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收徒周庸

沈醉在瞧向那兩名曾見過一面的侍衛之時那邊門外守衛的四人也都在瞧着他。其中那兩個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的與他瞧了一會兒便也都把他給認了出來。他瞧着那兩人眼神變化也猜知他們定是也認出了自己來。只是他見這兩人雖認出了自己卻不出聲招呼便也不過去打招呼只是在到得自己雅間門口時向着二人含笑點了點頭便推門進了自己的雅間內。

這二樓上的雅間並不大沈醉眼估了下覺着最多也就十平方米的大小。裡面陳設也極簡單除了一張桌子幾張椅子門口邊的一個剩物架子再加牆角處的幾盆花草外便別無它物了。相隔的雅間只被不太厚的木板分隔開來在這邊傾耳相聽便可聽到另一邊的動靜。進門的這面牆壁上便是隻有個門左右兩邊都是木壁對面則是一張大窗子。橫跨了那面牆的整個寬度高與牆齊頂下面則留了半人高的實壁。這扇窗子就正對着樓下大廳拉將開來便可看見在樓下舞臺表演的歌舞視野很開闊。

一進雅間沈醉挑來的兩名女子便先一步到了窗前打開窗栓一人一扇將大窗子拉了開來然後便請他到窗前的椅子上落坐。旁邊桌上四個精緻木盤內各剩放着點心瓜果之類的零嘴還有一個托盤內放着一壺酒與四隻酒杯。二女一人端了瓜果一人傾壺倒酒請他享用。

沈醉在二女邀請下到得窗前卻是並未落座而是站在窗前。從腰間掏出金龍壺來藉着光滑如鏡的壺背面當做鏡子往旁斜了斜調好角度便藉着壺背面的反光瞧到了隔壁雅間的內的情形。窗前當中而坐的一玉面朱脣長相俊俏的少年卻正是當今的大宋天子哲宗趙煦。

“果然是這傢伙!”沈醉輕笑了下微嘆口氣收回金龍壺搖了搖頭這纔回身坐下。那兩名女子立馬嬌笑着膩了過來各抓了他一隻臂膀一人往他口裡喂瓜果一人端着杯酒往他嘴前湊。

雖然確定了隔壁雅間坐着的就是當今大宋朝皇帝且沈醉還與這位皇帝算是相識但他卻是沒想着要過去打個招呼。確定以後便把這事拋到了腦後安坐在椅子上一邊欣賞着下面的歌舞一邊享受着身旁兩女的伺候。不時順手摸上兩把揩揩油說笑上幾句把兩女直逗的“咯咯”嬌笑。待得下面一場歌舞完畢忽然間房門“叩叩”數響有人在外敲門。

“誰呀?”坐在沈醉左邊的女子在沈醉示意下頗不情願地噘着嘴起了身轉身去開門。外面敲門人聽得裡面這女子問話卻是也不回答只在外靜候。

“吱呀”一聲房門開啓門外站着一佩刀大漢。沈醉轉身瞧去見是自己剛纔在外面認出來的兩個皇帝趙煦的隨身侍衛其中之一。

“沈公子不知卻還記得小的嗎?”那侍衛站在門口朝着沈醉拱手問道。

“記得!”沈醉含笑點了點頭。

“我們家周公子便在隔壁雅間知得沈公子在此特着我來請公子過去一敘還請公子移步!”那侍衛又拱手一禮欠身請道。

“嗯!”沈醉想了下點了點頭起身招呼上二女出門。趙煦便在隔壁那侍衛早一步便跨了過去將那邊房門打了開來等到沈醉三人出來向他們躬身作請勢。

“沈兄!”沈醉剛一進雅間門趙煦便已帶着他身後二女上前迎了過來拱手見禮笑道:“想不到當日你我二人匆匆一別再見之時卻已是過了一個年頭。今日能在此巧遇當真是幸甚!”

沈醉拱手回禮笑道:“那日因遇上了急事走的匆忙卻是失禮了!還望周公子勿要見怪呀!”

“哪裡哪裡!”趙煦笑了下指着一張椅子道:“沈兄請坐!”

