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4 華夷之辨

在任何時代,做任何事情,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

如果想要推動一件事情的發展,那麼就必須要有第一批支持自己的人,給更多的人做出表率,而後再產生連鎖效應,從而讓更多的人來支持自己。

自然,李弘想要做的事情,第一時間需要得到支持的便是朝堂衆臣,而後纔是皇宮內坐鎮的龍媽、皇室宗親以及豪門世家等等,到了最後,纔是一直被統治者掛在嘴上,但卻從不記在心上的百姓。

在李弘看來,奴制的改革絕對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且他也沒有天真的抱着那份希望,即便是以長安、洛陽等地爲首的地方,能夠完全把土地資源給予改制後的奴隸,也不代表其他偏遠地方,在朝廷鞭長莫及的情況下,能夠像長安、洛陽一樣得到徹底的改善。

所以,在他的預料之中,隨着奴制的改革,從最起碼的解放奴制的自由與戶籍後,恐怕在地方會涌現出一批批僱農。

而會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不外乎是解放後的奴制缺乏耕種工具,以及因爲田地較少的緣故,所以不得不爲了生活而去依附於地方豪強,而後打長、短工。

不過即便是出現這樣的情況,對於李弘來說也是有意義的一步,最起碼,自己最初的目的,讓所有人擁有自己生命的自主權利,這個目的達到了就好。

至於接下來的,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隨着時間的推移、問題的暴露慢慢改善罷了。

李楚媛的事情,因爲母后武媚的從中調和,加上老紀王叔的參與,使得李楚媛悶悶不樂的同時,也不得不認命。

更何況,她本身並不是很在乎奴婢的多少與田地的多少,更多的在乎的是,她縣主的家庭地位跟威信,豈能容許彥伯挑釁?

不過那些都是家事兒,李弘還是武媚,都沒有去理會的必要,畢竟連紀王叔聽到他親閨女到底是因爲什麼不滿後,嗖的一溜煙兒,就跑的沒影兒了,老胳膊老腿的比往常利索多了。

李令月自然是最早知道此事兒的,畢竟,《坊間天下》由她負責,所以李弘的意思最早明白的,理解最爲透徹的,也是她李令月跟上官婉兒二人。

皇室宗親跟朝堂衆臣這兩塊難啃的骨頭,在皇室裡面擁有較高威信的紀王李慎明確支持後,便不再有任何阻力。

朝堂之上,三省六部的官員,在自己的上司已經無條件支持陛下的改制後,立刻也開始積極響應,所以這兩塊兒在李弘看來,最容易出現阻撓的地方,卻是超乎想象的順利。

即便是連龍媽武媚,在看到自己親自拿到她蓬萊殿的羣臣跟皇室宗親的奏章後,也是滿意的拍着奏章,連嘆:難得、難得、難得啊。

“陛下……。”汪樓敬畏的看着跟皇太后說話的大唐皇帝,欲言又止了好幾次後,最終還是開口道。?“怎麼?還沒走?”李弘坐在武媚的對面,看了一眼比起從前來,已經不怎麼太懼怕自己的汪樓問道。

“沒走,如今在宣政殿內,放出話來了,見不到陛下,他們便不離開。”汪樓小心翼翼的斟酌着用詞說道。

“你這是躲誰呢,躲到我這裡來了?我還道你心懷孝心,所以才陪本宮在這蓬萊殿無所事事的坐了一上午呢。”武媚看了一眼汪樓,而後淡淡的說道。

“我一堂堂皇帝,在大唐我還用躲着誰?如果要說有,也就只有母后您了。”李弘揮揮手,讓汪樓離開吧,那幾個老傢伙愛坐着就讓他們坐着吧,大不了明日朝會不開了就是。

汪樓作勢欲走,但卻被武媚的話語留住了:“到底是什麼人在宣政殿等他?因爲什麼事兒,知道嗎?”

