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二章 爭權奪利

李道宗自知此等口舌之爭絕非蕭瑀對手,也不着惱,淡然一笑,閉口不言。

太平盛世,政事堂掌握着帝國政務,朝中文官乃是帝國主體,如何施政,自是他們說了算。

可是危難之際、政局動盪之時,道理卻往往盡在刀槍鐵蹄之下!

眼下關中不靖,數十萬東征大軍陸續返回關中,統帥李勣立場不明,東宮六率與右屯衛纔是東宮的主心骨,只要軍方意志堅定、上下一致,豈是幾個文官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可以左右?

看了看身邊一直低頭喝茶悶不吭聲的李靖、房俊,李道宗撇撇嘴,不再說話。

李道宗明白的道理,蕭瑀又怎麼會不明白?

他看着沉默的李靖,然後將目光看向房俊,沉聲問道:“越國公乃軍方柱石,卻不知對老夫之言有何意見?”

江夏郡王雖然是宗室郡王,戰功赫赫地位尊崇,但並無軍權在手,想要阻止太子出城,就只能說服這兩位軍方巨擘。

李靖手握東宮六率,宿衛宮禁,整個長安的防務操之於手,自成一派,且威望頗著、聲勢太高,很難贊同自己的立場。但李靖身份特殊,有些敏感,等閒並不會對東宮內部利益之分配發表看法,即便表達了立場,太子也並不一定會在意。

但房俊卻不同。

身爲太子最爲信賴的臣子,更有立下赫赫戰功的右屯衛在手,房俊的意志幾乎就等同於東宮軍方的意志,與其嘗試說服李靖,還不如直接說服房俊。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長孫家、宇文家走投無路被迫將家中嫡女嫁給房俊爲妾希望得到房俊幫助之事早已傳遍長安,他豈能沒有耳聞?藉此機會,也正好試探房俊的立場。

孰料,房俊聞言放下手中茶杯,擡眼看了看他,然後開口道:“宋國公怕是老糊塗了,陛下東征歸來,殿下身爲人子自當出城三十里恭迎聖駕,方顯孝道,您這般阻止太子盡孝,是否想要敗壞太子的名聲揹負不孝之罵名,待到天下輿論羣起而攻之,再廢黜太子、另立儲君?”

此言一出,殿中一片譁然。

劉洎怒聲呵斥:“房二,休要血口噴人!關隴叛逆乃是鐵一般的事實,天下誰人不知?你如今收了長孫、宇文兩家的閨女,與其沆瀣一氣,顛倒黑白,不啻於國賊矣,人人得而誅之!”

蕭瑀更是氣得鬍子直翹,心裡將房俊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

娘咧!

長孫、宇文兩家將閨女嫁給你,你就立馬站到他們一邊,可我蘭陵蕭氏早已將嫡女嫁給你,你怎地卻吃幹抹淨不認賬?

咱蕭家的閨女算是白白被狼崽子給叼走了……

房俊好整以暇,瞅了劉洎一眼,手指敲了敲面前案几,淡然道:“劉侍中最好搞清楚,朝堂之上政見不同自可駁斥爭辯,但切勿信口雌黃、顛倒黑白。今日殿下召集吾等在此,是商議可否出城恭迎聖駕,而不是讓吾等在此蠅營狗苟、爭權奪利!汝身爲門下高官官,自當竭力輔佐太子處置國事,而不是整日裡排斥異己、唯利是圖,汝好自爲之。”

娘咧!

劉洎鼻子差點氣歪了,我不過是反對太子出城而已,怎地就成了信口雌黃、顛倒黑白?

他還欲再說,李承乾已經沉着臉,不悅道:“朝堂之上各抒己見,孤虛心納諫,自是尋常,可誰若是心懷不軌,不將帝國之利益放在首位,休怪孤不講情面!今日只討論可否出城恭迎聖駕,餘者一概不論。”

武德殿內安靜下來。

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太子今日之所以召集羣臣在此議事,最重要是希望東宮上下能夠達成一致。無論內裡如何爭權奪利,如何報復打擊,表面上必須方向一致、共同進退。

畢竟現在他這個太子尚未登基,這纔是一等一的大事,攸關所有人的根本利益……

一直悶聲不言的馬周忽然開口,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大家職務不同、立場不同,政見難免有悖,這般爭執下去很難論清楚孰是孰非,微臣建議,不如干脆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絕對公平,以免相互扯皮沒完沒了,誤了大事。”

房俊笑了,頷首道:“臣附議。”

沒想到大唐也能來一次民主集中制……

李道宗也道:“臣附議。”

一直不說話的李靖緊隨其後:“臣附議。”

劉洎快要氣瘋了,忿然道:“這公平嗎?臣反對!”

