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萬丈文華沖霄漢

既然得到了吳解的許可,蕭布衣自然就放開手腳施展了。

他花了一天時間,在城內佈下上千道符咒,組成一個龐大的陣法,陣法的核心設在縣衙大堂裡面,而林麓山則按照他的要求坐在大堂地上,等待法術完成。

“你們青羊觀是名門正道,堂皇大氣,遇到難題習慣於用力量去解決;而我們布衣神相卻是旁門,劍走偏鋒,擅長用技術來解決問題。逆天改命這種事情,力量自然沒有技術好用。”

蕭布衣說着拿出一塊算命先生常用的白布旗幡,手一甩呼啦啦展開,化作一圈帛卷將林麓山周圍團團圍住,帛捲上密密麻麻顯出無數的字來,每一個字的風格都不同,似乎是無數人分別寫成。

“此乃我一位未能找到貴人相助的同門臨終之前所贈,名曰紅塵萬字幡。雖然本身的材質不算好威力也不算大,但對我們這一派的法術卻有極好的輔助效果。這上面的每一個字,都是人們算命時候寫出來測字的,各自對應着一個人的命運,上萬個字就對應了上萬人的命運,可謂人道之寶。”

吳解不露聲色地點點頭,心中卻暗暗吃驚。

“人道之寶”顧名思義就是借用人道之力的寶物。世上絕大多數的寶物所借用的都是天道之力,因爲天道無私,只要按照它的規則去做,就能很順利地借用到它的力量,所以小到尋常一張符籙,大到青羊觀的鎮山法陣,全都是天道之寶。

人道之力其實並不比天道之力更難借用,但人道是千千萬萬人心意的凝結,它具有“人”的特性:第一是有些混亂,並不一定會按照嚴格的規則辦事;第二則是很自私,想要得到它的力量,必定要爲它做出足夠的貢獻,以多換少。

正因爲如此,所以修道者們才專注於製造天道之寶,而對人道偉力很少涉及——人道猶如小人,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能不招惹,還是儘量別招惹的好。

蕭布衣道行並不高深,大約比吳解都不如,但卻敢於操縱人道之寶,不知道他是藝高人膽大呢?還是無知者無畏?

蕭布衣並不知道吳解心中所想,一邊說話一邊發動了紅塵萬字幡,只見那無數的文字都開始發光,無數的光芒連成一片,猶如一道光之河流,圍繞着林麓山緩緩旋轉.

“凡人和妖怪相處,之所以會被妖氣侵入,主要是因爲凡人的氣息太過薄弱,鎮不住妖氣。”蕭布衣說着連連施法,一道道光華從他手上飛出,在空中化爲一道道旗門,引動遍佈縣城的大陣,只見四面八方陣陣暖風集結過來,將整個府衙大堂化作熱烘烘猶如暖爐一般。

但奇怪的是,在這股暖風中央的林麓山非但沒有感覺到熱,反而激靈靈打了一個冷戰,整個人不由自主地發抖起來。

吳解眉頭一皺,看出了名堂。

這股暖風其實是整個縣城裡面千家萬戶日常散發出的心意凝結而成,只不過人們日常散發出的心意之中,比較強烈而能夠留存下來的多半都是惡意,所以這股暖風之中惡意的成分遠大於善意,要說是邪風也未嘗不可。

林麓山只是區區凡人,哪裡抵擋得住邪風的侵襲!

蕭布衣施法極快,林麓山才抖了兩三下,他已經完成了後續的法術,將這些善惡博雜的心意全都打散,化爲無善無惡的純粹之意,於是大堂裡面便縈繞着清涼的長風,非但林麓山被吹得精神抖擻,連吳解都爲之精神一振。

“要讓凡人和妖怪相處而不受其害,辦法有兩個:第一是修仙,修仙之人氣息凝聚,比妖怪有過之而無不及,自然不會受害;第二是則是給凡人以大氣運,大氣運者自有人道加護,妖怪當然也傷不了他。”

“氣運分爲五類:一曰天運,指點江山、規劃天下,此王者之運;二曰道運,著書立說,教化蒼生,此聖者之運;三曰福運,平生積善,福至禍消,此德者之運;四曰文運,詩文錦繡,古今傳誦,此賢者之運;五曰武運,踏破千軍,縱橫萬里,此勇者之運。”

“五運皆具是不可能的,但只要他能夠激發五運之一,哪怕比較微弱,也足以抵抗妖氣的侵襲了。”

吳解這才明白他的意思,卻又忍不住問:“以麓山的情況,可以激發哪一種氣運呢?”

