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七十章 綢繆起事

第三千七十章綢繆起事

這番話語就算是極力反對他的蕭瑀也不得不承認有道理,世間的事情大多如此,很多時候都有一個先入爲主的概念,就算大家明知是錯的,當長此以往延續下去也會成爲習慣,反之明知是對的,驟然改變也會一時間不習慣。

當下局勢便是如此,只要讓太子順利登基,再安安穩穩的當一陣子皇帝,則原本無可無不可的那幫人自然轉而支持,就連反對者也會漸漸消磨意志,下意識的不願去繼續做那些註定代價巨大的反抗……

正在雙方爭執不下、李治頭昏腦漲之際,有兵卒入內稟報,說是清河崔信前來覲見晉王殿下。

蕭瑀撫掌大喜:“崔信既然前來,可見是有好消息了,快快有請!”

李治含笑不語,心底卻對蕭瑀此番越俎代庖有些不滿,但半點也未表露出來,依舊那麼一副溫潤如玉、禮賢下士的模樣……

須臾,鬚髮皆白的崔信大步入內,一揖及地:“草民清河崔信,見過晉王殿下。”

清河崔氏不僅是“五姓七望”之首,更是山東世家之領袖,此刻驟然出現在長安全力支持,李治豈能怠慢?

起身來到崔信面前,大笑道:“當年曹孟德於官渡困局之時得許攸夜半投奔,終破袁紹數十萬大軍,成就千古霸業,如今本王能得崔公之輔助,也定能大展宏圖、抵頂乾坤,來來來,請上座!”

親熱的拉着崔信的手,不顧他的拒絕,直接拉到主位,挨着自己坐下。

清河崔氏,五姓七望,此乃世間門閥之巔峰,即便是父皇想要削弱其影響也只能想出編撰《氏族志》這樣迂迴曲折的招數,而不是堂而皇之憑藉皇權予以碾壓。

能得清河崔氏之相助,就意味着整個山東世家已經不遺餘力的站在自己身後,有如此巨大之臂助,何愁大事不成?

太子哥哥當真愚蠢,就算深感世家門閥對於皇權之掣肘、威脅,也大可等到登上皇位之後再予以削弱、剪除,何必早早便表達政治理念,與天下門閥爲敵?

即便是父皇那般雄才偉略,當年也只能依靠關隴門閥傾力相助才能奪得天下,抑制門閥擴張、削弱門閥影響更是在穩固皇權之後,你區區一個太子怎麼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若非太子早年便迫不及待的表態追尋父皇打壓門閥的治國之策,長孫無忌又何必不斷挑唆父皇廢黜太子、改立儲君?

蕭瑀迫不及待詢問:“不知崔公入城之後,可還順利?”

此前關隴門閥兵諫,讓他明白一個最是淺顯但平素往往忽略的道理——欲成就大事,單純依靠那些文官是不行的,縱使天下輿論一邊倒,最終決定勝負的依然是軍隊。

刀把子沒有握在手中,說話再有道理也不過是放了個屁。

所以眼下若想襄助晉王成事,一則在於右侯衛,一則在於左武衛——前者可以護衛晉王“討伐逆賊”,後者則可以抽空京師防禦,且同時向外界傳達太子失德、人神共棄,晉王得道、天下多助之事實。

軍事、輿論兩方面一起抓,兩手一樣硬,這纔是成事之道。

否則程咬金統御左武衛死守長安城,東宮六率與城外追逐右侯衛野戰,再有立場不明的其餘十六衛大軍從旁虎視眈眈,晉王未必能夠支撐到山東、江南兩地軍閥馳援長安。

崔信呵呵一笑,捋着雪白的鬍鬚,慢條斯理道:“殿下天命所歸,自然百事可成、神鬼辟易……吾,不辱使命。”

李治目光閃亮,急問道:“盧國公如何說?”

崔信道:“盧國公乃國之干城,不願同室操戈、自相殘殺,只需殿下拿出陛下遺詔公示天下,便會約束軍隊、不摻和奪嫡之戰。”

李治大喜。

“嘿!”

再也難以掩飾興奮的尉遲恭輕輕拍了一下桌子,眉飛色舞:“不需盧國公明刀明槍殺入皇宮,只要按兵不動、作壁上觀,吾當可率領麾下虎賁擊潰東宮六率,一戰而定勝負!”

之前被關隴門閥裹挾着加入晉王陣營,使得他患得患失、憂心忡忡,唯恐失敗導致萬劫不復。現在驟然發現晉王這邊形勢一片大好,自然信心爆棚,希望能夠開創一番功業,官職、爵位更上層樓。

誰又能枉顧“封建一方”之誘惑呢?

當然,程咬金若徹底倒向晉王,引兵直接殺入皇宮剿滅太子一黨,則功勳滔天,當世再無第二人能及,還有他尉遲恭什麼事兒?如今程咬金扭扭捏捏、欲迎還羞,想要當表子還要裡牌坊,放着天下的功勳不伸手,正好便宜他尉遲恭。

鄂國故地在江夏之南、梁子湖以東、毗鄰長江,雖然其地多沼澤、山丘,但地域廣袤,若能嚴加治理,必是一方富饒土地。

只要能夠封建鄂國故地,子子孫孫繁衍不絕,豈是區區一個一等國公可堪比擬……

蕭瑀面色陰沉,他如何看不出關隴那邊亟待搶功之心思?