“回皇太后,是……。”

“孔顏兩家的兩個老頭兒,孔淵跟顏育徳,好像還有幾個跟顏育徳差不多歲數的,鴻儒大賢的幾個老傢伙,不知道找我什麼事兒。”李弘自己揉了揉有些難受的太陽穴說道。

“他們?那顏育徳如今不得八十多歲九十了?”武媚放下手裡剛纔李弘讓她看的奏章,仔細的算了說道。

“可不是,你說這樣的人不在家裡頤養天年,跑到朝堂之上……。”

“是因爲奴制?還是其他?”武媚打斷李弘的抱怨問道。

“不知道,但我估計奴制跟其他兩者都有。來您這之前,聽花孟唸叨了幾句,要辯什麼華夷之辨,這都是什麼時代了,還想要老調重彈。”李弘搖着頭,他纔不會傻乎乎的跟這些老古董去辯什麼德治、仁政呢。

那玩意兒在大唐就沒有流行過,現如今隨着大唐疆土穩固遼闊之後,在五姓七望瓦解冰消後,地域形態又成了一個尖銳的矛盾,所以這幾個老古董,看不慣中原以外以華夏文明正統自居,便想着固守中原。

這與自己這些年的策略完全是背道而馳,自己這些年的擴充,爲的就是拋開他們那儒家的華夷之辨,而後讓更多人以大唐文明自居,從而讓大唐影響力變得更大,跟他們不是一路人,所以也就沒必要見他們。

華夷之辨在先秦甚至是大漢時期,確實是促進了中原文化的發展與傳播,但在中國近代史上,卻是成了一個走向現代化的障礙,要不然閉關鎖國、坐井觀天的那些朝代跟人士,又怎麼會無知的生出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華夷之辨,區別華夏與蠻夷。華夏族羣居於中原,爲文明中心,而周邊則較落後,因此逐漸產生了以文明禮義爲標準,進行人羣分辨的觀念。

《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區分人羣以文化和文明程度,而不以種族,合於華夏禮俗文明者爲華,或稱夏、華夏、中國人。不合者爲夷,或稱蠻夷、化外之民。

東周末年,諸侯稱霸,孔子着春秋大義,提出尊王攘夷,發揚文化之大義。如楚國自稱蠻夷,其後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則不復以蠻夷視之。而鄭國本爲諸夏,如行爲不合義禮,亦視爲夷狄。

武媚看着李弘不耐煩,以及很不待見的樣子,仔細的琢磨了下還是說道:“以我大唐如今的形式來看,這樣豈不是挺好嗎?教化萬民之責,本應在我大唐,區分華夏與蠻夷,留住我華夏之文明……。”

“那玩意兒有什麼用?兒臣這些年讓儒家走出去,便是讓更多人的異域番邦諸部落被儒家禍害,從而把這樣的思想,根種於他們的思想跟血脈中,可不能我這個統治者也被他們忽悠了不是?”李弘憤憤不平,自己好不容易打出來現在的局面,眼看着到了收穫的季節了,這幾個老東西就趕緊跑出來,也不知道是想分一杯羹,還是覺得自己把他們儒家思想給傳播出去了,所以心疼的跑過來找自己,希望收回成命了。

武媚顯然並沒有像李弘一般,知曉後世對於儒家文化的評判,所以在她看來,如今四海昇平,即便是安西、安東、安南等等地方,異域番邦諸部落皆是大唐百姓,共尊李弘爲帝。

那麼這個時候,如果把華夏與蠻夷在自己家裡區分開,豈不是也能夠更好的統治與管理?畢竟,儒學、佛教、道教也算是立國之根本,如此大肆傳播,會不會被他人所用?

“兒臣要的便是融合,便是認同,要的是真正的大一統。儒學並不是鼓勵性的傳播文化,不能在一片土壤上給他們建立一個保護 傘,而應該是像這些年一樣走出去,文化的認同與融合,纔是我大唐真正統治的根本。”李弘無奈的嘆口氣,連龍媽都看不透這一層的話,整個民族經過自己這些年的努力,如果不堅守的,恐怕可就是真的沒救了。

想想上一世的美帝,再想想儒家的二百五德行,完全是兩個正反面。

美帝願意把他們的文學、文化、民主、法律、自由、平等、權利等等拿出來共享於全世界,企圖以他們強大的經濟、文化來征服整個世界,所以他不在乎這些所謂的文化被他人學以致用。

這種看似大方的近乎不設防的態度,難道真的說明美帝就像是一個聖人,一個善者嗎?

不,他們只是給我們灌輸他們的文化,甚至願意強加於人,可他們關乎到絕對安全,高精端的東西,他們怎麼就不拿出來共享呢?

