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白骨成山

陡峭的山坡上,一個黑乎乎的大球正在緩緩滾動。

桃源子站在其中,一邊小心翼翼地維持着大球的平穩,一邊通過觸感來判斷前方究竟有什麼。每過一會兒鍾他就要停下少許,在大球上開個眼,貼上去看看外面的情況,然後才能繼續前進。

這大球便是用周誠留下的“寶藏”和碑製成的,原本他只取走了那一堆寶藏,但轉念一想,日後寶藏沒了,碑還在,豈不是讓周誠前輩平白受人唾罵嗎?所以乾脆又走了回去,將碑也一併拔起,融入那一堆寶藏之中,後來一併製成了這個大球。

但這大球做好之後,他才明白其操作並不容易——人在大球之中,看不到外面,因爲這碎骨山上不時出現的震盪波,神念也不敢透出,結果只能靠着本身的感覺控制它的前進後退。這實在辛苦得很,就算是陽神真仙,一開始試着操縱它的時候,表現也不見得比雜耍藝人手下那些表演踩球的貓兒狗兒好到哪裡去。

接連絆了兩個踉蹌之後,桃源子嘆息之餘又不由得疑惑起來:那位周誠前輩當初操縱這大球前進的時候,究竟是用了什麼辦法?眼前這山坡就已經如此難行,那些直上直下的懸崖,他卻又是怎麼上來的?

但他很快就知道原因了——陽神真仙畢竟是陽神真仙,無論身體感知的敏銳還是反應的迅捷,都遠超尋常凡人。普通人或許需要經年累月練習才能掌握的本事,他只用了片刻功夫就掌握了其中的要領,行進起來便不再凝滯,快捷了很多。

想來周誠前輩肯定經常需要用到這種手段,平日裡也不知道練習了多少。所以即便是直上直下的山崖,應該也難不倒他。

不過,桃源子畢竟不是周誠,身處於大球裡面,看不到外面的情況。所以他不得不時常停下來,通過窺孔看看外面的實際情況,決定接下來該幹什麼。

畢竟他是來尋寶的,不是純粹爬山的。爬山是爲了尋寶,主次不能顛倒。

就這麼一路向前,雖然看起來十分滑稽,但行進的速度卻快了很多。這奇異的材料果然厲害,一路上前後經歷了好幾次強烈的震盪波,每一次都震得周圍碎石成粉,但身處於大球之中的桃源子不僅沒有感覺到半點震盪,甚至連前進的步伐都沒有爲之停下過。

只是越向前進,那份壓力就越發的巨大。這灰黑色的材料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能夠完美地抵擋震盪波,卻絲毫擋不住壓力。到了後來,他千錘百煉的身軀漸漸地也有些抵擋不住,一路上不停地受傷,不得不持續用法力來修復。好在所耗法力不多,憑藉陽神真仙的恢復速度,倒也完全跟得上。

又走了一段路,距離山頂已經不遠。某一次他停下來,在大球上臨時開了個孔看外面情況的時候,便注意到前方遠處,地面上似乎有一點光芒,和那些慘白色的碎石完全不同。

他急忙駕馭着大球來到那裡,卻見地上插着一把白色的玉劍,玉質溫潤,色澤潔白,一看便知道是人間珍品。

他沒有冒失地去拔這把玉劍,而是小心翼翼地停在它的前面,在大球上開了一個大大的裂口,然後再往前滾兩下,將玉劍也容納進了大球裡面。

直到這時,他才放下心來,用神念來細細觀察這把玉劍。

此劍質地堅硬,神念觸及之時感覺到了強烈的反震,上面更有法力流動,顯然是人爲祭煉過的法器。他只用了一會兒時間,就將玉劍上的法力流動分析清楚,卻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陣法。

修真七藝乃是互通的,吳解本人是一等一的法術高手,在陣法方面也頗有造詣。桃源子一身修爲和他等同,雖然某些特別厲害的神通施展不出,但眼光見識並無區別。以他的眼光,很快就發現這陣法簡直複雜得超乎想象,別看載體只是一把尺許長的短短玉劍,可實際上整個陣法的複雜程度,甚至於堪比九州界幾個名門的護山大陣!