但眼下右侯衛乃是扶保晉王之主力,萬萬不能使其離心離德,轉頭詢問崔信:“盧國公到底如何答允?可否打開城門迎接晉王入城?”

崔信搖頭道:“說到底眼下太子仍舊是國之儲君,盧國公於國忠誠、於陛下忠誠,自是不肯引兵入城、殺進皇宮。待到晉王殿下起事,盧國公會率軍蝟集於城南大慈恩寺一帶,作壁上觀,直至皇城勝負已分、大局已定,纔會出面收拾殘局。”

尉遲恭嘖嘖嘴,方纔的興奮略有削減。與自己打生打死相比,人家程咬金只是袖手旁觀便可以獲取首功一份,這之間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卻也羨慕不來,自己作爲李二陛下最爲信重的武將反而受到各方掣肘,讓程咬金撿了便宜戍守長安,結果陛下暴卒,局勢瞬間糜爛。

聽聞程咬金不肯徹底依附過來,李治略有失望,若得程咬金之臣服不啻於勐虎添翼,可直搗太極宮取敵腹心,以橫掃千軍之勢將東宮一網打盡,這場奪嫡之戰未開始便勝負已定。

不過世事豈能盡如人意,程咬金允諾隔岸觀火不插手其中,這已經是極好之結果,否則以左武衛的戰力死守城高牆厚的長安,戰力強悍的東宮六率在李靖指揮之下於城外野戰,自己哪裡還有半點機會?

宇文士及瞅了瞅天色,道:“距離天亮還有兩個時辰,請殿下擬定‘討逆檄文’,同時出示陛下遺詔,一起公之於衆、刊行天下,而後舉兵起事,直入京師,斷不可落在‘大殮’之後。”

“大殮”儀式之上,太子當中誦讀祭文,接受百官朝拜,事實上已經算是確認君臣名分,只待殯儀結束、大型皇帝遺體送去昭陵停靈,即可進行登基大典,正式昭告天下、新皇繼位。

所以晉王這邊務必搶在“大殮”之前,先一步向天下揭發太子毒殺先帝、迫害手足之陰謀,振臂一呼征討逆賊,這才能在法理上佔據先機。

而後御史文官們在朝野上下宣傳鼓譟,形成浩浩蕩蕩的潮流,將人心、民意裹挾其中,何愁大事不成?

諸人振奮。

一直沒怎麼吭聲的褚遂良猶豫一下,輕聲問道:“萬一情況有變,進攻太極宮不利,吾等又當如何應對?”

他覺得當下晉王一系因爲缺乏一個真正的戰略設計者,一個深諳軍事謀略的統率,所以上上下下有些浮躁,過於想當然,對於一切事宜都往好的一面去思考,卻對起事受挫之後的退路模湖不清。

鄂國公尉遲恭是勇冠三軍的勐將,但是韜略上相比李靖、李勣之輩差距何止百里千里?

世間之事從來都不會一帆風順,更不會按照人的意志去運轉,計策再是完美也有疏忽懈怠的地方,從而導致進程踟躇、好事多磨,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者也。

又所謂“未慮勝,先慮敗”,若沒有做好面對困境的充足準備,一旦遭遇失敗,結果很可能是軍心混亂,潰不成軍……

帳內興奮之情略減,都是當世智者,固然一時間缺乏考慮,但被褚遂良提醒,馬上都意識到確實有些過於樂觀。

這可是攸關皇位的終極之戰,焉能一帆風順、水到渠成?

就連最是桀驁的尉遲恭也蹙緊眉頭,要面對李靖統御的東宮六率,立場不明的李勣,戰功赫赫的房俊……誰敢輕言必勝?

更何況程咬金只是答允作壁上觀,萬一局勢有變,誰又能保證程咬金不會順勢倒向東宮、反戈一擊?

還有其餘十六衛大將軍都在觀望局勢,誰又能當真瞭解他們的立場?

知覺好似一瓢涼水兜頭澆下,興奮的情緒瞬間冷靜下來。

蕭瑀瞥了沉吟不語沒什麼好法子的宇文士及一眼,捋着鬍子,緩緩道:“陛下病重之時,江南、山東兩地門閥已經集結家兵、籌集糧秣,以作不時之需。陛下駕崩之時,吾已派人一路舟車不歇前往傳訊,收到訊息之時,各家家兵便會日夜兼程趕赴關中。”