“周公子請!”沈醉請了句也不推脫便先到了那椅子旁。待得趙煦走過來又客氣了幾句這才同時落座。接着便是一番添茶倒酒互相禮讓敬請間又是客套了幾句。

“沈兄上次大恩在下卻是還未來得及回報沈兄便已匆匆而走。今番相遇卻是要請沈兄在那寶香齋好好吃上十天百天才是。現在我則向沈兄先敬杯水酒聊表下謝意!”趙煦端着一杯酒向沈醉敬道。

沈醉灑然一笑端着酒杯道:“我當日只要求你請一頓那十天百天的便還是算了吧!而且天天吃山珍海味的大餐卻也是會膩的!”說罷舉杯向趙煦迎了下仰頭飲盡。

“嗯天天山珍海味的吃確實是會讓人膩味的!”趙煦身有同感地輕嘆了口氣笑了下也將杯中之酒仰頭飲盡。

沈醉正將手中酒杯伸到了旁邊讓旁邊服侍的女子添酒。聽着趙煦的這話不由心道:“你便是覺着皇宮裡的女人膩味了這才跑到這青樓裡面嚐嚐這不一樣的口味吧!”轉念想罷他接過添滿的酒朝着趙煦敬了一杯接着自己剛纔的話頭道:“這飯在哪裡請都是一樣也沒必要非到那寶香齋去。今日你便在這裡請上我一頓就是了此處有佳人相伴、歌舞助興卻是要比去那寶香齋有味道的!”

趙煦聞言笑道:“正是!”說罷便出聲叫了外面一名侍衛進來叫他下去吩咐老鴇來上酒菜。趙煦轉過頭來瞧着沈醉正了正臉色拱手道:“上次相遇時曾聽沈兄說過一句‘嚴懲並不見得就能讓人受住教訓強壓有時反會適得其反’。這一句話讓在下當時大受啓。本想着還要向沈兄請益一番的哪知沈兄卻是匆匆而別。今日再次相遇卻是要好生請益的還望沈兄能夠不吝賜教!”

他現在雖貴爲大宋朝皇帝但此時的實際掌權者卻是太皇太后高氏。他是一直都想從高氏手中爭回自己的皇權的雖然他年少老成知道此時該是隱忍爲上但終究是少年心性。有時不免熱血上涌忍受不得。沈醉當時的那一句話確實是給了當時的他看待事情上的一些啓的。而且還給了他一個警告那一日他本就是在宮裡受了些氣出來散心的。沈醉的那一句話讓他更透徹地看待了高氏與他的關係醒悟到了自己終還是隱忍不足。因此他也對沈醉高看了一眼以致沈醉匆匆離去時不免心中有幾分失望。所以他從外面認出了沈醉的兩名侍衛口中聽得了沈醉就在隔壁後便立馬着人相請。雖有報恩請客的理由但主要因由卻是爲此。

沈醉聽得趙煦的話後卻是不由一愣料不得當時自己隨口一言竟會給他什麼啓。苦笑了下道:“周公子此言當真是折煞我了我這人淺薄的很既沒學識又沒學問。再且一不會做詩二不會賦詞卻是要拿什麼來見教於公子?”

趙煦拱手笑道:“沈兄過謙了!”臉上正兒八經地一副誠然請教的樣子。

沈醉心中苦笑了下眼睛一轉嘴上笑道:“我卻是還有幾門功夫不錯不知你想不想學?”他說罷擡手遙指着桌上木盤內的一棵桂圓手中暗運控鶴功伸手一招那桂圓便自飛入他手中。這一手隔空攝物讓旁邊四女瞧的是驚歎不已。不過趙煦卻是面不改色只因他在皇宮大內卻是也曾瞧見有人施展過是以並不驚奇。而且大宋朝的制度向是抑武崇文他這皇帝也是如此因此心中卻是看不起那些個武夫的。

沈醉此時心中卻是忽然起意想要收了眼前這個大宋皇帝做自己的徒弟。收個皇帝當徒弟想想便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而且收了皇帝當徒弟那好處也是大大的有。什麼金錢、名譽、地位之類絕對是沒跑兒。不過他瞧着此時趙煦眼中閃過的那絲失望與不屑便知此事現在尚還無希望卻是需要自己好好爭取一把把這皇帝拉成徒弟的。心念電轉間已是想到了一番說辭從身旁女子手中接過酒杯喝了杯酒他故作深沉地轉頭看着空處沉聲問道:“你可知道這大宋朝一直積弱的原因何在?”