猶如護山大陣一般複雜的陣法,居然鐫刻在這小小的玉劍上,那這把玉劍的價值,自然可想而知。

他有些疑惑——這把玉劍一看就知道是陣法上所用的,類似於“陣眼”之類的東西,可它怎麼會插在這碎骨山上?這裡難道還有什麼陣法嗎?

於是他便用神念仔細勘查起來,這一勘查便嚇了一跳,只見玉劍下方,地面上有一個奇異的陣法,陣法倒也不是很複雜,以他的眼力很容易就要看出了端倪——這陣法應該是一個整體的部分,而這整個陣法的用途,是封印。

用這樣的寶物,這樣的陣法,來封印某個東西……

想到這裡,他急忙後退,甚至來不及把大球上的裂口給補好。

就在他退出不到三步之時,空中低沉的轟鳴聲響起,劇烈的震盪波甚至在周圍的空氣中都泛起了層層漣漪。這次的震盪波威力前所未有的大,就算是被大球擋住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剩下的那一些也透過裂口傳了進來,震得他頭暈眼花。

但眩暈之中,他卻清清楚楚地看到,伴隨着這種震盪,玉劍的上方正在絲絲縷縷凝聚白色的氣運,順着劍身流淌。

這氣運他眼熟得很,乃是人道五運之一的福運。

人道五運,一曰天運,指點江山、規劃天下,此王者之運;二曰道運,著書立說,教化蒼生,此聖者之運;三曰福運,平生積善,福至禍消,此德者之運;四曰文運,詩文錦繡,古今傳誦,此賢者之運;五曰武運,踏破千軍,縱橫萬里,此勇者之運。

治世得天運,教化得道運,行善得福運,詩書得文運,征戰得武運。吳解身爲正道中人,平日裡行善積德,頗得人道欣賞,所以積累了十分深厚的福運,對於福運,他實在是熟悉得很呢。

故此,桃源子一眼就看出了那絲絲縷縷落下的福運,卻不由得疑惑起來。

人道五運,顧名思義便是人道賦予蒼生的氣運。但這破碎界之中並無人道存在,又何來人道五運?

可是,眼前那絲絲縷縷凝聚落下的福運,絕對不會有假!

過了一會兒,震盪停止,他急忙趕到玉劍前面,湊了上去,仔細觀察起來。

觀察了許久,期間又經過了兩次震盪,他終於確定,這玉劍的確是在藉助震盪之力凝聚人道福運。凝聚起來的人道福運沿着劍身緩緩流下,匯入下方的陣法之中,成爲封印的力量。

這個封印不僅僅藉助天地元氣和陣法本身的力量,還要藉助人道氣運的力量!

桃源子心中不由得有些驚駭——要藉助人道氣運的力量來維持,那這封印下面,究竟鎮壓的是什麼東西?

他琢磨了一會兒,咂咂嘴,轉身朝着另外一邊走去。

果然,走了一大段路,他在碎骨山差不多同等高度的位置上,找到了第二把玉劍。

那是一把鮮紅如火的玉劍,凝聚的是人道五運之中的武運。

他接着尋找,用了幾天時間,將全部的五把玉劍都找到了。

負責凝聚人道天運的,是紫色玉劍;負責凝聚人道道運的,是金色玉劍;福運白劍、文運青劍、武運紅劍……五把插在地上的玉劍,藉助不時發生的震盪,源源不斷地凝聚人道五運,注入下方的封印之中,聯合組成一個極爲龐大的封印陣法。

這陣法玄妙異常,尤其是那五把能夠憑空凝鍊人道五運的玉劍,更是厲害得很。桃源子仔細琢磨了許久,也沒有能夠完全悟通這五把玉劍上那種陣法的奧妙,只能依樣畫葫蘆,將它們先畫下來,準備日後慢慢研究。

把整個陣法全部畫完之後,他本想繼續前進,心中突然一動,發現了自己思想中的一個誤區。

這能夠憑空凝鍊人道五運的手段,只怕並不僅僅依靠那些陣法,作爲陣法載體的五把玉劍,其本身材質可能也不同尋常。

於是他又去研究那些玉劍,因爲不敢把它們拔起來,也不想親手觸摸的緣故,研究的速度不快,但過了幾天,他終於得出結論——這五把劍乍看上去是普通的美玉,其實質地和尋常玉石完全不同,乃是一種自己從沒見過的材料。

或許……這陣法之所以能夠存在,之所以能夠正常地運轉,關鍵就在於這五把玉劍!