他豈能將關隴門閥所屬的右侯衛當做晉王奪嫡的主力?就算最終大功告成,最大的利益也被關隴門閥攫取。

所以山東、江南兩地門閥蝟集的極有可能超過二十萬的家兵,纔是他的底氣所在。

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權力分配第一百五十七章 詩與酒與名妓(上)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微臣需要鼓勵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心中警覺第九百四十二章 努力耕耘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陰狠毒辣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你們捧着金飯碗要飯第六百二十六章 反戈一擊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反對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擋箭牌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說服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陽要當收租婆第三千四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忍氣吞聲第六十章 房俊,國之奸佞也!第三千八十四章 忠於陛下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間第三百二十九章 諜報之王(上)第4558章 共處一室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嚇得你不敢開戰!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太子的擔憂第4595章 時代變遷第兩千五十五章 求生無門第七百五十九章 銀子去哪兒了?(中)萬字,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入城覆命第一百三十九章 “征服”的含義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大戰爆發第二百七十七章 賭注 (上)第一千零七十章 強敵將至第三百三十三章 父子交談第九十六章 盛世?(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宗室雙雄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風捲殘雲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自嘆弗如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人心向背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難脫干係第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四十七章 仁愛?懦弱?第十九章 追求生活高品質(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三寸之舌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皇帝父子,一曲雙簧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你得忍着第4279章 利益交換第4626章 分化拉攏第九百七十九章 彈棉花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不打你一頓,我心中不爽!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西津渡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薛大傻子第三千八十六章 同室操戈第兩千八十二章 莫名其妙第四百四十四章 性情大變第六百二十三章 戰略(上)第四百四十章 教育改革(下)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反戈一擊第八十七章 無痕(修)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法不責衆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李二警告第4519章 當衆哭訴第九百七十一章 要挾儲君第四百六十六章 風波將起第三百七十章 駐留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純潔的天皇血統第兩千一十八章 嚴刑逼供第兩千三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九十一章 牀前明月光(上)第兩千五十三章 父子交鋒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魏王你要上天啊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神賜之物?三件破爛第二百三十四章 遣唐使第五百七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四十章 文武俊傑,長安四害第九百九十三章 左右權衡第一千零四章 天時不利第五百九十一章 公主威武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離間之計第三十一章 前途茫茫第三千一百零九章 驚雷陣陣第三千七十章 綢繆起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願爲鷹犬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吏部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遠渡重洋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君臣奏對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志同道合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帝國之威第三百八十五章 安西都護(中)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門閥政治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李二落馬第二十章 今日之慄特,便是明日之回紇第六百零八章 我警告你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全部免費,敞開了吃!第二十九章 武氏女(上)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穩如山嶽第九百四十二章 我回來時,千帆競秀!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掀桌子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謀逆(二)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噩耗傳來
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權力分配第一百五十七章 詩與酒與名妓(上)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微臣需要鼓勵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心中警覺第九百四十二章 努力耕耘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陰狠毒辣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你們捧着金飯碗要飯第六百二十六章 反戈一擊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反對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擋箭牌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說服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陽要當收租婆第三千四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忍氣吞聲第六十章 房俊,國之奸佞也!第三千八十四章 忠於陛下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間第三百二十九章 諜報之王(上)第4558章 共處一室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嚇得你不敢開戰!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太子的擔憂第4595章 時代變遷第兩千五十五章 求生無門第七百五十九章 銀子去哪兒了?(中)萬字,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入城覆命第一百三十九章 “征服”的含義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大戰爆發第二百七十七章 賭注 (上)第一千零七十章 強敵將至第三百三十三章 父子交談第九十六章 盛世?(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宗室雙雄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風捲殘雲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自嘆弗如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人心向背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難脫干係第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四十七章 仁愛?懦弱?第十九章 追求生活高品質(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三寸之舌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皇帝父子,一曲雙簧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你得忍着第4279章 利益交換第4626章 分化拉攏第九百七十九章 彈棉花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不打你一頓,我心中不爽!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西津渡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薛大傻子第三千八十六章 同室操戈第兩千八十二章 莫名其妙第四百四十四章 性情大變第六百二十三章 戰略(上)第四百四十章 教育改革(下)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反戈一擊第八十七章 無痕(修)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法不責衆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李二警告第4519章 當衆哭訴第九百七十一章 要挾儲君第四百六十六章 風波將起第三百七十章 駐留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純潔的天皇血統第兩千一十八章 嚴刑逼供第兩千三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九十一章 牀前明月光(上)第兩千五十三章 父子交鋒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魏王你要上天啊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神賜之物?三件破爛第二百三十四章 遣唐使第五百七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四十章 文武俊傑,長安四害第九百九十三章 左右權衡第一千零四章 天時不利第五百九十一章 公主威武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離間之計第三十一章 前途茫茫第三千一百零九章 驚雷陣陣第三千七十章 綢繆起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願爲鷹犬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吏部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遠渡重洋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君臣奏對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志同道合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帝國之威第三百八十五章 安西都護(中)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門閥政治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李二落馬第二十章 今日之慄特,便是明日之回紇第六百零八章 我警告你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全部免費,敞開了吃!第二十九章 武氏女(上)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穩如山嶽第九百四十二章 我回來時,千帆競秀!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掀桌子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謀逆(二)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噩耗傳來