趙煦眼中閃過一抹精光直盯着沈醉的半邊臉問道:“何在?”

“便是武!”沈醉一字一頓地吐出這三個字接道:“大宋一直積弱的原因便是武備不行!”

趙煦皺了下眉出言反駁道:“我大宋朝且不談邊軍與各地廂軍數量只京中禁軍便有八十萬之多而且兵精將猛、兵甲優良卻是何來武備不行?”

沈醉搖了搖頭嗤笑道:“人多倒是真的兵甲優良卻也談得上但若要說到兵精將猛卻是未免失真了。而且我所說的武備並不是單指兵力器甲而言而是還包括了這個國家的武魂與武風。一個國家可以看作是一個人如果這個人只是長的高大穿的盔甲精良兵器也是鋒利但他卻只會講些之乎者也沒有作戰的勇氣與膽氣他卻又何談強大?武魂可謂之國魂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武之雄風與魂魄便是隻能積弱!”

趙煦愣了下眼神有些迷茫隨即搖了搖頭恢復過來向沈醉問道:“沈兄你剛纔說‘兵精將猛卻是未免失真’卻是何意?”

沈醉轉過頭來看着他笑道:“兵精將猛不是自己說了算的而是要與他國作比較來下結論的。憑心而論你認爲我大宋的軍隊比之大遼如何?”

“卻是不如!”趙煦嘆氣道。

“不說大遼便是比之西夏也是略有不如無非就是仗着一個人多勢衆而已。但要說到兵精將猛卻是遠遠不及的。若真的兵精將猛過大遼那燕雲十六州便早就收復了而那大遼國說不定到現在都已被滅了!”沈醉說到這裡長出了一口氣又轉過頭去道:“歸根結底大宋如此情況全都是太過抑武崇文的錯誤!”

“重文輕武務農興學乃是太祖所在時便立下的規矩!”趙煦說到此處聲音已是提高了不少面上也顯的有些激動真盯着沈醉。

沈醉不在意地笑道:“便是這一開始的規矩就立錯了!”

趙煦“騰”地一下從椅上站起身來手指着沈醉厲聲道:“沈兄你竟敢誹謗我朝太祖功績!”他話音剛落便聽“啪”地一聲門被人一腳踹開外面守門的四侍衛搶了進來。“唰唰唰唰”聲響處四道刀光映眼四把明晃晃寒氣逼人的長刀被四人抽將出來直指着沈醉。雅間內四名女子見得四人忽地抽出刀來都是不由面色一變驚叫出聲。聲音尖銳穿透力極強立時便吸引了所有的人。樓下此時的歌舞與喧鬧也停了全場一時極靜。

沈醉仍就安坐於座轉身看着站起身來伸手怒指着自己的趙煦故作不解地笑道:“周公子你卻是爲何這麼大的火咱們不過隨便聊聊罷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太祖皇帝也是人是人便會犯錯。難道因爲他是皇帝犯了錯便不能夠直言指出嗎?爲君者便是要納諫如流好話醜話都要聽。君不見唐太宗之表範?”

