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府跨院中有一株數丈高的七葉樹,樹幹聳直,新生的葉芽剛剛冒出頭,待到初夏時節繁花滿樹,碩大的白色花序似一盞華麗的燭臺,蔚然可觀。
此刻正有一位白衣勝雪的青年負手立於樹前,聚精會神的看着樹椏上的一苞嫩芽,目光閃爍,似乎能從哪細微的芽苞生長抽條的過程中聆聽到生命綻放非聲音……
房俊剛剛踏進跨院,便見到眼前這一幕。
聞聽到腳步聲響,那白衣青年轉過頭來,面如冠玉英姿俊挺,劍眉星目脣紅齒白,正是不告而別數日不見的聿明雷……
房俊微微錯愕,問道:“這是跑去哪裡,連招呼都未打一聲?”
說起來,語氣有些不滿。
與聿明家從相互利用,到同聿明雷結伴海外的交情,房俊早已將聿明雷當做朋友。結果這傢伙不告而別,令房俊好一陣擔心。
似乎是感受到房俊的不爽,聿明雷微微點頭,俊美的面容綻放出一抹陽光般耀眼的笑意,輕聲說道:“抱歉,是家族的私事,一則時間緊迫來不及敘說,一則事關家族**不便與外人道,還請見諒。”
房俊便點點頭,並不甚在意道:“行吧,原諒你了。”
似聿明家這等傳承千年的家族,總是會有無數的秘密。朋友之間要相互包容,卻不必追根究底,相互保留一些**比之坦誠相見,更來得長久一些。
聿明雷似乎早知道房俊只要聽了他的道歉便會諒解,並且不會追問緣由,甚爲開心的笑笑,說道:“今日路經昆明池畔的工地,對於一些工具和裝置甚爲好奇,明日若是無事,可否陪某前去解說一二?”
工地上的工具和裝置?
那無非就是來自於後世、形狀與當下迥異的鐵鍬、钁頭、鎬頭等物,以及翻鬥等等從來未曾出現的工具,與當初江南華亭鎮碼頭上的裝卸裝置又截然不同。
對於酷愛探究新鮮事物至理的聿明氏來說,沒什麼比這個更能吸引興趣……
房俊欣然點頭::“有何不可?明日下午,某便陪着聿明兄前去工地轉轉。”
大道至簡,萬法歸宗,放在後世這是玄幻流的說法,但是在這個年代卻也是釋道儒三家共同追尋的真理。房俊不懂這個,更不知道聿明氏所苦苦探尋的萬物至理能否在一些新鮮的發明之上得到啓發,但是他願意將一項項的發明複製出來,造福這個時代。
若是能夠開啓自然科學的民智,使得自然科學受到整個社會的關注,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聿明氏的特殊地位,比之傳說當中的墨家更爲顯赫,最起碼後者受到各個時期朝廷中樞的打壓排擠,直至整個傳承無以爲繼銷聲匿跡,聿明氏卻是地位超然,備受皇家推崇……
聿明雷便展顏一笑,輕聲謝過。
他是極爲佩服房俊的,不僅僅是因爲房俊總是能夠將腦海裡的奇思妙想付諸現實,設計製造出種種匪夷所思的工具機關,更是因爲房俊這種廣闊的胸懷、寬博的氣魄!
自古以來,無論任何一種技術,都被髮明者竭盡全力的掩飾起來,成爲自己謀求名利的工具,哪怕寧願因此死去帶進棺材裡,也絕對不會輕易的教授旁人。
別人都說學會了,我怎麼辦?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種事情是普遍存在的,自私是人的天性,所以敝帚自珍的做法無可厚非。
正因如此,房俊這種從不將各種技術藏着掖着,甚至很是欣喜有人對此感興趣的胸襟氣度便顯得格外另類,也格外的彌足珍貴!
故此,聿明雷疑惑的問道:“好像你不僅從來都不擔心這些獨步天下的技術被人學去,甚至願意親身教授,古往今來,從未有之。某隻是想問,你到底是當真不在乎這些足以使得一家一戶百年興旺的技術,亦或是另有謀算?”