與之相反的則是儒家,他們不願意把自己的書籍、註解送與他人,甚至當成了寶貝似的不輕易示人,但對科技一樣的東西,在他們眼裡所謂的奇技淫巧,卻是願意大方的送人。

這種敗家的行爲,在李弘看來纔是真正的敗家,而李弘之所以把五姓七望瓦解的瓦解,趕出中原的趕出中原,便是在效仿美帝,讓大唐的文化在周邊得到認同,從而影響他們自認爲是自己的文化。

文化的統戰遠比鐵騎、馬槊的殺傷力大的多,哪怕是以後大唐滅亡了,想必那些接受了華夏文化的異域番邦諸部落,也會認同他們的文化乃是華夏文化,這比國的概念更讓李弘願意去追求。

(ps:改的時間太久,發晚了,鋪墊有點兒長了,而即便是這樣,接下來的故事性也不會有太強,可不說出來跳過去好像也不太對。唉……。)

39 賜婚240 尾聲157 開誠佈公331 李娃傳927 病痛中的貞觀殿232 秀345 誤買189 裴馬777 暗鬥399 進宮889 起因668 交鋒891 不可沽名學霸王575 夜336 白頭吟987 聖旨807 缺個名643 亂74 夏至528 後遺症137 新錢566 阻擊戰746 戲曲309 強闖150 母子連心523 西市728 羞辱與榮幸561 小試牛刀866 亡國滅文679 創始人武媚917 各懷鬼胎393 亂亂亂421 五牙戰艦909 時間天下653 拒絕150 母子連心727 你懂的599 進城292 約戰 非議506 一文錢的用意562 求訂閱344 揚武發威272 仙術991 搶狼的狼593 聖人 罪人803 劫道30 白露失蹤370 叛亂584 行軍大總管831 梟雄的祭祀747 慈恩寺衝突423 奏章452 拉攏80 鬥嘴945 添香278 劉神威864 回京211 炸藥94958 太子的人選394 準太子妃663 選妃2475 巷子裡892 興慶宮436 探敵營316 詹事丞802 火241 劫持624 幡然醒悟605 前往折衝府660 小雪902 吏途999 梁山236 疾陵城587 線索930 銀裝素裹的貞觀殿298 進城672 刺繡613 咎由自取2287 風401 皇宮夜話946 找茬兒51 蘭陵的難題148 賀蘭敏月972 可笑110 一級代理商667 長安城413 城破452 拉攏796 李淵第九女602 大來皇女526 落幕33 蘭陵蕭氏688 對錯543 杭州747 慈恩寺衝突138 長樂坊478 相殘143 弱國無外交977 兄妹
39 賜婚240 尾聲157 開誠佈公331 李娃傳927 病痛中的貞觀殿232 秀345 誤買189 裴馬777 暗鬥399 進宮889 起因668 交鋒891 不可沽名學霸王575 夜336 白頭吟987 聖旨807 缺個名643 亂74 夏至528 後遺症137 新錢566 阻擊戰746 戲曲309 強闖150 母子連心523 西市728 羞辱與榮幸561 小試牛刀866 亡國滅文679 創始人武媚917 各懷鬼胎393 亂亂亂421 五牙戰艦909 時間天下653 拒絕150 母子連心727 你懂的599 進城292 約戰 非議506 一文錢的用意562 求訂閱344 揚武發威272 仙術991 搶狼的狼593 聖人 罪人803 劫道30 白露失蹤370 叛亂584 行軍大總管831 梟雄的祭祀747 慈恩寺衝突423 奏章452 拉攏80 鬥嘴945 添香278 劉神威864 回京211 炸藥94958 太子的人選394 準太子妃663 選妃2475 巷子裡892 興慶宮436 探敵營316 詹事丞802 火241 劫持624 幡然醒悟605 前往折衝府660 小雪902 吏途999 梁山236 疾陵城587 線索930 銀裝素裹的貞觀殿298 進城672 刺繡613 咎由自取2287 風401 皇宮夜話946 找茬兒51 蘭陵的難題148 賀蘭敏月972 可笑110 一級代理商667 長安城413 城破452 拉攏796 李淵第九女602 大來皇女526 落幕33 蘭陵蕭氏688 對錯543 杭州747 慈恩寺衝突138 長樂坊478 相殘143 弱國無外交977 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