現在武德殿內,有蕭瑀、岑文本、李靖、房俊、李道宗、馬周以及他本人一共七人,其中文官四、武將三,看似文官這邊佔着上風,可問題是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

馬周這個京兆府尹卻是文官當中的異類,一般不表態,但只要表態,要麼站在太子一邊,要麼站在房俊一邊,立場很是堅定。

軍方很明顯贊同太子出城恭迎聖駕,以此加快太子登基進程,可以更好的穩固他們的地位,免得李勣那邊徹底倒向太子,會使得李靖、房俊等人的權勢地位收到大幅削弱。

文官這邊則截然相反。

可是易馬週一貫的脾性,必然是贊同太子的……

那還舉什麼手?

乾脆直接宣佈我們反對無效……

岑文本開口道:“軍國大事,豈能輕易以少數服從多數來決定?若今日開此先河,往後朝堂之上論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誰更能拉幫結派,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劉洎附和道:“就是這個道理!”

正確並不是掌握在多數人手中,這種少數服從多數的制度弊端太大,而且連民意都可以被裹挾,何況是朝堂上這區區幾位大佬?一旦涉及自身利益,立馬站到對自己有利的一方,誰來維護帝國利益?

然而未等他話音落地,便聽得岑文本已經續道:“……老臣贊同殿下出城,恭迎聖駕。”

“呃……”

劉洎差點沒被噎死,側過頭瞪大眼睛不可思議的看着岑文本。

您該不會老糊塗了吧?

蕭瑀此刻也頷首附和:“岑中書之言甚爲有理,老臣附議。”

不用舉手表決,更不用少數服從多數,只是一瞬間武德殿內的氣氛便詭異起來,原本爭執不下的兩派,幾乎異口同聲贊同太子出城恭迎聖駕。

表示反對的僅剩下劉洎一人。

劉洎:“……”

和着只有我自己是個小丑?

李承乾不理會劉洎,欣然道:“既然諸位愛卿盡皆贊同,那此事便定下,三日之後,孤率領朝中文武出城二十里,至灞橋西側恭迎聖駕!”

羣臣齊聲道:“殿下英明!”

……

諸事議定,羣臣散去。

劉洎自武德殿出來,沒有回去自己的門下省,而是拐了個彎來到中書省衙門,在一衆官員書吏恭恭敬敬的問候聲中,直抵岑文本值房,請門外書吏入內通稟,求見岑文本。

須臾,書吏返回,躬身請其入內。

劉洎整理一下衣冠,擡腳進入值房,便見到書案上公文堆積如山,岑文本卻跪坐在靠窗的茶几前烹茶,隨意的對他招招手:“剛得了一點新茶,正好一起嚐嚐。”

劉洎悶聲不語,脫去鞋子,來到岑文本對面的地席上跪坐,正好岑文本將一杯茶水推到他面前,趕緊雙手接過,道了聲謝。

兩人不再說話,各自捧着茶杯淺淺的呷了一口,然後將茶水在口中轉了幾圈,緩緩吞嚥,仔細感受着齒頰之間殘留的馥郁回甘。

良久,一杯茶飲盡,岑文本伸手去提茶壺,劉洎趕緊欠身將茶壺提起,給兩人面前的茶杯斟滿。

不滿的態度可以適當展露,畢竟自己如今已是侍中,把持門下省,乃是宰輔之一、當朝重臣。但岑文本資歷太深、權勢太大,若是在他面前失禮,則是一件極爲愚蠢之事。

其間的度,劉洎掌握的極好,在岑文本看來這就是一個心中對於政見持有不滿情緒,但卻極力隱忍不敢稍有失禮的晚輩……

這一次沒有急着喝茶,岑文本伸手從茶几上的碟子裡拈了一塊糕點放進口中咀嚼,待到食物眼下,這才唏噓着說道:“前半生喝夠了烹煮之茶,整日鑽研如何在茶湯之中兌如適量的羊油、豆蔻、香蔥,如何將泡沫衝沏得潔白細膩如雪,如何調和口齒之中的回味……然自從房二研製炒茶之術,使得龍井這類清冽純粹的茶葉風行於世,才恍然發覺居然喝了半輩子的油水,每每思之,都不禁反胃乾嘔,替腸胃抱怨訴苦。”

劉洎眉毛挑了一下,沒有做聲,而是仔細揣摩岑文本這番話語的含義。

誠然,炒茶之術製出的茶葉更附和儒家宗旨,但此時此刻褒獎房俊對於茶葉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未免有些不合時宜。

肯定有更深層次的隱喻……

岑文本並未在意冥思苦想的劉洎,自顧自嘆息道:“只可惜今年開春新茶上市,運至長安販賣的產量卻十不存一,似老夫還算與房家有幾分淵源,厚着臉皮能夠討到一些,其餘那些好茶之人就沒得這個福氣咯。”