想到這裡,桃源子不由得有些心動——若是能夠把這五把玉劍取走,送到天書世界裡面研究一番,就能夠批量複製它們。只要把陣法完全破解,再批量複製這種玉劍,便能夠給玉京派弟子們提供一種行之有效的封印手段。日後諸位弟子行走江湖的時候,臨陣對敵,就能多出幾分把握。

不僅如此,這封印看起來成本並不大,能夠封住的東西——看這巍峨的碎骨山,那東西定然不同凡響,起碼也是陽神級數的存在。能夠用這種小成本封印陽神級別的敵人,這種手段如果不能弄回去,實在是可惜得很啊!

有那麼一種說法,說男人之所以忠誠,只是因爲受到的誘惑還不夠大。只要誘惑足夠大,他們自然會想辦法來說服自己,找到合適的理由。

這說法實在有些偏頗,但其中的道理卻也並不是完全捏造。桃源子雖然是淡泊之人,卻終究不是無慾無求,面對這樣的寶物,他就忍不住動了心。

重要的是,這破碎界乃是玉京派控制的世界,吳解也是玉京派的弟子,玉京派弟子在玉京派控制的世界裡面發現了寶貝,自然理所當然的應該歸玉京派所有。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拿走這五把玉劍的話,會不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坐在最初發現的那把福運白玉劍面前,桃源子陷入了沉思。

首先,破碎界可以肯定只是一個低等的小世界,並沒有達到小千世界的層次。這意味着在這個世界裡面,不大可能封印着不朽境界的存在——栓哈巴狗的細繩子,絕對不可能捆得住成年的雄獅,這是一樣的道理。

其次,之前發現破碎界的時候,陽神真仙探查,確定裡面並沒有陽神級別的生靈。後來探索之中,前後卻出現了兩次陽神級別的怪物,或許……這些怪物其實就是被用各種手段封印起來的,它們之所以出現,是因爲封印被人爲破壞了。

最後,整個破碎界裡面,目前有二十多處大大小小的秘境,碎骨山無論規模還是危險度,在其中都是中等偏下的。這樣一個地方,按說不大可能封印什麼太高級的怪物。

綜合以上三條,桃源子覺得,就算封印被破壞,裡面的東西逃出來了,以他的本事應該也能對付得了。更何況,這裡還有未明真仙駐守,如果有什麼麻煩的話,他馬上就能趕到。

既然如此,這個風險就值得冒一下!

不過他是謹慎的人,雖然已經決定了,卻並沒有貿然行動,而是先繼續朝着山頂攀登。

如今距離山頂已經不遠,起碼要先爬到山頂去看一看,看看山頂上有沒有什麼東西?有沒有什麼別的封印陣法?又或者有沒有關於被封印之物的一些介紹?