趙煦聽着沈醉的話怒氣漸漸平息下來尤其最後那兩句心中便還有怒氣也努力的壓了下去。因爲他是立誓要做一個好皇帝的便如沈醉話中所言如果自己連幾句逆耳之言都聽不進去何來做到納諫如流怎麼能成爲一個好皇帝。而且沈醉說的對難道太祖皇帝便不能犯錯嗎?想到此處他心中已對太祖所立那“重文輕武”的規矩抱有了一絲懷疑態度。不過轉眼又想自己竟然懷疑太祖當真是大大不孝不敬。心中嘆了口氣他搖了搖頭暫拋開這些想法。長出一口氣平靜下心來向着沈醉一抱拳道:“是我過激失禮了還請沈兄勿要見怪!”他說罷又揮手叫搶進門來的四名侍衛收刀退出去順便連房中的四女也一併趕了出去。只是四女還未趕出老鴇便已上來查看究竟。趙煦懶得跟她夾纏直接丟了一大錠銀子便將她們統統趕了下去。

沈醉這期間卻是仍坐着沒動也未轉過身來往門口看上一眼。待得屋內所有人退了出去只剩他與趙煦二人時他又喝了一杯酒嘆氣道:“其實太祖所立的規矩也不算錯因爲那個規矩是爲了適應當時的情況而立的也適用於太祖當政的那一朝。但錯就錯在後代當政者不知變通只會死守着規矩不變且還變本加厲。再加他們沒有太祖的英明、氣魄、神武與膽略如此而往自是一代不如一代積弱難返!”

趙煦細細品味覺着他這話大有道理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然後期待地問道:“若我大宋朝想要振興變強不知沈兄以爲該當如何?”

“還是一個字武!”沈醉將重音壓在了最後的那一“武”字上顯得特別突出震耳。“文治武功兩樣皆不可少。大宋朝歷代的皇帝就是太注重文治而忽略武功了!”

趙煦又點了點頭正要仔細詢問請教忽然間外面敲門聲響起讓他眉頭大皺剛要出聲喝罵兩句。外面一侍衛的聲音道:“公子是送酒菜來的已經全都做好了!”

“嗯送進來吧!”趙煦舒了口氣沉聲道。

“是!”外面迴應。隨後房門“吱呀”響處三名夥計一人提着個大食盒走了進來一人將桌上收拾了一番後便打開食盒將菜色一一擺上。擺弄了好一番三人才躬身退了出去。

沈醉還是始終未回瞧一眼聽着送菜的三人走了出去。又飲了一杯酒道:“其實我覺着大宋朝歷代積弱還有一個極其主要的原因便是自太祖與太宗兩代之後後面的繼位者卻是已很少有人習武或幾乎沒有了。要知道練武可以練就一個人的膽氣、勇氣、志氣以及魄力這些繼位者代代習文少了這勇、膽、志、魄四樣未免就軟弱了一些因此便也有些不思進取了!”他說完後心底裡長嘆了一口氣心道了聲好累繞了這麼大圈鋪了許多的路這才終於算是說到主題上了。

但此時趙煦聽着他這番話卻是有些未置可否。心道自己沒有練武便也不見得少了這勇、膽、志、魄四樣去。他這裡還未想罷沈醉又接道:“所謂藝高人膽大一個人的自身實力逐步加強便會隨之提高他的膽氣與自信心。尤其是自信這纔是一切之根本來源。你只要擁有了自信便能夠擁有成功。當年太祖皇帝一對拳頭一根蹯龍棍打下如今的大宋江山靠的便是武力以及武力所帶給他的自信。而他治理天下則靠的是他習武所練就的寬闊胸襟。如此才能夠納諫如流無論是順耳馬屁還是逆耳忠言盡皆不爲所動以冷靜的心態選擇最佳的解決辦法如此才能治理好天下。還有唐太宗也是因爲他練了武纔會擁有那般的胸襟與氣度。唐宗宋祖因爲有武不但打天下是一把手治天下也是無人可比!”沈醉開始一步步誘惑着趙煦卻是不免誇大了武的作用瞎掰了不少。

“武當真有這般妙用嗎?”趙煦仍是沒能夠下定決心疑問道。

“當然便是你學了武不去做什麼打天下治天下的大事。只要有一身絕頂好武藝在身天下便大可去得誰也攔不住。可無拘無束逍遙於天地間豈不爽哉!”沈醉毫不猶豫地睜着眼睛說瞎話。不過卻也只限於那“當然”二字後面卻算是實話真話了。

趙煦眼中恢復光彩看着沈醉點了點頭道:“武既有這般妙用那我可真要好好學上一學了!”