“就我看來,他普通得很,什麼氣運都激發不了,最多也就是有點桃花運。”蕭布衣笑着說,“所以才需要施法,向人道預支將來的氣運。”

“氣運還能預支?”

“只要他將來能夠把預支的氣運還上就沒問題。”

“如果還不上呢?會怎麼樣?”

“你覺得會怎麼樣?”

吳解嘆了口氣,沒有再追問。

人道小心眼的那些個事跡,修仙者們誰沒聽說過?向它預支了氣運卻還不上……還不如干脆拔刀抹了脖子來得痛快!

“老五啊!你可要想清楚!預支了氣運之後,還起來很不容易的!”

“我會用一輩子行善積德,來償還氣運的。”

見林麓山一臉堅決,吳解也無話可說。

既然林麓山已經下定決心,吳解也已經許可,蕭布衣就繼續施法,只見無數影影綽綽的光芒將林麓山團團圍住,光芒之中隱約有許多人影閃爍。

“吳道友,還要麻煩你一下。”蕭布衣說,“你是身居大氣運的人,請你走到他旁邊去,用自己的氣運爲引子,激發他的氣運。”

吳解按照他的指示走到了林麓山旁邊,一手按住了林麓山的頭頂,一手按住了自己的心口。

“福運在心,你只要回憶自己所立的幾件大功德,就會激發福運,同時引動他自身的氣運。”

吳解閉上眼睛,默默回憶當初推廣防疫法和編纂細菌論的情況。

如果說他有什麼大功德,那肯定就是這兩件事。

說來也怪,他剛剛回憶到這些事情,就覺得周圍猛地一震,眼前看到的景色驀地變成了許許多多的五彩光芒。

這片光芒分爲紫、金、白、青、紅五色,互相摻雜卻又涇渭分明。吳解看向自己,只見自己身上白光沖天,想來這白光應該就是所謂的“福運”。

被他的白光一激,林麓山身上也騰起了極其細微的光芒,吳解盡力看去,纔看出大概是很薄弱的青光,幾乎無法覺察。

“這就是老五的文運嗎?這也太可憐了吧……看來他真的是沒什麼當才子的潛力。”

他正打算按照蕭布衣的指點,將周圍那些遊散的白氣引到林麓山身上,突然心中一動,想起了穿越之前看過的很多小說裡面的套路。

在那些小說裡面,穿越到古代的人們,往往都能靠着剽竊“後世”的詩詞文章來博得文豪之名,甚至於流芳百世都不在話下。

地球上的那些文章,在這邊是絕對不會有人寫出來的,換句話說,林麓山就算把它們作出來,也絕對不用擔心剽竊的問題……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想試一試。

他暗暗在心中回憶了幾首著名的詩詞,然後使用仙門點化之法,將這些詩詞傳入了林麓山的心中。

這些詩詞剛剛傳過去,就見林麓山身上原本微弱到幾乎看不見的青氣驟然加強,剎那間清晰了幾分。

吳解大喜,立刻開始拼命地回憶自己學過的一切詩詞歌賦散文小說,也不問能不能用得上、是不是符合當代的文章傳統,一股腦兒都給林麓山傳了過去。

他前世語文成績相當好,課餘時間也讀了許許多多的著名詩文。原本這些記憶早已模糊,但自從修道有成之後,記憶力陡然提升,那些模糊的記憶也都一一清晰起來。此刻要把它們全部傳給林麓山,才發現自己所記得的美文佳句赫然數以千計,一時間竟然傳不完。

吳解這邊不斷將詩文傳給林麓山,而蕭布衣則在旁邊看得目瞪口呆。

只見林麓山身上象徵文運的青氣突然間就開始飛快地增長,增長速度簡直到了荒謬的地步,按照他的經驗估算,大概相當於從一個普普通通的書生,飛快地提高到了名聞天下的詩人。

可即使這樣,林麓山的文運還依然在增長!