劉洎悚然一驚。

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奪取退路第二百章 悔不當初第兩千七十六章 李二震怒第八百零三章 產業第五百九十七章 士族第三章 復仇狂魔第4553章 培養嫡系第二百四十五章 觸及底線第三百七十二章 要挾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生命第七十三章 強硬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名節重山嶽第4295章 格局不足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皇帝逼婚第八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一千九百章 李承乾:此事下作,房俊你來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價高者得第三千一百三十八章 心有懷疑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相互攻訐第兩千六十四章 志向遠大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作死第八十章 品鑑會(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魏府喜事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絕境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晉王破案(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青鳥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雨夜(四)第二百三十章、不知所謂第八百四十一章 兵臨遼水第二百零一章 束手無策第四百三十四章 韓王府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出了車禍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長樂出糗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催的蕭瑀(萬字求月票)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大功告成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軟禁第三千零六章 束手無策第八十七章 無痕(修)第三十八章 窈窕淑女,魏王好逑第二百三十四章 遣唐使第六百零八章 我警告你第一百八十二章 橫加阻撓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魏徵問罪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有恃無恐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李治要舞劍第二百六十二章 皇帝震怒第三百七十七章 以身引雷第三百零二章 至死不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難以理喻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困境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我要認罪第八百九十一章 北冥有魚,其名爲鯤(上)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陛下驍勇!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有所質疑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燒殺擄掠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各有心思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爭寵對手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一步之遙第四百二十七 章 豪華道觀第二百一十章 膽大包天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緊要關頭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政事堂裡交鋒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都不老實第七百九十六章 投石問路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摻和不起!【求票】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勢所趨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唐人奸詐第九百七十四章 謀定後動第一百三十五章 亂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御史、尚書、侍郎與狗(上)第4599章 捐款抵達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罵人專揭短第4542章 年前履任第七百七十八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二十四章 辭行第九百八十七章 長樂抱恙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以防萬一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時辰已到第4322章 自作聰明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我給大家做主!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道不同,酒亦不同第五百六十五章 狄家第九百四十四章 推出斬首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兵不厭詐第七百九十八章 另有謀算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雪夜突襲第二百四十七章 頗有深意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利益爲上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長生第二百三十八章 青鳥第七百七十七章 修身養性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少年志氣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血腥屠殺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我保證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威逼脅迫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敬茶
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奪取退路第二百章 悔不當初第兩千七十六章 李二震怒第八百零三章 產業第五百九十七章 士族第三章 復仇狂魔第4553章 培養嫡系第二百四十五章 觸及底線第三百七十二章 要挾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生命第七十三章 強硬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名節重山嶽第4295章 格局不足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皇帝逼婚第八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一千九百章 李承乾:此事下作,房俊你來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價高者得第三千一百三十八章 心有懷疑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相互攻訐第兩千六十四章 志向遠大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作死第八十章 品鑑會(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魏府喜事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絕境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晉王破案(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青鳥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雨夜(四)第二百三十章、不知所謂第八百四十一章 兵臨遼水第二百零一章 束手無策第四百三十四章 韓王府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出了車禍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長樂出糗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催的蕭瑀(萬字求月票)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大功告成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軟禁第三千零六章 束手無策第八十七章 無痕(修)第三十八章 窈窕淑女,魏王好逑第二百三十四章 遣唐使第六百零八章 我警告你第一百八十二章 橫加阻撓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魏徵問罪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有恃無恐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李治要舞劍第二百六十二章 皇帝震怒第三百七十七章 以身引雷第三百零二章 至死不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難以理喻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困境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我要認罪第八百九十一章 北冥有魚,其名爲鯤(上)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陛下驍勇!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有所質疑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燒殺擄掠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各有心思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爭寵對手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一步之遙第四百二十七 章 豪華道觀第二百一十章 膽大包天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緊要關頭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政事堂裡交鋒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都不老實第七百九十六章 投石問路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摻和不起!【求票】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勢所趨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唐人奸詐第九百七十四章 謀定後動第一百三十五章 亂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御史、尚書、侍郎與狗(上)第4599章 捐款抵達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罵人專揭短第4542章 年前履任第七百七十八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二十四章 辭行第九百八十七章 長樂抱恙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以防萬一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時辰已到第4322章 自作聰明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我給大家做主!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道不同,酒亦不同第五百六十五章 狄家第九百四十四章 推出斬首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兵不厭詐第七百九十八章 另有謀算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雪夜突襲第二百四十七章 頗有深意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利益爲上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長生第二百三十八章 青鳥第七百七十七章 修身養性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少年志氣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血腥屠殺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我保證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威逼脅迫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