“是極是極!”沈醉點頭道隨既卻眉頭一皺道:“不過這學武卻是一定要拜一個好師父的武藝也是要學那高深精妙的否則拜個二三流師父學個三腳貓把式卻也是沒用!而且沒有名師指導就是得到了什麼高深精妙的武藝也是極容易練差路走火入魔的!”

趙煦聽了這話卻是不免皺起了眉頭心中考慮那教自己武藝的師父人選來了。若說皇宮大內裡面的絕頂高手那自當是推內侍頭子王總管而次之的則要算作是御林軍統領吳銳了。只是這兩個人都是太皇太后的人他都很不喜歡而且也不想以自己這九五之尊去拜他二人去。可是拜誰呢?除了他們兩個皇宮裡卻是算不得有什麼太厲害的了。苦惱之際擡眼一瞧沈醉不由眼中一亮。心道這沈醉剛纔施出隔空攝物的功夫那是極爲高明的了皇宮裡面也就只有王總管能夠施展的出來。而且自己跟他卻也算是投緣且也喜歡他的爲人與性格。再加上他又不知自己真正身份自己以周庸這個假身份來拜他便也只算作是假拜不算屈了自己身份。這沈醉看來實是最佳人選。而且這人見解獨到看事通透拜了他爲師卻也可名正言順地讓他幫助自己。

趙煦想到此處心中打定主意便向沈醉拱手道:“沈兄我剛纔見了你那一手隔空攝物的高明功夫想來你武藝定是十分厲害的。不如我便拜你爲師請你來教導吧!”他說罷起身離開椅子暫時拋開身爲皇帝的自尊便要向沈醉跪拜下去。

沈醉見得趙煦要大禮參拜連忙一拂袖一股柔勁揮出托住了他拜下去的身子嘴上笑道:“你若想拜我爲師卻也不必如此。我這人一向不喜歡這些俗禮你只需行個禮敬杯酒便是了!”他不讓趙煦向他下跪除了本身不喜歡這些跪拜禮節外卻也有出於對趙煦身份的顧忌。畢竟是皇帝肯屈尊下跪此時雖看着甚有誠意也看不出來什麼但卻難保他心中沒有怨言忌恨。保不準有一天想起這茬事兒來就要找自己麻煩。這些個當皇帝的基本上都是那種翻臉不認人的。

趙煦被沈醉以內力托住聽得他話卻也是暗鬆了口氣。雖然他可以不在乎下跪大丈夫能屈能伸嗎成大事者就是要忍常人之所不能。不過既然不用跪他自是不會傻乎乎地非要去跪。順勢起身便按照沈醉的意思向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叫了聲“師父”然後向他敬了杯酒這拜師禮便算是完成了。