房俊呵呵一笑:“其實你想問的,是不是爲什麼某會這麼偉大?”
儘管很是厚臉皮,但是聿明雷沒有反駁,點頭同意,盯着房俊的眼睛等待他的回答。
房俊看着聿明雷純淨的目光,微微嘆氣,語氣真誠的說道:“你是聿明氏當中最有智慧的那一個,那麼某想問你,無論是哪一種技術也好、學問也罷,是一個人閉門造車辛苦鑽研才能夠取得長足的進步,還是無數志同道合者共同耗費心血的去研究更好?”
“這還用問?人力有時而窮,一個人再強也比不過更多人的智慧。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便是這個道理。”
“所以,這就是某的答案。某隻是想要天底下的更多人都知道其實蘊藏在大自然裡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一個人用一根繩索套上更多的滑輪便能提得起更沉重的貨物,鐵鍬的正面微微凹下能夠更省力的挖出更多的泥土、中間加上一道筋骨能夠用更少的鐵料達到更大的堅固程度,幾種簡單的材料混合在一起足以迸發出開山裂石的力量,哪怕是一塊鋼鐵,只要將它打造成特殊的形狀照樣能夠漂浮在水面上……這些都是知識,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知識,絕對不僅僅在四書五經當中纔有知識。只有更好的認識大自然,更好利用大理然的更多道理,我們才能夠更快的征服大自然!”
儒家學說對於修身養性提升自身素質是極好的,可是儒家學說不能使得糧食增產,不能使得旱地得到灌溉成爲良田,不能使得病入膏肓之人治癒,不能使得煉石成鐵、鍊鐵成鋼……
連命都養活不了,何談修身養性?
倉廩足而知禮儀,這句話正是儒家的思想,卻連儒家自己都忘記了。或者他們沒忘,只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儒們飽食終日之後思討着要全天底下的人都要守規矩,不要想着反駁、不要想着造反,所以便用一套一套的所謂的微言大義來禁錮人們的思想、束縛人們的身體。
這不是自然發展的規律……
就像後世總有人說歪果仁的素質比國人的好,可是那些人卻爲何不去想想一個最淺顯的道理你特麼才吃飽飯幾天?
人類總是這樣自相矛盾,造反當了皇帝就防備着別人造反,會極力的鼓吹人們要安分守己、要忠君愛國……特麼的你當初吃不飽飯造反的時候,爲什麼就不安分守己、就不忠君愛國?
這種話若是對別人說起,自然會有人罵房俊褻瀆聖賢、歪理邪說。
但是聿明雷不同,孜孜不倦的追尋天地至理的聿明氏最是能夠房俊所說的來自於自然的力量是何等的強大,與之相比,哪怕最強悍的人類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亦是不堪一擊!
聿明雷敬佩道:“世人總是隻相信自己的眼睛,卻不知道自己的眼睛其實最是騙人。水霧升騰,天降甘霖,旭日東昇,玉兔西墜,這看似再也平凡不過的一幕,其實必然蘊含着我們所不知道的至理,否則爲何一升一降、東昇西落這般巧合?與這些天地至理相比,什麼四書五經、什麼微言大義,統統都是狗屁!聿明氏從那些聖賢之書當中鑽研了幾百上千年,最後歸納出的道理全都是從自然當中所領悟出來的,只有返璞歸真,我們才能真正的接近最本源的至理,若是向四書五經當中去求索,反而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房俊是真的驚訝了。
一個古代人居然還有這般見識?
雖然不知道水蒸氣蒸發之後凝聚成雨的過程,不知道地球自轉公轉的現象,卻能夠猜測出其中所蘊含着天地至理,這份想象力足以成爲最偉大的科學家!
然後,聿明雷又問了一個頗爲古怪的問題:“房俊……你說火中當真可以生蓮否?”
房俊被問得莫名其妙,便隨口說道:“這個某未曾得知,不過某最擅長的乃是召喚七色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