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 上陣父子兵

李弘想要繼續裝聾作啞是不可能了,望了一眼戰局暫時不會有其他變化後,轉過身向龍爹行禮道:“兒臣見過父皇。”

李治滿意的點了點頭,還以示嘉獎的拍了拍李弘寬厚的肩膀,讚許道:“弘兒辛苦了,不知道此次出擊,有幾成把握的勝率?”

“您自己看就知道了。”李弘微微向前傾身,在李治耳邊低聲說道:“誰讓您來的?萬一敵軍攻城,您上來是助威還是分心兒臣啊,看一眼就趕緊回去。”

“怎麼說話呢你,跟朕就這個態度!朕關心戰事還有錯了?朕親自上城牆之上鼓舞士氣還有錯了?別跟朕廢話,說說,幾成把握!”李治側臉瞪了不耐煩的不孝子一眼,同樣在李弘耳邊低聲說道。

這個不孝子越來越不像話了,竟然敢命令朕,還敢說朕來到城牆上是添亂!

但他不知道,李弘甚至都想說,您是不是想給敵軍當靶子了!但這大逆不道的話,到嘴邊的時候,最終還是被李弘吞回去了。

“您別看現在我方得勢,看着城下的戰局我們完全佔據了主動,這只是地方的先遣部隊,等他們大軍一到,望着城下一片屍體時,您覺得他們還會犯今天這樣的錯誤嗎?到時候他們一定會穩紮穩打,但攻勢絕對會無比猛烈。您趕緊回去吧。”李弘看了看身後不遠的高藏等人,繼續低聲說道。

自己已經交代完花孟跟獵豹,在敵人大軍到來之際,以自己守城爲目標吸引敵軍的注意力,然後讓金吾衛左將軍劉祥,護送着父皇從其他城門撤退。

現在倒好,該跑的人非但沒跑,還跑到城牆之上,帶着大唐文臣跟高句麗王視察戰況來了,這不是沒事兒找事兒是什麼!

“小子,別以爲朕不知道你心中謀劃的那些小九九,朕剛纔已經從花孟跟獵豹嘴裡問清楚了,你不就是想以自己爲目標吸引敵軍,然後讓朕趁機撤退?”李治眼中閃爍着一層難得的異樣光芒,小子這個稱呼,他也好久沒有稱呼過李弘了。

算起來,大概從他十歲起,自己就沒有在以小子稱呼過他,而今日,朕的太子,竟然能夠不顧自己的安危,以自己吸引敵軍的目標,趁機讓自己撤退,這讓他這個大唐帝國的皇帝,想不感動都難!

何況,這些年,這個太子李弘做的也確實優秀,方方面面都體現出了一個聖君該有的謀略跟智慧,勇氣與果決。

與自己當年比起來,如今的太子比自己二十歲的時候,可是優秀的太多太多了。

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李治相信,如果真的自己到了危險的田地,能夠挺身而出站在自己身側,絕對會有皇后與太子兩人。

而今,面對即將到來的圍城危機,太子就像自己證明了自己的判斷,同時也證明了,太子沒有在他龍體虛弱時,有謀權篡位之嫌,只想盡職盡責的做好他太子的指責,努力的輔佐自己這個父皇。

李治眼中的慈祥一閃而過,再次伸手拍了拍正怒視花孟與獵豹的李弘,拿過李弘手裡的望遠鏡望向城外,只見城外的戰場上,因爲金吾衛的加入,整個戰局開始呈單方面的屠殺狀態。

無論是金吾衛的兵士,還是太子三千浮屠營的兵士,此時都完全展現出了一個大唐兒郎的鐵血之勢,手中的馬槊被敵人死死抱在懷裡抽不出來,順手便用長長的馬槊杆格開敵軍的長刀,而後抽出自己的橫刀繼續強悍的砍殺着圍攻過來的新羅、百濟兵士。

憑藉手中的橫刀,憑藉悍不畏死、頑強堅定的戰意,以一當三、當五的大唐兵士,從氣勢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騎在馬背上橫刀在手彷彿如有神助,每一刀揮出都會將圍上來的敵人逼得迫不得已往後退去,從而給自己身後同伴的馬槊,迎來刺出、抽回的時機。

