤買92 糾紛991 搶狼的狼315 朝堂之上510 朝堂657 御史臺181 糧票778 裴守德的請求199 隊正987 聖旨246 匯合247 傷痕352 隱情797 湖邊話318 謀略259 商君是怎麼死的79 討價還價543 杭州726 召見狄仁傑100 茫然273 受命於天958 太子的人選73 許敬宗801 博弈83 補妝鏡450 房先忠的解讀58 大國工匠653 拒絕585 接風 送行868 兄妹418 冰釋前嫌?494 勝利827 太子的宴席554 《錢塘湖春行》88 弓弩400 突發事件852 亂世將至786 摘星 白雲144 罷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