有灰黑色大球的幫助,前往山頂的道路雖然崎嶇陡峭,卻也沒有阻攔他太久。數日之後,他終於抵達了山頂。

碎骨山的山頂出人意料的平坦,可以說根本就是個大平臺,平臺地面上沒有半點碎石,完全由那種慘白色的堅硬之物組成。看不到一點裂紋或者痕跡,光滑得如同鏡子一般。

桃源子在上面呆了一天,仔細研究了許久,並沒有發現陣法或者寶物的痕跡,也沒有找到任何記載。【未完待續】

第8章 林麓山第2章 .尋仙緣第3章 海國修士第32章 蒼生家國第19章 招攬第17章 仇非必報,惡當剷除第22章 星光下的思緒第34章 棄劍徒的劍第15章 陰神真人第28章 變生第10章 萬丈文華沖霄漢第31章 紫電第30章 棄劍徒的考題(四)第30章 立威第14章 秦靜歸來第17章 小醜跳樑不知死第19章 小師弟第5章 渺渺茫茫,昏昏冥冥第10章 考驗第33章 無涯子第16章 講道第40章 道門正法,玄功九轉第12章 高朋滿座第33章 真正的四絕劍第1章 本命法器第35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3章 將大夫第14章 隱憂第26章 天魔和魔門第22章 狩獵第29章 五千年來,決戰將至第5章 摘星拿月第78章 彈劾第13章 低頭第6章 火山口第16章 道曰和諧第24章 無回谷第23章 出風頭第43章 撞船第12章 戰雲第2章 雪山第49章 尋寶之旅(二)第7章 烈火立威,拳頭外交第2章 三年(下)第3章 瞰天宗第13章 低頭第3章 三關盡破第15章 陰神真人第15章 採瑤草兮第2章 千萬裡外修煉的黑鳥第23章 手段第17章 魔道風格,勢均力敵第10章 魔門底牌第33章 無涯子第16章 說服帝王的方法第17章 十大神魔(四)第10章 大陣鎖滄海第32章 超乎塵世的戰鬥第7章 束水沙兮第27章 怒海狂濤第25章 真人大會第39章 雷、火、風(二)第15章 資格第10章 仙道常識第7章 跳樑小醜(上)第4章 仙門第30章 邪陣第8章 前途如何,預作準備第41章 不是天君,勝似天君第32章 超乎塵世的戰鬥第25章 魔門和天魔第43章 十二神魔第39章 燈火相傳第36章 噩夢重現第8章 大地深處第35章 修身養性第12章 再戰第13章 借酒撒潑第24章 無回谷第15章 師傅來訪第3章 海國修士第32章 斬龍第2章 星光燦爛,萬古羣仙第27章 突如其來,一觸即發第17章 出門求仙第20章 火燒一窩蜂第17章 小醜跳樑不知死第14章 大陣如山守名城第31章 覆滅第1章 海天相連第10章 雙劍相會雌雄分第1章 靠岸第1章 長生之後第30章 棄劍徒的考題(四)第40章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答案第7章 我心猶在天外天第10章 疑竇暗生(上)第44章 古蹟第14章 連理第32章 鵲橋
第8章 林麓山第2章 .尋仙緣第3章 海國修士第32章 蒼生家國第19章 招攬第17章 仇非必報,惡當剷除第22章 星光下的思緒第34章 棄劍徒的劍第15章 陰神真人第28章 變生第10章 萬丈文華沖霄漢第31章 紫電第30章 棄劍徒的考題(四)第30章 立威第14章 秦靜歸來第17章 小醜跳樑不知死第19章 小師弟第5章 渺渺茫茫,昏昏冥冥第10章 考驗第33章 無涯子第16章 講道第40章 道門正法,玄功九轉第12章 高朋滿座第33章 真正的四絕劍第1章 本命法器第35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3章 將大夫第14章 隱憂第26章 天魔和魔門第22章 狩獵第29章 五千年來,決戰將至第5章 摘星拿月第78章 彈劾第13章 低頭第6章 火山口第16章 道曰和諧第24章 無回谷第23章 出風頭第43章 撞船第12章 戰雲第2章 雪山第49章 尋寶之旅(二)第7章 烈火立威,拳頭外交第2章 三年(下)第3章 瞰天宗第13章 低頭第3章 三關盡破第15章 陰神真人第15章 採瑤草兮第2章 千萬裡外修煉的黑鳥第23章 手段第17章 魔道風格,勢均力敵第10章 魔門底牌第33章 無涯子第16章 說服帝王的方法第17章 十大神魔(四)第10章 大陣鎖滄海第32章 超乎塵世的戰鬥第7章 束水沙兮第27章 怒海狂濤第25章 真人大會第39章 雷、火、風(二)第15章 資格第10章 仙道常識第7章 跳樑小醜(上)第4章 仙門第30章 邪陣第8章 前途如何,預作準備第41章 不是天君,勝似天君第32章 超乎塵世的戰鬥第25章 魔門和天魔第43章 十二神魔第39章 燈火相傳第36章 噩夢重現第8章 大地深處第35章 修身養性第12章 再戰第13章 借酒撒潑第24章 無回谷第15章 師傅來訪第3章 海國修士第32章 斬龍第2章 星光燦爛,萬古羣仙第27章 突如其來,一觸即發第17章 出門求仙第20章 火燒一窩蜂第17章 小醜跳樑不知死第14章 大陣如山守名城第31章 覆滅第1章 海天相連第10章 雙劍相會雌雄分第1章 靠岸第1章 長生之後第30章 棄劍徒的考題(四)第40章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答案第7章 我心猶在天外天第10章 疑竇暗生(上)第44章 古蹟第14章 連理第32章 鵲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