戰馬被敵人砍翻,滾落到地的兵士並不會坐以待斃,橫刀在頭頂格擋一圈,整個人便在翻滾而起,在沒有戰馬的情況下,依然是悍不畏死的殺入敵人的陣營。

一條胳膊被敵人連橫刀一起砍斷,但也不影響另外一條手臂緊緊握着手臂,怒吼一聲像擲標槍似的擲向敵軍人數最多的戰團內。

獻血從嘴裡噴涌而出,淹沒了對面敵軍的頭盔跟面容,雙腿蹬地飛身而起,靠着僅存的一支胳膊,也要勒住敵人的脖子,活活勒死敵軍兵士。

鷹隼開始在天空翱翔,濃厚刺鼻的血腥味兒開始在城外蔓延,那些以腐肉爲食的飛禽,此時已經在空中歡騰,像是參加盛宴一樣,遠遠的便在天空鳴叫着,歡快的向戰場的上空飛來。

望着下面的美餐,飛禽開始躲避着活動的人羣,撲棱着翅膀緩緩落地,鳥喙對着躺在地上流血抽搐、慘叫不斷的兵士與戰馬,開始暢快的痛飲、大快朵頤起來。

但戰場上,更多的是敵軍被金吾衛、浮屠營兵士手裡的馬槊刺下馬背,往往一個衝刺,前方刺出馬槊的兵士,都能夠在刺出馬槊後,爲後方的同伴刺出第二波馬槊刺出的機會。

新羅、百濟的兵士如同要被收割的莊稼一般,在金吾衛、浮屠營的錐形戰陣經過後,往往會成片成片的摔倒在地上,鑲有馬蹄鐵的大唐戰馬,這個時候的馬蹄力道成了整個新羅、百濟兵士的噩夢,哪怕是他們腦袋上最堅硬的頭盔,也沒辦法抵擋那戰馬的鐵蹄一腳給它踏碎。

花白的腦漿在新羅、百濟的兵士還未能害怕的慘叫出聲時,就已經如同西瓜摔爛在了地上,噗的一聲,腦漿四濺,讓站在城牆上觀望戰局的李治,說不出的噁心、反胃。

急忙放下手裡的望遠鏡,身子都跟着一陣搖晃,被旁邊眼疾手快的李弘趕緊扶住,緊張的問道:“父皇,您沒事兒吧?”

李治緩緩的閉上眼睛,然後用力的搖了搖頭,像是要把剛纔看到的所有畫面趕出腦海裡,平靜了下自己剛纔望向戰場時緊張的情緒,看着李弘焦急、擔憂的神色,臉色有些潮紅的笑了下,緩聲道:“朕無事兒,弘兒不必擔心。”

“父皇……您還是回去歇着吧。兒臣明白父皇的心情,您不願意撤退,是不願意弱了我大唐的士氣跟國威,兒臣向您保證,人在城在、城亡……。”

“弘兒不必多說,區區一個柳京城朕還不在乎,與柳京城比起來,朕更在乎你的安危,至於城外的那些新羅、百濟的兵士,朕更是不在乎,朕相信你能守住這座城,朕也相信你能夠安然無恙的歸來!”李治臉上的潮紅越來越重,神色也是越來越凝重,剛剛那眼神中的一抹慈祥,此時充盈在整個有些暗淡的眼睛中。

“父皇……。”

“朕難道說話都不中用了?”李治再次打斷李弘的話語,語氣則是前所未有的堅定道:“朕不會退出柳京的,朕要在高句麗的王宮親自等候你守住城池,守的援軍到來的那一刻!還有,朕要看着你安然無恙的回來親自向朕稟報!”

李弘望着神色堅定的父皇,知道很難勸父皇退出柳京城了,此時的龍爹,恐怕心裡是五味雜陳吧?有自責自己的私作主張派出劉仁軌、劉仁願,從而導致了自己在柳京的被動。

也有以不退出柳京,向大唐的將士傳達堅守柳京,提升士氣的動機,恐怕更多的是,不願意留下自己一個人孤守柳京,而他自己卻撤退的原因。

“當年你皇爺爺與你曾祖就曾經在晉陽一同征戰,鎮壓大小境內叛亂,並一同抗擊突厥的入侵,如今朕與你難道就不能效仿你皇爺爺與曾祖,一同鎮壓新羅、百濟的叛亂!”李治一手重重的拍在城牆上,臉上的潮紅更甚,豪情萬丈的說道。

“陛下英明神武,如果陛下親自鎮守柳京,那新羅、百濟宵小,也只會如城外一樣,來多少被我大唐將士殺多少!臣史藏詰,願脫去文臣官袍,換上盔甲跟隨太子殿下鎮守城池!”史藏詰第一個發聲行禮大聲呼道。