過了一會兒,他的文運已經不再只是環繞着身體,而是化作一道青色光柱沖天而起,就像是傳說中仙人種下的通天神木,一會兒功夫就直上雲霄,也不知道究竟有多高。

“這怎麼可能!”他忍不住失聲大叫,“這林麓山的文運怎麼會強到這個地步!”

五運之中,文運最爲崢嶸桀驁,心比天高、凌雲一寸……可那只是誇張的說法罷了,自古以來,誰聽說過真的有人文運能夠強盛到青氣凌雲的?

他暗暗估算了一下,結果令他驚駭不已——林麓山的文運之強烈,只怕已經超出了吳解的福運,當世之中……怕是無人能及!

“難道說……他纔是我真正要找的貴人?”

他盤算了一番,終究還是搖頭。

文運這東西,在五運之中是最不利於護主的。文章憎命達,自古的才子名家,多得鬱郁不得志的,或者說,正是因爲飽嘗了生活的苦難,纔能有感於心,寫出那些千古佳句。

他要找的是能夠以氣運幫他鎮壓傳承之地陣法的人,而想要發揮這種作用,最佳的選擇是天運,其次就是福運。

聖明天子自有百靈相護,這是世上最大的氣運,足以鎮壓一個國家;積德行善的人能夠澤被子孫,保佑家族昌盛,甚至於澤及一方繁華,這是次一等的氣運。

除此之外,剩下的道運、文運和武運,都不能有鎮壓的效果。雖然大氣磅礴,可倒黴起來甚至連自己都護不住,更不要說庇護別人了——這三種氣運,從來就跟“貴”扯不上關係。

雖然林麓山的氣運已經超過了吳解,但他要找的是貴人,終究還是吳解比較合適。

就在他思緒百轉的時候,吳解已經將自己記得的詩文全都傳給了林麓山,一口氣得到了海量知識的林麓山顯得有些頭暈眼花,而他身上的青氣也結束了噴發之勢,漸漸回落,最後穩定了下來。

見到這種情況,蕭布衣便動手收起法術、撤去陣法。

在法術完全消失之前,他忍不住又擡頭看了看那股青氣。

青氣之中充滿了崢嶸之意,正在雲空之中吞吐不定。

施法結束,離開府衙的時候,他忍不住感嘆道:“好一個萬丈文華沖霄漢!今天我可真是大開眼界了!”