沈醉喝了趙煦敬上來的拜師酒心中大爽。對於自己能繞得這少年皇帝拜自己爲師心中連自己也是不由暗自佩服自己。

第117章 四卷楞枷第127章 星宿老怪第七十一章 燕子飛來第八十二章 小鏡湖畔第117章 四卷楞枷第八十章 信陽城中第162章 芳園易主第十二章 陰陽循環第175章 鷹爪凌厲第二十四章 拈花創新第七十三章 千尋之意第166章 終身大事第七章 初至大理第200章 重陽佳節第四十一章 神偷秘技第163章 綠綺名琴第七十七章 夜盜還施第八十八章 暖室溫香第113章 青樓巧遇第199章 坦白從寬第二十五章 醉拳逞威第162章 芳園易主第141章 幻影九變第130章 破局入室第172章 爲官數日第九章 段譽被捉第八十一章 初遇阿紫第143章 劍神不凡第三十章 非也非也第九十三章 煩人丫頭第183章 百花莊園第六十五章 蛇咬怕繩第六十一章 海棠春睡第七十八章 無影千幻第四十三章 砌磋請教第140章 白虹掌力第129章 就此罷手第三十章 非也非也第114章 收徒周庸第152章 無事生非第三十九章 還施水閣第一百章 少林寺中第175章 鷹爪凌厲第九十六章 海誓山盟第121章 珍瓏告破第133章 四大家臣第三十八章 三進三出第109章 冬去春來第二十四章 拈花創新第四十四章 無影神偷第157章 竟有情敵第141章 幻影九變第六十二章 固元增功第167章 皇帝送禮第162章 芳園易主第194章 慕容陰謀第200章 重陽佳節第五十九章 皇宮高手第三十四章 杏子林中第123章 花癡清露第五十五章 大盜橫行第四十六章 魚龍百變第三十八章 三進三出第十八章 大輪明王第五十六章 酒中大家第九十二章 盈盈一水第八十二章 小鏡湖畔第四十二章 水閣論武第七十章 聽雨夜談第三十六章 籌劃未來第133章 四大家臣第十三章 劫後相逢第七十五章 姑蘇慕容第189章 清風明月第三十八章 三進三出第139章 是非恩怨第十五章 金龍之秘第202章 斬殺遼帝第133章 四大家臣第168章 新科狀元第137章 八荒六合第137章 八荒六合第154章 神山上人第166章 終身大事第136章 天山童姥第124章 星河棋貼第170章 翰林學士第一章 初識段譽第三十二章 劇飲千杯第八十七章 青春叛逆第148章 英雄救美第七十二章 血印深深第六十三章 少年天子第十六章 謀取絕技第四十三章 砌磋請教第124章 星河棋貼第四十八章 遭遇同行第107章 再見慕容第163章 綠綺名琴
第117章 四卷楞枷第127章 星宿老怪第七十一章 燕子飛來第八十二章 小鏡湖畔第117章 四卷楞枷第八十章 信陽城中第162章 芳園易主第十二章 陰陽循環第175章 鷹爪凌厲第二十四章 拈花創新第七十三章 千尋之意第166章 終身大事第七章 初至大理第200章 重陽佳節第四十一章 神偷秘技第163章 綠綺名琴第七十七章 夜盜還施第八十八章 暖室溫香第113章 青樓巧遇第199章 坦白從寬第二十五章 醉拳逞威第162章 芳園易主第141章 幻影九變第130章 破局入室第172章 爲官數日第九章 段譽被捉第八十一章 初遇阿紫第143章 劍神不凡第三十章 非也非也第九十三章 煩人丫頭第183章 百花莊園第六十五章 蛇咬怕繩第六十一章 海棠春睡第七十八章 無影千幻第四十三章 砌磋請教第140章 白虹掌力第129章 就此罷手第三十章 非也非也第114章 收徒周庸第152章 無事生非第三十九章 還施水閣第一百章 少林寺中第175章 鷹爪凌厲第九十六章 海誓山盟第121章 珍瓏告破第133章 四大家臣第三十八章 三進三出第109章 冬去春來第二十四章 拈花創新第四十四章 無影神偷第157章 竟有情敵第141章 幻影九變第六十二章 固元增功第167章 皇帝送禮第162章 芳園易主第194章 慕容陰謀第200章 重陽佳節第五十九章 皇宮高手第三十四章 杏子林中第123章 花癡清露第五十五章 大盜橫行第四十六章 魚龍百變第三十八章 三進三出第十八章 大輪明王第五十六章 酒中大家第九十二章 盈盈一水第八十二章 小鏡湖畔第四十二章 水閣論武第七十章 聽雨夜談第三十六章 籌劃未來第133章 四大家臣第十三章 劫後相逢第七十五章 姑蘇慕容第189章 清風明月第三十八章 三進三出第139章 是非恩怨第十五章 金龍之秘第202章 斬殺遼帝第133章 四大家臣第168章 新科狀元第137章 八荒六合第137章 八荒六合第154章 神山上人第166章 終身大事第136章 天山童姥第124章 星河棋貼第170章 翰林學士第一章 初識段譽第三十二章 劇飲千杯第八十七章 青春叛逆第148章 英雄救美第七十二章 血印深深第六十三章 少年天子第十六章 謀取絕技第四十三章 砌磋請教第124章 星河棋貼第四十八章 遭遇同行第107章 再見慕容第163章 綠綺名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