隨着史藏詰一番忠心耿耿、精忠報國的話語,其他臣子包括格希元都是站在李治身後行禮,大聲應道:“願脫去文臣官袍,披甲上陣,跟隨太子殿下鎮守柳京。”

李弘望着跪在地上一片的文臣,心頭第一次沒來由的對這些,一直認爲只會擾亂軍心的文臣,產生了好感。

而再看看父皇那潮紅的臉頰,他知道,這是眩暈症要發作的前兆,自從父皇開始主動鍛鍊身體後,就很少發作的眩暈症,如今再次有發作的跡象,足以說明父皇此刻的心中恐怕是充滿了悔恨莫及跟戰意盎然。

不知不覺間,李弘感覺眼中有些溼潤,這是他自童年之後,再也很難與父皇獨處、坦誠的美好時光。

當年那兩歲的小孩兒拖着一顆小樹苗,磨蹭着讓父皇與他一起栽種的記憶,再次涌上了心頭,想到此處,看着李治充滿慈祥的眼神正好望向他,李弘不由得說道:“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報慈母驚。”

79 討價還價173 古蘭經623 憂193 破樓蘭305 靜靜318 謀略93 風雲際會298 進城100 茫然938 皇親118 殉959 野心勃勃976 底線988 哭暈在廁所993 君臣681 風雪安西103 序幕55 法則279 此中有深意?938 皇親95 怒680 強闖朝會1002 一千零一夜之理想國130 雲中都護府471 舊宅 往事862 經停樓蘭771 終南山734 傳媒時代的到來987 聖旨481 吐蕃都護府126 竇義478 相殘417 皇家公主們239 潰敗958 太子的人選351 探望許敬宗842 高規格的禮遇394 準太子妃690 耳環2 帷幕610 封王544 訓斥崔知辨917 各懷鬼胎272 仙術809 真實與夢境176 阿史那都支360 三大倉935 皇帝老兒661 動機65 馬車論商985 乾陵983 警告102 宗楚客653 拒絕159 關乎881 沒錢了729 文化的傳播699 燦爛永恆443 贖人808 異常的官道365 李素節的納悶978 不算請假的請假148 賀蘭敏月889 起因48 蘭陵酒429 審訊87 象棋807 缺個名286 浮躁555 《春題湖上》745 東宮的女人們309 強闖607 瓦解43 百無一用是書生115 千手觀音500 我願意498 未來918 畫舫874 白純的地位683 風雪巴州733 幼稚的人700 李治的刁難921 世家子弟258 集團997 十年長安690 耳環234 奏章826 車同軌 書同文264 苦水362 回洛倉316 詹事丞500 我願意961 三郎中427 大唐太子274 仙師夏至336 白頭吟158 回宮461 站隊843 局勢623 憂
79 討價還價173 古蘭經623 憂193 破樓蘭305 靜靜318 謀略93 風雲際會298 進城100 茫然938 皇親118 殉959 野心勃勃976 底線988 哭暈在廁所993 君臣681 風雪安西103 序幕55 法則279 此中有深意?938 皇親95 怒680 強闖朝會1002 一千零一夜之理想國130 雲中都護府471 舊宅 往事862 經停樓蘭771 終南山734 傳媒時代的到來987 聖旨481 吐蕃都護府126 竇義478 相殘417 皇家公主們239 潰敗958 太子的人選351 探望許敬宗842 高規格的禮遇394 準太子妃690 耳環2 帷幕610 封王544 訓斥崔知辨917 各懷鬼胎272 仙術809 真實與夢境176 阿史那都支360 三大倉935 皇帝老兒661 動機65 馬車論商985 乾陵983 警告102 宗楚客653 拒絕159 關乎881 沒錢了729 文化的傳播699 燦爛永恆443 贖人808 異常的官道365 李素節的納悶978 不算請假的請假148 賀蘭敏月889 起因48 蘭陵酒429 審訊87 象棋807 缺個名286 浮躁555 《春題湖上》745 東宮的女人們309 強闖607 瓦解43 百無一用是書生115 千手觀音500 我願意498 未來918 畫舫874 白純的地位683 風雪巴州733 幼稚的人700 李治的刁難921 世家子弟258 集團997 十年長安690 耳環234 奏章826 車同軌 書同文264 苦水362 回洛倉316 詹事丞500 我願意961 三郎中427 大唐太子274 仙師夏至336 白頭吟158 回宮461 站隊843 局勢623 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