林麓山滿心納悶,吳解則微笑不語。

他是一心追求長生不朽的修道之人,一輩子都用不着那些詩文,與其讓它們爛在肚子裡面,還不如便宜了自家兄弟。

只是無論他還是蕭布衣都沒有發現,那股沖天的青氣其實並不只在林麓山自己身上,它們也暗暗和吳解相連……

《天書奇譚》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34章 棄劍徒的劍第8章 殿中辯第2章 風暴第70章 蓬萊之南第39章 燈火相傳第2章 入門之初(中)第7章 交易第20章 往事與我何相干第15章 驚變第41章 對手第12章 風雲變色見魔徒第7章 烈火立威,拳頭外交第9章 跳樑小醜(下)第14章 拜訪玉皇宮第33章 無涯子第36章 噩夢重現第6章 前往白帝閣第30章 厚意第13章 傳承之地第6章 變化第23章 出風頭第3章 悠久歲月之前的恩怨第26章 危機四伏第6章 開山門第24章 較量較量第67章 大戰之前的閒暇第27章 煉製第14章 人生總有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第5章 鍛犁鋤兮第25章 入谷第9章 故鄉第30章 趁勝追擊第4章 白骨成山第38章 獨尊第14章 意外第20章 蒹葭第23章 平靜的二人世界第33章 大軍壓境第3章 熱鬧第3章 吳解回山第22章 威風第13章 解決第20章 傳道授業解惑第15章 周天大陣第28章 自作自受第31章 棄劍徒的考題(五)第18章 翠雲島上第14章 十大神魔(一)第40章 斬魔第20章 魔焰熊熊第34章 古往今來第40章 臨去之時詩言志第45章 聖皇陵第4章 鍊金烏第33章 天魔阻道第19章 拜訪通天派第9章 挨個打去,儘管過來第48章 尋寶之旅(一)第19章 十大神魔(六)第13章 緣由第47章 上古遺蹟第12章 再戰第15章 傀儡第16章 損人損己,皆是心魔第10章 萬丈文華沖霄漢第10章 大陣鎖滄海第12章 星沉湖底山爲棋第46章 聚集第14章 廢墟之中第26章 善戰第76章 海崩山傾第2章 各有因緣莫羨人第42章 各自的奮鬥第46章 斬!第17章 怨憎會,愛別離第12章 衝突第12章 高朋滿座第1章 致那些已經逝去的歲月第3章 將大夫第8章 林麓山第26章 危機四伏第6章 開山門第10章 遠古遺蹟,舊時恩怨第33章 光照人心第9章 成功第40章 臨去之時詩言志第42章 飛昇第4章 還鄉第14章 鬼修之路,莫名麻煩第10章 大陣鎖滄海第6章 前往白帝閣第18章 黃衣少年第6章 駱瑜回山第62章 離開多寶界第11章 大買賣第40章 行於水上,波瀾不興第7章 沖霄去第14章 責任第2章 大道之爭第14章 攜手長生
第34章 棄劍徒的劍第8章 殿中辯第2章 風暴第70章 蓬萊之南第39章 燈火相傳第2章 入門之初(中)第7章 交易第20章 往事與我何相干第15章 驚變第41章 對手第12章 風雲變色見魔徒第7章 烈火立威,拳頭外交第9章 跳樑小醜(下)第14章 拜訪玉皇宮第33章 無涯子第36章 噩夢重現第6章 前往白帝閣第30章 厚意第13章 傳承之地第6章 變化第23章 出風頭第3章 悠久歲月之前的恩怨第26章 危機四伏第6章 開山門第24章 較量較量第67章 大戰之前的閒暇第27章 煉製第14章 人生總有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第5章 鍛犁鋤兮第25章 入谷第9章 故鄉第30章 趁勝追擊第4章 白骨成山第38章 獨尊第14章 意外第20章 蒹葭第23章 平靜的二人世界第33章 大軍壓境第3章 熱鬧第3章 吳解回山第22章 威風第13章 解決第20章 傳道授業解惑第15章 周天大陣第28章 自作自受第31章 棄劍徒的考題(五)第18章 翠雲島上第14章 十大神魔(一)第40章 斬魔第20章 魔焰熊熊第34章 古往今來第40章 臨去之時詩言志第45章 聖皇陵第4章 鍊金烏第33章 天魔阻道第19章 拜訪通天派第9章 挨個打去,儘管過來第48章 尋寶之旅(一)第19章 十大神魔(六)第13章 緣由第47章 上古遺蹟第12章 再戰第15章 傀儡第16章 損人損己,皆是心魔第10章 萬丈文華沖霄漢第10章 大陣鎖滄海第12章 星沉湖底山爲棋第46章 聚集第14章 廢墟之中第26章 善戰第76章 海崩山傾第2章 各有因緣莫羨人第42章 各自的奮鬥第46章 斬!第17章 怨憎會,愛別離第12章 衝突第12章 高朋滿座第1章 致那些已經逝去的歲月第3章 將大夫第8章 林麓山第26章 危機四伏第6章 開山門第10章 遠古遺蹟,舊時恩怨第33章 光照人心第9章 成功第40章 臨去之時詩言志第42章 飛昇第4章 還鄉第14章 鬼修之路,莫名麻煩第10章 大陣鎖滄海第6章 前往白帝閣第18章 黃衣少年第6章 駱瑜回山第62章 離開多寶界第11章 大買賣第40章 行於水上,波瀾不興第7章 沖霄去第14章 責任第2章 大道之爭第14章 攜手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